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重点及相关说明

在完成统一的教学重点基础上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期末考试出题范围不超出教学重点。

期末考试时间在课程结束后由研究生院安排教室,在统一时间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两次作业质量以及上课考勤情况。两次课后作业题目由教师自行拟定。

第一讲:导论(1学时)

讲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主要内容、历史发展以及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P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2.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3学时)

第一节:概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即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概述现代自然观三方面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形成基础,重点讲授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内容与意义,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讲授中要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生态自然观是指导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理念。

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观? 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

2.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3.什么是人工自然?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4.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2学时)

第一节:概述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历史形成,重点讲授马克思、恩格斯

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及基本动力。

第二节:概述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形成、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重点讲授科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

思考题: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3.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动力是什么?

4.科学方法论的立场与原则。

5.辩证思维方法的特征。

6.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第四讲: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2学时)

第一节:概述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重点讲授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技术本质与特征、技术发展的模式与动力。

第二节:概述技术发明方法论和技术设计方法论,重点讲授技术方法的特点、技术发明与技术设计的区别。

思考题:

1.怎样理解18-19世纪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2.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3.技术体系具有哪些特征?

4.怎样理解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五讲:马克思主义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1学时)

概述马克思主义工程方法论,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对工程的本质与特征、工程活动的一般过程的认识。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对工程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2. 工程是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集成,你如何理解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在社会公众的层面上,工程师的活动对人类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这种影响又会给人类带来积极和消极两种趋势。一方面,应该看到工程师为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工程科技是工程师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手段。另一方面,几个世纪以来,工程师的主要追求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的无情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程师应担负起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者的光荣使命。今天,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工程师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抑制发展技术的消极影响。

首先,工程师应担负一定的生态伦理责任, 即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工程师通常是技术的创造者, 这些技术不仅改善了环境, 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例如,化工厂的建设可以用于新材料的研发, 但是所排出的气体和废水会对空气和水体产生污染。而新型能源的开发使用会使旧能源的利用率得以减少, 从而产生资源浪费的可能。所以说, 工程师的任务不只局限于掌握工程技术知识、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和开发技术产品, 还应该使世界变得更少有危险、更少受到破坏, 也比以往更繁荣。。因此, 对每一个工程师而言, 有责任准确和有效地说明新建工程或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 从而避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同时, 在资源的开发和提取环节, 工程师可以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减少开采过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在资源的加工和处理环节, 工程师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 把生产中的损耗降到最低限度。如今, 工程师起着保护环境和发展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工程师和其群体有义务充分意识到自己对人类所肩负的责任。

其次, 工程师应担负职业的伦理责任。一方面, 工程师要有追求真理、客观、求实、诚实、公平、公正的精神。一个合格工程师不应当只为一己私利, 在未经仔细核查和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完全保障的情况下, 进行工程建设或应用新技术;另一方面, 全球化趋势使得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在一些对整个人类都有影响作用的全球性问题上, 工程师群体应更客观、更全面、更负责任。工程师依靠的不是权利、不是金钱, 他们依靠的是客观的研究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未来, 许多国际争议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以及人类长远的建设问题。

最后, 工程师应具有美德, 即工程师具有保护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的职责。在经济活动中, 投资方是主要的责任承担者, 生产出的产品和建设完工的工程项目, 直接的受用者是大众消费者, 一旦产品或工程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时, 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视为投资方的责任。工程师在活动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 他的权限范围限于产品设计和工程项目的执行。对工程师而言, 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 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每一名工程师都应该严格地遵守和执行有关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法规、规范、标准和制度。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造中, 工程师不仅要遵守相应的设计规则和标准, 而且应考虑到产品或技术作用于市场后的效用, 产品在使用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在运用时是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