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城市风
回到生活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
会总结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
生活
实验
城市风
程序
大气 的水 平运 动-风
教学过程
设 计 意图
1、引导学生判读教材提供的图 1、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递进学
像“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习
明确绘制水平气压梯度力应该 2、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
注意的问题
运动的方向,再通过动画演示,2、借助动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
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话,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从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出高 刚才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的高
高低低的等压面判断口诀
度,并把知识理论化。
4、启发学生根据热力环流的原 3、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热力
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环流的理论知识后,让学生重新
空气 垂直 运动
同意水 平面气 压差异
热力环流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平行于等压线
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斜交于等压线
4、等压线呈闭合状态时的风向(以北半球为分析对象)
空气 水平 运动
D
1000. 0
1002. 5
1005. 0
G
1005.0 1002.5 1000.0
例如:气压随高度的增加递减的规律——高原 地区常煮夹生饭
大气运动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拔开 自行轮胎的气门芯,空气涌出
通过小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
1、烧一锅开水,注意观察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 冒,锅边水往下沉(在父母做饭是注意观察)。
2、点燃一小堆纸,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 动路线,即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 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四、学法指导
1、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突出学科特色,注重指导学 生读图、析图、画图、观察总结,发挥空间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 之间的协作,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强化主体意 识
3、培养学生运用原有的基础知识,分析、推理、 得出新知识的能力
4、指导学生运用口诀掌握已有的知识
程序
并总结出风向偏转的规律。请 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同学到台上来作图,老师加以 过程,真正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
点评
个性张扬的沃土。并在这一过程
4、指导学生总结“南左北右” 中使学生学会学习
的左右手判定原则
法则
五、教学过程
程序 教 学 过 程
设计 意图
总结及 以提问的方式总结课堂的 对知识的巩固、迁移、
新课 引入
热力 环流
教学过程
设 计 意图
学生阅读引言部分,总结引言 利用引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面
的三个问题
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1、结合生活中的知识了解相关 1、让学生学会观察周边的世界,
知识点
让宏观的现象微观化,并从身边
2、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性认识近 的一些现象中获得些感性的知识 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流 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及大气运动的分 类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 力环流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 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产生的原因。培 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 训练学生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
课堂练 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思考、应用
习
讨论及时完成随堂练习
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学反思
本课有较多的学科渗透,涉及到一些的物理知识,对于 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到讨论中, 而不单单只是坐享大家的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
一、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
冷
阳
热
辐
不
射
均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3、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和储
2、动画演示,当空气开始运动 存地理结论,而是结论和形成结
后,风向的状况
论的过程并重
3、学生了解了平直等压线中风 4、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
向的绘制方法后,引导学生讨 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
论 等 压 线 呈 闭 合 状 态 时 的 风 向 ,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
三、教法分析
1、运用综合程序法,结合多媒体动画,层层设问, 使学生理解、掌握热力环流
2、运用图象信号法,在学生自行画图的基础上结 合多媒体动画,引导总结出在实际的海平面等压 线分布图上,近地面大气的空气的状况
3、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感知地理知识—理解地 理知识—巩固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的思 维过程
2.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同时,伴随着各种观点的 碰撞、争论、整合,最终得出结论
3.提高表达及交流协作能力,学会解决实际问 题,即知识外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提高学生理论 联系实际的意识,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大
气
的
运
动
说
课
总
思檀
路
鲁 镔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分析 四、学法指导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教材内容 :
高中教材编写的突出的特点是注重人地关系。这 同样体现在第二章大气中。在介绍完大气的组成及大 气的热力状况这些静态的特性与人类的关系后,教材 又介绍了由大气而产生的环流系统这些动态的特性与 人类的紧密联系。大气运动这节课是动态的开始,它 很好地解决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过度。解释清楚了很多 问题:大气为何会运动?不同的条件下大气运动方向 等等。大气运动也是最基本的知识与原理,它是产生 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 要因子,因此这一节课还有启后的纽带作用。
教学重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分析
二、学情分析
优点:
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天气现 象,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有感性认识,学 习积极性较高 2.学生已掌握了大气组成、垂直分层等知识,也储 备了一些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知识。
不足: 1.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强 2.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未养成实践和 理论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3.本节理论基础热力学原理属于高二物理科内容, 跨学科知识的衔接上有些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