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通过对细菌的发现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在讲述细菌结构时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通过了解细菌的生殖和形成芽孢的特点,明确细菌的广泛分布,从而加深对细菌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
2、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3、通过与植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2、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2、教学难点
细菌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的日子,在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无辜的中国人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杀害。事实上,在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还制造了一些不为人知,惨无人道的杀戮事件,其中就包括“细菌战”,关于“细菌战”我们究竟了解多少?播放“日本细菌战”视频,历史不容忘记,作为每个中国人都不该忘却70多年前的这段人间惨剧,日本731部队,用细菌战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那么,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结构?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任务一: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细菌的分布是很广泛的,我们的手上、书上、衣服上、甚至是空气中都有细菌的存在,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那细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课件展示细菌发现的过程: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当时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2、巴斯德实验
动画演示整个实验过程,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以及提出了保存啤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我们现在喝的酸奶就是用巴氏消毒法制作的。另外他还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由于巴斯德在微生物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把他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提问:通过以上两个故事,你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后,师生共同总结:通过细菌的发现史,让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的过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巴斯德的研究过程,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
(设计理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菌的发现,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学的态度。)
任务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课件展示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细菌和针头上的细菌。观察得出结论: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粒细菌才只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电镜或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1、细菌的形态
课件展示细菌形态图片,使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个理性的认识,然后介绍
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师总:这些细菌虽然很小,但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每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细胞构成的,所以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师生共同总结细菌的特征:
个体十分微小,是单细胞生物,形态呈杆状、螺旋状、球状。
(设计理念: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微观的知识有个较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了解细菌的形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细菌的结构
过渡: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细菌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也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课件展示:细菌的结构
(1)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提示1:细菌内只有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
提示2:不是所有细菌都有荚膜和鞭毛,荚膜是细胞壁外增厚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而鞭毛能摆动,是菌体上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2)课件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
比较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生填表后师归纳: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植物和细菌都有细胞壁,动物没有;动、植物都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植物有叶绿体而动物和细菌没有叶绿体。
(3)细菌的营养方式,课件显示: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而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所以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设计理念:强化图文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
任务三:细菌的生殖
过渡:细菌如果找到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后,就要开始生长繁殖,那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细菌的生殖。
课件:播放视频
1、学生根据视频得出:
(1)、细菌的繁殖速度太快了,每不到半小时就能繁一代。
(2)、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就是一个分裂成两个。
2、师总:细菌是靠分裂繁殖产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当然了,这些情况必须是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生存的条件。但是不是只要遇到不适合的生存环境细菌就会死呢?当细菌面临不利于它生长的环境时,它们又会怎么样呢?
3、播放视频: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靠分裂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所以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
假设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100×28=25600(个)
养成搞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要经常洗手、洗澡、换洗衣服,减少自身携带的细菌数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设计理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义。)
任务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受到那些启示?
3、细菌的那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
(设计理念: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回答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习题反馈
1、罐头食品长时间不会腐败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进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
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
2、你认为在外科手术器械消毒时,应该以能够杀死______为标准。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芽孢
六、布置作业: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有那些好处?
七、板书设计
一、细菌的发现
荷兰人—列文虎克—显微镜
法国人—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细胞核有DNA集中区域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2、营养方式:异养
三、细菌的生殖
方式:分裂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