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谈

作文,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标志。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人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特别是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一提起笔就愁眉苦脸,我分析一下,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会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呢?本人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堂,点燃他们的激情,引起情感共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或班队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在乐中、在充满浓厚情趣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在一次习作前,我组织了“比手劲”活动。活动前,强调学生注意观察:一、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然后做了什么;二、比赛的同学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是什么样的;三、观看的同学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又是什么样的。这可是他们头一次见到

的和做过的啊!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观看的同学在傍边不断地鼓劲,比赛的同学在拼命地用力扳倒对方……个个脸上洋溢着紧张激动的神情。活动结束后,以《比手劲》为题记录下这次活动。同学们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这篇作文当然写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动。

二、引导观察,积累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则是习作的基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只有用心去体验,进行认真观察,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写出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文章。

为了让学生写好动、植物,我建议同学们把家里养的金鱼、盆花、小鸟等观赏性动、植物带到学校一周,让学生分成小组领养一种动、植物,由带物品的同学当师傅,教其他学生种植(喂养)的方法。让他们利用课间观察其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通过观察,学生的素材积累了,联想就更丰富,作文的思路更宽广了。

三、注重阅读,习得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学生习作的楷模。为此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去鉴赏品味,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词语、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另外,大力指导推荐学生阅读课外书。就这样,每学完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去阅读相关书籍,即使是古诗,也提示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我在班上建立了图书角,开展“捐一本看十本”的读书活动,带学生去阅览室,教给寻找书目的办法,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少儿杂志、中外名著……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四、讲评激励,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修订版“大纲”也强调指出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因此,在习作指导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不断地提高作文的积极性和习作水平,让学生在激励中主动发展。

1、开展合作学习,激励自改。对待学生的每一次习作,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讲评习作时,我注意寻找出每一个学生在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我更是给予更充分的肯定。然后根据习作中存在的同类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交流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既让学生敢于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让学生善于在交流中善于倾听别人的建议。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医院自改习作,尽可能扬自之长避己之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提供展示机会,激励成功。学生的习作一旦被认可,就会对作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希望自己的习作更多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时空,对比较优秀或者进步较明显的习作,可通过在班级开辟“习作园地”,让这些

习作及时上墙,以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对学生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习作,可以通过定期“评选满意习作”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励学生乐于习作、练好习作,并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机制。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安排、巧妙组织,要因“人”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对“症”下药,鼓励学生沿着“愿写——尝到甜头——感到快乐——再努力——逐渐提高”的路线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