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测定材料的弹性常数

实验1测定材料的弹性常数
实验1测定材料的弹性常数

实验一 材料E 、μ的测试实验

在解决工程构件的强度问题时,需要用到构件所用材料的弹性常数——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因此,测定材料的弹性常数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应变片在测量电桥中的各种接线方法。

3.用电测法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

二、实验仪器

1.CLDT-C 型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DH-3818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3.板试件实验装置一套

4.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服从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关系。轴向拉伸时,其形式为

E σε=,E 为弹性模量,即E σε

=

。 试件轴向拉伸时,纵向伸长,横向缩短。在弹性范围内,横向应变'

ε与轴向应变ε二

者之比为一常数,其绝对值称为横向变形系数或称泊松比,用μ表示,即'

εμε

=。

试件采用矩形截面试件,为了消除偏心弯曲引起的测量误差,布片方式如图1-1所示。在试件中央截面上,沿前后两面的轴线方向分别对称地布有一对轴向应变片1R 、'

1R ,以测量轴向应变ε('

112

εεε+=

),一对横向应变片2R 、'

2

R ,以测量横向应变'ε('

'

22

2

εεε+=)。

组桥方式:半桥单臂接法,如图1-2所示。

由于实验装置和安装初始状态的不稳定性,拉伸曲线的初始阶段往往是非线性的。为了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实验宜从初载0P (00P ≠)开始,与0P 对应的应变仪读数ε仪可预调到零,也可设定一个初读数。

采用增量法,分级加载,分别测量在各相同载荷增量P ?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增量ε?,并求ε?的平均值。设试件初始横截面面积为0A ,则

P

E A ε?=?均

'εμε?=

?均

图1-1 布片方式

补偿片C D B

A

U O

I

U 工作片2R R 14R R 3

图1-2 组桥方式

四、实验步骤

1.测量试件初始横截面面积0A :加载前,在试件标距内,测量三处横截面面积,取其平均值作为试件的初始横截面面积0A ,见表1。

2.根据实验目的,拟定加载方案,见表2。

3.按照组桥方式,将应变片和力传感器接入桥路,并连接好应变仪的电源线。

4.设置力传感器的灵敏系数,并平衡各通道。

5.按照加载方案进行加载测试,记录实验数据。加载时应缓慢均匀地进行。记录数据的同时,注意检查应变是否符合线性变化规律,以判断实验是否正常。实验至少重复两次,如果数据稳定,即可结束。

6.现场计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经教师审核认可后,结束实验,使实验装置和仪器复原(卸载、拆线整理所用设备、关闭电源、将应变仪盖好)。

五、原始实验数据

表1

123

03A A A A ++=

'112

εεε?+??=

均均

'

'

222

εεε?+??=

均均

P

E A ε?=

=?均

'εμε?=

=?均

七、思考题

1.实验时为什么要加初载0P ?应变仪初读数的任意设定对本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2.采用什么措施可消除偏心弯曲的影响?

材料弹性常数的测定

(一)、材料弹性常数的测定 对于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材料而言,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完全就可以确定 材料的弹性性质。它们均由试验决定。对于这两个参数,可以使用电测法和机 械式量测两种方法。 1、电测法测定相似材料的E和μ 所谓电测就是在试件上贴一定数量的应变片,用静态电阻应变仪得到的数 据来计算试块的横向和纵向变形,再结合压力机上的压力值推导出相似材料的 E和μ。 试件一般为高100mm、直径50mm的圆柱体,也可用50mm X 50mmX 100mm 的棱柱体,我们试验中所用的是圆柱体。 为了防止荷载偏心对量测结果的影响,应变片应对称纵向贴在试件的两 侧,H/2处((H为试件高度),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进行单轴压缩实验 时,最大荷载不超过破坏荷载的1/3一1/2,但通常还是要作到破坏。分8一10 级加载,用静态电阻应变仪量测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应变值,最后将记录的△σ 和△ε标在坐标纸上,绘出。σ一ε曲线,这样就很容易求出材料的弹性模量E 了。 泊松比μ可以和弹性模量E同时测试,只是贴片的方向与荷载方向垂直。量测刀时应注意两点: (1)尽量将测μ的横向片和测E的纵向片分别贴在试块的不同部位(但必须 贴在试块的H/2处),以避免应变片横向效应的影响。 (2)由于横向变形较小,μ值不易测准,需特别注意。 根据我们用电测法对试块进行多次试验,效果不很理想。主要表现在我们 的试件是圆柱体,在圆柱体的曲面贴应变片,应变片与曲面的粘结效果不很理 想,使实验的结果误差很大,可能用棱柱体试验效果会好一些。 2、用机械式量测法测弹性模量E 对于低弹性模量的材料,由于刚化效应的影响,不宜用电阻应变仪进行量 测。这时可用百分表、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量(与应变规相连,应变规夹在试 件上)测试件的轴向压缩量△H,然后利用下式: 来计算材料的E值。由于这种量测法可能将垫块和试件的非密切接触产生 的空隙包括在内,所以测得的变形量可能偏大,而使E值偏小。因此,要特别 注意试件端部的平整性。 在实际科研中,为了节省经费和节约时间,在选择相似材料的初期阶段,

材料实验与质量检测

材料实验与质量检测 综合实训 实 训 报 告 班级:水建12097班 姓名:杨世龙 学号:12020139740 指导老师:杜旭斌

前言 《材料实验与质量检测综合实训》主要是对混凝土所用水泥和骨料的指标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整个计算及调整过程以及混凝土的指标检测测定过程。根据规范对材料的基本要求,确定材料的具体检测指标并制定实验方案。原材料的具体检测指标包括:水泥密度、细度、标准稠度需水量、初终凝时间、体积安定性、胶砂流动度、强度、砂级配、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石子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超逊径含量、集料压碎指标。 对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进行和易性验证、调整以及拌合物指标测定。根据计算的初步配合比试拌,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若所测得坍落度若过大,调整时可在βS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砂石用量,所测得坍落度若过小,调整时可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泥浆量,具体掺加量视具体差异情况而定,直到流动性、保水性和黏聚性均符合要求为止并测定其含气量和凝结时间。 本次实训总结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实验方案的制定;第二部分:水泥和砂石料的检测过程,包括检测项目、所用的主要仪器及其主要操作过程、检测的原始数据以及处理结果、完整的检测报告,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调整过程,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后各项指标的检测过程及数据等,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第三部分:实训期间的总结体会等。

目录 前言 (2) 一、工程概况 (4) 二、实验方案 (4) 1、本次实验所用规程、规范如下 (4) 2、材料的检测指标 (5) 3、主要仪器设备 (5) 三、原材料性能 (5) 1、水泥 (5) 1.1水泥密度: (6) 1.2水泥细度 (6) 1.3水泥凝结时间 (7) 1.4水泥胶砂流动性 (8) 1.5水泥安定性实验 (10) 1.6 水泥胶砂强度 (10) 2、天然砂 (13) 2.1 砂的颗粒级配试验 (13) 3、天然粗骨料 (15) 3.1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 (15) 3.2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 (17) 四、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18) 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的确定 (18) 4.2 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制强度的确定 (18) 五、混凝土指标检测 (19) 5.1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检测 (19) 5.2混凝土含气量测定 (20) 5.3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 (21) 六、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晶实验(新)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方法成绩: 实验名称:(盐类)晶体结晶过程观察批阅人: 实验时间:2010.12.2 实验地点:5411报告完成时间:2010.12.15 姓名:学号:班级: 同组实验者: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透明盐类的结晶过程及结晶后的组织特征,对(金属的)结晶过程建立感性认识。 2)观察有树枝状晶体的金属显微组织和具有树枝状晶体的铸件或铸锭实物图片,建立金属晶体以树枝状形式长大的直观概 念。 3)观察不同晶体的不同生长形态,了解晶体生长的微观机理。 二、实验内容 1)结晶过程及晶体生长形态观察 将质量分数为25%~30%氯化铵水溶液,加热到80~90℃,观察在下列条件下的结晶过程及晶体生长形态。 1)将溶液倒入培养皿中空冷结晶。 2)将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在生物显微镜下空冷结晶。 3)将溶液倒入小烧杯中空冷结晶。

4)将溶液滴入是观众空冷结晶。 5)在培养皿中撒入少许氢化氨粉末并空冷结晶。 6)将培养皿、试管置于冰块上结晶。 2)胞状晶形貌观察。 将Sn-0.05%Pb合金加热融化,升温至550℃,浇入到100℃的金属型中,待其凝固短时间(约3s)后,将剩余液体倒掉,选取较平整的一小块液固界面,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看出胞状界面。 三、主要仪器设备 显微镜、玻璃片、吸管。 饱和氯化铵水溶液 结晶实物图片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 1)在干净的玻璃片上,用吸管滴一滴饱和硝酸铅水溶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结晶过程。也可用放大镜、投影仪等观察, 并绘出示意图。 2)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具有不同晶型的实物图片。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描述所观察到的氯化铵的结晶过程,并绘出示意图。 2)汇出金属树枝状晶体的纤维组织示意图。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属树枝状晶体的形成原因。

拉伸时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的测定

实验三 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是各种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测试工作十分重要,测试方法也很多,如杠杆引伸仪法、电测法、自动检测法,本次实验用的是电测法。 一、 实验目的 在比例极限内,验证胡克定律,用应变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 二、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样 1. 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 静态电阻应变仪 3. 游标卡尺 4. 矩形长方体扁试件 三、 预习要求 1. 预习本节实验内容和材料力学书上的相关内容。 2. 阅读并熟悉电测法基本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操作。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材料在比例极限范围内,正应力σ和线应ε变呈线性关系,即:εσE = 比例系数E 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可由式3-1计算,即:ε σ=E (3-1) 设试件的初始横截面面积为o A ,在轴向拉力F 作用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o A F = σ 把上式代入式(3-1)中可得: ε o A F E = (3-2) 只要测得试件所受的荷载F 和与之对应的应变ε,就可由式(3-2)算出弹性模量E 。

受拉试件轴向伸长,必然引起横向收缩。设轴向应变为ε,横向应变为ε'。试验表明,在弹性范围内,两者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横向变形系数或泊松比,用μ表示,即: ε εμ'= 轴向应变ε和横向应变ε'的测试方法如下图所示。在板试件中央前后的两面沿着试件轴线方向粘贴应变片1R 和'1R ,沿着试件横向粘贴应变片2R 和'2R 。为了消除试件初曲率和加载可能存在偏心引起的弯曲影响,采用全桥接线法。分别是测量轴向应变ε和横向应变ε'的测量电桥。根据应变电测法原理基础,试件的轴向应变和横向应变是每台应变仪应变值读数的一半,即: r εε21= '='r εε2 1 实验时,为了验证胡克定律,采用等量逐级加载法,分别测量在相同荷载增量F ?作用下的轴向应变增量ε?和横向应变增量ε'?。若各级应变增量相同,就验证胡克定律。 五、 实验步骤 1. 测量试件。在试件的工作段上测量横截面尺寸,并计算试件的初始横截面面积o A 2. 拟定实验方案。 1) 确定试件允许达到的最大应变值(取材料屈服点S σ的70%~80%)及所需的最大载 荷值。 2) 根据初荷载和最大荷载值以及其间至少应有5级加载的原则,确定每级荷载的大小。 3) 准备工作。把试件安装在试验台上的夹头内,调整试验台,按图的接线接到两台应 变仪上。 4) 试运行。扭动手轮,加载至接近最大荷载值,然后卸载至初荷载以下。观察试验台 和应变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 正式实验。加载至初荷载,记下荷载值以及两个应变仪读数r ε、'r ε。以后每增加 一级荷载就记录一次荷载值及相应的应变仪读数r ε、' r ε,直至最终荷载值。以上实验重复3遍。

材料检测实验一

综合实验一 脲醛树脂的合成及检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进行实验室脲醛树脂的合成实验,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过程,对实验过程设计,实验装置的构成,实验过程的控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2.通过对脲醛树脂的重要性能指标粘度和固含量及外观的测定,了解脲醛树脂的两项重要性能指标的意义、粘度测定的原理和标准,掌握粘度和固含量测定的过程和方法,能够熟悉地应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按照脲醛树脂的质量标准( ZGB39001—85 )粘度和固含量性能重要指标得出相关的合理结论。 二实验原理 1.脲醛树脂合成机理 脲醛树脂粘合剂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工业粘合剂,可用于竹木加工制品的生产,在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等的生产中有着大量的需求,是目前产销量最大的粘合剂品种之一。 从目前生产脲醛树脂的有关资料报导来看,脲醛树脂的合成生产工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高温弱碱---弱酸工艺;第二种是高温弱酸工艺;上述两种工艺的工艺参数一般为温度94~96℃,弱酸pH5.6~6.8,弱碱pH8.0左右;第三种强酸工艺,

为温度40℃以下,pH ≤3.0。此工艺尚属初步研究阶段,未有工业应用报道。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前两种工艺。 脲醛树脂合成过程原理较复杂,国内外至今尚未研究透彻, 一般认为,该工艺过程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 ⑴脲和甲醛反应生成羟甲脲 NH 2H 2N + HCHO NH H 2N O CH 2OH 一羟甲脲 NH H 2N O CH 2OH + HCHO NH HN CH 2OH HOCH 2二羟甲脲 NH HN CH 2 OH HOCH 2+ HCHO N(CH 2OH)2HN HOCH 2 第一步反应物为初期中间体;一羟甲脲,二羟甲脲和三羟甲脲。 ⑵羟甲脲和尿素缩合成可熔可溶的脲醛树脂,其反应式为: NH 2 H 2N NH H 2N CH 2OH +NH H 2N O CH 2NH 2HN O + H 2O NH H 2N O CH 2OH +NH HN CH 2HOCH 2NH HN O CH 2HOCH 2NH HN O CH 2OH + H 2O 第二阶段反应结束后,便得到初期阶段的脲醛树脂,为线型结构,初期脲醛树脂为分子量不同的混合物,在树脂分子结构中, 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羟甲基。 第一步反应尿素与甲醛加成反应进行很快,而随之而开始的

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说明

附件1 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说明 一、大纲编写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教学与考核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说明部分要明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贯彻“少而精”原则,做到规范与灵活相统一;本文部分是教学大纲的基本部分,分章节或单元说明(章节或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法建议、考核要求以及参考书目等。 凡列入培养方案的各门课程,均应由课程归属教学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开课前组织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制(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经所在教研室讨论审核,经学院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报教务处备案。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并汇编成册。 二、文档格式要求 1.教学大纲统一用Word文档排版打印,页面设置为:A4纸型;页边距:左2.8cm、右2.5cm、上2.5cm、下2.5cm、页眉1.5cm、页脚1.0cm,标准字间距,行距1.5倍,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标点符号全角录入。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要求:一级标题:(《XXXX》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其余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三、填写内容说明 1.关于教学目标 具体参见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陈述要求及参考样例,教学目标一定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要反映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层次。 2.实验类课程中的“类型” 是指基本(演示、验证等)、综合、设计等;如是上机课程“类型”是指单项训练、综合训练等。 3.非独立设置的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可以参照独立设置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格式编写,课内实践教学大纲应作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一部分,课程编号、学分以理

材料弹性常数E、μ与材料切变模量G的测定(doc 10页)

实验二 材料弹性常数E 、μ的测定 ——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 E 和泊松比μ 预习要求: 1、预习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2、设计本实验的组桥方案; 3、拟定本实验的加载方案; 4、设计本实验所需数据记录表格。 一、实验目的 1. 测量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 2. 验证单向受力虎克定律; 3. 学习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 电阻应变仪; 3. 游标卡尺。 三、试件 中碳钢矩形截面试件,名义尺寸为b ?t = (30?7.5)mm 2。 材 料 的 屈 服 极 限 MPa s 360=σ。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1、实验原理 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在单向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εσE = (1) 图二 实验装置图 图一 试件示意图 b

上式中的比例系数E 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由以上关系,可以得到: ε εσ0A P E == (2) 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横向应变ε'与纵向应变ε之比的绝对值为一常数: ε εμ' = (3) 上式中的常数μ称为材料的横向变形系数或泊松比。 本实验采用增量法,即逐级加载,分别测量在各相同载荷增量?P 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增量?εi 。于是式(2)和式(3)分别变为: i i A P E ε??= 0 (4) i i i εεμ?' ?= (5) 根据每级载荷得到的E i 和μi ,求平均值: n E E n i i ∑= =1 (6) n n i i ∑= =1μμ (7) 以上即为实验所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上式中n 为加载级数。 2、增量法 增量法可以验证力与变形之间的线性关系,如图三所示。若各级载荷增量ΔP 相同,相应的应变增量?ε也应大致相等,这就验证了虎克定律。 利用增量法,还可以判断实验过程是否正确。若各次测出的应变不按线性规律变化,则说明实验过程存在问题,应进行检查。 采用增量法拟定加载方案时,通常要考虑以下情况: (1)初载荷可按所用测力计满量程的10%或稍大于此标准来选定;(本次实验试验机采用50KN 的量程) (2)最大载荷的选取应保证试件最大应力值不能大于比例极限,但也不能小于它的一半,一般取屈服载荷的 P P P P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试用)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大连理工大学 年月日

实验目录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2学时)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2学时)实验三 Sn-Pb二元平衡相图测试(2学时)实验四金相定量分析方法(2学时)实验五 Fe-C合金平衡组织观察(2学时)实验六材料弹性及塑性变形测定(2学时)实验七碳钢试样的制备及测试综合性实验(4学时)实验八金属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设计性实验(6学时)实验九金属凝固组织及缺陷的观察(2学时)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熟悉其零件的作用。 2)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金相显微镜。 3)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x-1型台式光学显微镜,磨样机、抛光机、砂轮机 实验材料:碳钢标准样品 三、实验内容 1.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光学显微镜并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会实际操作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样品并测定其放大倍数。 3.演示并初步认识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实验报告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包括: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零部件的作用 2.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准样品的收获 3. 概述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个人体会与建议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2.初步掌握各种硬度计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实验设备和样品 1.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 2.铁碳合金试样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通过老师讲解,熟悉布氏和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构造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演示测定维氏硬度值,演示测定布氏和洛氏硬度值, 注:每个样品测量压痕数,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保证每位学生可以操作硬度计1-2次。因为实验条件限制,所以不需要严格按照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进行实验。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目的和步骤。 2.简要叙述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写出测量步骤,附上实验结果。 4.总结各种硬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体会。

Abaqus中复合材料弹性属性的设定

Abaqus中复合材料弹性属性的设定 (2010-06-18 15:45:53) 转载▼ 分类:CAE 标签: 杂谈 一、定义材料的刚度矩阵 从弹性力学理论可以知道,各向异性材料的刚度矩阵由于有对称性,刚度系数有最初的36个减少到21个,如下图: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工程材料都有对称的内部结构,因此材料具有弹性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可以进一步简化上述的刚度矩阵。 1、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材料(如结晶学中的单斜体) 例如取x-y平面为对称面,则D1112= D1113= D2212= D2213= D3312= D3313= D1223= D1323=0,刚度系数又减少8个,剩下13个。 2、有两个正交(相互垂直)弹性对称面的材料 例如进一步取x-z平面为对称面,则D1123= D2223= D3323= D1213=0,刚度系数又减少4个,剩下9个,如下图:

在Abaqus编辑材料中进行个刚度系数的设定。 3、有三个正交弹性对称面的材料 如果材料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弹性对称面,没有新的刚度系数为零,也只有9个。 4、横观各项同性材料 若经过弹性体材料一轴线,在垂直该轴线的平面内,各点的弹性性能在各方向上都相同,我们称此材料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如单向复合材料。对于这种材料最终的刚度系数只剩下D1111,D1122,D1133,D3333,D1212五项,其余各项均为零。 在复合材料中,经常遇到正交各项异性和横观各项同性两种材料。 二、定义材料工程弹性常数 通过指定工程弹性常数定义线弹性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是最便捷的一种方法,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用工程弹性常数表示的柔度矩阵表示如下:

材料弹性常数E、

材料弹性常数E、μ的测试实验报告 使用设备名称与型号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在比例极限内验证虎克定律并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及泊松比μ。 2.初步使用YJ28A-P10R型静态电阻应变仪(见附录四)。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1.YJ28A-P10R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2.电子测力仪。 3.组合试验台。 4.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测定材料的弹性常数时,一般采用在比例极限内的拉伸试验。采用矩形截面试件(GB228—76规定选取),在试件中央部分两侧沿纵向和横向各贴二片电阻应变片(如图5-1),温度补偿片贴在不受力的与试件相同的材料上,一般取两侧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图5-1 矩形截面试件 为了验证虎克定律和消除测量中的可能产生的误差,本试验采用增量法逐级加载,每增加相同的载荷增量?P ,测量相应的纵向应变31,εε及横向应变42,εε。再由两次载荷的纵向应变之差31,εε??算出其纵向应变增量 23 1εεε?+?= ?纵。同理算出其横向应 变增量 24 2εεε?+?= ?横,其中1ε?、2ε?、3ε?和4ε?分别为应变片R 1、R 2、R 3和 R 4的应变增量。然后取纵向应变增量的平均值纵?代人虎克定律计算出弹性模量 A ??= E 纵εP ,由横向应变增量的平均值横ε?与纵向应变增量的平均值纵ε?的比值计 算出泊松比 纵 横εεμ??= ,其中试件横截面面积A 。=a × b 。

在试验前要拟订加载方案。拟订加载方案时根据上述要求,一般考虑以下几点: 1.由于在比例极限内进行试验,故最大应力值不能超过比例极限,碳钢一般取屈服极限的70—80%。 2.初载荷可按屈服载荷的10%来选定。 3.至少应有4—5级加载。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测量试件尺寸。 2.将工作应变片接在仪器的A 、B 接线柱上,补偿片接在B ,C 接线柱上。然后按仪器使用方法将仪器调整好。 3.先加初载荷P 。.然后每增加相同载荷△P ,记录相应的应变值。 4.重复以上试验三次。 5.请教师检查试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 1 2、 结果计算 1.取几次试验数据最好的一组列表计算,表格形式自拟。 纵向应变平均值 2 3 1εεε?+?= ?纵 横向应变平均值 2 2ε εε?+?= ?横

材料检测试验报告汇总

试验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 试验目的 : 二、材料的规格与用量 材料 1、 水泥 2、 水 三、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仪器 1、天平 (最大称量 克,感量 克) 规格 用量 2、水泥净浆搅拌机 3、维卡仪 4、量筒 5、搪瓷盘、铁铲、刮刀 四、试验步骤 1、量水、取水泥 使用注意事项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1) 2、拌制净浆 3、 装模 4、 测定并记录读数 5、 试验结束时应

五、试验报告

试验二、水泥初凝时间的测定 1、 水泥 2、 水 三、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仪器 1、天平 (最大称量 克,感量 克) (4) 2、水泥净浆搅拌机 (1) (2) (3) (4) 3、维卡仪 (1) (2) (3) (4) 4、湿气养护箱 (1) (2) 5、量筒 (1) 6、搪瓷盘、铁铲、刮刀 (1) 四、试验步骤 1、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拌制净浆,记录加水那一时刻的时间 2、装模,放湿气养护箱养护 3、 加水 30 分钟后,进行第一次测定 、试验目的: 、材料的规格与用量 材料 规格 用量 使用注意事项 1) 2) 3)

4、当试针沉入至距底板2~3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5、计算初凝时间 *注意事项: 1、 2、 3、 4、 五、试验报告

四、操作步骤 1、 拌制水泥砂浆(自动档) (1) (2) (3) (4) 2、 试件制作 (1) (2) 试验目的: 试验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二、 材料的规格与用量 材料 规格 1、水泥 2、 水 3、 砂 三、 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 用量 仪器 注意事项 1、 天平 (1) (最大称量 克,感量 (2) 克) (3) 2、 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振实台 (1) (2) (3) 3、 试模 (1) (2) 4、 抗折强度试验机 (1) 5、 万能试验机 (1) (2)

建筑材料检测高级试验工技能考题4套

高级工试验考核内容: 1、水泥试验: 细度、稠度用水量、体积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 2、砂子试验: 砂子筛分试验、含泥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含水率。 3、石子试验: 石子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含水率。 4、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表观密度测定、和易性调整、试件制作、强度检测。 5、砂浆配合比试验: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理、砂浆拌制、砂浆和易性含义及检测、砂浆强度检测试件制作、强度检测。 6、砌墙砖试验: 砌墙砖外观质量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强度检测试件制作、强度测定、强度计算、结果评定。 7、钢筋试验: 钢筋拉伸检测、弯曲检测、数据计算、结果评定。 8、沥青试验: 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

建筑材料检测高级试验工技能考题 技能考试套题一: 1、万能机试验机操作。(10%)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20%) 3、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测定。(25%) 4、混凝土和易性调整、基准配合比计算。(30%) 5、建筑用钢筋检验。(15%) 技能考试套题二: 6、压力机试验机操作。(10%) 7、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20%) 8、检测石子压碎性指标。(25%) 9、砂浆配合比设计。(30%) 10、沥青延伸度测定。(15%) 技能考试套题三: 1、压机试验机操作。(10%) 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5%) 3、砌墙砖试件制作及强度检测。(25%) 4、石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测定。(25%) 5、混凝土和易性检测、试件制作。(25%) 技能考试套题四: 1、压力试验机操作。(10%) 2、水泥胶砂强度试件制作及检测。(25%) 3、砂浆配合比试验。(30%) 4、砂的子的筛分析试验评定砂子的粗细及级配情况。(25%) 5、沥青针入度测定。(10%) 技能考试套题五: 1、万能试验机操作。(10%) 2、砂的含泥量检测。(15%) 3、石子筛分析、针片状含量检测。(25%) 4、混凝土和易性检测、表观密度测定。(25%) 5、建筑用钢筋检验。(25%)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湖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3

实验1 淬冷法研究相平衡 目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的烧成温度范围、升降温制度,材料的热处理等工艺参数的确定经常要用到专业相图。相图的制作是一项十分严谨且非常耗时的工作。淬冷法是静态条件下研究系统状态图(相图)最常用且最准确的方法之一。掌握该方法对材料工艺过程的管理及新材料的开发非常有用。 本实验的目的: 1.从热力学角度建立系统状态(物系中相的数目,相的组成及相的含量)和热力学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以及动力学条件(冷却速率等)之间的关系。 2.掌握静态法研究相平衡的实验方法之一──淬冷法研究相平衡的实验方法及其优缺点。 3.掌握浸油试片的制作方法及显微镜的使用,验证Na2O —SiO2系统相图。 基本原理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任何物系都有其稳定存在的热力学条件,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物系的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能否达到对应条件下的平衡结构状态,取决于物系的结构调整速率和加热或冷却速率以及保温时间的长短。 淬冷法的主要原理是将选定的不同组成的试样长时间地在一系列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使它们达到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结构状态,然后迅速冷却试样,由于相变来不及进行,冷却后的试样保持了高温下的平衡结构状态。用显微镜或X-射线物相分析,就可以确定物系相的数目、组成及含量随淬冷温度而改变的关系。将测试结果记入相图中相应点的位置,就可绘制出相图。 由于绝大多数硅酸盐熔融物粘度高,结晶慢,系统很难达到平衡。采用动态方法误差较大,因此,常采用淬冷法来研究高粘度系统的相平衡。 淬冷法是用同一组成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样品的均匀性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将试样装入铂金装料斗中,在淬火炉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当达到平衡后把试样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投入低温液体中(水浴,油浴或汞浴),以保持高温时的平衡结构状态,再在室温下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若淬冷样品中全为各向同性的玻璃相,则可以断定物系原来所处的温度(T1)在液相线以上。若在温度(T2)时,淬冷样品中既有玻璃相又有晶相,则液相线温度就处于T1和T2之间。若淬冷样品全为晶相,则物系原来所处的温度(T3)在固相线以下。改变温度与组成,就可以准确地作出相图。 淬冷法测定相变温度的准确度相当高,但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先由温度间隔范围较宽作起,然后逐渐缩小温度间隔,从而得到精确的结果。除了同一组成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外,还要以不同组成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反复进行试验,因此,测试工作量相当大。实验器材 1.相平衡测试仪 实验设备包括高温炉、温度控制器、铂装料斗及其熔断装置等,如图1-1所示。 熔断装置为把铂装料斗挂在一细铜丝上,铜丝接在连着电插头的个两铁钩之间,欲淬冷时,将电插头接触电源,使发生短路的铜丝熔断,样品掉入水浴中淬冷。 2.偏光显微镜一套,如图1-2所示。

材料测试答案1

1.名词解释: 相干散射(汤姆逊散射):入射线光子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如内层电子)发生弹性碰撞作用,仅其运动方向改变而没有能量改变的散射。又称弹性散射; 不相干散射(康普顿散射):入射线光子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弱的电子(如外层电子)或晶体中自由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作用,在光子运动方向改变的同时有能量损失的散射。又称非弹性散射; 荧光辐射:物质微粒受电磁辐射激发(光致激发)后辐射跃迁发射的光子(二次光子)称为荧光或磷光,吸收一次光子与发射二次光子之间延误时间很短(10-8~10-4s)称荧光,延误时间较长(10-4~10s)则为磷光;(有待确定) 俄歇效应:如原子的退激发不以发射X射线的方式进行则将以发射俄歇电子的德方式进行,此过程称俄歇过程或俄歇效应; 吸收限:当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达到某一阈值可击出物质原子内层电子时,产生光电效应。与此能量阈值相应的波长称为物质的吸收限。 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为了表示晶向和晶面的空间取向(方位),采用统一的标识,称为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晶带:晶体中平行于同一晶向的所有晶面的总体 干涉面:晶面间距为d HKL/n、干涉指数为nh、 nk、 nl的假想晶面称为干涉面 X射线散射: X射线衍射: X射线反射: 结构因子:晶胞沿(HKL)面反射方向的散射波即衍射波F HKL是晶胞所含各原子相应方向上散射波的合成波,表征了晶胞的衍射强度; 多重因子:通常将同一晶面族中等同晶面组数P称为衍射强度的多重性因数。 罗仑兹因子: 系统消光:因︱F︱2=0而使衍射线消失的现象称为系统消光。 2.讨论下列各组概念中二者之间的关系: 1)同一物质的吸收谱和发射谱; 答:当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光,产生的光谱称为发射光谱,发射光谱的谱线与组成物质的元素及其外围电子的结构有关。吸收光谱是指光通过物质被吸收后的光谱,吸收光谱则决定于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分子中的双键有关。 2)X射线管靶材的发射谱与其配用的滤波片的吸收谱。 答:可以选择λK刚好位于辐射源的Kα和Kβ之间的金属薄片作为滤光片,放在X射线源和试样之间。这时滤光片对Kβ射线强烈吸收,而对Kα吸收却少。 3.X射线的本质是什么? 答: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有明显的波粒二象性。 4.如何选用滤波片的材料?如何选用X射线管的材料? 答:选择λK刚好位于辐射源的Kα和Kβ之间的金属薄片作为滤光片,滤波片是根据靶元素确定的。经验规律:当靶固定后应满足当Z靶<40时,则Z片=Z靶–1;当Z靶≥40时,则Z片=Z靶–2; 若试样的K系吸收限为λK,应选择靶的Kα波长稍大于并尽量靠近λK,这样不产生荧光,并且吸收又最小。经验公式:Z靶≤Z试样+1。 5.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以及滤波片的原则是什么?已知一个以Fe为主要成分的样品,试选择合适的X射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四)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综合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综合实验 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管登高,陈善华,王艳, 杨梅,张文涛,张湘辉 年月

实验四、光学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 典型平衡组织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指导书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指导老师:管登高 [实验名称] 实验四、光学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典型平衡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显微组织的原理。 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金相组织图片的获取方法。 4. 学会观察分析碳钢平衡状态下的相和组织形貌。 [实验内容] 1.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和金相分析原理 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3. 金相试样金相显微组织的拍照与分析 [实验设备及材料] 1.实验主要设备:金相显微镜(型号)及其数据采集系统等。 2.实验主要材料:标准样品 (1)工业纯铁:1号样品,铁素体 (2)共析碳钢:5号样品,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 (可在2-6号样品中任选一个观察拍照分析) (3)共晶白口铸铁:8号样品,变态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 (可在7-9号样品中任选一个观察拍照分析) [实验原理、步骤及要求] 1.结合金相显微镜实体,仔细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光源、光阑、垂直照明器、暗场和偏光装置;目镜和物镜、物镜的标记等。 图XJP-6A型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是观察金属磨面金相组织的光学仪器,是利用物镜、目镜将金属磨面放大一定倍数,观察金相内部组织的装置。其种类和型式很多,常见的有台式、立式和卧式三类,本实验所用XJP-6A型金相显微镜是台式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使用时要特别细心。自制的金相试样在浸蚀前与浸蚀后要分别进行观察。观察时接通电源,观察结束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操作时,严禁用手接触摸镜头和其它光学部件。试样要清洁、干燥,不得有残留酒精和浸蚀剂,以免腐蚀物镜。 (1)XJP-6A型金相显微镜说明 常规台式金相显微镜 全封闭光路结构,防尘防外界光干扰设计 明场,偏光,暗场等观察方式可选 同轴式机械载物台,无需压平试样 宽视野双目镜筒,具有视觉补偿功能 照明光源配备对中调节轮,图像明亮均匀 平场消色差物镜组,提供高分辨率图像 易于连接数码,135照相,视频成像 (2)XJP-6A型金相显微镜技术规格 光学系统倒置,明场,偏光,暗场(选配) 放大倍数100×-1250× 观察筒铰链式30°倾斜, 瞳距调节范围:55-75mm 目镜 平场大视野10×,12.5×,视度可调 物镜转盘4孔转盘, 平场消色差10×,20×,40×,100×(油) 载物台机械式载物台, 移动范围:X轴:85mm,Y轴:60mm 调焦低位同轴粗微调旋钮,调焦行程:向上:5mm,向下:2mm 照明系统6V30W卤钨灯,调中视场光阑和孔径光阑,灯丝对中调节 滤色片组转盘式滤色片转换器,兰色、绿色、黄色、中性循环外型尺寸530×220×260mm 2. 领会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显微组织的原理,掌握金相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调焦、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的调节、暗场使用等。 3.通过观察金相样品,学会金相显微组织的拍照与分析方法,掌握金相组织图片的获取方法。 4.学会观察分析工业纯铁平衡状态下的相和组织形貌。 5.学会观察分析共析碳钢平衡状态下的相和组织形貌。 6.学会观察分析共晶白口铸铁平衡状态下的相和组织形貌。 [实验结果和分析] 1.用铅笔画出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图,并标出其各组成部分。 2. 简要说明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要点及必须注意的事项。 3.分析工业纯铁平衡状态下的相和组织形貌特点。 4.分析共析碳钢平衡状态下的相和组织形貌特点。 5.分析共晶白口铸铁平衡状态下的相和组织形貌特点。

衬垫弹性常数测定实验方案

衬垫弹性性能测定实验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测定自润滑关节轴承织物衬垫的弹性常数,具体是指衬垫纵向弹性模量E1,横向弹性模量E2,1、2平面剪切弹性模量G12;观察衬垫内部纤维束的横截面 2. 实验设备 材料拉力试验机,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游标卡尺,扫描电镜(SEM)3. 实验试样: 本试样按相应国家标准GB T1446-2005,GB T3355-2005,GB/T 3354-1999 来制备,试样的形状如图1所示。本试样经线方向(经向)是由PTFE纤维和Nomex 纤维混合编织而成,纬线方向(纬向)仅由Nomex纤维组成,选择经向为纵向,用1表示,纬向为横向用2表示。为了防止因明显的不连续而引起试样的提前失效,试件两端加有加强片,加强片的材料一般为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塑料板。试件的尺寸规定按表1所示: L—试样长度;b—试样宽度;h—试样厚度;D—加强片的长度; l—试样工作段;h0—加强片的厚度;q—加强片的斜削角 图1 试件形状示意图 图2为三种复合材料试件在拉伸载荷下应变测定示意图

图2 三种复合材料试件在拉伸载荷下应变测定示意图 4. 实验方案: 测定最大载荷时的加载速度为5mm/min 测定拉伸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的时候,加载速度为2mm/min。 为了验证应力-应变关系的线性,加载方式采用多次等级加载,由于对偏轴(±45°)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有较大的非线性,为准确得出曲线,仍应采用等级加载,而且级差应小些。 每种试样为10个:2个用于测定最大载荷,其余8个用于衬垫弹性性能的获得。 5. 实验步骤 5.1 连续加载至试样失效,记录最大载荷值。 5.2 弹性常数测定 (1)用游标卡尺测量复合材料板状试件有效段的尺寸。 (2)粘贴电阻应变片,将应变片接入测量电路,电桥连接采用半桥串联接法。 (3)加载测试。 (4)计算结果,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6. 实验结果处理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

第一节砂石材料试验检测 砂石材料是桥涵工程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它可以直接(或经过加工)用在桥涵的垮工结构中,也可以加工成各种尺寸的集料作为水泥混凝上的粗集料。 砂石材料包括天然的或经人工轧制的石料、集料和砂。用于桥涵结构中的砂石材料都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性质,以适应不同结构的技术要求。 一、石料桥涵工程使用的石料制品有片石、块石、粗料石和拱石等,主要用于砌体工程,如桥涵拱圈、墩台、基础、锥坡等。桥涵结构物所用石料=般有两方面的要求: 1.石料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质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标号,石质应均匀、不易分化和无裂缝。石料力学性质需测定时,用切石机或取芯机制取边长为50mm± 0.5mm 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0mm± 0.5mm 的圆柱体试件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在某些气侯条件下,还必须测定抗冻性和坚固性指标。 2.石料制品规格和几何尺寸要求 (1)片石:一般为爆破法开采的石块,其厚度不应小于15cm (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用于镶面的片石,表面应比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应稍作凿整。 (2)块石: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在 20~30cm,宽度一般为厚度的~ 倍,长度约为厚度的~倍。

(3)粗料石:外形大致方正,成六面体,厚度为20~30cm,宽度为厚度的~倍,长为厚度的~倍,其表面凹陷深度不大于2cm。 (4)拱石:按设计要求采用粗料石或块石,主要用于石拱桥的拱圈砌筑。 3.石料物理性质试验方法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应依据我国现行《公路工程石料 试验规程》(JTJ054-94),常规试验检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石料真实密度试验 石料的真实密度(简称密度)是石料在规定条件(105C±5C 烘干至恒重,温度20 C)下,单位真实体积(不含孔隙的矿质实体的体积)的质量。 “试验常用方法为“李氏比重瓶法”(见JTJ 054-94/T 0204-94),即将石料样品粉碎磨细后,在105C±5C条件下烘 至恒重,称其质量;然后在密度瓶中加水经沸煮后,使水充分进入闭口孔隙中,通过“置换法”测定其真实体积。已知真实体积和质量即可按式(2-1)求得真实密度。现行试验法也允许采用“李氏密度瓶法”近似测定石料的真实密度。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2)石料毛体积密度试验 石料的毛体积密度是石料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074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北工大lab8

实验八晶体结晶过程观察及凝固条件对 铸锭组织的影响 (Observation of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crystalloid and the impact of solidification conditions on ingot structure)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操作 前修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导论》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目的 ⒈观察盐类的结晶过程: ⒉分析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二、概述 盐和金属均为晶体。由液态凝固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不论盐的结晶,金属的结晶以及金属在固态下的重结晶都遵循生核和长大的规律。结晶的长大过程可以观察到,可是晶核的大小不能用肉眼看到,因为临界晶核的尺寸很小,而在试验中只能见到正在长大的晶粒,此刻已经不再是临界尺寸的晶核。金属和盐类晶体最常见到的是树枝状晶体。通过直接观察透明盐类(如氯化铵等)的结晶过程可以了解树枝状晶体(枝晶)的形成过程。 在玻璃片上滴上一滴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观察它的结晶过程。随着液体的蒸发,溶液逐渐变浓,达到饱和,由于液滴边缘最薄,因此蒸发最快,结晶过程将从边缘开始向内扩展。 结晶的第一阶段是在最外层形成一圈细小的等轴晶体,结晶的第二阶段是形成较为粗大的柱状晶体,其成长的方向是伸向液滴的中心,这是由于此时液滴的蒸发已比较慢,而且液滴的饱和顺序也是由外向里,最外层的细小等轴晶只有少数的位向有利于向中心生长,因此形成了比较粗大的、带有方向性的柱状晶。结晶的第三阶段是在液滴的中心部分形成不同位向的等轴枝晶。这是由于液滴的中心此时也变的较薄,蒸发也较快,同时溶液的补给也不足,因此可以看到明显的枝晶组织。

实验1测定材料的弹性常数

实验一 材料E 、μ的测试实验 在解决工程构件的强度问题时,需要用到构件所用材料的弹性常数——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因此,测定材料的弹性常数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应变片在测量电桥中的各种接线方法。 3.用电测法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 二、实验仪器 1.CLDT-C 型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DH-3818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3.板试件实验装置一套 4.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服从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关系。轴向拉伸时,其形式为 E σε=,E 为弹性模量,即E σε = 。 试件轴向拉伸时,纵向伸长,横向缩短。在弹性范围内,横向应变' ε与轴向应变ε二 者之比为一常数,其绝对值称为横向变形系数或称泊松比,用μ表示,即' εμε =。 试件采用矩形截面试件,为了消除偏心弯曲引起的测量误差,布片方式如图1-1所示。在试件中央截面上,沿前后两面的轴线方向分别对称地布有一对轴向应变片1R 、' 1R ,以测量轴向应变ε(' 112 εεε+= ),一对横向应变片2R 、' 2 R ,以测量横向应变'ε(' ' 22 2 εεε+=)。 组桥方式:半桥单臂接法,如图1-2所示。 由于实验装置和安装初始状态的不稳定性,拉伸曲线的初始阶段往往是非线性的。为了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实验宜从初载0P (00P ≠)开始,与0P 对应的应变仪读数ε仪可预调到零,也可设定一个初读数。 采用增量法,分级加载,分别测量在各相同载荷增量P ?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增量ε?,并求ε?的平均值。设试件初始横截面面积为0A ,则 P E A ε?=?均 'εμε?=?均 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