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语文《木兰诗》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语文《木兰诗》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木兰诗》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详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诵和背诵。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准备出征的急切,奔驰征途的思亲。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现代诗歌,引到将要教学的古代诗歌,引出《木兰诗》(板书诗题)。

2.教师指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它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板书:木兰)。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4.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 ,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

混。

可汗k h n ,专用名词,不能念kě h n 。

鞍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 n 。

辔头:p i ,缰绳。

燕山:yān ,山名,不能念y n 。

胡骑:j ,战马,不能念q 。

戎机:r ng,军事。与戍的念sh ,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 ,北方。

金柝:tu ,打更用的梆子。与析的念xi,当劈开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 ,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 ,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

同。

傍地走:b ng ,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5.教师范读全诗。

6.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2段为第一部分,写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第3 127;

段为第二部分,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驰征途。第4段为第三部分, 127;写出

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5、6段为第四部分,写出木兰功成身退,返

回家乡。第7 127;段为第五部分,吟唱诗歌的人赞美木兰。

如果有学生把前三段合为一个部分,或把第7段与前两段合为一个部分, 127;

也都有道理,应予肯定。

7.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

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

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

的开始。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

二卷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板书:表明缘由)。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

毅然决定代父从军(板书:毅然代父从军)。

8.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先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排比修辞方法,

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

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排比铺陈匆忙购置急切准备出征)。

(2)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

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

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板书:反复),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

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

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板书:烘托),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

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

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

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奔驰遥远征途)。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1,三的1、3,四的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