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下精心指导策略的实施-7页文档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下精心指导策略的实施五环模式;精心指导;三全策略

“五环课堂教学模式”认为,“中小学课堂由三大基本结构与五个主要环节组成”。这“三大基本结构”是指“精讲、精练、精导”,简称“讲、练、导”;“五个主要环节”是指“精确目标、精练讲授、精准练习、精心指导、精简反馈”这五个主要课堂教学环节。“五环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其最大亮点就在于强调“精心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课堂教学策略方面,教育专家从早期提出的“精讲多练”,逐渐转变成“精讲精练”,这是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个进步。强调“精讲”“精练”而忽视“精导”不仅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人本理念缺失”的一个外在表现,也是造成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的“重知(识)轻情(感)”现象的主因之一。

一、轻视精心指导的危害

在笔者近年来所观察的1000多节常态课中,有相当高比例的课堂存在着“情感失落”的现象。在这些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定位于知识的传递与解题技巧的训练。无论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追求。而造成课堂情感失落的根源之一,正是教师缺乏强烈的精心指导意识与行为。

由于轻视课堂精心指导而造成情感失落的课堂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教师“稳站讲台、目中无人”:整节课都站在讲台讲课,而没有走下讲台指导过一位学生;有的教师“手持教参、目视前三”:大部分时间里视线都没有离开手上的教学材料,偶尔抬起头来,也是漫不经心地扫视前三排

的学生;有的教师“口中无德、手下无情”:没有在讲授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更没有进行课堂上的语言调动与笔头激励;还有的教师“双手后背、来回游走”:在整个“巡堂”过程中,没有真正认真指导帮助过一位学生……

在这样的课堂上,“以人为本”已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机会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动手练习、与同伴交流,整节课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课文讲解与解题示范。学生所遇到的个性化学习问题,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学生的疑难问题不断累积,学习信心不断受损,学习热情不断消退,学习成绩不断分化,教学效果不断下降,班级里的“后进学生”比例也不断扩大。因此,轻视精心指导是造成低效课堂与学生学业分化的主因之一。

二、精心指导的三层含义

在探讨“精心指导的课堂价值”之前,我们有必要为“精心指导”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所谓“精心指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实施个性化的、全方位的指导。

这里所讲的“个性化指导”,就是教师针对学生个体遇到的学习困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这里所说的“全方位指导”,就是指“精心指导”的三个层次:解题指导――方法引导――信心诱导。在这三个层次中,解题指导是基础,方法引导是关键,信心诱导是精心指导的最高层次的追求,也是教师实现“情感课堂、分层课堂、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

解惑也。”这里所说的“解惑”,就是解决实际的问题与困惑,相当于上述的“解题指导”;这里所说的“授业”,可以引申理解为“方法引导”;这里所说的“传道”,可以迁移理解为“信心诱导”。由此可见,精心指导几乎涵盖教师教育职责的全部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满足于解题指导,认为只要为学生解决遇到的具体学习问题,就是课堂指导的全部;稍有经验的教师,则能在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出解决同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显然,后者的教学效果优于前者。不过,这两种教师都还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更高追求,即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为学生注入持续的学习动力。

三、精心指导的课堂价值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应当是教师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增强学习信心、获得学习动力的过程;其次才是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赋予学习方法、培养解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成功体验”作为首要的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实施“精心指导”策略,正是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都表明,实施“精心指导”策略,至少有以下四个好处:

1.通过精心指导,教师可以“走近学生身旁、走进学生心中”。通过精心指导,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口头指导与笔头激励,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产生“回报教师”的情感,从而用更大的热情与更多的时间去“为老师学”,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有效性,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累积”,诞生更多的“情感课堂”。

2.通过精心指导,教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没有被教师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就会产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从而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后,只有通过精心指导,才能做到“随时发现、及时解决”,进而消除“问题累积效应”造成的危害,保持学习自信,产生更多的“自信课堂”。

3.通过精心指导,教师可以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堂激励,让学生在教师口头鼓励与笔头激励中,不断增强学习动力。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成功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成就更多的“动力课堂”。

4.通过精心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落实课堂指令与预设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课堂指令是否得到全体学生的全面执行,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只有通过精心指导,才能最高效地落实课堂指令与预设目标,从而催生更多的“高效课堂”。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了“需求层次金字塔”,提出了“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这里的“自我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个体表现(被尊重)、体验成功(成就感)、诞生自信、自我表现欲望(自我实现)得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更多学生课堂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被尊重”“成就感”中,获得“自我实现需求”的最大满足,最终实现学习信心树立的过程。

四、精心指导的三全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