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药剂学第八章关于药物制剂的设计
2. 注射给药
设计注射剂型时,根据药物性质与临床 要求可选用溶液剂、混悬剂、乳剂等, 并要求无菌、无热原,刺激性小等。
需长期给药时,可采用缓释注射剂。
对于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考虑制 成冻干制剂和无菌粉末,用时溶解。
3. 皮肤或粘膜部位给药
皮肤给药的制剂应与皮肤有良好的亲和性、 铺展性或粘着性,在治疗期间内不因皮肤 的伸缩、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衣物摩擦而 脱落,同时无明显皮肤刺激性、不影响人 体汗腺、皮脂腺的正常分泌及毛孔正常功 能。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
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是决定药理作用 包括急、慢毒性,有时还要进行致畸、致突变等试验。
一个药物从合成到最后上市,大致经历:①药理活性的筛选; PKa和溶解度的测定:
强弱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过程不同,吸收程度与速度也不同。
光敏性药物可放置在强光下以测定光敏性; 根据新制剂的适应症进行相应的药理学评价,以证明该制剂有效。 药物的被动吸收速率与药物的扩散系数有关,分子量大的药物,其扩散阻力大,扩散速率慢。 (一)综述资料
可控性主要体现在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与重现 性。按已建立的工艺技术制备的合格制剂,应 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重现性指的是质量 的稳定性,即不同批次生产的制剂应达到质量 标准的要求,不应有大的变异。
质量可控要求在制剂设计时应选择较成熟的剂 型、给药途径与制备工艺,以确保制剂质量符 合标准的规定。
4.稳定性(stability)
(3)根据所确定的剂型的特点,选择合适于 剂型的辅料或添加剂,通过各种测定方法考察 制剂的各项指标,采用实验设计优化法对处方 和制备工艺进行优选。
第二节 制剂设计的基础
一、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药物制剂工艺学课件
药品管理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
• 1985.7.1
– 2002.9.15 实施条例 • 新药审批办法
– 2002.12.1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GLP: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药品: 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成品,可直接应用 • 剂型: 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应用的形
式 • 制剂:根据标准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可直
接应用的药品;剂型中的具体品种
• 中药:传统医药理论
• 天然药物:现代医药理论
• 中成药:中药成药
• 成药:
• 处方:
–制 剂 处 方 Formulation——广义,药品数量、名称
• 三效 – 高效、速效、长效
• 三小
– 剂量小、毒性小、副 作用小
• 三定
• -- 定量、定时、定位
• 五方便
• --服用、携带、生产、 运输、贮藏
中药药剂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新技术; 新剂型的研究;
– 超细粉碎技术 新辅料的研究;
– 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 浓缩、干燥技术
指纹图谱
②对胃肠道无刺激 ③首过作用小 ④口感好便于吞咽 ⑤适于特殊用药人群(吞咽困难小体积)
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速度 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舌下给药>肌内注射>皮下 注射>直肠或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2.注射给药:皮下、肌肉、血管内、脊髓腔等。 起效快多起全身作用。用于急救或需快速起效。
设计要求: ①根据需要和药物性质制成溶液剂、混悬剂、乳 剂、无菌粉末、冻干制剂、缓释。 ②无菌、无热原、无刺激 3.皮肤或粘膜给药:局部或全身作用。
11219.2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
18
2. 药物与辅料的配伍研究
选择合适的辅料对设计优质的药品至关重要。 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研究有助于处方设计时选 择适宜辅料,使药物有恒定的释放速率和生物 利用度,提高药物稳定性。
logP>1,亲脂性药物, 意义: logP<1,亲水性药物,
logP>4,水溶性太小。
9
3. 药物的溶出速率
溶出速率:指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它 反映了药物溶出的快慢程度。
固有溶出速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溶出药物的量。
10
固体制剂吸收的限速步骤
崩解
溶出
溶解
11
(三)原料药的固态性质
1. 盐型 ➢ 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成盐的方法增大溶解度。 ➢ 化合物成盐也会影响其他理化性质,如吸湿性、化学稳定
性、晶型及机械性能。
12
2.多晶型
• 多晶型(polymorphism):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结晶 条件不同,可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的晶型。
• 基本分类:稳定性、亚稳定型、无定形。 • 晶型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
万方、维普等。
5
(二)药物理化性质测定
1. 溶解度与解离常数pKa 平衡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过量药物与特
定溶剂混合,测定达到饱和后的药物的浓度, 也称饱和溶解度。 溶解度决定药物能否制成注射剂和溶液剂。
6
1. 溶解度与解离常数pKa 药物溶解后的存在形式:解离型、非解离型。
(解离型难通过生物膜,非解离型易通过生物膜) 解离常数直接关系到药物的溶解性和吸收性。
开发风险较小,可开 发为各种控释制剂
第一章 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
第一章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 (pharmaceuticaI prefomulation studies) 是指在设计制剂处方前对药物的一系列基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剂性质的了解、分析、利用或改进。
其目的是使药物稳定、有效,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中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的要求。
药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熔点、晶型、溶解度、溶出速率、分配系数、酸碱性、盐型及光谱特征等;药物的制剂性质包括粒子大小、结晶形状、结晶度、纯度、吸湿性、流动性、压缩性以及与辅料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性质中的一部分可以直接从药物的化学合成阶段得到有关的资料,如药物的化学结构、熔点、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纯度等;而另一些则要求制剂者进行必要的实验研究以取得有关数据,如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晶型等。
制剂处方前研究是制剂开发的基础,它要求制剂者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从事科学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对于不同的药物剂型,制剂者应对该剂型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有选择地了解和研究药物的相关性质。
例如,对于某一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固体剂型,溶解度、溶出速率和晶型可能是很重要的性质之一;而对于溶液型注射剂,除溶解度外,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分析方法都是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制剂处方前研究一般是在已知药物的来源、药物的药理和药效作用以及治疗对象和治疗剂量后进行的,所以,有经验的制剂者能够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节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一、溶出速率及其测定1.Noyes—Whitney方程对于口服药物制剂,大多数药物只有在胃液或肠液中形成分子状态才能通过胃肠粘膜壁并被吸收至血液循环发生治疗作用。
因此,如果药物溶解至胃液或肠液中的速度小于胃肠吸收速度,则药物的溶出过程即成为吸收的限制步骤。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物质分子在液体介质中由于本身的自由运动而发生的顺浓度梯度扩散的过程,根据Fick's扩散第一定律,物质扩散速度与扩散过程中的浓度梯度有如下关系:式中,J为扩散速度mg(cm2·s);D为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cm2 /s;C为浓度,mg/cm3;X为扩散距离,cm;dC/dX即为浓度梯度。
2023年药物制剂岗位职责
2023年药物制剂岗位职责2023年药物制剂岗位职责11、按照要求,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的要求,制定和执行研制计划和方案、原始记录和制剂申报资料的撰写;2、熟悉一般的制剂设备的操作;3、负责研发产品的中试和工艺放大;4、承担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任职资格:1、硕士1年以上或者本科毕业3年以上,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1个以上制剂项目的开发;2、熟悉制剂项目研发的技术要求和流程,能较独立开展分析和制剂项目研究;3、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组织计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能承受工作压力。
2023年药物制剂岗位职责21、独立进行药物制剂研究,处方设计、筛选和工艺研究等工作;2、负责药物制剂生产及研发相关的其它检验工作;3、指导实验员开展具体的实验工作。
任职要求:1、药物制剂或药剂学相关专业;2、优秀的英语阅读、沟通及交流能力;3、有较强的文献检索,分析能力;4、有中试生产经验,有很强的药物制剂实验技能与理论知识;5、在制药企业或药品研发公司有相关经验者优先;6、责任心强,具有钻研精神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2023年药物制剂岗位职责31协助项目主管开展文献调研和制定项目研究方案;2协助主管从事固体制剂药物研发,进行制剂工艺研究;3协助完成实验工作,系统性的记录实验数据并撰写报告。
任职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制药,药学,药剂,中药等相关专业优先;2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及抗压能力。
2023年药物制剂岗位职责41、药物制剂或药物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2、具有较强的研发背景,二年以上药物制剂岗位实际操作经验;3、具有丰富的药物制剂理论与经验,有新剂型、药物复方技术经验者优先;4、优秀的团队管理和沟通能力,勇于承担责任;5、有创新解决问题能力。
6、需具备如实、及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力与习惯。
7、具有实验申报资料撰写的基本能力。
岗位职责:1、负责为药物开发提供制剂处方设计及工艺研究方案,并独立撰写相关申报资料;2、为制剂工艺优化和生产放大提供技术指导;3、制订药物开发中制剂研究方案并有计划执行和完成。
药剂学思考题
第十五章
1、设计制剂的过程有哪些?
2、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有哪些?
3、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分几步?
第十六章
1、简述微型包囊、微囊化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2、简述微囊化的方法。
3、试述固体分散体技术中,采用水溶性载体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初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原因。
4、试述β-环糊精包合技术的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1、什么是药剂学?药剂学中有哪些分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有何区别?
2、剂型与制剂、处方与非处方有何区别?
3、如何选用药物剂型?
4、药剂学工作的依据有哪些?
5、试述药剂学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
1、如果液体制剂在水中不稳定,可以选择哪些其他溶剂制成液体药剂。
2、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3、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有哪些?各有何哪些?
2、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有什么?
3、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考察项目有哪些?
第十三章
1、粉体在制剂中的应用有什么?
2、粉体的性质有哪些?
3、粉体的密度有那些及相互间的区别?
第十四章
1、什么是流变学?流变学在药剂中有哪些应用?
2、流体的性质有哪些?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4、在配制碘溶液时为何要加入碘化钾?
5、在制备芳香水剂时,为何加入滑石粉?
6、为什么ξ电位可以作为估计溶液稳定性的指标?
7、制备乳剂时为何选择适宜的乳化剂?
8、制成混悬剂的条件是什么?那些药物不能制成混悬剂?
9、论述混悬剂中絮凝剂的作用?
10、亲水胶体溶液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11、疏水胶体溶液和混悬液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第十九章
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概况是什么?
07级药剂学习题(金)
《07级药剂学,工业药剂学习题》习题类型:一、判断题;二、填空题;三、问答题;四、计算题;五、处方分析及制备工艺的设计;六、新剂型与新的给药系统的设计模拟习题:一、是非题(10分)1.为防止细菌生长,在滴眼剂中需要加入防腐剂。
……………………()2.水溶性药物选择油脂性基质制成栓剂释放较快。
……………………()3.当药物溶解度很小时,均可制成混悬剂。
……………………………()4.混悬型气雾剂中需加入亲水胶作助悬剂。
……………………………()5.控释制剂与缓释制剂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释放快慢。
…………………()6.粉体的流动性可以用休止角来衡量,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
…()7.混悬型气雾剂和乳剂型气雾剂均属于二相气雾剂。
…………………()8.微乳是粒径为10~100nm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因此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9.膜剂中药物的量越大,药物释放越快。
………………………………()10.注射剂的pH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一般控制在4~9的范围内。
…()1. 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都是指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为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
()2. GMP、GLP和GCP三个缩写对应的中文分别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3. 高分子溶液亦称溶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4. 配制液体制剂时,常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作为助溶剂,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5. 洁净级别100级空气的洁净程度比10000级空气要差,无菌区的洁净要求为10000级。
()6. 休止角是评价粉体流动性的参数,休止角越大,说明粉体流动性越好。
()7. 注射用水和蒸馏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是热原。
()8. 气雾剂和喷雾剂在处方设计上的区别不大,主要是装置不同。
()二、填空题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作为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使用的依据。
2022年-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中级)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2年-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中级)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50题)1、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选用A.两性霉素B.苯唑西林C.利巴韦林D.阿奇霉素E.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答案】 D2、患者男性,60岁,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2年,平素不吃肉类、鱼类食品,近一年出现疲劳、气短等症状,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口服治疗,叶酸剂量无需调整的是A.维生素CB.阿司匹林C.苯巴比妥D.维生素BE.磺胺类药物【答案】 D3、W/O型乳化剂的HLB值A.13~15B.8~16C.7~9D.3~8E.15~18【答案】 D4、外周血管痉挛或血栓闭塞性疾病可选的治疗药物是A.麻黄碱B.山莨菪碱C.酚妥拉明D.异丙肾上腺素E.多巴胺【答案】 C5、有关涂膜剂的不正确表述是A.是一种可涂布成膜的外用胶体溶液制剂B.处方由药物、成膜材料和蒸馏水组成C.使用方便D.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缩丁醛和火棉胶等E.制备工艺简单【答案】 B6、成人血液占其体重的A.20%~40%B.7%~8%C.40%~50%D.60%E.70%~80%【答案】 B7、以下不属于栓剂的检查项目的是A.融变时限B.崩解度C.外观检查D.微生物限度E.重量差异【答案】 B8、CUA是指A.最小成本分析法B.成本-效果分析法C.成本-效用分析法D.成本-效益分析法E.药物利用研究【答案】 C9、烟酸类有明显的降脂作用,明显下降的是A.TCB.TGC.HDLD.LDLE.VLDL【答案】 B10、苯海拉明不具备的药理作用是A.减少胃酸分泌作用B.镇静作用C.止吐作用D.局麻作用E.抗胆碱作用【答案】 A11、色甘酸钠预防哮喘发作的机制是A.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B.阻止抗原和抗体结合C.对抗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D.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E.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答案】 A12、下列关于疼痛的说法错误的是A.疼痛感包括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B.疼痛的感觉包括四个基本过程:传导、传送、调节和感知C.急性疼痛通常是组织损伤的标志D.慢性疼痛包括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两者的混合类型E.疼痛过程中的受体、离子通道和信号传导通路机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 B13、蛋白质盐析的原理是A.氨基酸序列改变B.肽键断裂C.空间构象破坏D.水化膜破坏E.水解【答案】 D14、患儿,8岁。
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TG) 导数热重分析法(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 DTG)
非解离部分之和,如S=SHA+SA-。 对于非解离药物型药物,可加入非极性溶剂
改善其溶解度。
22
(4) 溶解度与介电常数有关
23
(二)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1、定义:油水分配系数P(如辛醇/水,氯仿/ 水)是分子亲脂性的量度,代表药物分配在油相 与水相中的比例。
20
(3) 注意项 对于胺类药物,其游离碱常常很难溶,pKa测定可
在含有机溶剂中进行测定,以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 (如5%、10%、15%、20%)进行,将结果外推有机 溶剂为0%时, 即可估算出水中pKa值。 溶解度的测定一般测定平衡溶解度和pH-溶解度曲 线,平衡时间60~72小时。
21
溶解度的测定时需注意同离子效应的影响。 对于可解离型药物,溶解度S为解离部分与
-表面张力; θ-接触角;r-孔隙半径。
51
(六)稳定性研究
1、概述 (1) 定义:药物的稳定性试验是研究热、
氧气、水分及光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也可用来确定合适的保管和贮存药 物的技术和方法。
52
(2) 研究范围 化学稳定性:含量、色泽→变化→毒性→外观。 物理稳定性:药物颗粒结块、结晶增长、乳剂分
5
(2)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安全性(safety); ②有效性(effectiveness); ③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④稳定性(stability); ⑤顺应性(compliance); 此外,还应考虑降低成本,简化制备工艺。
6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
药物溶液沉淀pH的计算: 如:磺胺嘧啶(弱酸)的pKa=6.48,特性溶解度
S0=3.07×10-4 mol/L,小针浓度为20%(g/ml),通常 稀释成1%(即4.0×10-2 mol/L)后静脉滴注,输液pH 应保持在多少才能保持输液澄明?
pH=pKa+log(S-S0)/S0=8.59(以上) 因此,调节pH可极大地改变弱酸和弱碱型药物的溶解度,
?
pH=pKa+log[A-]/[HA(] 弱酸性药物)
?
pH=pKa+log[B]/[BH+(] 弱碱性药物)
? 令:溶液中药物总浓度为S,分子型药物浓度为S0
? 则: pH=pKa+log(S-S0)/S0(弱酸性药物)
?
pH=pKa+log S0 / (S-S0) (弱碱性药物)
? 从方程中可大致认为,pH每改变1 个单位,药物溶解 度将有10倍的改变。
MS、 HPLC- MS等 理化性质的测定(主要对全新化合物)
3. 网络文献和光盘检索
? IPA(国际药学文摘,70年由美国医院药剂师学会推出, 收集药理学、药剂学和药物评价等方面的文献信息
? Medline由美国国立图书馆建立,收集约4000多种期刊, 范围广、信息量大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 Rxlist-The internet Drug Index( hett://,免
费网,收录大量新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药物、产品)
4. 分析方法研究
☆(与稳定性同步,省时) 定性分析:显色、沉淀、色谱等(一般应
有2种方法) 定量分析:容量、仪器分析(常用) 有关物质:TLC、HPLC、GC等 晶型(X-衍射、热分析、IR等)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工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些药物的多晶型现象
奥沙尼奎 醋酸可的松 甲苯咪唑 无味氯霉素 黄体酮 头孢呋新酯 那格列奈
3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晶形
晶形是指结晶的外部形态,受结晶条件和结晶 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 晶型与晶形相互的关联性质
3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 1、定义 油水分配系数P(如辛醇/水,氯仿/水)是分子亲脂性的量 度,代表药物分配在油相与水相中的比例。 Po/w=(Coil/C water )equilibrium 2、分配系数测定 Po/w=(Coil×V oil /C water ×V water )equilibrium 查阅P值时,应注意测定数据的来源,因测定方法或溶剂 不同,P值差别很大。
⑥增溶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解度可显著 增加并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增溶(solubilization) 。 凡能使液体表面张力下降的物质都是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 surfactant )。 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则称为表面活性。
制备方法:熔融法、溶剂挥发法、溶剂共沉淀法、溶剂-熔融
法、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研磨法等。
载体材料:
水溶性如PEG、PVP、poloxamer188、胆酸、半乳糖、甘露醇等。 难溶性如乙基纤维素EC、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胆固醇等。 肠溶性如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羧甲乙纤维素CMEC、聚丙烯酸树脂Ⅰ号及Ⅱ号等。
制剂设计的依据
制剂设计的依据药物制剂设计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起点,是决定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顺应性的重要环节。
然而,剂型的设计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剂型设计的依据主要有哪些呢?它主要根据药物的生物学性质、理化性质、临床治疗的需要以及其它市场因素来确定药物的剂型。
(一)药物的生物学性质药物剂型的不同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的速度和程度,药物的治疗范围(即治疗窗),半衰期和体内的分布情况,剂型的不同还是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也不同。
这其中剂型对吸收的影响比较重要,以下是不同剂型对吸收的影响。
1固体制剂,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主要受药物的溶出过程及跨膜转运过程的限制。
药物跨膜转运吸收跟药物的分子量、脂/水溶性、药物的浓度等有关。
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分子量),影响药物的溶出,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固体剂型,其溶出与吸收也有很大的差异。
速释技术以及制剂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药物的崩解或溶出,使吸收加快,吸收量增加。
此外,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出还受处方组成或添加剂的影响。
2液体制剂,液体制剂不存在崩解、分散过程,溶液型制剂没有溶出过程,相对吸收快。
静脉注射剂不存在吸收过程,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肌肉注射药物由于肌肉组织的血流量大,因此吸收迅速;对于口服的液体制剂,其生物利用度大于固体制剂。
混悬剂与乳剂中的药物存在溶出过程,吸收比一般溶液剂慢,但粒子越小,药物溶出越快,吸收也越快,可乳剂粒子小到一定程度,可被胃肠道的巨噬细胞吞噬,使其吸收量大大增加。
液体制剂的粘度影响药物的吸收,多数使药物的吸收变慢,但眼科用药,增加滴眼液的粘度,可增加吸收。
(二)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理化性质在药物剂型的确定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我们在药物制剂是要充分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特别是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1处方前工作首先应测定溶解度和pKa,其意义是溶解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药物能否成功制成注射液或溶液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1.药物制剂工作程序:1.1 通过实验研究或从文献资料中得到所需科学情报资料:测定和评价药物的物理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溶出速度、多晶型、pKa、分配系数、物理化学稳定性等。
1.2 测定药物与各种有关辅料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和配伍变化。
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最佳药效。
1.3 选择最佳剂型、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
1.4 制备有效、安全和稳定的药物制剂注意:处方设计前工作要有一定的灵活性2 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一个简单、灵敏、专属性强的分析方法,用得较多的方法有紫外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2.1 UV光谱法如果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一定有紫外吸收。
可制备溶液,于190~390nm波长范围进行扫描,得光谱图。
一般可用甲醇作溶剂,甲醇在UV区透明,同时能溶解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药物,而且由于甲醇无水,还可阻止药物的水解。
2.2 荧光分析法吸收光能,在紫外光照射下大多能发生荧光,都可采用荧光法作初步鉴别及含量测定。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低沸点、高沸点的、各种极性的、对热稳定与不稳定的、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都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操作又较简便,对ng水平以上的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达到分离检测目的,HPLC法已作为首选的专属性的及准确的定量方法。
2.4 薄层色谱法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仪器简单、分离速度快、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显色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离鉴定,特别适用于药物降解产物的分离鉴定。
3 处方前工作中的药物理化性质的测定对新药的理化性质研究主要包括pKa、溶解度、熔点、多晶理、分配系数、表面特性以及吸湿性等的测定。
3.1 溶解度和pKa解离常数对药物的溶解特性和吸收特性很重要,因为大多数药物是有机的弱酸和弱碱,其在不同pH值介质中的溶解度不同,药物溶解后存在的形式也不同,即主要以解离型或非解离型存在,对药物的吸收可能会有很大影响。
一般,解离型药物不能很好的通过生物膜被吸收,而非解离型的药物往往可有效的通过类脂性的生物膜。
3.2 分配系数Hansch等发现巴比妥同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催眠活性与其辛醇/水的分配系数密切相关。
3.2.1 概念: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P)代表药物分配在油相与水相中的比例。
3.2.2 测定分配系数的用处:1.预测同系列药物的体内吸收2.有助于药物从样品中特别是生物样品(血、尿)中的提取。
3.有助于选择HPLC的色谱柱、TLC薄层板和流动相等。
3.2.3 测定分配系数的方法:是用V2ml有机溶剂提取V1ml的药物饱和水溶液,测得平衡时V2中的浓度为C2,水相中的剩余药量,则分配系数可用下式求得:如果药物在二相中都是以单体存在,则分配系数变成药物在二相中的溶解度之比,只要测定二个溶剂中药物的溶解度即可求得分配系数。
3.2.4 测定油/水分配系数可用的有机溶剂:n-辛醇用得最多。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极性和溶解性好。
3.3 熔点和多晶型3.3.1 多晶型: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称为多晶型。
1. 化学成分相同,晶格结构不同,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溶解度、溶出速度等不同。
2. 如一个化合物具有多晶型,其中只有一种晶型是稳定的,其它的晶型都不太稳定,为亚稳型或不稳定型,它们最终都会转变成稳定型,这种转变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几年的时间。
亚稳型实际上可以说是药物存在的一种高能状态,通常熔点低,溶解度大,溶出速度亦大,因此,。
药物的晶型往往可以决定其吸收速度和临床药效。
其制剂学重要性取决于转变到稳定型的快慢及转变后的物理性质。
如无定形的新生霉素吸收很好,但是它在混悬液中会转变成吸收很差的晶型,说明,如果忽视多晶型现象可能引起麻烦。
因此,处方前工作要研究药物是否存在多晶型,包括存在多少种晶型,亚稳型的稳定性如何,能否稳定,有否无定型存在,每一种晶型的溶解度等。
研究多晶型药物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有:1.溶出速度法:亚稳态晶型具有较快的溶出速度,因此可以检测出来。
2.X射线衍射法:由于每一种晶型代表不同的晶格排列,因此,可以从X射线谱观察到不同晶型的差异。
3. 红外分析法:不同的晶格排列将影响分子中键的能量而改变红外光谱。
4.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差示热分析法:从一种多晶型物转变到另一种多晶型物涉及到能量的改变,因此,能用这些量热仪器检测出来。
5. 热台显微镜:当加热到相转变点时,晶体出现双折射现象和(或)外表的变化。
当发现一个药物有几种多晶型物存在时,必需仔细研究生成每一种晶型的条件。
这样,批与批之间都能保持一定的结晶条件,以保证原料药物具有均匀一致的晶型。
重结晶用溶剂、结晶速率或其它因素的改变可能导致一种晶型占优势的现象(图2-6)。
这时,可采用X射线衍射法与红外线光谱法有效地研究由于结晶条件的改变而生成的多晶型物。
(l)在混悬液中与霜剂中结晶的生成,使产品的均匀度、外观和(或)生物利用度降低。
例如,制备注射用醋酸可的松混悬剂,如果用错了多晶型物,就会结块。
(2)不易溶解的多晶型物从液体剂型中沉淀出来。
(3)由于不易溶解的多晶型物使生物利用度降低,例如植入大白鼠体内的稳定态氟氢泼尼松植入剂比亚稳态的吸收率低。
(4)由于研磨或湿法制粒而引起的晶型转变,使剂型的物理性质与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
(5)化学稳定性差,例如,无定形青霉素G的稳定性比其结晶性盐低。
3.4 吸湿性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药物具有吸湿性(hygroscoPicity),一般,吸湿程度取决于周围环境中相对湿度(RH)的大小。
随着天气和温度的不同,周围环境中的RH可有很大变化,从而可能导致露置于空气中的药物和辅料的含水量始终不断地在变化。
绝大多数吸湿性药物,在RH 30%~45%(室温)时与周围大气中的水分达平衡状态,在此条件下贮存的物质最稳定,其水分含量不变,因此,药物最好置于RH 50%以下的条件。
泡腾制剂对水分特别敏感,应在RH 低于40%的条件下制备和贮存。
对于制剂产品,如片剂、胶囊剂,既要求其具有亲水性,以有利于润湿、崩解和溶解,对其吸湿性又有一定限制,以保证制剂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
此外,采用合适的包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的影响。
因此,处方前对药物和各种辅料吸湿性的研究,可以为优良、稳定的处方设计和辅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不同药物和辅料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
常用稀释剂中,除了微晶纤维素(MCC)稍有吸湿性外,磷酸钙、乳糖等都不吸湿。
片剂崩解剂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和水溶性粘合剂如HPMC、PVP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促进颗粒分散和药物溶出的作用,且一般在片剂中用量很小(2%~5%),对片剂质量影响不大,因此仍用作片剂的辅料。
对于胶囊制剂,由于囊壳具有吸湿性,情况比片剂复杂,文献报道’硬胶囊壳在RH为100%时,吸水37 5%;RH为80%时,吸水20%;RH为45%时,吸水10%。
湿度大时,囊壳易变软,而空气干燥时,囊壳会变脆。
对于胶囊剂,使内容物处方组成的吸湿性和胶壳的吸湿性相接近很重要,囊壳和其内容物的相对吸湿性决定了水分转移的方向,如内容物吸湿性大,则容易吸收囊壳中的水分增加药物的水解不稳定性,同时使囊壳变脆,反之则囊壳吸收内容物的水分而变软等等。
在外界RH高时,囊壳对具有吸湿性的内容物也无保护作用,在24C、RH为100%时,水分通过明胶囊壳扩散的时滞只有4小时。
由于制剂的吸湿性近似于其所含成分吸湿性之和,所以,了解处方组成中每一成分的吸湿性,可以预测制剂的吸湿行为。
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处方的吸湿行为和囊壳一致。
由于制剂辅料的选择很有限,因此,药物的吸湿性往往决定不同RH时,制剂的水份含量。
可将药物置于已知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贮于具有饱和盐溶液的干燥器中)进行吸湿性实验。
不同的饱和盐溶液具有一定的相对湿度,以一定的时间间隔称重,测定吸水量(增重)。
3.5 粉体学性质药物的粉体学性质主要包括粒子形状、大小、粒度分布、粉体密度、附着性、流动性、润湿性和吸湿性等。
无疑,它们对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剂工艺和制剂特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流动性、含量、均匀度、稳定性、颜色、味道、溶出速度和吸收速度等无不受药物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即使是用于固体制剂的辅料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等也需要测知它们的粒度及其大小分布,因为辅料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可能与它们的表面接触程度有关。
新药开发研究时,对于新合成药物的结晶粒度大小和形状变化应有记录,包括显微观测图,以便在制剂处方设计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制剂的性质前后不一致时,这些记录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
4 稳定性研究处方设计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新药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测定。
热、光、氧气、水分、pH及辅料等对药物的稳定性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任何一个药物制剂产品都应至少打到两年有效期,在所要求的贮藏条件下,药物含量或效价都应保持在标准要求的限度以上。
通过对药物本身稳定性的研究,可对处方组成、制剂工艺、辅料和稳定性附加剂的选用和合适的包装设计起重要指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研制出优质的制剂产品,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大多数药物属于下列四种类型之一.:①在大多数条件下都是稳定的;②如处理正确是稳定的;③即使作特殊处理也表现出中等程度的不稳定性;④很不稳定。
可以根据不同的稳定性,采取不同措施解决。
5 药物配伍研究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的配伍研究有助于处方设计时选择合适的辅料,使药物具有恒定的释放速率和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稳定性。
(一)固体制剂的配伍研究(二)液体制剂药配伍研究1. pH—反应速度图对液体进行配伍研究最重要的是建立 pH-反应速度关系图,以便在配制注射液或口服液体制剂时,选择其最稳定的pH值和缓冲液。
对药物溶液和混悬液,应研究其在酸性、碱性、高氧、高氮环境以及加入螫合剂和稳定剂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
2.液体制剂对注射剂的配伍,一般是将药物置于含有附加剂的溶液中进行研究,通常是含重金属(同时含有或不含螫合剂)或抗氧剂(在含氧或氮的环境中)的条件下研究,目的是了解药物和辅料对氧化、暴光和接触重金属时的稳定性,为注射剂处方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对口服液体制剂,常研究药物与乙醇、甘油、糖浆、防腐剂和缓冲液的配伍。
通过这类研究可测得溶液中主药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作出药物降解反应的阿累尼乌斯图。
参考文献:《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