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属于无特征性内分泌表现的肿瘤,该病临床少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
本文旨在加强对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认识,现将收集的2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患者,23岁。
该患者于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中腹胀痛,持续性,无恶心、呕吐等。
于县级医院行超声检查示“右腹腔肿物”未经治疗,腹痛自然缓解。
近3 d来呕吐胃内容物多次,量少。
查体:于右中腹扪及一15 cm×12 cm类圆形肿物,质韧,活动尚可,无压痛。
CT表现:胰头部见一巨大肿块影,边缘清,密度不均,内见片状低密度影。
肿物大小为12 cm×10 cm,十二指肠、胆囊及腔静脉受压。
CT诊断:胰头占位,术中所见:胰头部肿物,表面光滑,有被膜与肠系膜上静脉粘连紧密,分离肠系膜上静脉,切除胰头及肿物并移出。
病理诊断:胰岛细胞瘤。
病例2:女性患者,28岁。
主诉右腹不适2年余,进食不畅3个月,加重1个月,现腹部胀满,疼痛,无胆管梗阻表现。
查体发现右上腹部饱满,触及一质硬肿块,有轻度压痛,按压后不适。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CT平扫:胰头区巨大肿块影,呈混杂密度,内见实性、囊性密度及点状钙化。
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晰,占位明显。
增强: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性未见强化。
术中发现:胰头部巨大肿块,大部分为实性,部分有囊性感。
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门静脉轻度粘连,局部包绕,十二指肠升部受压严重,致使十二指肠不全梗阻,胆总管上缘受压致不全梗阻。
术中病理:胰岛细胞瘤(恶性)。
行血管分离,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2 讨论
胰岛细胞瘤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前者多见,后者少见,仅占15%[1]。
年轻女性居多。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不产生内分泌症状,临床发现一般较晚,故肿瘤体积通常较大,与本文2例均相符。
增大的肿瘤可产生占位效应,压迫十二指肠、胆总管或主胰管时,可出现腹部隐痛不适、胀满,甚至梗阻性黄疸。
压迫门脉系统可引起门脉高压的表现。
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在,边界常不清楚,活动度小,触之常有不适感,而压痛常不明显,本文2例报告均压迫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及进食不畅等症状,均伴有腹部不适感,无或轻度压痛表现。
例2在术中发现胆总管上端不全梗阻之胆道压迫症状。
腹部肿块也是本病的最主要的表现,2例中均在查体时触及肿块。
以上这些重要的临床表现,为肿瘤的发现及定性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但CT检查是肿瘤定位、定性最可靠而简单易行的手段,可以准确地观察原发灶的部位及浸润、转移等[2]。
对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的诊断,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3]认为:瘤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相多和瘤细胞侵犯局部和周围组织器官时,即使未发生转移,也应诊断为恶性,如例2中局部血管受侵犯,符合恶性的表现。
腹部超声和CT是诊断该瘤的首选方法。
手术切除是本病惟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正荣,彭淑雍.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普外临床,1997,12(1):7-10.
[2]冯亮,陈君坤,卢光明,等.CT读片指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3]王敖川,王曙光,何振平.非功能胰岛细胞瘤13例诊断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14(8):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