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极富营养。
白肉火锅
满洲饽饽
满汉全席
住宿文化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洲 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 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
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 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 俗称“万字炕”。
风俗说,三是图腾崇拜说
挂布幡,老人一咽气,首先在院子西南处坚起一个七米长短的木杆子,木杆顶端悬挂大红 布幡,俗称“魂幡”。布幡一经悬挂出去,亲朋故里纷纷而来。在灵前叩头之后,男左女 右,分列两旁,直到夜间。直近亲友还要轮流在灵前“守夜”。“守夜”的人不能睡觉, 天冷时拢火堆取暖。丧家要准备酒和食品,供“守夜”的人饮用。
停灵,停灵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人死停灵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生活 富裕的家庭,长辈人死可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生活困难的家庭人死后随时出殡。近些年一 般都停灵三天,分大三、小三。小三指晚上死时就算一天,大三指晚上死不算一天,而且 入殓和出殡同时进行。停灵时,“孝子”不能离开灵棚,朝夕守灵。
马蹄底鞋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 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 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 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 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 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 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 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 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 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 “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 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 长辈行“打千” 礼,男子曲右 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 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 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 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 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 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 ,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 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 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 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 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
满族入关统一中国后,虽然其饮食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但还是保持着传统的 惯性。从民间的风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宫廷御点、满汉全席,构成了满族 饮食的庞大阵容,它不仅是满族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烹饪宝库中的 重要财富
哈什玛
满语谐音,意为田鸡。满族传统食俗。 为秋季菜肴。烹制方法主要是煨、烤、 制汤3类。煨哈什玛是将田鸡剖洗干 净后,用热油炸一下即捞出,放入由 油、葱、姜、酱油、盐 酒、鸡汤烹 制的汤汁中,用慢火烃十余分钟;食 用时再调以适量的味精、香油。炸哈 什玛是将其剖洗净后,用酒、酱油、 葱、姜腌透,再用一细金属丝穿人数 只哈什玛,放在红炭火上烤熟即成。 哈什玛之腹油还可制鲜汤。其汤鲜美
形成这个习俗
丧葬
•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 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报庙、烧饭。 这是满族旧时的丧葬习俗,过去,满族宗教有家庙,庙内藏有家谱书,人死后,不放在 炕上,而是立即在炕下架三块木版,将尸体头朝西放在上面,然后是报丧,同时佳人在 家谱上死的名字旁画一道黑杠,就算市“报庙”了。送丧后,再坟前摆供桌、烧纸、烧 酒,然后,将馒头、肉菜一起烧掉,为止“烧饭”。“烧饭”有周年之俗,葬后七天, 四十九天,白天,周年各烧一次,连续烧三年。 备材,在老人50岁以上时,子女为老人上山砍木头,一般是果松(红松),请木匠 做两口鞑子荷包(棺材)准备着,俗称“旗材”。城市里一般都不备材,人死后,直接 到棺材铺购买。 丧仪,早期满人讲究丧礼。当家中死者弥留之际,便更易新衣,俗称“穿寿衣”。 灵床放在南炕前,头西脚东。断气之际,全家老小不许哭喊,静静地等候老人安静离开 人世。人死后,白布(纸)蒙脸,用白线绑住双脚,这叫绊脚丝(入殓时打开),还让 死者两手攥两个硬币,表示死后有钱花。还要把一只公鸡用手捏死,放在死者头前,叫 做“倒头鸡”。这时大家开始哭啼,哭得有声有韵,哭的内容都是死者生前的优点好处 ,这叫“哭九场”。满族长辈人去世,儿女穿白色孝衫。孝衫一般过七天后才脱下,等 到百日后再穿孝衫上坟烧纸,然后脱孝。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 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 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 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 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 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 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 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 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发饰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 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 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 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 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 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 人注目。
爬犁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独木舟
桦树皮船
马车
民俗节日
•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 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 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 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
• 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 ,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 “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 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 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 “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 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 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 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 称“纪念日”等。
入殓,择吉日吉时举行入棺仪式。棺材放在南窗下,棺内糊纸,然后把筛过的土铺在 底层,土上再铺一层黄纸,放上七个铜大钱,这叫“垫背钱”。尸体从屋里抬出时,不准 天日照死人,不准从房门抬出死人,因为房门是活人走的,忌讳死人经过。所以入殓处, 用遮盖物支上棚。尸体由窗户抬出,长子抬头,其它儿子抱脚,装入棺材叫入殓。
他们以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南炕居长辈老人,北炕住 小辈;西炕则为祖宗神位,墙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 住人,最忌小辈和妇女坐,只有老人与亲姑爷可以坐。满族房舍的南北 西三面,“皆辟大窗户”,且分上下两层,窗棱以万字或工字为格,窗 外糊纸,开关朝外,“恐夜间虎来,易于闯入”,居室内没有地桌,只 有炕桌,吃饭、写字都用它。此外,房梁上常悬着悠车,用桦木皮(木 威)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放在里面睡觉,母亲边悠车边哼 着摇篮曲。所以有民谣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 袋,生了孩子吊起来。”
•衣 •食 •住 •行 • 民俗节日 • 两朝皇帝
服饰文化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 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 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清朝建立 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到民 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以西式审美观念的 现代旗袍。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 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 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 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 这种发式曾在清国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
满洲族
满族简介
• 满族(满文: 拉丁转写:Manju),旧称满洲族 ,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满族旧称女真 ,后改名满洲族。目前满族人口超过一千万(据 2000年统计满族人口为1,068万),满族主要分布在 东北三省,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聚居在吉林 、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 和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 、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 主要聚居区已建立新宾、清远、伊通、岫岩、青龙、 丰宁、宽城满族自治县及栾平、隆化等民族县,和若 干个满族乡。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与 汉族差异逐渐缩小。 满族装饰
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饮食文化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 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食 其肉”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及野生植 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是和鱼、鹿肉等不 相上下的肉食。
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 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 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 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填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 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 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 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 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 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 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
满族的禁忌
• 满族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墙上有神龛 ,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簸 箕,因为祭祀时方盘装肉、簸箕装黄米面和 炒黄豆面,空放是对神大不敬。同时,西炕 也不准家人和客人坐。

满族忌服狗皮,忌食狗肉[6]。这是满族
(女真)非常重要的习俗,对此有三种说法
:一是义犬救罕王说,二是源于满族先人的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 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 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 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 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发饰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 满族头饰 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 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 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 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 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 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 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 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 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 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 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 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吃祭神肉是满族的一项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间,新年祭索罗杆(神 杆)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昏夜祭七星时的祭品,后来则演 化成七星羊肉。在满族的祭祀中,多以猪为牺牲,称猪肉为“福肉”、“神肉 ”,祭祀后众人分食。
满族喜爱粘食,喜食蜂蜜,爱喝糊米茶等等习俗,也是他们在长期从事狩猎、 采集、饲养、农种、养蜂等经济生产的影响下,并通过祭祀活动的祭品被习惯 地认定下来。当然,形成这种食俗,还有地理、气候、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
•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 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 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是雪上交通工具, 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 贴地部分宽约一米半,上面铺拌和做成箱式 ,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满族的水 上交通工具是最早的独木舟,由粗大原木凿 空而成,可达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 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 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
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虫王节
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 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 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 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 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 防虫蛀。 《音韵阐微》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 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 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 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 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 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 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