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欣赏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代小说的一般体制
1、古代小说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种。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短篇小说则分为文言和白话两种。
2、古代小说内容上分为: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讽刺、侠义、公案、诗话、词话、谴责小说等。
二、古代小说的渊源和发展
1、远古神话传说和先秦寓言故事是小说的滥觞;先秦诸子之书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
明代胡应麟称:“《山海经》,古今语怪之祖。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
《山海经》中如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共工、帝俊、西王母等,简短但已初具故事形态。
《穆天子传》记载穆天子驾八骏西征,绝流沙,登昆仑,于瑶池见西王母之事,神话色彩浓郁。
《淮南子》中有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四大神话。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首推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
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
女娲补天的故事,显示了女娲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
女娲的神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
神话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着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妇女形象,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之情。
神话传说这种非自觉的虚构方式,瑰丽奇特的想象,给后世文学以巨大的启迪。
先秦诸子之书是古代小说的又一源头。
《孟子》、《庄子》、《韩非子》中众多的寓言故事,往往带有强烈的虚构和夸张色彩。
《庄子》被称为先秦的寓言大师,“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2、先秦、两汉及其后的优秀史传文学,也给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左传》的叙事技巧,《战国策》的人物塑造技巧等,对后世的长篇小说,尤其历史演义小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史记》的传记文学,成为我国叙事文学的里程碑。
其叙写历史事件、摹写历史人物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史家,也为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描写人物,往往不完全拘泥于史实,善于虚构一些细节,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故事更加感人。
如《项羽本记》中“霸王别姬” 一段
3、魏晋南北朝是古代小说的萌芽期,产生了大量志怪和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以幽明共置,人神沟通,人鬼杂处等时空变异的神秘主义幻想形式,折射出现实社会。
以《搜神记》为其代表。
优秀之作有《三王墓》、《韩凭妻》、《李寄斩蛇》、《宋定伯捉鬼》等。
4、唐传奇、宋元话本,标志着符合现代文学涵义的小说出现了。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以史家笔法“传写奇事,搜奇记异”,是自觉的虚构之作,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的阶段。
成熟的人物形象,完整严密的艺术结构,雅俗交融的语言。
卓越的艺术水平,取得了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
唐传奇优秀之作如:
元稹《莺莺传》、陈玄佑《离魂记》、沈既济《任氏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等。
形成了小说史的第二次高潮
妓女与士子爱情,《李娃传》情节曲折,故事趣味很浓;《霍小玉传》则重在反映生活的深刻性和表达感情的强度上。
表现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李娃传》是通过幻想的“大团圆”给人以虚幻的满足;《霍小玉传》则以悲剧的结局,激发了人们的渴望,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讽世小说也有其显著地位。
沈既济《枕中记》,即“黄粱美梦”故事。
热衷功名的卢生,在邯郸旅舍借道士吕翁的青瓷枕入睡,梦中实现了娶高门女、登进士第、出将入相、子孙满堂等一切理想。
一旦惊醒,黄粱饭犹未蒸熟。
大彻大悟,稽首再拜吕翁而去。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游侠淳于棼醉后被邀入“槐安国”,招驸马,出任南柯郡太守,孰料祸福相倚,先是与邻国交战失利,继而公主罹疾而终,遂遭国王疑惮,被遣返故乡。
突从梦中醒来,方知前之荣耀蹉跌悉是醉后一梦。
两篇小说,虽带有某种奇异色彩,但中心完全是现实人生的思考。
反映了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佛道思想的影响,中唐文人沮丧迷惘的心理和逃离现实的愿望。
艺术描写上,人物真切,情境栩栩如生,虚幻中透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歌颂侠义精神的豪侠小说是唐传奇又一引人注目的题材。
《虬髯客传》,构思巧妙,同时写三个各具个性,独有风采的英雄人物李靖、红拂女和虬髯客,“风尘三侠”的形象广传后世。
英雄豪迈气中,穿插了儿女之情,尤有情趣。
把平庸人生和卑琐人格作为反面精神,代表了人们对自由豪迈人生境界的向往追求,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宋代“说话”盛行,主要由师徒口授传说,后人将其精彩情节记录下来,固定而成为说话人的底本,这就出现了话本。
书商根据市场的需要,对话本进行润色加工,以适应阅读,这样就出现了文学作品。
这个过程的完成是在元代。
元代就有了印本,在这种简单的印本基础上,就出现了白话小说。
短篇白话小说是在拟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长篇章回小说是由讲史发展而来;
明清完成了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过程。
至清曹雪芹的《红楼梦》,章回小说的发展达到了它的峰颠。
1、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三国演义》、《水浒传》;
2、神魔小说——《西游记》;
3、世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
4、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短篇小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言》、《二拍》代表了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标志了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影响也比较大。
三、明清小说特点
1、小说观念上有儒、道学说的深厚影响。
2、小说形式上受史学的巨大影响。
3、小说发展经历了由群众集体创作到文人整理加工、到作家个人创作的过程。
4、思想意识上有着浓郁的封建正统观念和伦理道德问题;
内容上有不少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问题;有的作品色情描写过多。
思考题
1、中国小说的源头及对小说发展的影响。
2 、《史记》对小说发展的影响。
3 、明清小说的概貌及特点。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最成功的一部。
描写了从东汉末(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至西晋统一(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约百年之间的社会大动荡;
各封建政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上的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
总结了历史经验,体现了历史英雄们的聪明智慧;
歌颂了明君贤相,鞭笞了暴君,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了一幅悲壮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1、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生平不见史传。
后人推测,罗贯中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懂军事,具有浓厚儒家传统思想的人。
罗贯中是中国最早的两部优秀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及《水浒传》的作者之一。
另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是三国历史最早的史书,记载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一代豪杰在争霸过程中的斗争风云。
南朝刘宋裴松之为《三国志》注释,是为《裴注》,丰富了历史资料。
罗贯中在此基础上,“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出《三国志通俗演义》,形成了“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演义小说面貌。
清初毛纶、毛宗岗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又作加工修改,名为《三国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内容特色
(一)具有“拥刘贬曹”的的思想倾向
此观点表明作者思想中以宗法政治为核心的正统观念。
1、“拥刘”或“拥曹”,有着深远的历史因素,实际上是孰为正统的问题。
历史上一般来说,当国家统一之时,就帝魏寇蜀;当南北对峙之时,就帝蜀寇魏。
如西晋陈寿《三国志》,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处于大一统的国家时期,自居中原,前朝后代相承,自然以魏为正统。
如东晋习凿齿《晋汉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尊蜀汉,则由于东晋、南宋的半壁江山、政治上的弱小被动与蜀汉类同的关系。
拥刘贬曹之争,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而已。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其政治倾向又融进了一层民族意识,自然继承了“拥刘贬曹”之观念。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蔑视传统伦理的人物,不易在传统道德标准中得到肯定。
小说对曹操是作为“乱世奸雄”来刻画的,是一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乱臣贼子”。
刘备是“汉室之胄”,“汉家苗裔”,他称帝是“以继汉统”,是名正言顺,符合天命,更容易被树立为正面人物。
由此分辨正邪,体现出一种皇权神圣的意识。
3、小说通过对曹操残暴奸诈的谴责和对刘备宽厚仁爱的赞扬,表现出作者对虚伪欺诈的丑恶现实的憎恶之情,和追求明君贤相、实行仁政的政治理想。
同时,也是民众的对于“仁政”的向往。
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曹操,作者抓住他性格中残酷、欺诈的奸雄一面,把其塑造成了一个暴君的形象,从而暴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和现实社会的黑暗。
曹操误杀吕伯奢后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宣布了一生的处世哲学,也奠定了性格中疑忌、残酷的基础。
作者将其雄才大略、老谋深算与其凶残疑忌、阴险、玩弄权术的两面性结合起来,既不失历史的本来面目,又成功地将其刻画成我国古代文学中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艺术形象。
4、作品表现政治倾向的同时,也写出了宗法政治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曹魏代汉、司马代魏、到吴蜀归晋的描写过程,又表现了它们必然嬗递的历史过程和规律,
从而客观地反映了宗法政治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政治态度。
对代表正统力量的蜀汉后主刘禅的描写,耐人寻味。
作者在为正统的蜀汉走向灭亡唱出无限的哀婉之曲时,也揭示了为之挽惜的封建宗法制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惨败,显示出理想的悲剧性。
(二)、描写了各集团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复杂的矛盾斗争,总结了历史经验,传播了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智慧。
诸葛亮是作者倾心塑造的一个智慧化身的人物。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惊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能,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光辉形象。
诸葛亮无论何种复杂情况,都能审时度势,掌握大局;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都能运用巧思,转危为安。
诸葛亮隐居隆中就对天下事了如指掌;初见刘备便提出据蜀、联吴、抗操的长远战略思想,表现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智慧。
加盟刘备集团,博望坡一战,初次显示了知己知彼、出奇制胜的用兵才能,奠定了在刘备集团的威信与地位。
新野之战,更表现了变化莫测、指挥若定的惊人智慧。
赤壁之战诸葛亮形象更光辉耀目。
说服周瑜、孙权,舌战群儒,争取了孙刘联盟,为抗曹胜利打下了基础。
之后,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表现了善于军事、政治斗争,善于分析形势、掌握全局,制订正确战略战术的杰出才能。
其形象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体现了忠贞不渝的高贵品质。
忠心耿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效忠于知己明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毅力。
(三)、与封建正统道德同时存在的,是民间市井的“义”道德。
《三国演义》开篇就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用市井道德与封建正统道德相结合来解释历史与政治。
“义”本是一个浮泛的道德概念,民间的“义气”,则有它的专指,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助及知恩图报的原则。
2、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成功结合
三国演义“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陈叙百年,该括万事”(明·高儒《百川书志》),故有“七实三虚”之评。
较为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作品故事情节虚实相生,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成为历史演义小说的范本。
以正史为纲,参与杂史小说及民间传说,再融进自己的创作,既符合历史真实,又创作出了艺术真实,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塑造明君贤相的创作思想。
以不违背历史人物的基本性格特质为前提,以刻画人物完整、充实、鲜明、生动的个性为目标,组织历史事件、故事情节。
在尊重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改造与再创作,既突出地表现了三方联合与抗战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又借此全面深刻地刻画了作者所歌赞人物的性格特征。
“赤壁之战”专为诸葛亮而设,诸葛的所有聪明智慧、才识胆略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说服孙权一节改为“舌战群儒”;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一战中借箭者孙权(《吴志·吴主传》裴注)事,充分夸张其神奇性移植为诸葛“草船借箭”。
人物品格性情,大都可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刘备宽厚仁爱、曹操雄豪奸诈、关羽勇武忠义、张飞勇猛暴烈、诸葛亮谋略高超和勤于国事、周瑜聪明自信和器量狭小、鲁肃的忠厚诚恳、黄盖的赤胆忠心等。
单纯鲜明的性格,犹如京剧脸谱,容易为读者所把握。
写得最好的人物是作为反面角色的曹操。
刘备作为正面道德的代表,被符号化了,曹操这个“反面角色”,实际上作者对其豪杰气概是颇为佩服和喜爱的,并未一味丑化。
小说在写其奸诈、残忍的同时,也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敢作敢为、善于引纳人才等种种长处。
曹操的形象虽然“恶”,却很有生气,他的性格比其他人物显得复杂,也更具有吸引力。
赤壁之战,决定三国鼎立之势的关键性战争,《三国志》简略的记载,经过铺排和虚构,成为小说中整整八回的篇幅。
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始终充满戏剧性的变化,从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广阔的视野和宏伟的构思。
作为三方同时卷入,主要人物都登上了历史舞台,展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智慧才能。
在激烈中还会引出一片诗情画意般从容不迫与安详恬静。
如孔明的“饮酒借箭”、庞统的“挑灯夜读”、曹操的“横槊赋诗”,以及空城计中诸葛的“焚香弹琴”等,动中有静,余味无穷。
“官渡之战”、“猇亭之战”、“彝陵之战”、“失街亭”、“七擒孟获”等大规模的战争。
能够根据不同的特点,从战事的起因、力量对比、彼此的方略及内部争执,到战争的过程及其变化、胜负的决定及其缘由、有关人物在战争中的作用,都能叙述得生动而具体,写出战争的巨大声势、紧张气氛,处处扣人心弦。
5、文白相间、简洁明快、鲜明生动、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
作者在书中直接引用史料,如用纯粹的白话就难以谐调,带些文言成分,给人的感觉会多些历史感;
同时作者又接受了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简练而不失流畅的文白相间的语言。
总之,作品叙述多于描写,粗线条勾勒见长,不以细腻描写见工,可见说唱艺术的影响。
人物性格定型化,缺乏发展变化是其最大不足。
有历史“轮回说”等封建传统观念。
开创了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新纪元,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就,对后世的小说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思考题
1、小说政治倾向形成的原因。
2、《三国演义》描写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技巧。
3、人物描写的特色。
《水浒传》
一、作者、成书及版本
1、作者
明·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是《水浒传》的祖本,其题署“施耐庵本,罗贯中编次”。
施耐庵,生平不详,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杭州)生活。
民间传说曾参与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无证可考。
《水浒传》约比《三国演义》迟二、三十年完成。
自宋元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的形式,在民间愈演愈盛,显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理与爱好。
在广泛的民间流传的基础上,最后经文人加工而成。
与《三国演义》不同,《水浒传》人物和故事,基本出于艺术虚构。
除“宋江”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大框架外,与历史上起义事件没有多少关系。
梁山英雄的成份,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
所以这部小说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受市井阶层趣味的制约,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
二、《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武装起义的作品。
小说艺术地概括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
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通过他们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发展到燎原大火的过程。
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义”思想,导致他们走向了“受招安”的失败之路。
1、揭示了起义的原因——乱自上作,官逼民反。
以北宋末年为背景,揭露黑暗的社会现象,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
描写农民起义,首先出场的人物是高逑。
把高逑发迹故事安排在全书开端有着深刻的用意。
高逑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本质,是统治集团的典型代表人物,贯穿全书的一条黑线
高逑的发迹,揭示了统治者用人制度的腐朽没落
由此自上而下构成一个势力网,对中下层官吏、民众进行残酷的欺诈压迫,使他们求生不得而反。
从高逑上台始,王进亡命延安府,林冲刺配沧州道,杨志流落汴京城,都是他的直接迫害。
之后,他又和梁山泊势不两立,是封建王朝中主张和执行征讨最力的一个人。
2、通过“官逼民反”,写出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通过梁山英雄一个个被逼上梁山的经历,反映了起义军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寄托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悲愤之情和对起义英雄的热情歌颂。
〔1〕、英雄被逼上梁山,写出了起义由个人反抗走向集体反抗,形成起义队伍的过程。
“智取生辰纲” 是兴起联合斗争的萌芽;“清风寨报仇”,起义队伍进一步壮大;“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两赢童贯”、“三败高逑”等,梁山泊声威大振,排座次使起义事业达到高峰。
起义发生发展的过程,写出了起义的势在必然,如燎原之火的形势。
〔2〕、起义的发生发展,突出了被“逼上梁山”的现实,表现了起义队伍由涓涓细流发展成洪流巨澜的过程。
“逼上梁山”的过程,林冲最具代表性。
其经历概括了不同阶层从觉醒到反抗的过程。
突出“逼”这一主题上,写出了统治阶级内部其它各阶层人物被逼上梁山的全过程。
内部有正直之气的人也不容纳,统治阶级分化瓦解了自己的队伍,从而使梁山起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摧毁打击封建统治强有力的势力
〔3〕《水浒传》是一部起义英雄的颂歌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
《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别名《英雄谱》。
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水浒传》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小说中英雄气质是最吸引读者的东西。
日常生活是平庸的,在恶势力面前,受欺凌而忍让,见不平而回避,是普通人的选择。
但内心却并不甘于此。
梁山好汉却是另一种人物,是传奇式的理想化人物。
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则是他们共有的特点。
社会矛盾无关的情节,同样由于主人公的个性、力量、情感的奔放,而给人以生命力舒张的快感。
在污秽而艰难的现实世界中,这些传奇式的英雄,给读者以很大的心理满足。
3、指出起义失败的悲惨结局及内在原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义思想,导致走向受招安的失败之路,
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
“忠义”是梁山英雄的基本道德。
小说要歌颂这些“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接受,首先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较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赋予这些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
“忠”,首先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梁山上也有像李逵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人,但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之下。
这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也是小说能够流传的保障。
梁山事业的走向悲剧,正是这种“忠义”道德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4、肯定了金钱的力量,赞美了以充分的物质享受为基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市井意识。
晁盖、宋江、卢俊义、柴进一类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人物,其主要的凭借就是有钱而又能“仗义疏财”。
儒家传统的“崇义黜利”的信条中,“义”和“利”常被视为相对立的存在。
在梁山好汉那里,“义”却是要通过“财”来实现;倘无财可疏,宋江等人在集团中的聚合力也就无法存在。
“义”的背后,作者写出了物质所具有的力量。
许多好汉上梁山的动机,也和物质享乐有关。
吴用劝阮氏三兄弟入伙造反,为的是“大家图个一世快活”;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几乎是梁山好汉的口头禅。
自由快乐的生活首先直接表现于对物质的充分占有。
梁山这一虚构的小社会的描述,流露出比较明显的市民意识。
三、《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板块式的结构、白话语言等方面。
(一)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1、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
《水浒传》的草莽英雄,与《三国演义》主要是历史英雄不同,传奇性的色彩更浓郁。
传奇性与真实性完美结合,形成具有真实的英雄气质的群像,是《水浒传》重要的艺术手法。
传奇英雄形象的塑造,看似单纯,其性格倾向、特征却十分鲜明强烈。
传奇英雄是理想化的,作品采用浓墨重彩来刻画这些英雄形象,显示其非凡的气质、豪杰的特征。
英雄人物的个性描写,较之后来小说的复杂性格单纯,却并非简单粗糙。
梁山好汉的共有特点: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
英雄气质是《水浒》中最吸引读者的东西。
日常生活是平庸的,面对恶势力,受欺凌而忍让,见不平而回避,是普通人的选择。
但内心却并不甘于此。
这些传奇的描写,又不给人虚假之感,作者能够将传奇的行为置于真实的基础之上。
真实包含了背景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
背景真实,是豪杰的传奇行为不是放在充满隐逸之气的深山老林,让人望而生畏的古战场,而是发生在市井街头、酒店村庄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