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研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讲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讲义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会向下沉。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一体积水大约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
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这使得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这一性质在灭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冰”。
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舞台效果等。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作为原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₃),价格相对便宜,且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而稀盐酸具有挥发性小、反应速率适中的特点,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三、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相似。
一般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由长颈漏斗、锥形瓶(或大试管)、双孔橡皮塞等组成。
如果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收集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收集装置一般由集气瓶、玻璃片等组成。
在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便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四、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锥形瓶(或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装入药品先在锥形瓶(或大试管)中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从长颈漏斗(如果使用)中加入稀盐酸。
3、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时间
班级
组别
合作者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烧杯,集气瓶,药匙,长颈漏斗,橡皮管,双孔橡胶塞,锥形瓶,玻璃片,酒精灯等。
③检验:取一只试管倒入2-3mL澄清石灰水,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步骤④中使用,收集过程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ຫໍສະໝຸດ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可以用收集。
②在饮料瓶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瓶内加入约1/3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再滴入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1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锥形瓶、橡皮塞、和导管,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现象。
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水漏下去了;
如果
说明,
应重新塞紧或更换;
说明可以使用。
②向锥形瓶中先加入几块石灰石,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使漏斗下端浸没在溶液中。
化学方程式:
振荡后的现象是:;
滴入石蕊后的现象是:。
结论:
。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观察现象。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进行加热。
二氧化碳通入后
;
试管加热后
。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④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
结论: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观察和验证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由一份碳原子和两份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我们可以通过碳酸与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中通常使用的碳酸酸是碳酸氢钠(NaHCO3),它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烧杯,将适量的NaHCO3固体盛入其中。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然后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注意盛放NaHCO3的烧杯应放置在实验室通风的台子上。
3.观察实验现象,用一根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然后将玻璃棒插入瓶中的一小段蜡烛或火柴,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火烧完时再重新点火试验。
4.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在烧杯中可以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盐酸与NaHCO3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当我们用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时,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导致了气体在烧杯中聚集。
当我们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时,火焰会熄灭,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对火焰的氧气供应造成了阻碍。
实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气味的气体。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通过观察气体本身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较重,因此可以安全地将它装在干燥的瓶中,并使用盖子封闭。
3.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火焰熄灭起到抑制作用。
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火焰领域的氧气不足。
实验安全提示:1.在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良好的通风环境。
2.盐酸(HCI)为强酸,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应佩戴实验室安全护目镜和手套。
3.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玻璃棒等实验用具应放置平稳,避免翻倒,以及注意火的使用安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并观察到了它对火焰的熄灭作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无足够氧气时,会抑制火焰的燃烧。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_4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探究实验室里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方法和气体的检验。
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实验原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或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3、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
三、仪器、材料与药品四、探究准备1:通过之前的学习,二氧化碳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是否有毒是否溶于水和跟水反应是否支持燃烧能否供给呼吸2: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打开汽水瓶盖时产生的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吗?此现象说明该气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3: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为什么?4:二氧化碳的固态叫什么?它有何妙用?5:“温室效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四、实验步骤1.采用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装置制取CO2。
组装简易装置。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装置中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导管口,有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3.拔掉试管上的橡皮塞,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使石灰石缓缓滑到试管底。
4.倒入适量稀盐酸,迅速用带有导管的胶塞塞紧管口,并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仔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稀盐酸倒入后立即有。
将气体发生装置中导管的另一端插入集气瓶的,用玻璃片半盖5.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住集气瓶。
6.用,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满二氧化碳气体。
7.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

方法探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文|项鑫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是备受关注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具象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需要具备的思维有所了解。
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明确此实验的具体过程并对实验的运用进行研究,同时思考实验开展的具体改进措施,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有显著价值。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一)实验原理与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方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试管、烧杯、塑料膜、橡皮筋、温度计、蜡烛、二氧化碳发生装置、pH试纸等。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1.准备实验材料与设备:(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
(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现场。
2.实验操作:(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此时会看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产生剧烈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气体泄漏,同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加热过程中,注意调整蜡烛的位置和火焰大小,保持试管内的液体均匀受热。
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记录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数据。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并记录下pH。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作者:项鑫来源:《新课程》2023年第19期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是备受关注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具象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需要具备的思维有所了解。
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明确此实验的具体过程并对实验的运用进行研究,同时思考实验开展的具体改进措施,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有显著价值。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一)实验原理与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方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试管、烧杯、塑料膜、橡皮筋、温度计、蜡烛、二氧化碳发生装置、pH试纸等。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1.准备实验材料与设备:(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
(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现场。
2.实验操作:(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此时会看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产生剧烈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气体泄漏,同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加热过程中,注意调整蜡烛的位置和火焰大小,保持试管内的液体均匀受热。
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记录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数据。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并记录下pH。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2. 研究二氧化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不易燃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1. 碳酸盐与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2. 金属碳酸盐与热分解:
3. 烧烤火炭和燃烧烟草、木材等:
C + O2 → CO2
实验步骤:
1. 实验器材:测量瓶、反应瓶、分液漏斗、橡皮塞、直管、导管一套。
2. 取一些小木屑放进反应瓶中,再用一些浓盐酸溶液稀释后,缓缓地加入反应瓶中。
观察到有气体析出,从反应瓶口采集气体到测量瓶中。
3. 重复2的步骤,但这次是放一些鸡蛋壳碎片进反应瓶中与稀盐酸反应。
4. 观察在刚收集到的气体上方放一盏火后,火苗熄灭了,表示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结果:
1. 第一次实验用木屑与稀盐酸反应,发现有气体释放出来。
将气体收集到测量瓶中,发现体积逐渐增大,并升到了100ml。
1. 稀盐酸与木屑或鸡蛋壳碎片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 用火测试所收集到的气体,结果表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3.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抑制燃烧作用。
实验分析:
本实验使用稀盐酸与木屑或鸡蛋壳碎片反应,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并通过火测试使我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抑制燃烧作用。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加深对二氧化碳的了解。
实验材料和仪器
- 葡萄糖
- 酵母
- 烧杯
- 水槽
- 收集瓶
- 试管
- 滴管
- pH试纸
- 镊子
- 灯泡
实验过程
1. 将100ml水倒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
2.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酵母并搅拌均匀。
3. 将烧杯浸入水槽中,再将水槽放入一些热水进行加热。
4. 在烧杯口上放置一个试管,并用滴管将试管中的气体取出。
5. 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水槽排出,以保证只收集到二氧化碳。
6. 将试管中的气体用pH试纸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7. 用镊子夹住灯泡的两根引线,将其中一根引线插入试管中的气体。
8. 另一根引线插入烧杯中,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实验结果和分析
我们成功地制取到了二氧化碳,并通过pH试纸测试确认了气体的酸性。
通过将灯泡接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我们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变暗,这表明二氧化碳是一种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研究到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其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且不能支持燃烧。
对二氧化碳的
制取与性质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气中的成分以及环境保护有着重
要的意义。
思考题
1. 为什么使用酵母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2. 除了pH试纸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试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及解析)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及解析)知识点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二氧化碳为白色雪花状固体,俗称,常用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2〕化学性质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此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此反应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3〕用途灭火、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二氧化碳的制取〔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拓展】CaO 易与水发生反应,大量的热,可用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①药品:和反应原理:A、不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导致收集到的 CO2不纯。
B、不选用稀硫酸,因为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C、不选用碳酸钠粉末,因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不方便收集。
〔Na2CO3+2HCl 2NaCl+H2O+CO2↑〕②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的 CO2 中常混有 HCl 和水蒸气,可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净化。
饱和 NaHCO3 溶液可除去 HCl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拓展】万能瓶的应用图 A :收集气体〔根据气体密度选择合适的进气口〕;图 B 〔短进长出〕:收集气体〔液体被挤入烧杯〕;图 C 〔长进短出〕:除去杂质〔气体充分接触液体〕;图 D 〔长进长出〕:既能除杂质,又能收集气体。
③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A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精讲精练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只能证明其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 D、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 浓度是否过大的正确方法是〔〕A、带入一杯水B、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C、带入一支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D、带入一盏点燃的油灯如下图,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报告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1、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器材:具支试管、导管、橡皮塞、橡皮管管、集气瓶、烧杯、蜡烛
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火柴
注意事项:
1、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瓶底。
2、验满时则只能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实验步骤: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反馈练习】
1、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2、选择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比较。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九年级化学分级实验报告 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单 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学习CO 2的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及性质实验仪器:锥形瓶、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内容与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⑴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加药品⑶收集几瓶二氧化碳气体⑷检验及验满大理石是_色的_体 稀盐酸是_色_体。
反应现象: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用 检验时看到的现象: 验满时看到的现象: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步骤和方法(可用图示)现 象 结论或原理 1、 收集一满瓶500ml 的CO 2,然后再倒入一个内放燃着的高低不同蜡烛的烧杯中。
_____蜡烛先熄灭,______蜡烛后熄灭。
CO 2密度比空气______, ____燃烧,____支持燃烧。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
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1、2ML 蒸馏水中滴入1——2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 。
2、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是 。
3、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是 。
1、石蕊溶液的颜色是 。
2、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第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取一支小试管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通入..CO ..2.气体..。
观察现象 石灰水_______ CO 2和Ca(OH)2反应方程式:。
专题16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探究(解析版)_1

专题16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探究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 (1)【题型一】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题型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3)【题型三】气体的检验和验满 (6)【题型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7)【题型五】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探究 (10)二、分阶培优练 (13)【题型一】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典例分析】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B.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C.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药品时,先加入大理石,后加入稀盐酸【答案】B【详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很多,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故选项正确;D、加药品时,先加入大理石,后加入稀盐酸,故选项正确。
故选:B。
【提分秘籍】基本规律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
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
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
2.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且瓶口还要盖上玻璃片)。
3.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而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变式演练】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大理石C.收集二氧化碳D.检验二氧化碳【答案】C【详解】A、图示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与外界相同,没有形成密闭系统,无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图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且不能用手拿药品,图示操作错误;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图示操作正确;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较多,不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检验二氧化碳,图示操作错误。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最新5篇】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最新5篇】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的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设计及反思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设计及反思实验目的:1.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材料:1.石灰石(CaCO3),可用实验室常见的石灰石粉末;2.烧杯或玻璃器皿;3.氢氧化钠溶液(NaOH),用于吸收剩余的杂质;4.水(H2O),用于制取二氧化碳;5.密封的容器或气球,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将石灰石粉末放入烧杯中;2.缓慢加入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搅拌;3.观察反应现象:会产生气泡,并冒出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碳;4.将烧杯中的气体用密封容器或气球收集起来。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戴上眼镜和手套,以保护眼睛和皮肤的安全;2.注意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以避免剧烈反应;3.实验时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聚集。
1.物理性质:a.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是稳定的;b.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能够溶解在水中;c.在低温下,二氧化碳会凝结成为固态(干冰),可以用来制造烟雾效果。
2.化学性质:a.二氧化碳是弱酸性气体,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b.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生成碳酸,会导致水变酸性(即酸雨);c.二氧化碳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的碳酸盐。
实验反思:本次实验成功地制取了二氧化碳,并分析了其主要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切记注意安全操作,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通风。
另外,在实验设计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定量分析,如使用燃烧滴定法来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以更详细地了解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此外,还可以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本次实验设计和操作较为简单,后续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以深入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研究实验报告

姓名: 郑葵秀学号: 201210900019姓名: 学号: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目的】1.学习组装用滴液漏斗和锥形瓶进行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内容】1.CO2的实验室制备2.CO2溶于水生成碳酸3.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4.CO2的密度探究【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石灰石(碳酸钙)、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 澄清石灰水, 蜡烛、烧杯、滴液漏斗、锥形瓶、具支试管、导管、乳胶管、橡皮塞、火柴。
【实验原理】CO2的实验室制备:CaCO3+ 2HCl==CaCl2+ CO2↑+ H2O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 2O + CO2= H2CO3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
3.CO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4.CO2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装制图如下图所示:利用滴液漏斗控制稀盐酸加入的量以控制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和量【实验步骤】1.预计算: 排除大理石(碳酸钙)含有杂质的因素和反应不完全的因素, 排除残留在实验仪器的气体, 为保证二氧化碳性质验证的实验顺利进行, 需要二氧化碳的理论产量为1L, 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应需要大理石(碳酸钙)约4.5g, 稀盐酸的量可以控制, 故不用计算用量。
2.按照图示安装好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称取4.5g 大理石(碳酸钙), 加入具支试管中4.量取20mL 稀盐酸, 加入滴液漏斗中5.在后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 紫色石蕊试液和10mL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使用前需过滤), 在烧杯中放好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
6.待反应一段时间后, 点燃蜡烛。
观察各具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和蜡烛的熄灭顺序。
记录现象。
7.实验完毕, 拆除装置, 清洗。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
案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的制取方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 实验器材
- 反应瓶
- 水槽
- 橡皮管
2. 试剂
- 碳酸氢钠(重碱)
- 醋酸(稀)
- 石灰水
三、实验步骤
1. 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在反应瓶中装入适量的重碱,并加入稀醋酸。
3. 将橡皮管连接反应瓶和水槽。
4. 轻轻晃动反应瓶,观察即可观察到气泡产生,并沉入水槽中。
5. 将沉入水槽中的气泡用纸巾探取并接触石灰水。
6. 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若石灰水变浑浊,则确认气泡为二氧化
碳气体。
四、实验原理
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橡皮管导入水槽中。
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会生成一种称为碳酸钙的沉淀物,
从而证实产生的气泡为二氧化碳气体。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应轻巧缓慢,避免石灰水溅出。
2.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纯碱和醋酸溅入眼睛或皮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观察到的气泡在接触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证实气泡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
七、实验拓展
1. 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酸和重碱进行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 可以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和实际应用。
八、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研究了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的制取方法,了解了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应用。
同时,在实验中也加强了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守则的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研究
————————————————————————————————作者: ————————————————————————————————日期:
ﻩ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研究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氧气相比较):
1、通过前面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气体时应选用两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用排水法收
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5)用F装置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一会儿氢气的目的是
;做该实验时,如果所用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或等。
2、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用编号回答,下同);用KMnO4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选装置;实验时发现试管破裂,分析
其中原因可能是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
小,不溶于水。
选用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
体时可选用
或。
(4)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欲
除去02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可盛:氢气
是难溶于水的气体,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
气体从(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
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处导管进入。
请再举出该
装置的一种用途。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
写出
指定
仪器
的名
称:①;②;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
式;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利用该装置还能收
集的一种气体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
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
上图中最
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右
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
人。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2、CO2、CH4和氮氧化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欲排放的CO2用化学溶液吸收
B、禁止制备和使用CH4、N2O等温室气体
C、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D、变革能源消耗模式
3、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的方法是()
A、通入浓硫酸
B、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点燃混合气体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4、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蜡烛燃烧
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下列关于CO和CO2书法正确的是()
A、都能溶于水 B 、都能燃烧、放热
C、都是无毒气体
D、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制的
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7、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请你对两瓶无色液体进行鉴别:
(1)鉴别它们所用的不同类别的试剂是(任选两种)、。
(2)简述其中一种鉴别的方法:
ﻩ步骤是
ﻩ现像
;
结论是。
8、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
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1)作出假设: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
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此现象说明。
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E的作用是
(5)结论: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
9、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g
(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三、综合性题目:
1、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
丙能做干燥剂。
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丙转化为丁的化学
力。
程式为。
(4)右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
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
现象。
请分析其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5)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
体产物。
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①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6)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
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
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