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第九单元 黄疸病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基础知识
第1页 金匮要略——第九单元 黄疸病篇
细目 黄疸证治
要点一 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

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要点二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