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问题有效性的缺失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在设计具体的问题时往往存在着问题质量偏低的情况。最主要的是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随意性比较大,还存在诸多缺陷。

(1)问题设计浅显,只停留于问题表面,缺乏应有的深度,无法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有些是教师的口头禅,比如“同意吗”、“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些毫无思维深度、异口同声、非此即彼的回答不知掩盖和扼杀了多少学生的个性。

(2)问题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无法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3)问题目标指向不明,无法与课堂教学主题构成联系。比如在课堂预习环节,教师布置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向,导致学生在预习时没有明确的方向。再如一节课进入“尾声”时,教师此时最为常见的流行语就是:“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这是非常笼统的提问,如果是一节化学实验课,学生可以回答“我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做好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要认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等等,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你能说他回答错了吗?这样的问题了无新意,极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这样的问题与其有不如无!

(4)问题表述过于直白,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5)问题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一节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问题链一气呵成。

(6)问题思维层次不清,无法形成思维网络。

(7)问题拘泥于预设,缺乏有效生成。教师预设好了每道问题的“标准答案”,势必使学生的思维受阻,课堂因而缺乏精彩的生成。

这些低效或无效的问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上师生间缺少你来我往的互动,更没有唇枪舌战的交锋,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又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和浩如烟海的题海战术占据课堂,长此以往,学生势必养成了一种惰性,一切依赖老师、甚至做题目等老师报答案等不良习惯,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二、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

正是因为课堂提问往往缺乏情景性,探究性、递进性、生成性和挑战性,提问中忽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没有为学生创设深入思考、大胆求索、大胆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处于学习被动地位,所以学生不愿更多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也不愿提出经过思考后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问由景生——注重问题的情景性,打造有效课堂

“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作为教学建议的第二条已明确写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积极的探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也多次提到,要“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可见,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总是伴随一定的情景而产生,而知识的获取也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有明确目标、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问题情景创设的有效与否,关系到能否将学生的视力“聚焦”,能否将学生的思维“聚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后续学习的动力。

案例1:史料探究——原子的微观构成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原子的构成》这一课题时,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加之这部分教学内容又没有实验,学生缺乏感性知识,学生很难建立起对原子构成的微观认识。但我们还是可以和学生一道查阅资料,循着科学家对原子构成探究的历程,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

投影出示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说明

当学生阅读完上述情景材料后,问题尽可能由学生自主提出,老师追问、补充。最后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提炼、归纳和整理:

假设原子真如汤姆生“西瓜”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为什么绝大多数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畅通无阻,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这极少数α粒子碰到了很大的阻力还是很小的阻力?

这种阻力会是来自质量很小的“西瓜子”(电子)吗?

这样小的原子核却能把轰击它的高速“子弹”(α粒子)反弹回来,这说明了什么呢?

金原子原子核的质量相对α粒子的质量是很大还是很小?

如果你是卢瑟福,发现了这一出人意料的现象后,你对汤姆生“西瓜”原子模型会作怎样的修正?……

“景”由心造,情由景出,问由景生。当上述探究情景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学生内心的思维活动一定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一定会有许多的“为什么?”在头脑中形成,并努力寻求这些问题的解答。同时,让同学们体会到,科学家探究原子构成的过程,就是对科学真理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对真理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2、培养能力——注重问题的探究性,打造有效课堂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上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的价值呢?一是从问题的提出层面上看,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二是从问题的解决层面看,学生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条件,通过充分的思考和实验,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且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