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感知觉与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与知觉
考点聚焦
1.本节在历年考试中大多以单选题形式进行考察。
2.在历年考试中,各类心理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规律是考察重点,考生需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各个概念的内涵,对于认知过程中的相关规律及特性要重点掌握。
一、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含义
1.感觉的含义
人脑通过感受器接受并认识了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它作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为他们提供原始资料。
2.知觉的含义
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头脑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通过它可以了解事物的意义,因而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第二,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一起相同的感觉;
二直觉则是在感觉到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直觉的反映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第三,第三,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具体表现为:
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第二,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离开了当前事物的直接影响,便不可能产生任何感觉或知觉。
第三,第三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只是在新生儿中才有,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有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知识拓展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知觉依赖作为感知主体的人的主观取向和经验这些头脑中已存的信息进行加工。
知觉中,已有的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占优势;反之,非感觉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赖感觉信息,从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1视觉
1)视觉刺激
任何感觉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视觉的刺激是光,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对人眼儿说的可见光只是电磁辐射中狭窄的区域380-780nm。
刺激物除了少数光源,大部分都是反射光,因此我们接受的刺激由光源的特性和反射物体表面决定。
2)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的结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
都是屈光介质。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分为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a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b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
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
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
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
神经。
c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
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知识拓展
近刺激远刺激:考夫卡把刺激愤为近远两种。
远刺激指来自事物本身的刺激,而近刺激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侧抑制: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互相抑制的现象。
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3)视觉的基本现象
色觉:关于色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
①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
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②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
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
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
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视觉对比:光刺激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
颜色对比:物体颜色受周围颜色影响朝向它们补色的方向变化。
马赫带: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用侧抑制解释)。
视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长。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过程进行很快。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根据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的异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如日光灯、显示器)。
2听觉
1)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由物体振动产生。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而这三种特性反应到听觉上就是音调、音响和音色。
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2)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构造和功能: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廓、耳道收集声音
中耳:一膜(鼓膜)、两窗(卵圆窗、正圆窗)、三骨(锤骨、砧骨、镫骨)机械振动被传递到内耳淋巴液,这是声音的生理传导途径
内耳:前庭器官、耳蜗实现能量转换
3)听觉理论
音调:一种心理量,和频率变化不完全对应,音调不仅决定于频率的高低,还受到如声音持续时间、声音强度和复合音音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耳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科学家提出过如下四种不同听觉理论:
①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
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②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
是赫尔姆霍茨提出。
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
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③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
-行波理论。
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④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
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
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但可以用位置理论解释)。
3其他感觉
1)皮肤感觉
触压觉: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
人能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较两点辨别阈限。
触觉: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
压觉: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明显变形。
温度觉:皮肤表面温度称为生理零度。
高于的温度引起温觉刺激;低于的温度引起冷觉。
皮肤对冷热刺激的接受,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来完成。
痛觉:任何刺激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是引起的感觉。
2)嗅觉和味觉
嗅觉: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粘膜中的嗅细胞,产生神经兴奋适应会使嗅觉感受性明显下降。
味觉: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被舌面的味蕾感应,人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
3)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紧张程度。
4)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人的各种运动作用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它告诉身体如何根据重力确定方向。
5)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也叫机能觉,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这种感
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定位,所以也叫“黑暗”感觉。
知识拓展
a)感觉的编码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b)感觉的测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也可叫做最小可觉差JND,德国的韦伯对此研究发现了韦伯定律:K=△I/I(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对数定律:在韦伯率的基础上,假设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以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察来决定(该假设以被否定)P=KlgI(同样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史蒂文斯幂定律: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P=KIn对能量分布较大的柑橘通道,成方指数很低;而能量分布较小的柑橘通道成方函数的指数较高。
(二)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主观轮廓表明,当视野中出现了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主观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图形组织原则: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
图形识别要求人们对符合特征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眼动有两类:微动维持视觉映像,避免局部适应跳动搜索、转移、调正。
2)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
邻近物体的大小能对对象物体起到对比作用,使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大小不相同。
3)深度和距离知觉
肌肉线索: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的线索有调节和幅合两种。
调节:水晶体的形状由于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幅合:眼睛随着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在被注视的物体上,是一种双眼机能。
单眼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包括:对象重叠、线条透视、
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远近梯度与观察者运动方向的垂直与平行)。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物体;当视像落在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当距离超过1300m,两眼视轴平行,对距离判断失效),人们知觉物体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双眼视差。
2.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有四种具体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时间的预测、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时间知觉的依据: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根据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知觉的因素:
a感觉通道性质;听觉>触觉>视觉
b数量与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越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越倾
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c兴趣与情绪;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对厌恶、无所谓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
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与视网膜映像流回合在一起,共同决定着人们的运动知觉。
似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有四种主要形式:
a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b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c自主运动:黑暗中微弱的静止光电好像在动。
d运动后效:(瀑布效应)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3)错觉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错觉就随即产生了。
a错觉的含义
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是出现种种歪曲。
b错觉的种类
错觉大体分为大小错觉、形状错觉和方向错觉。
3.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也称人际知觉,它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的外在表现,推测和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社会知觉效应
(一)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指两个人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
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
(二)晕轮效应
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
(三)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
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它与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
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
(四)定型效应
指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称为刻板印象。
三、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
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
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
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
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
2.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感觉的适应。
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
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
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
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
例如,当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
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
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
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觉的适应。
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
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
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
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
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
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
些。
这些是同时性对比。
在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得发酸,而吃了酸苹果之后再吃甜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
这是相继性对比。
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和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感觉的相互作用和对比规律。
例如,浅色的教具可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可放在白墙前演示。
要使学生区分出地图上的不同部位,就可以着上红绿或黄蓝等对比色。
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把不易分辨的形近字:辨、辫、辩的中间部分用红笔写,以示醒目。
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现象、图片或阅读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提示的声音不宜过高,更不允许周围大声喧嚷,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知觉的特性
知觉过程包含:觉察、分辨和确认,它以感觉作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加和。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这种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2.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反过来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3.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
a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
b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c理解产生知觉的期待和预测。
知觉过程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适应:当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之前的状态
定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分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条件: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
视觉线索: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注意
考点聚焦
1.本章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大多以单选题形式进行考查。
2.在历年考试中,各类心理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及规律是考查重点,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各个概念的内涵,对注意的种类、品质和影响因素要重点掌握。
本章基本结构
考点梳理
一、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一般认为,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通过感觉、已储存的记忆和其他认识过程对大量现有信息中有限信息的积极加工,既包括有意识加工,也包括无意识加工。
二、 注意的功能
(一)选择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可以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干扰。
(二)整合功能
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将物体的个别特征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
(三)维持功能
注意能使得个体的心理活动集中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直到活动达到目的为止。
(四)监督和调节功能
注意能使人根据环境特点等变化,合理调节和监督外界的变化。
注意 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分类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整合功能
维持功能 监督和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一)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或者说,注意的引起和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即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刺激物的强度,如巨大的声音、强烈的光线;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如静止背景上各种运动着的物体;以及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如绿草从中的一朵红花。
(2)主观条件,即人自身的状态。
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如饥饿时对食物的注意;人的兴趣、情感、过去的经验等。
(二)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非常集中注意力听难懂的统计课。
2.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
对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
在随意注意的产生中,间接兴趣有重要作用。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活动的正确组织也关系到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
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规律的起居饮食可以促进人们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工作。
(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知识经验对随意注意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
(5)对人格的依从性。
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
1.有意后注意的概念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比方说,它与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有意注意;但它不需要一直的努力,又类似于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肌肤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