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课程设计汇报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特点。
2. 学生能了解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3. 学生能掌握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分析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选择和规划原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公共交通出行方案,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趣,激发他们关注和参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公共交通在节能减排、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的作用,培养绿色出行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使其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科学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对城市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公共交通的定义与分类- 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与功能2.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概况-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线路设计- 公共交通规划原则与方法- 公共交通线路设计技巧与应用4. 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环保效益分析- 交通拥堵缓解效果- 城市发展促进作用5. 绿色出行与公民素养- 绿色出行的意义与方式- 培养公民绿色出行素养的途径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城市公共交通概述第二课时: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第三课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线路设计第四课时: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五课时:绿色出行与公民素养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城市交通方式及其特点,如道路、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
3. 引导学生分析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数据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意见,共同完成交通规划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兴趣,激发他们关注和参与城市交通建设的热情。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城市交通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使其在解决交通问题时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城市交通规划知识体系,能够在实际案例中运用所学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城市交通规划基本概念- 交通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城市交通规划的演变与发展2. 城市交通规划原则与方法- 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交通规划的主要方法- 教材第二章第一、二节3. 城市交通方式及其特点- 道路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 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 教材第二章第三、四节4. 城市交通规划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材第二章第五节5. 城市交通规划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与处理- GIS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第三章第一节6. 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材第三章第二、三节7. 团队合作与沟通-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开展- 交通规划方案的展示与评价- 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城市交通规划的相关知识。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城市公共交通课程公交线路客流调查实验报告指导老师李宝文小组成员李昱李超李亮东曾佳琳肖过房王伟杰董宇森目录1.前期准备 (1)1.1、实验目的及意义 (1)1.2、调查内容及方法 (2)1.3、特15路公交线路基本运营情况 (2)2、客流量调查结果的分析 (4)2.1、晚高峰客流调查(上行) (4)2.2、晚高峰客流调查(下行) (9)2.3、断面客流分析 (14)2.4发车间隔检验 (17)3、附录 (21)3.1、小组成员及分工: (21)3.2、工作会议记录: (21)3.3 个人心得体会 (22)摘要:对公交客流的全面、准确把握是公交管理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合理布设线路网,开辟新线路,调整现有线路,合理设置停靠站,选择公交车种、车型,经济合理配置运力,对于组织行车调度,编制行车作业计划,制定公交长远发展规划,满足市民乘车需求等方面都提供了参考。
本文以北京市特15路公交为对象进行跟车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实际交通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对发车安排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公交调查;客流量;客流调查;对比分析;心得体验1.前期准备1.1、实验目的及意义我们选取了特15路(西直门—国家体育馆)快速公交进行了调查,对特15路公交客流调查在现实当中的目的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对于乘客而言:1)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的公交出行条件;2)提供多元化实用化的信息查询功能,更好地规划个人出行;对于公交运营公司而言:1)了解公交客流在线路、方向、时间和断面上的动态分布情况;2)搜集、记录、统计、汇总分析特15路途经城区城市居民出行乘车需求情况的分布资料,把握公交客流规律、分析公交运营现状;通过更好地平衡供给和需求来提高运力和效率;3)全面掌握完整的客流动态资料,有效组织运营生产活动,改善服务和运营;通过更好地控制和快速反应来增加可靠性以提高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有三类1.了解公交客流量在线路、方向、时间和断面上的动态分布情况;2.收集、记录、统计、汇总分析城市居民出行乘车需求情况的分布资料,把握公交客流规律,分析公交运营现状;3.全面掌握完整的客流动态资料,有效组织运营生产活动,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地铁课程设计报告
地铁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铁的基本构成、运行原理及在我国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地铁线路图、站点分布、换乘方法和票价计算等基础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地铁沿线的地理、文化及发展状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线路图等工具查找地铁相关信息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地铁线路、站点布局及对城市交通影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尊重和责任感,树立绿色出行的观念。
2. 激发学生对家乡地理、文化的兴趣,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年级:小学四年级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地理、社会、语文等多学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铁的基本知识:- 地铁的构成与运行原理- 地铁在我国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铁线路图、站点分布、换乘方法2. 地铁与城市生活:- 地铁沿线的地理、文化及发展状况- 地铁对城市交通、经济及社会的影响- 绿色出行与城市可持续发展3. 实践活动:- 查找并分析家乡地铁线路、站点布局- 设计一次地铁出行路线,计算票价- 调查地铁乘坐人群的需求和满意度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地铁基本知识学习第二课时:地铁线路图、站点分布学习第三课时:地铁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第四课时:实践活动:设计地铁出行路线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调查与分析教学内容关联教材:《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手册》第四章:城市交通《小学地理》第三册:第二章:家乡的地理环境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地铁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城市公交课程设计
城市公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城市公交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城市公交系统的分类、特点及其运行原理;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城市公交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城市公交网络布局,并提出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城市公交线路;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估城市公交服务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城市公交对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培养绿色出行意识;2. 学生能够关注城市公交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交通建设与改进;3. 学生能够尊重和关爱城市公交从业人员,树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科学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城市公交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城市生活有较高的关注度,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公交系统概述- 公交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城市公交系统的分类与特点2. 城市公交系统运行原理- 线路设计原则与方法- 站点布局与换乘设计- 车辆调度与运营管理3. 我国城市公交发展现状与趋势- 城市公交发展历程回顾- 当前城市公交发展主要成就与问题- 未来城市公交发展趋势与展望4. 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 公交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的措施与建议5. 城市公交与绿色出行- 公交出行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绿色出行方式推广与实践- 城市公交与绿色出行的协同发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城市公交系统概述第二课时:城市公交系统运行原理第三课时:我国城市公交发展现状与趋势第四课时: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评估第五课时:城市公交与绿色出行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以教材为基础,拓展相关知识,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城市公交路线课程设计
城市公交路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城市公交路线的基本概念,包括路线规划、站点设置、班次间隔等。
2.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地图、公交站牌、网络资源等工具查询并分析城市公交路线的方法。
3. 学生了解城市公交系统的优缺点,并能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查询、分析城市公交路线的能力,能为自己或他人规划合适的出行路线。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交出行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城市公交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绿色出行的意识。
2. 学生在了解和体验城市公交路线的过程中,培养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激发对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兴趣。
本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课本知识,以实际生活中的城市公交路线为载体,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公交基本概念:介绍城市公交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公交路线、站点、班次等基本要素。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城市公共交通概述”2. 公交路线规划: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公交站牌、网络资源查询公交路线,了解不同出行需求的路线规划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公交路线与站点设置”3. 公交出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公交出行,观察记录公交路线、站点、车辆等方面的信息。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公交出行实践与体验”4. 公交系统优缺点分析: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城市公交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城市公交系统评价与改进”5. 小组合作与展示: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探讨公交路线规划、出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展示研究成果。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对交通规划课堂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可以巩固和掌握在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拓展专业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掌握交通调查、OD小区划分及调查数据统计处理;熟练掌握“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及方法;熟悉道路网络构造及交通分配算法实现。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交通调查根据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附件1),统计分析现状年(2022 年) H区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平均出行次数、出行方式结构比例、出行目的比例、现状OD分布矩阵,表现方式可采用文字、图和表格。
附件1中相关数据说明如下:(1)出发地点和到达地点共3处,分别为A、B、C,即调查区域共划分为3个交通小区。
(2)出行目的编号说明: 1-上班、2-上学、3-公务、4-生活购物、5-休闲娱乐、6-探亲访友、7-就医、8-回程、9-其他活动( 例如接送家人等)。
(3)出行方式编号说明: 1-步行、2-自行车、3-电动车或助力车、4-公共汽车、5-地铁、6-私人小汽车、7-出租车、8-摩托车、9-单位车、10-单位班车或小区巴士、11-其它。
(4)各交通小区调查抽样率均为1‰。
2.交通小区出行发生与吸引预测根据预测,到规划年3个交通小区的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2%、1.5%;3个交通小区的就业岗位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3%、1.7%。
依据现状OD矩阵,利用增长率法预测各小区规划年的出行发生量、吸引量。
3.交通分布预测依据现状OD矩阵、交通小区出行发生和吸引的预测值,利用平均增长系数法进行交通分布预测,求出规划年的交通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
4.交通方式划分在只有体力出行(步行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三种交通方式下,假设Logit 模型适用,且各交通方式的效用关系如公式(1-1)~(1-3)所示,采用表1~6中的参数和规划年数据计算三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设计汇报
规划背景
01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规划范围: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规划时间:以今年2014年为基年,规划期为5年 专项规划:规划建设与西南交通大学优势学科相得益彰的
规划内容
校内轨道式公交巴士
01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现 状 交 通 调 查 客 流 需 求 预 测 规 划 方 案 设 计 评 价 总 结
出行时间分布
参与调查人员的出行最高峰 出现在12:00~14:00,其次 在18:00~20:00以及 20:00~22:00两个时段出行 也比较集中。总的来说,由 于参与调查的人员大多为学 生,学生上午的出行与下午 出行差别不大,出行时段主 要受上下课时间影响。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0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现有学生22000人,教职工2624人。
校园出行特征调查
0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1.7% 16.5 0.8% 0.6% 0.4% 1.5% 步行
出行方式分析
参与调查人员的出行 方式中,步行比例占 78.5%,其次是自 行车16.5%、电动自 行车1.7%、摩托车 0.6%、、校园招手 停0.8%,小汽车 0.4%,其他 1.5%。
技术路线
规及 划目 背标 景的 提 出
01
规 划 方 案 设 计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规划方案设计
线 路 规 划 设 计 站规 台划 与设 车计 辆
运 营 时 间
其 他 配 套 设 施
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0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调查主要内容:出行方式、出行起讫点、出行目的、 出行时间。 调查对象:学生、教师、后勤人员以及其他 专项规划: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 527份,其中学生共512人、教师9人、后勤人员6人, 抽样率2.4%。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规划课程总结报告
公共交通课程总结报告一、课程学习内容二、课外研学内容1、公共交通方式的客运能力的影响因素公共交通方式的可提供客运能力主要由车辆能力以及最大发车频率所决定。
其中,车辆能力取决于车辆的空间尺寸、车辆的内部空间设计(座椅/站立空间)以及乘客站立人员密度;最大发车频率即为最小发车间隔的倒数,取决于公交单元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和反应时间,具体来说其实是取决于地板高度和站台高度、上下车通道数量、收费类型和收费方式、上车的乘客流量以及对乘客的行为和管理。
要想提高公共交通方式的客运能力,则需针对其影响因素来改进,主要分为两大措施:提高车辆能力和减小车辆停站时间以缩短发车间隔。
具体改进措施有:使用长列车拖挂多辆大型车辆;站内收费预付收费方式维持好站点乘车秩序,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改善车辆动力性能,提高驾驶员驾驭技术,缩短车辆进、出站时间;发展低地板地入口的公共汽车等等。
2、公共交通术语解读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的研读,我对公共交通方式、公共交通设施、公共交通运营以及技术经济指标都有了大体的了解。
对一些理解比较困难的术语也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检索,学到了一些公共交通运营作业计划、组织、指挥以及协调上的知识。
3、公共交通线网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共交通线网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网络性能、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网络性能的评价指标有线路总里程、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和平均换乘系数;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平均运送速度、平均出行时耗、高峰小时满载率以及换乘时间;运营效率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公交客运量、高峰配车总数以及车公里载客量。
三、课程感悟通过为期八周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规划与管理的学习,我对公共交通从一开始肤浅的表面认识上升到了对其本质有了一些看法。
课堂学习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1、将公交从平民服务逐渐转型为全民服务课堂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上课说的最早的公交是为贫民服务,现在的公交是平民服务,以后的目标是为全民服务。
只有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使其能满足全民的要求才能实现全民会去选择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课程学习总结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课程学习总结报告姓名学号一个学期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课程已经结束了。
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我对于城市公交规划与管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从一开始对于规划内容的不了解到现在已经能够掌握整个公交规划的大体框架,自我感觉以后如果有机会做公交规划方面的内容,应该能够很快上手,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陈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非常细心,并且还会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与剖析,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且,当陈老师对作业结果不甚满意的时候,陈老师会要求学生返工,也是给予学生第二次表现的机会(比如大家各自分析长兴县居民出行数据的那一堂课,陈老师在课堂的最后就提出:大家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究竟花了多少功夫在这个作业上,自己又学到了什么,PPT的展示又做的如何,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做的PPT重新整理再提交给我)。
其实这样最累的不是我们学生,而是陈老师,因为陈老师还需要再重新看一遍所有的PPT,因此,我为能够被陈老师指导而感到荣幸。
本学期课程收获总结如下:(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要素通过查阅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关资料,我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要素有了清晰的认识,厘清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所包括的范围。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以前,我想当然地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由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要素所组成的一个体系。
但在查阅陈老师提供的资料以后,我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际上是由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我之前理解的概念其实只是运输方式而已,两者完全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这种概念性错误,如果没有及时纠正,说出去挺丢人的,但是陈老师的第一个作业就是布置的这个内容,也算是我比较走运了,才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二)亚洲城市交通模式《亚洲城市交通模式》这本书总结了交通模式的概念,并且把交通模式分为3大类,分别是北美-小汽车模式、欧洲-公交小汽车并重模式、亚洲-公交模式。
公共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公共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共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
3. 帮助学生了解公共交通规划的流程、方法和评估指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公共交通数据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合理、高效的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公共交通规划方案比较、评估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公共交通规划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公共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关注民生问题,关注公共交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公共交通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公共交通规划基本概念与原理- 公共交通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公共交通规划的内涵、目标与原则- 公共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 公共交通规划的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与出行需求分析- 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经济发展与公共交通投资- 政策法规与公共交通发展3. 公共交通规划方法与流程-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公共交通网络设计原理- 线路优化与站点布局- 公共交通规划评估指标与方法4. 公共交通规划实践案例- 国内外典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案例背景、规划方法、实施效果及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与汇报5. 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与评估- 设计原则与要求- 方案设计步骤与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方案优化与调整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公共交通规划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公共交通规划的影响因素第三周:公共交通规划方法与流程第四周:公共交通规划实践案例第五周:公共交通规划方案设计与评估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交通规划知识和技能。
本部-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2011.12目录目录 (1)一、课程设计任务与目标 (1)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1. 道路交通调查 (1)2. 出行生成、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1)3. 出行分布交通量预测 (2)4. 交通方式划分 (2)5. 网络交通流分配 (2)6. 城市交通规划 (2)7. 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2)三、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课程设计目的 (3)2. 课程设计要求 (3)3.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3)4.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9)一、课程设计任务与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在交通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交通规划知识,完成基本的交通需求预测分析,路网规划设计,以及交通项目评价等实践内容。
通过实践,深入掌握对交通规划的理论知识,进而具备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 1所示。
图 1 交通规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设计主要目标是根据交通规划理论知识体系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培养、锻炼学生在交通规划领域全面的操作能力。
具体包括:交通规划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结合重点强化交通规划理论知识体系,使学生全面了解交通规划的内容、程序、手段和成果。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 道路交通调查对规划区域的基础资料(社会、经济、土地利用以及自然地理)、交通需求、交通设施和交通现状(交通量、OD、管理状况)等资料进行调查,收集。
2. 出行生成、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根据调查交通量和规划区内现状人口计算出行的生成率、发生率和吸引率。
利用上述的出行单位发生率和将来规划人口,预测出未来交通量。
3. 出行分布交通量预测利用调查的现状交通数据,任选一种方法(增长系数法、Detroit法、Fratar 法、重力模型法)拟合模型系数,并计算未来时段的分布交通量。
4. 交通方式划分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状况,任选一种方法(转换率曲线、回归模型、Logit 模型)计算各种交通方式未来时段的划分率,同时求出各种交通方式的OD交通量。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总结6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总结6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交通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设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交通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交通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通设计,具备分析、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设计对于社会、环境和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交通设计的概念和原理:交通设计的定义、交通设计的分类、交通设计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2.交通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交通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如交通流量分析、道路设计、交通标志和信号等。
3.交通设计的实践应用:实际交通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解剖,学生自主进行简单交通设计实践。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交通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设计的实践应用。
3.实验法:通过学生自主进行交通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交通设计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在交通设计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城市公交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公交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城市公交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2. 掌握城市公交线网布局、站点设置、车辆配置等基本规划方法;3. 理解城市公交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城市公交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公交线网布局和站点设置方案;3. 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估公交规划方案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公交规划的兴趣,激发其参与城市交通建设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公交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城市公交规划相关知识,注重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设计、评估城市公交规划方案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并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公交系统概述- 公交系统的定义、功能与分类- 公交系统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2. 城市公交规划基础知识- 公交线网布局原则与方法- 公交站点设置与车辆配置- 公交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的关系3. 城市公交规划方法- 现状分析及问题识别- 公交线网优化方法- 站点布局与车辆配置优化- 数据分析方法在公交规划中的应用4. 城市公交规划案例解析- 国内外典型城市公交规划案例- 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5. 公交规划方案评估与优化- 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 基于评估结果的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章节,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教学内容涵盖城市公交规划的基础知识、方法、案例解析以及方案评估与优化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公交规划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交通课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对交通问题的认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我校特开设了交通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交通的基本知识,掌握交通安全法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现将本课程总结如下:二、课程内容1. 交通基本知识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的基本概念、交通方式、交通设施等。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交通设施的作用和分类。
2. 交通安全法规本部分详细讲解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交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交通违法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3. 交通安全常识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安全的基本原则、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巧等。
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实践操作本部分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灯识别、交通标志辨识、交通安全设施使用等实践操作。
通过实地演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交通知识,使学生掌握交通基本概念、法规和常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违法行为及后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演练,提高交通安全操作技能。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交通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对交通知识有了全面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交通基本知识、法规和常识,提高了交通安全意识。
2. 学生交通安全操作技能得到提高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提高了交通安全操作技能。
3. 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增强通过学习交通安全法规,学生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及后果,增强了遵纪守法的意识。
4.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交通安全常识和紧急逃生技巧,学生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私家车数量剧增,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出行习惯,我校决定开展以“绿色出行,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包括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2. 培养学生绿色出行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介绍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优缺点及使用方法;2. 绿色出行的重要性:讲解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意义;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亲身体验绿色出行;4. 活动总结:分享绿色出行心得,反思自身环保行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交通问题;2. 学生讨论: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优缺点及使用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场景及适用人群;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三)绿色出行的重要性1. 教师讲解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意义;2. 学生讨论:绿色出行对个人、家庭、社会有哪些好处?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不同的公共交通工具,进行实地体验;3. 学生记录出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分享出行心得。
(五)活动总结1. 学生分享绿色出行心得,反思自身环保行为;2. 教师总结活动成果,强调绿色出行的重要性;3. 学生讨论:如何将绿色出行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绿色出行理念的认同程度;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4. 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交通设施课程设计总结
交通设施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交通设施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解释不同交通设施的功能和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并阐述交通设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交通设施的设计与布局。
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交通设施的相关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与他人共同探讨交通设施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设施在保障交通安全、提高出行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交通设施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体验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社会与生活》学科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设施相关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合作等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合作学习,但可能缺乏对交通设施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能力。
3.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设施的概念与分类- 交通设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交通设施的分类:道路、桥梁、隧道、交通信号等2. 交通设施的功能与作用- 道路设施:提供行车、行人通道,保障出行安全- 桥梁设施:连接两岸,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隧道设施:缩短距离,降低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交通信号设施:调节交通流,保障交通秩序3. 交通设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 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布局- 交通设施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国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挑战4. 交通设施的优化与创新- 现有交通设施的改进与完善- 新型交通设施的发展与应用- 交通安全设施的推广与普及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交通设施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交通设施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课时:交通设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第四课时:交通设施的优化与创新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社会与生活》四年级上册,第三章“便捷的交通”,涉及交通设施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等内容,为本课程提供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依据。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运行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工具;了解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城市交通问题;能够运用交通规划软件进行简单的交通设计;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城市交通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城市交通系统概述:介绍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功能和运行原理,让学生对城市交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城市交通规划方法:讲解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流程、方法和工具,如交通需求分析、交通供给分析、交通流量预测等。
3.城市交通设计实践:介绍城市交通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案例,如道路设计、公共交通系统设计、交通标志和信号设计等。
4.城市交通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城市交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设计的具体应用和挑战。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运用交通规划软件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城市交通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一系列城市交通设计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收集相关的城市交通设计视频、图片等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规划方案设计
运营时间与其他配套设施规划设计
结合出行时间分布以及断面客流量106~367人/小时的需求情 况,T1、T2环线的高峰时期发车频率应达到2~3min/车。 在平峰时段主要开设区间招手停,减少T1、T2环线的发车频 率到5-8min。 建议建设智能化调度系统,车辆安装GPS定位等设备,调度中 心可作为相关学科教学实验基地。
360
212 932 98
364
227 960 103
24685.69
473.00 2678.50 1378.49
26769.34
331.67 2777.73 1517.69
145630.36 24624 25087 147599.08 147599.08
03
客流需求预测
出行发生和吸引模型 出行分布预测 出行方式划分
技术路线
规及 划目 背标 景的 提 出
01
规 划 方 案 设 计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规划方案设计
线 路 规 划 设 计 站规 台划 与设 车计 辆
运 营 时 间
其 他 配 套 设 施
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0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调查主要内容:出行方式、出行起讫点、出行目的、 出行时间。 调查对象:学生、教师、后勤人员以及其他 专项规划: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 527份,其中学生共512人、教师9人、后勤人员6人, 抽样率2.4%。
规划背景
01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规划范围: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规划时间:以今年2014年为基年,规划期为5年 专项规划:规划建设与西南交通大学优势学科相得益彰的
规划内容
校内轨道式公交巴士
01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现 状 交 通 调 查 客 流 需 求 预 测 规 划 方 案 设 计 评 价 总 结
根据步行的适宜距离,将校内超过500m以上的出行 定义为长距离出行,500m 以下的为短距离出行。 犀浦校区整体样本工作日长距离与短距离的出行率 长距离:4.07次/日 *人 短距离:2.01次/日*人。 由此可见,校内师生长距离出行的强度较高。
出行距离分析
0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4779.05 1266.81 813.89 3498.69 5197.7 48.04 139.02 426.59
185.3
185.2 45.22 4.52 227.05 91.13 4.8 46.31 4.74
4.71
282.32 1240.64 367.38 10336.91 1435.48 195.17 1035.37 144.42
04
规划方案设计
线路站点规划设计
两条主环线起到沟通 南北区的快速通道作 用,但仍旧有小区无 法覆盖,需要保留现 状的区间招手停电 瓶车作为线路补充。
04
规划方案设计
线路站点规划设计指标和评价
从表中可见,T1、T2主环线的非直线系数均低于1.4,说明 线路绕行在公交服务的可接受范围内。
技术指标 T1 T2 区间招手停 线路长度 2.2km 3.0km 3.9km 非直线系数 1.29 1.35 1.76
04
规划方案设计
由于路侧道路由公交巴士占用,自行车专用道拟 定规划为路中行驶并设置相应分隔栏。 改变现有的生活区开口方向,避免在环线行驶路 线中途形成交叉冲突点,在教学一区的虹桥等区域 需考虑进行减速让行或信息板提示自行车转弯。
运营时间与其他配套设施规划设计
考虑进出校园的小汽车对公交巴士的干扰,应在 南门、东门的预留区域配建停车场设施,对校外 车辆过境进行控制,限制允许车辆在公交巴士线路 上的时间段。
3
4 5
1115.75
20593.55 27602.28
1065.65
19404.93 24318.79
127
8362
128
8513
1124.53
20965.42 28100.11
1074.32
19760.46 24763.81
14083 14337
6
7 8
5492.22
4800.00 17127.89
小区 编号 1 2 现状 发生量 5929.41 34201.14 现状 吸引量 6207.21 34884.25 现状 人口 54 263 将来 人口 55 266 预测 发生量 6039.22 34591.27 预测 吸引量 6323.80 35291.31
出行发生和吸引预测
根据校内出行特征,假定未 来师生出行目的及出行频率 不随时间变动保持不变,采 用原单位法分别计算发生原 单位和吸引原单位,进而得 到发生和吸引的预测值。
8172.9
415.36 450.69 180.17 45.26 272.51 4.79 138.48 47.22
417.9
7193.45 770.47 1313.54 227.58 4.57 4.81 92.84 142.44
4.84
4.84 47.28 4.72 4.75 47.64 5.02 4.84 198.12
235.29
94.07 1010.49 1698.45 830.31 14487.89 48.77 846.78 192.48
735.97
919.49 67.35 269.22 495.98 1493.07 47.67 45.98 4.7
320.78
2152.72 313.1 4.47 224.6 270.45 4.75 91.62 140.58
出行时间分布
参与调查人员的出行最高峰 出现在12:00~14:00,其次 在18:00~20:00以及 20:00~22:00两个时段出行 也比较集中。总的来说,由 于参与调查的人员大多为学 生,学生上午的出行与下午 出行差别不大,出行时段主 要受上下课时间影响。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0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567.62
614.61 138.51 92.28 231.84 325.69 4.9 94.57 4.84
383.74
383.54 4.68 46.79 47.02 47.18 99.43 95.91 24.52
03
客流需求预测
出行发生和吸引模型 出行分布预测 出行方式划分
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5770.02
5114.23 17947.63
5
8 120
5
8 121
5492.22
4800.00 17270.63
5771.51
5115.56 18101.88
9
10 11 12 合计
24414.42
441.75 2600.38 1311.57 145630.36
26468.31
309.68 2696.02 1443.64
客流需求预测
交通分配模型
采用Dial模型即多路径分配方法,它克服了单路径分配中流量 全部集中于最短路上这一不合理现象,使各条可能的出行路线 均分配到交通量。各出行路线长度的不同,决定了它所分配到 的流量的大小。多路径分配模型如下:
p(k ) exp( Tk )
exp( T )
i i
式中:( P k) — —选用路线k的概率; Ti ——路线k上的行程时间;
预测前期工作
为了后续的需求预测工作便 利,将全校师生等人员分布于 各个小区,各功能区分布的人 数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仅作 为预测的假设。
例如南北区寝室的人数由其建筑物 占地面积比例确定。
03
客流需求预测
出行发生和吸引模型 出行分布预测 出行方式划分
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交通分配模型
03
客流需求预测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现有学生22000人,教职工2624人。
校园出行特征调查
02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1.7% 16.5 0.8% 0.6% 0.4% 1.5% 步行
出行方式分析
参与调查人员的出行 方式中,步行比例占 78.5%,其次是自 行车16.5%、电动自 行车1.7%、摩托车 0.6%、、校园招手 停0.8%,小汽车 0.4%,其他 1.5%。
xp校区公共交通规划
---校内轨道式公交巴士专项规划
小组成员:
CONTENT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客流需求预测 规划方案设计 评价与反思
1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01
规划背景及内容概述
xnjd区占地面积约1.7km2。 教学和生活功能区分布不均匀,部分出行的步行距离 达到1km~2km的长距离出行 步行交通、自行交通、过境机动车产生混合交通现象, 给校园交通出行带来隐患。
46.17 365.98 4.57 92.92 92.89 4.54 4.52 273.43 183.31 4.78 46.68 4.73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824.56
1075.47 136.99 4.56 1100.63 1012.38 4.85 46.77 47.84
8111.81
公交站点覆盖 率
45.1% 60.7% /
公交站点覆盖率以300m为半径计算,T1覆盖率稍低于 50%,T2高于50%,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04
规划方案设计
线路站点规划设计 站台与车辆设施规划设计 运营时间与其他配套设施规划
规划方案设计
04
规划方案设计
站台与车辆设施规划设计
站台与车辆高度平行 线路沿线布设磁道钉 一卡通 实现平行乘降 以实现自动化循迹引导的 自动售票机 封闭式站台(首末站) 轨道式行驶 站外售票 半封闭式站台(中途站) 辅以智能车、车联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