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京剧的念白》案例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评析
初中《京剧的念白》课例评析
本课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自行设计开发的北京市“京剧进课堂”试点校的初中一年级校本,教师运用自编的“定场白”和《金玉奴》与《失街亭》两个段子中的“念白”,作为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梨园彩虹》的拓展内容,对“京白与韵白”进行分析和学习。
京剧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而京剧念白是京剧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主城部分,它渗透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京剧内容中,是中小学生学习国粹京剧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俗话说:“千斤话白四两唱”,足以说明京剧念白的重要性,不了解京剧的念白,将会影响学生对京剧的理解、审美和实践,因此,本课校本课程的创造性的设计和开发是非常必要、及时和恰当的,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将京剧的念白(京白、韵白)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了解京剧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指导学生对京剧“念白”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体味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纵观整个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创造性的特点值得借鉴:
一、各根据教学的人文特点和地域特点进行选材
针对该校学生为北京地区城镇级农村初中校学生,京剧对他们来
说并不陌生,加之京剧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对京剧是我国的国剧的了解,使得学生学习京剧的积极性逐渐高涨;另外,北京学生对北京方言非常熟悉,教师就首先选择了京剧《苏三起解》路途中苏三与解差韵白和京白的典型对话,学生很容易上口,从中又能了解另一念白种类“方言白”;此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初步体会到了京剧艺术的韵味和魅力。
二、有趣的师生互动环节设计使课堂教学生动
课堂教学以体验为基本方式,主要设计了:
1.导入环节的“问候”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自创的“开场白”创设一定的
教学情境,学生感受、领会、体验;
2.新授课阶段采用自主体验与模仿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用自己
的语言尝试体验念白与欣赏教师示范表演、观看视频片段、学生模仿体验等步骤,掌握“念白”的特点;
3.拓展延伸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分组表演“念
白”,教师从中进行客串,体验京剧“念白”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活动为基础,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为教师的教学也提供启发和思考,对学生将所学知识迅速理解、掌握和内化成内在的能力,具有显著效果,是教师整个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三、“学习型教师”是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音乐教师不是京剧科班出身、不具备京剧专业知识,因而在大多数的京剧教学中,教学课件、剧目片段视频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本课教师设计了多种带服装道具的教师示范表演,使课堂上学生眼睛为之一亮,博得了学生的满堂彩,这在京剧课堂教学中是不多见的,特别是一个男教师不仅在这课堂上进行生行的唱念做打的示范表演,同时还能反串旦角的小嗓唱腔和念白以及身段手势等的示范表演,可见教师不仅在教学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在京剧行当的表演技巧上也做了充分的专业准备。
京剧艺术距离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遥远,课件和视频资料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这时候教师的示范表演,就显得尤为总要,让艺术更贴近了学生,也使学生朝艺术的方向更迈进了一步。
总之,本课内容生动、有效,成功之处在于教师教学设计的创造性,是校本课程开发和设计值得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