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史观专项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新史观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2分×30)

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3.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史学家“将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形成了“计量史学派”。这一学派

A.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不适合史学 B.杜绝了历史学家的主观随意性

C.促使史学研究更趋于精密化 D.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4.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5.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适合目前的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的诞生 B.“戊戌政变”内幕

C.“台儿庄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

6.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该观点体现了

A.革命史观 B.现代化史观 C.唯物史观 D.整体史观

7.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问的理解和合作。……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以下最符合其本意的是

A.文明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B.为避免战争,世界各大文明应趋向统一

C.文明的冲突已取代政治的冲突

D.各种文明的理解与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8.有人认为哥伦布的行为是“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能采取的野蛮和残酷的暴行,是世界史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无耻的人种都无法比拟的”。执这一史学观点的是

A. 文明史观

B. 整体史观

C. 唯物主义史观

D. 民族史观

9.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10.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11.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12.今年《百家讲坛》兴起明史热,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的更替 B.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C.国力对比的变化 D.文化途径的迥异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用全球史观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用文明史观客观评价了英国发动侵略的影响

C.说明新史观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D.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结果

14.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作者所持的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全球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15.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16.北师大赵世瑜教授曾说:“传统历史注重的政治事件,大多转瞬即逝,改朝换代本身很快就完成了,新统治者还会尽力消除旧朝痕迹。但社会深层的东西,决不因改朝换代而发生根本的变化。社会管理系统有个延续性,一些长时段的东西在整个社会中一直持续地起作用。就地域而言,整部中国史是由不同的区域史构成的,区域性、长时段的研究努力有助于我们重构或者重新解释历史。”赵教授的意思是

A.政治史是研究历史的重点

B.中国史由不同的区域史构成

C.区域史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历史

D.社会深层的不变的东西是社会管理系统

17.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因为()

A.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