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的现当代意义

合集下载

尼尔·波兹曼媒介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

尼尔·波兹曼媒介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

2021年第4期学习与探索No.4,2021 (总第309期)Study&Exploration Serial.No.309・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尼尔•波兹曼媒介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倪晓文(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072)摘要:尼尔•波兹曼是媒体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媒介即隐喻”“媒介变迁”和“媒介技术批判”是其理论的三大核心内容。

波兹曼对电视媒介的批判,恰恰可以作为当前媒介生态治理与建构的参考。

这一理论对促进当前我国文化事业有序发展、提升我国大众文化的艺术性、引领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良性互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媒介批评;大众文化;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1)04-0136-07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当代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其传播学思想集中体现在《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构成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中。

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从人文主义角度批判了电视媒介对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反思了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冲击,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看作是一种可对社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的不可控工具,体现了他对文化命运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深刻的批判精神。

进入21世纪,电视和互联网成为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同时也是文化生产的主要场域,更是大众文化的代表。

大众文化的批量化生产和娱乐化倾向,使主流媒介话语呈现出伪个性化特征和超意识形态现象。

当前,在我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波兹曼媒介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一、“媒介即认识”——“舍弃思想而迎合娱乐”尼尔•波兹曼作为媒介环境学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娱乐至死》的第一章即以“媒介即作者简介:倪晓文,1982年生,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娱乐至死赏析

娱乐至死赏析

娱乐至死赏析《娱乐至死》赏析《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于1985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他以争议性的观点阐述了娱乐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本文将对《娱乐至死》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警示和启示。

一、媒体的演化与社会变革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不同媒体形式的崛起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密切相关。

他详细分析了印刷媒体和电视媒体对于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印刷媒体时代,文字内容丰富,人们倾向于逻辑思考和深度阅读;而电视媒体的崛起使信息以图像和短暂片段的方式呈现,观众更倾向于感性体验和娱乐化的阅读方式。

二、娱乐至上导致信息浮于表面《娱乐至死》一书指出了电视媒体的浮华和娱乐至上的问题。

作者认为,电视以其瞬间感官刺激的特点,导致了观众缺乏持久关注力和批判思考能力。

电视的追求娱乐化和煽动性,使得真实的新闻和信息变得肤浅和表面化。

观众只关注于信息的娱乐性和娱乐价值,而忽略了信息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三、观众的消费行为与商业利益波兹曼在书中提到,商业的影响力是电视媒体走向娱乐至死的核心驱动力。

广告和收视率成为电视行业收益的重要来源,而这也引导了电视节目的呈现形式和内容选择。

商业利益导向使得电视节目更注重迎合观众的口味,追求短期效应,而忽视了质量和深度。

观众也习惯于成为被动的消费者,只追求娱乐快感,对于真实的信息和思考变得漠不关心。

四、文化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道德的丧失《娱乐至死》通过对电视媒体的剖析,揭示了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和社会道德的丧失。

电视中追求刺激、快节奏、感官刺激的节目越来越多,社会对于娱乐和享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深度和质量的需求逐渐减少,而追求个体的感官刺激和瞬时快感。

这种价值观的变迁导致了社会道德的丧失,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审美疲劳和精神空虚问题逐渐突显。

五、娱乐至死的对策与启示《娱乐至死》并非只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批判,它更是对于人们如何从娱乐至死的局面中解脱出来的思考。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著的一本社会学著作,于1985年出版。

在这本书中,波兹曼以深入的分析和鲜明的对比,探讨了娱乐化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娱乐至死》这本书进行读书笔记,以梳理书中主要思想和观点。

一、娱乐至死的崛起波兹曼认为,电视媒体的普及推动了娱乐化文化的兴起。

相比于过去以文字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电视以其直观、丰富的图像和声音成为了主流媒体。

然而,这种媒体形式的普及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二、信息的流失在电视媒介的影响下,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视节目以娱乐性为导向,追求视觉冲击和快速刺激,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价值。

观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零散的断片信息,无法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三、公共讨论的萎缩波兹曼指出,电视媒介的普及还导致了公共讨论的萎缩。

在娱乐至上的文化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轻松愉快的消遣,而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政治议题则不太感兴趣。

娱乐化的媒体呈现方式让观众只关注眼前的感官刺激,而忽略了长期的思考和辩论。

四、观众的被动角色在电视媒介的世界中,观众往往处于被动的角色。

广告、娱乐节目等内容通过视觉和声音的冲击力,迅速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占据了观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观众在长时间的电视观看中形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甚至对于媒体的信息产生了依赖性。

五、对抗娱乐至死尽管波兹曼对于娱乐至死的批判较为悲观,他仍然提出了一些对抗娱乐至死的思考和建议。

他呼吁人们重新思考媒体的使用方式,培养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抵抗娱乐文化对于社会的消极影响。

六、结语《娱乐至死》这本书揭示了娱乐化文化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媒体的力量和作用。

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审慎对待媒体传播的信息,努力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以实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娱乐至死的阴影中解放出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也谈《娱乐至死》

也谈《娱乐至死》

也谈《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部著名著作,该书在讨论现代社会下娱乐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波兹曼认为,在娱乐至上的社会中,娱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观点的主要渠道,取代了书籍和文字沟通的传统途径。

波兹曼认为,这种情况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娱乐至死》一书以电视为例,探讨了现代娱乐对人们思考和理解的影响,强调了电视媒体的浅薄性和快速消费性。

波兹曼认为,电视注重视觉和情感的刺激,通过快速的节奏和大量的图像传递信息,导致观众容易被情感和感觉所带来的冲击和感动所影响,而无法进行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信息递送方式塑造内容”的问题,也就是说,媒体的形式和方式会对信息的内容产生重大影响。

波兹曼还对娱乐至上的社会下的政治活动表达了担忧。

他认为,在电视媒体主导的社会中,政治演讲和辩论已经变成了娱乐节目,它们更加注重形式和演技,而不是内容和观点。

波兹曼指出,电视媒体倾向于将政治活动视为一种娱乐形式,通过制造戏剧性和感官上的刺激来吸引观众。

这使得人们对政治时事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理解能力下降,而更多地追求瞬间的情感满足和娱乐享受。

波兹曼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他的批评者认为,娱乐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它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教育工具,能够传达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电视和其他娱乐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议题的传播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公众的参与。

无论如何,波兹曼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娱乐化和信息泛滥的认识。

无论是在娱乐至上的社交媒体时代还是在冲浪电视和网络时代,信息的形式和传递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认识到,娱乐和信息不应该取代书籍和文字沟通的传统途径,而是应该与之共存,相互补充。

只有通过更全面和深度的思考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和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娱乐至死观点总结

娱乐至死观点总结

娱乐至死观点总结引言《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本重要作品,该书通过对当时电视媒体的剖析,阐述了一种观点:娱乐已经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中,成为了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

本文将对《娱乐至死》的观点进行总结,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娱乐至死的基本观点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波兹曼认为,电视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与以文字为基础的冷硬纸媒不同,电视是一种以图像为主导的娱乐媒体。

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思考方式等都被电视对现实世界的重构所塑造。

波兹曼认为,娱乐的传播途径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视媒体模式的特点电视媒体模式的特点在于速度快、信息碎片化和画面主导。

电视以其视觉图像的快速播放和混杂的信息碎片以及情感化的表现方式,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波兹曼指出,电视对信息和消息进行了瞬时化、可消费化的加工处理,导致人们更关注娱乐性而非信息本身的价值。

娱乐至死的后果娱乐至死的后果是,信息和知识的质量被削弱了。

虽然电视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它只能以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导致观众对信息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程度下降。

此外,电视普遍注重视觉和娱乐效果,对于复杂、抽象或深度的议题缺乏关注,导致人们对于真实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变得肤浅和片面。

娱乐至死的启示《娱乐至死》的观点对于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它提醒人们要警惕娱乐文化对于价值观的塑造。

人们应该审视电视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并保持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市场化对于媒体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商业化的媒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以迎合观众口味为导向,而忽视公共利益。

因此,保持对媒体的批判性思维和鉴赏力是必要的。

娱乐至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娱乐至死的观点对传统文化模式产生了冲击。

传统的文字媒体,如书籍和报纸,强调思考、推理和理性思维。

而电视媒体则更注重情感、娱乐和直觉。

这种转变可能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冷落,缺乏对于深度思考的培养。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对娱乐化社会的思考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对娱乐化社会的思考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对娱乐化社会的思考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对娱乐化社会的思考尼尔·波兹曼的著作《娱乐至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本书中,他对当代社会的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他认为,娱乐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取代了真实和理性,成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波兹曼对娱乐化社会的思考。

一、信息过载和快餐文化波兹曼指出,现代社会中的信息过载是娱乐化的根源之一。

在电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但这也导致了人们过度接受碎片化、浅薄化的信息。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快餐文化,人们只关注娱乐和消遣,而忽视了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娱乐导向的政治和新闻波兹曼进一步讨论了娱乐在政治和新闻领域的渗透和影响。

他认为,政治和新闻的目的已经转变为迎合公众的娱乐需求,而非真实的信息传递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政治家和媒体更关注如何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而非真实的政策和新闻报道。

这种娱乐导向的政治和新闻导致了公众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觉醒的丧失,使人们更容易受到权威和媒体的操控。

三、娱乐的商业化和商品化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娱乐的商业化和商品化。

波兹曼认为,娱乐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产业,对于商业利益的追求远远超过了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电影、音乐、体育和游戏等娱乐形式都被广告和赞助商所控制,导致真正的创造和价值被商业化和商品化。

人们只追求短暂的娱乐享受,而忽视了文化的深度和内涵。

四、娱乐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最后,波兹曼探讨了娱乐化对个体和社会的长期影响。

他认为,娱乐化会逐渐侵蚀人们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分辨真相和谎言。

同时,娱乐化也削弱了社会的集体行动和政治参与,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个人消遣和享乐,而非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

这种个人主义和自私的价值观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分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综上所述,尼尔·波兹曼对娱乐化社会的思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娱乐化的各个层面和问题。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娱乐至死》是美国传媒学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部著作,通过对传媒和娱乐文化的分析,揭示了当代社会娱乐化的现象以及其对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波兹曼在书中指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种“娱乐至死”的状态,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其他一切,甚至对于政治、新闻等重要议题也采取了娱乐化的态度。

这种娱乐至死的状态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波兹曼首先对两种不同的传媒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即书面传媒和电视传媒。

他认为,书面传媒更加注重文字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而电视传媒则更加注重图像的表现和情感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传媒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感官刺激,使人们陷入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而书面传媒则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电视传媒的普及和娱乐化趋势的加剧,人们逐渐习惯了被动接受信息和娱乐,而对于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却逐渐丧失。

这种娱乐至死的状态不仅影响了个体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

波兹曼在书中还对政治、新闻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这些领域也受到了娱乐化的影响。

在政治领域,候选人的形象和演讲技巧成为了选民选择的重要因素,而政治议题的深度和复杂性却被忽视了。

在新闻领域,娱乐化的报道方式使得新闻更加偏向于轶闻和八卦,而对于重大议题的深入报道却变得越来越少。

在教育领域,学生更加追求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而对于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却被忽视了。

这些现象都表明,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种娱乐至死的状态,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其他一切,而对于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却逐渐丧失。

《娱乐至死》一书的观点和分析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波兹曼的观点虽然有些悲观,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书中的分析不仅对传媒和娱乐文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对个体和社会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在当代社会,娱乐至死的状态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其他一切,而对于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却逐渐丧失。

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

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

作者: 陈红兵 王聪
作者机构: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819
出版物刊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64-16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期
主题词: 尼尔·波兹曼 媒介技术批判 文化产业
摘要: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判思想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电视导致人的娱乐至死、电视造就了肤浅的图像时代以及技术对文化统治垄断.深入理解这些观点对于提升我国文化业的娱乐性、推进大众文化繁荣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业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的解读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的解读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的解读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断被各种新媒介所包围,从电视到电脑,从手机到平板,我们的生活与这些媒介已经密不可分。

然而,在这个新媒介时代下,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对媒介影响深入剖析的视角。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这个变化就是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

在书中,波兹曼指出,电视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工具,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

在电视时代,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

波兹曼在书中勾画了美国官员、新闻、律师、教育家等各色人等的“电视形象”,分析了图像对人类感官和思维带来的影响。

通过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电视竞选、教会布道、学校教育等案例,波兹曼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娱乐使人不再思考。

在电视的影响下,公众话语变得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在新媒介时代下,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各种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但同时也让我们更难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波兹曼在书中提到,“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儿有用的信息”。

这种境况在新媒介时代下更加严峻。

然而,《娱乐至死》并非只有批判,它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应该警惕技术的垄断,提防被新媒介所“娱乐至死”。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

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在理解这个观点时,我们不能忘记媒介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看待新媒介。

在面对新媒介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辨别真实与虚假,理性与感性,以及有意义与无意义的信息。

《娱乐至死》也警示我们要提防技术的垄权。

娱乐至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与影响

娱乐至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与影响

娱乐至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与影响娱乐至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与影响娱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于娱乐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媒体对于社会的关系与影响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媒体如何在娱乐至死的背景下影响社会,以及人们对于媒体的依赖和被动的接受态度。

一、娱乐至死的背景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1985年的同名著作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媒体在现代社会中过度强调娱乐价值,导致人们对信息的看重程度下降,而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娱乐性内容上。

这一现象与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的商业化息息相关。

在今天,电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

它们以其便利性和娱乐吸引力广受欢迎,但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媒体对社会的影响1. 信息焦虑与碎片化随着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选择。

然而,娱乐至死的影响下,人们更容易接受简单、碎片化的信息而不是深入思考和理解。

这种信息焦虑使人们变得不耐烦,只注重能够迅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浅层内容。

2. 信息过载与虚假信息新闻饱和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媒体渠道的爆炸性增长和商业竞争的压力,使得媒体追求独家新闻、轰动标题和吸引眼球的报道,造成了大量虚假、夸张和误导性的信息在社会上泛滥。

人们在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时,容易被虚假信息所欺骗,造成社会舆论的混乱和不信任。

3. 娱乐至上的价值观娱乐至死时代所崇尚的娱乐至上的价值观也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例如,政治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更注重形象宣传和娱乐效果,而非真实的政治理念和政策。

这种现象对公共领域的严肃性和正常运转产生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三、人们对媒体的依赖和被动的接受态度人们对于媒体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而且表现出对于媒体内容的被动接受态度。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好奇心和娱乐需求人类天生对新奇和娱乐有着强烈的需求。

如何理解和评价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

如何理解和评价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

如何理解和评价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摘要:早在1935年尼尔·波兹曼根据美国电视节目中通俗文化泛滥的问题提出“娱乐至死”的观点,在这个观点被提出以后,获得了社会很大的反响。

目前对于这个观点的讨论还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现阶段我国网络媒体得到迅猛发展速,本文对“娱乐至死”的观点进行简单的理解与评价,仅供参考。

关键词:娱乐至死;娱乐时代;评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步入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可是随着媒体的发展,其表达方式逐渐向娱乐化发展。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美国文化中出现的变化进行研究与哀悼,书中包含的观点在现在媒体时代仍然具有适用性。

一、媒介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波兹曼觉得人们在在媒介制造出的虚拟的隐喻世界中生存但是却不自知,媒介可以通过隐蔽但是强大力量对现实的世界进行重新定义,甚至还塑造出了这个时代具有的文化精神,因此也提出“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在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前提下发展出来的。

麦克卢汉理论之前,人们觉得媒介只不过是载体与形式,重要的是其传播的内容,媒介是为内容进行服务的。

但是麦克卢汉认为人类需要在获得某一种媒介以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传播以及相关的社会活动。

真正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讯息”并不是在每个时代当中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在时代中应用的传播工具具有的性质,还有其的应用能够带来的可能性和社会的变革问题。

人类文明在演进的过程中也逐渐证明这一观点,通过口头表达让思想与文化能够得到交流与传播,通过印刷术的使用使得人类的文明并不拘泥于口口相传的方法,使其可以通过载体得到保存。

而电报的发明与应用将传播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打破。

广播与电视的出让传播更加形象和生动。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并没有避讳其中理论具有的历史渊源。

可是“隐喻”与“讯息”之间的差别也可以看出波兹曼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自我的思考与修正。

他认为媒介的作用没有信息表现出的具体特征,其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暗示来发挥作用,和隐喻相似,具有比较强的力量。

读娱乐至死的心得体会

读娱乐至死的心得体会

读娱乐至死的心得体会《娱乐至死》是美国著名传媒学者尼尔·波兹曼的经典之作,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娱乐文化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信息时代的思考,波兹曼指出了我们已经沉溺于娱乐消遣之中,不再注重深度思考与批判性思维。

阅读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启示,也让我对当代娱乐文化有了深入的思考。

1. 娱乐文化的普及化现代社会,娱乐文化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角落。

电视、电影、广告、社交网络等娱乐媒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娱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波兹曼通过分析传媒的进化史,揭示了当代娱乐文化无处不在的现象。

这引发了我对娱乐文化充斥生活的影响进行深思。

2. 娱乐消遣的快速流动性与过去相比,现代媒介的快速发展和娱乐消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

从电视上的连续剧到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消费者的关注点越来越容易被快速转换。

因此,我们的思维也变得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的专注。

波兹曼的观点让我反思媒体的流动性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3. 娱乐的威胁与操控波兹曼指出,娱乐文化不仅仅是我们的消遣工具,更是一种操控和威胁。

通过娱乐追求消磨时间,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世界的真实认知。

电视节目和社交媒体以各种形式向我们灌输信息,我们就像被无形的绳索所束缚,难以自拔。

对此,我感受到了娱乐文化对我们判断力和思维能力的剥夺。

4. 娱乐时代的思维方式娱乐至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追求刺激和快乐的表面化思维。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传媒以商业化的方式迎合消费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容易接受轻松有趣的信息。

这种思维方式阻碍了我们深入思考现实世界所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

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加警惕这种娱乐至死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影响。

5. 超越娱乐化的思考读完《娱乐至死》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超越娱乐文化的消遣,更加注重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对于信息的获取,我会更加注重选择可靠的来源,避免被流量导向的媒体所误导。

同时,我也会尝试将娱乐与知识相结合,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引言: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美国著名的媒体批评家、教育家和作家。

他生于1931年,逝世于2003年,是传媒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针对媒体对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波兹曼提出了许多有深刻启示的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童年理论”。

本文将探讨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媒介变迁在波兹曼看来,媒体是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

不同的媒体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而每种媒体形式又会对社会产生独特的影响。

波兹曼将媒体变迁分为口头传统、印刷术、电传媒和电子媒体四个阶段。

1. 口头传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传递信息主要依靠口头的方式。

社会不依赖书写或印刷物来存储、传递知识和信息。

这个阶段的代表媒介是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诗歌。

由于信息传递的依赖于个人记忆和口头表达,信息的传递效率相对较低。

2. 印刷术阶段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容易。

印刷品的出现使知识和信息得以固化,并得以迅速传播。

人们开始大规模出版书籍和报纸,知识和信息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广泛传播。

这使得普通人也能够接触到之前被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科学和文艺的迅速发展。

3. 电传媒阶段随着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出现,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快速和便捷。

电传媒的特点是即时性,使得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成为了可能。

新闻可以实时报道,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更直接,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4. 电子媒体阶段电子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媒的面貌。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博客等形式自由地传递信息和意见,形成自发的“公共领域”。

但同时,面临着信息过载和真实性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筛选能力来判断信息的可信性。

二、童年理论波兹曼的童年理论被称为他最重要的观点之一。

尼尔·波兹曼媒介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

尼尔·波兹曼媒介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

2021年第4期(总第309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09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尼尔 波兹曼媒介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倪㊀晓㊀文(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ꎬ上海200072)摘㊀要:尼尔 波兹曼是媒体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ꎬ 媒介即隐喻 媒介变迁 和 媒介技术批判 是其理论的三大核心内容ꎮ波兹曼对电视媒介的批判ꎬ恰恰可以作为当前媒介生态治理与建构的参考ꎮ这一理论对促进当前我国文化事业有序发展㊁提升我国大众文化的艺术性㊁引领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㊁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良性互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ꎬ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ꎮ关键词:尼尔 波兹曼ꎻ媒介批评ꎻ大众文化ꎻ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I0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1)04-0136-07作者简介:倪晓文ꎬ1982年生ꎬ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ꎬ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ꎮ㊀㊀尼尔 波兹曼(NeilPostman)是当代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ꎬ其传播学思想集中体现在«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构成的 媒介批评三部曲 中ꎮ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ꎬ尼尔 波兹曼从人文主义角度批判了电视媒介对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ꎬ反思了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冲击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看作是一种可对社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的不可控工具ꎬ体现了他对文化命运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深刻的批判精神ꎮ进入21世纪ꎬ电视和互联网成为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介ꎬ同时也是文化生产的主要场域ꎬ更是大众文化的代表ꎮ大众文化的批量化生产和娱乐化倾向ꎬ使主流媒介话语呈现出伪个性化特征和超意识形态现象ꎮ当前ꎬ在我国坚定文化自信㊁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ꎬ波兹曼媒介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借鉴和警示意义ꎮ㊀㊀一㊁ 媒介即认识 舍弃思想而迎合娱乐㊀㊀尼尔 波兹曼作为媒介环境学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ꎬ在«娱乐至死»的第一章即以 媒介即隐喻 为标题ꎬ对恩师马歇尔 麦克卢汉 媒介即信息 理论做出延伸ꎬ同时也为其学生约书亚 梅洛维茨奠定了 媒介情境 理论的基础ꎮ麦克卢汉认为ꎬ每一种媒介都为思想和情感提供了不同的出发点和表达方式ꎬ因此ꎬ与媒介所传递的信息相比ꎬ媒介形式更重要ꎬ因为媒介的性质决定了媒介本身就是信息ꎬ不同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转化㊁共同生成的ꎮ波兹曼赞同麦克卢汉 媒介即信息 的观点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媒介即隐喻 理论ꎮ波兹曼认为ꎬ信息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起说明作用ꎬ可看作是媒介的一种具体形式ꎻ然而人们话语互动的符号也具有信息传递功能ꎬ但对客观世界却并未进行阐释ꎮ因此ꎬ以符号为例ꎬ媒介的隐喻功能更为突出ꎬ表现为在对客观世界不断定义的过程中ꎬ它无形地引导着人类的认识㊁构成着人类文化ꎮ在互联网环境中ꎬ颜符号和表情包的大行其道就足以证明波兹曼的这一观点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更具情绪内涵的表情图像替代文字表达ꎮ正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的那样ꎬ当书写作为人们传递和表达的方式时ꎬ语言表达所具有的当下性和直接性就会丧失ꎬ语言文字中的内涵也无法通过书写而流传ꎬ而这一点恰恰是图像较之于文字所具备的优势ꎮ古往今来的戏剧作品ꎬ其创作初衷是表演ꎬ而非阅读ꎬ其中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与特定的舞台表现631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密切相关ꎮ例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泰夫ꎬ这个身材肥胖㊁见风使舵㊁纵情声色㊁耽于享乐的破落贵族ꎬ正是由于莎翁手中的鹅毛笔和始自伦敦环球剧院的舞台演出才风靡世界ꎬ不仅成为莎氏笔下最成功形象ꎬ更成为马克思㊁恩格斯艺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用福斯泰夫式的背景 诠释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ꎮ从文学作品到舞台形象ꎬ从平面化到立体化ꎬ从单一性到代表性ꎬ福斯泰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树立过程正是文字的信息传递向符号的隐喻功能转化的过程ꎮ在日常会话中ꎬ表情符号的使用多出现于互联网社交中ꎬ这也就意味着情绪从产生到表达ꎬ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ꎬ人们恰好能在这个时差瞬间完成表情符号的挑选ꎮ因此ꎬ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 麦卡洛克(GretchenMcCulloch)认为ꎬ表情符号是人们有意挑选出来的ꎬ与其说为了表达情绪ꎬ更像是暗示内心的真正意图ꎮ此二例或可作为 媒介即隐喻 理论的另一种阐释ꎮ在 媒介即隐喻 理论基础上ꎬ波兹曼进一步提出了 媒介即认识 论ꎮ波兹曼认为ꎬ媒介的流动性和延伸性使其突破了自身语境ꎬ到达新的未知的语境中ꎬ进而改变文化结构ꎬ引导人的思想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判断ꎬ左右人们对真理的认知ꎮ正如他在«娱乐至死»中所说的: 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绵延不断ꎬ它们构成思想自身的内容ꎮ没有它们ꎬ任何引申的思想都不可能存在ꎬ因为思想就存在于这些表达方式之中ꎮ [1]23波兹曼还指出ꎬ当娱乐成为公众话语的主要形式ꎬ政治㊁新闻㊁商业等都毫无怨言地成为娱乐的附庸ꎬ娱乐便成为一种文化精神ꎬ而沉醉其中的人类便只能落得娱乐至死的结局ꎮ这一理论对目前深陷谜潭㊁怪相丛生的中国文化娱乐业极具针对性ꎮ根据2020年数据显示ꎬ月活跃用户达5.23亿的新浪微博ꎬ堪称中国互联网第一社交平台ꎬ其影响力之大㊁信息扩散速度之快ꎬ令人震惊ꎮ而正是这一平台ꎬ却往往在媒体隐喻和认识功能中发挥了负面作用ꎮ例如ꎬ2021年春节贺岁电影«你好ꎬ李焕英»在2021年2月26日包揽了当天微博热搜榜前九名ꎬ从第一条 «你好ꎬ李焕英»票房破10亿 到第九条 «你好ꎬ李焕英»票房破48亿 ꎬ内容一致ꎬ整齐划一ꎮ这些对票房 一边倒 的热搜词条ꎬ其中竟无一谈及影片本身的艺术内涵和文化意义ꎬ不禁让人对媒介的导向作用和文化的未来发展忧心忡忡ꎮ再如ꎬ我国正式选秀节目始自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ꎬ至今已走过十数载ꎮ在经历了2007 2011年的低谷后ꎬ于2012年借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的东风再度回潮ꎬ加之借鉴了欧美和日韩同类节目的经验ꎬ至2021年1月ꎬ«青春有你3»(爱奇艺出品)和«创造营2021»(腾讯视频出品)的播出ꎬ标志着中国选秀节目在电子媒介平台上已占有一席之位ꎮ如果说2005年«超级女声»代表了大众审美对个性化的呼唤ꎬ那么时至今日ꎬ在各类形式相近㊁内容浮躁㊁内涵空洞㊁结果潦草的选秀节目的引导下ꎬ如何在与市场和资本的博弈中正确把握作为其主要受众的青少年的审美追求㊁文化品格和价值判断的走向ꎬ便成为摆在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问题ꎮ这也正是尼尔 波兹曼告诫我们的ꎬ媒介在扩大了信息来源和丰富信息内容的同时ꎬ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ꎬ决定着文化的未来ꎮ㊀㊀二㊁ 认识的倒退 童年 与 成年 的双重消逝㊀㊀在 媒介即隐喻 理论的基础上ꎬ尼尔 波兹曼在其最情有独钟的著作«童年的消逝»中进一步提出了 媒介变迁 理论ꎮ既然媒介具有隐秘的 定义现实世界 的功能ꎬ对人们的认知有引导作用ꎬ那么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ꎬ在人和媒介间的相互关系中ꎬ媒介的形式就变得格外重要ꎮ因为早在 媒介即隐喻 的相关论述中ꎬ尼尔 波兹曼就已明确提出 媒介的形式会偏好某些特殊内容ꎬ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2]6ꎬ同时ꎬ他相信 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7ꎮ尼尔 波兹曼将印刷术作为童年概念从无到有㊁从模糊到明确的分水岭ꎮ在古希腊时期ꎬ尽管柏拉图曾在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著作中涉及儿童教育的相关内容ꎬ人们也从对教育的热衷中初步认识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ꎬ但总的来说ꎬ这731些只能看做是童年概念的雏形ꎮ古罗马时代ꎬ人们首次将人的成长同羞耻心联系起来ꎬ这一认识直到罗马帝国土崩瓦解后千年㊁漫长黑暗的中世纪结束之际ꎬ依然具有其先进性ꎮ中世纪教会控制下的 工匠识字文化 对已经形成的先进的 社会识字文化 的反噬ꎬ是历史的倒退ꎬ也是文化的倒退ꎬ加上在造纸技术普及之前ꎬ平面书写材料短缺ꎬ这两个原因共同导致了人们读写能力的丧失ꎮ因此ꎬ在 大多数人是根本不读书的文盲 [2]20的中世纪ꎬ人们又回到了靠耳听口传的 自然 交流状态ꎮ教育意识和羞耻感的消失㊁儿童面对成人行为的麻木不仁ꎬ使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童年概念的建构努力付诸东流ꎮ15 16世纪ꎬ印刷术的确立ꎬ宣告了一个崭新媒介的诞生ꎬ应运而生的是书籍作为其具体形式广泛传播ꎬ能否通过文字阅读获得信息成为成人和儿童的区分标准ꎮ通过接受教育才能进入书籍中的属于成年人世界ꎬ使童年和成年的代际划分突破了生理含义ꎬ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伟大转折ꎮ电子媒介的到来ꎬ使儿童和成人之间以理性思考为准绳的代际界限再次被打破了ꎮ在电子媒介中ꎬ电视是尼尔 波兹曼的主要批判对象ꎮ他认为ꎬ 电视的职责是传递信息ꎬ而不是收集信息ꎮ电视不能停留在一个主题上或深入挖掘一个主题ꎬ因为这些是静态的㊁直线的排版所适合做的事情 [2]112-113ꎮ作为一种易得的㊁开放的㊁看似平等的传播媒介ꎬ电视 不存在物质㊁经济㊁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 [2]115ꎮ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ꎬ电视早已成为千家万户的必需品ꎬ理解以图像为主的电视内容ꎬ也不要求丰富的知识储备ꎮ如此ꎬ儿童和成人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ꎬ 世俗知识的排他性 的消失ꎬ加速了成人世界的神秘感㊁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敬畏感和童真的再次消失ꎮ进入21世纪ꎬ手机和平板电脑渐渐与电视并驾齐驱ꎮ网络信息的开放性㊁瞬时性和多样性ꎬ使人们的接受更加无差别化㊁碎片化和随意化ꎮ因此ꎬ在信息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迅捷丰富时ꎬ人们的认知却更变得愈加浅薄ꎮ而网络媒体的激烈竞争ꎬ使图像技术不断提高ꎬ即使是一条只有几秒时长的视频ꎬ画面都流光溢彩㊁缤纷绚烂ꎮ长此以往ꎬ观众的意识被图像主宰ꎬ往往注重外观ꎬ偏重感性的被动接受ꎬ从而忽略了本就为数不多的文字信息ꎬ淡化了理性思考ꎮ湖南卫视于2015年推出的节目«小戏骨»ꎬ以 致敬文学经典㊁弘扬优秀文化 为主旨ꎬ以 小演员演绎大经典 为理念ꎬ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ꎬ成为当年的 现象级 节目[3]ꎮ然而笔者对此却不能苟同ꎮ第一ꎬ 四大名著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ꎬ即便是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成年人ꎬ研读数遍也未必就能将其精神揣摩一二ꎮ第二ꎬ 四大名著 ㊁民间传说和文学经典ꎬ多为成年人的故事ꎬ人物众多㊁年代久远㊁结构复杂ꎬ对于与成人在心理认知方面差距甚大的儿童演员ꎬ只能采取 精简 的制作方法ꎬ而删减掉的往往却是最能体现原作品精髓的部分ꎮ第三ꎬ小演员们的认知局限势必会影响对原作品的理解ꎬ加之众多影视改编作品珠玉在前ꎬ小演员们即使呈现出惟妙惟肖的表演ꎬ也只不过是对之前作品的模仿ꎮ因此ꎬ人物形象㊁台词表达㊁场景设置等方面ꎬ皆有浓重的模仿痕迹ꎬ难有太多创新可言ꎮ第四ꎬ节目组强调ꎬ考虑到小演员们的特殊性ꎬ改编时特意删掉了情爱和暴力等情节ꎮ这一想法当然无可厚非ꎬ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ꎮ例如«小戏骨: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第四集中出现的 共读«西厢记»ꎬ共赏«牡丹亭» 片段ꎬ作为宝黛二人情愫初生的场景ꎬ桃花㊁昆曲等构成要素皆是爱情的象征ꎬ但是节目组却未将其删减ꎮ而在第六集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环节中ꎬ林黛玉脱口而出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 纱窗也没有红娘抱 的令词也全部保留ꎮ这两处完全表达爱情的片段为何不删?不能否认有节目组 弘扬传统文化 的初衷在ꎬ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两处情节实在太重要ꎬ若删掉ꎬ则会造成人物形象的缺失和作品美感的丧失ꎮ«小戏骨:白蛇传»中表现许仙和白娘子爱情的片段也都全部保留ꎬ只因若将其删除ꎬ不仅故事结构崩溃ꎬ中国民间传说的浪漫神韵也会丢失殆尽ꎮ这种设想与实践中的矛盾ꎬ也是节目制作团队始料未及的ꎮ此外ꎬ2020年因模仿老师训话而成为 网红 的初二学生 钟美美 ꎬ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赞美ꎬ创作量猛增ꎮ然而ꎬ从831钟美美 上传第一条视频到视频下架ꎬ仅一个月ꎮ正当众网友惋惜 还没看够 之时ꎬ他的班主任表示ꎬ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ꎬ和孩子及家长谈话后ꎬ孩子自愿将视频下架ꎮ无论是«小戏骨»节目的高开低走ꎬ还是 钟美美 爆红的戛然而止ꎬ都是电子媒介下儿童对成人的模仿ꎬ而成人对这类模仿的追捧ꎬ使文化产品更加简单化㊁幼稚化ꎬ缺乏理性的无差别接受使接受群体也呈现出成人与儿童合二为一的特征ꎬ这一现象是媒介变迁影响下的大众文化对人类代际的一次异化ꎬ是图像时代一次认识上的倒退ꎮ㊀㊀三㊁ 无语境信息 技术垄断 下思考能力的丧失㊀㊀根据尼尔 波兹曼的 媒介即隐喻 和 媒介变迁 理论ꎬ媒介始终具有一种强大而隐匿的力量ꎮ同时ꎬ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ꎬ媒介的变迁加速了人的心理成熟过程ꎬ造成儿童和成人代际划分趋于模糊ꎬ在媒介的影响下ꎬ两者出现兼具相互特征的异化现象ꎮ人类文化经历了口传时代和印刷时代ꎬ在20世纪正式进入了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时代ꎮ在耳听口传的时代ꎬ人类尚处于启蒙时期ꎬ对世界的认知建立在感官与世界的互动基础上ꎬ文化形态也相应呈现自然主义风格ꎬ例如象形文字和壁画岩画ꎬ都是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认识的写实反映ꎮ在欧洲ꎬ这种生物属性的媒介和朴拙可爱的认知反映一直到15世纪才迎来第一次变革ꎮ15 16世纪的欧洲ꎬ在宗教改革运动的滚滚潮流中ꎬ印刷术如浪花般迅速普及ꎮ印刷术㊁纸张和文字作为媒介形式的 铁三角 ꎬ不仅从心理和社会层面区分出儿童和成人ꎬ也使人类文明从 看图说话 的感性 童年 正式迈入 文字阅读 的理性 成年 ꎬ直至19世纪末视觉文化萌芽ꎬ才使得这种界限出现再次模糊的趋势ꎮ需要指出的是ꎬ尽管尼尔 波兹曼强调印刷术在这段时期作为媒介的统治地位ꎬ但是ꎬ印刷书籍的大量传播并不意味着图像的消失ꎬ事实上ꎬ图像一直以来作为文字的补充ꎬ为抽象认知提供感性辅助ꎬ对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ꎮ在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 德 哈梅尔所著的«非凡抄本寻访录»(MeetingwithRemarkableManuscriptsbyChristopherdeHamel)中ꎬ就收录了从«奥古斯丁福音书»到«斯皮诺拉时祷书»在内12部绘本形式的文学和宗教作品ꎬ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创作于1400年的 «坎特伯雷故事集»亨维特抄本 ꎮ而明清两朝代表 市民文化 的绣像话本小说则几乎本本有图ꎬ书中插图少则几十幅ꎬ多则几百幅ꎮ由此可见ꎬ在欧洲十五六世纪起大量插图本图书出现之前ꎬ图像与文字一直相伴相生ꎬ互为补充ꎮ无论是从人类文明史角度还是从单纯的艺术史角度看ꎬ作为认知方式和媒介形式ꎬ图像的出现都早于文字ꎮ从口传绘图到图文相生再到今天的读图时代ꎬ视觉文化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ꎬ印刷术㊁摄影术㊁电影电视㊁互联网等ꎬ都是技术变革过程中以不同形式呈现的 视觉机器 ꎮ21世纪媒介技术的电子化革新ꎬ使图像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和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到社会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大众传播媒介 ꎮ吴琼教授认为ꎬ 视觉机器 垄断下的 大众文化 所带来的是机器图像ꎮ人与机器图像之间的信任关系可概括为假定性㊁想当然和脆弱性ꎮ图像技术支持下的机器图像呈现出的模式化ꎬ使成像和实物间的差距颇大ꎬ而对这种假定性的忽略ꎬ成为受众和媒介信任关系中最薄弱的一环ꎮ因此ꎬ当技术不在场时ꎬ事物真实一面一经暴露ꎬ信任关系随即崩塌ꎮ这也正是那些忘记打开美颜滤镜的 网红博主 和 美女主播 频频翻车的根本原因ꎮ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ꎬ摄影摄像等昂贵器材已不再是专业机构或媒体的专属ꎬ只要拥有一台索尼RX100M5相机(5000元左右)或者大疆OSMOAction手持摄像机(3000元左右)和一台电脑ꎬ掌握基础的视频剪辑技术ꎬ即可制作出一段极具质感的 微录 视频ꎮ①以目前国内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视频网站Bilibili为例ꎬ其Vlog常见类型就有萌宠㊁演奏㊁美食㊁美妆㊁鬼畜㊁游戏直播㊁学习直播等15个区域ꎬ而展现普通人931①根据百度百科词条解释ꎬ 微录 即Vlog的中文名称ꎬ其英文全称为videoblog或videologꎬ是一种新兴的博客类型ꎮ生活的视频数量在 日常 区成为最多ꎮ此类视频主打 治愈 主题ꎬ标题文艺㊁画面温馨ꎬ风格小清新 ꎬ例如来自两名粉丝过万博主的Vlog作品 独处ꎬ是一个人的狂欢 和 不深刻ꎬ但生活 ꎬ其实内容就是记录从早晨起床到深夜入睡的过程ꎬ其播放量㊁点赞㊁留言㊁转发数量却相当可观ꎮ在这类视频简介中ꎬ博主往往是高学历却淡泊宁静的家庭主妇ꎬ物质生活优渥ꎬ精神世界丰满ꎬ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ꎬ实则是喧嚣俗世中的岁月静好ꎮ自从2010年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2»上映以来ꎬ剧中角色李香山的一句台词 就虚度光阴ꎬ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已成为这类视频拥趸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ꎮ然而ꎬ正如尼尔 波兹曼所言ꎬ 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ꎻ 严肃的电视 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ꎻ电视只有一种声音 娱乐的声音 [1]1ꎮ根据«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张星云对北京摄影基地经营者怪兽(化名)的采访可知ꎬ她名下的四个摄影棚中ꎬ按照不同生活场景设置了二十多个拍摄空间ꎬ可满足几乎所有拍摄需求ꎮ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媒体平台的博主前来拍摄照片或短视频ꎬ而这些作品经过后期的修图和剪辑ꎬ使每个神态㊁每一帧画面都趋于完美ꎬ一经发布便会收获狂热的粉丝点赞ꎮ出于对图像中呈现的博主生活的向往ꎬ粉丝们会对其行为进行无限制模仿ꎬ 使用博主同款 ꎬ如此一来ꎬ博主们频频接到广告推广ꎬ走向 带货 也就顺理成章ꎮ正如林文刚所认为的那样ꎬ 我们受(媒介)控制的原因是ꎬ我们自己欢迎并心甘情愿地接受压迫我们的东西 [4]ꎮ陈良斌教授在«马克思的承认哲学新释»一文中指出ꎬ承认(recognition)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ꎬ 在马克思那里ꎬ所谓承认ꎬ也即真正的承认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肯定和人之交往关系本质的确证ꎬ它同时构成了人类解放的愿景 自由人联合体 的本质维度ꎮ 在马克思看来ꎬ只有在 自由人联合体 中ꎬ每个人所面对的联合体是一个个具有充分个性的个体ꎬ在交往过程中只有给予对方完全的承认和尊重ꎬ才能获得真实的人的交往ꎬ而联合起来的共同体是必然以承认每一个体的个性价值为前提ꎮ [5]在马克思之前ꎬ针对 承认 概念ꎬ马基雅维利提出过 对荣耀的渴望 说ꎬ卢梭也提出过 自尊 理论ꎬ黑格尔更提出了 承认与被承认 奴隶与主人 的观点ꎬ即被承认的一方成为主人ꎬ而承认的一方成为奴隶ꎮ面对蜂拥而至的点赞ꎬ博主们体验到了被承认的快感ꎬ在真实生活中的遗憾在网络媒介中得到补偿ꎬ自尊心得到满足ꎬ并获得无上的荣誉感ꎬ而粉丝受众对于影像中的美好深信不疑全盘接受时ꎬ数以万计的点赞便蜂拥而至ꎮ这种不假思索的情感投注和想当然的接受ꎬ无异于当今媒介技术垄断下的一次 掌声献给齐奥塞斯库 式的无意识的沉醉与狂欢ꎮ㊀㊀四㊁尼尔 波兹曼理论的现实意义 促进文化健康发展的启示㊀㊀2020年9月22日ꎬ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题为«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的重要讲话ꎮ讲话指出ꎬ 十四五 时期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ꎬ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ꎬ发挥文化引领风尚㊁教育人民㊁服务社会㊁推动发展的作用ꎮ媒介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文化理论和优秀文化成果ꎮ从这个意义上说ꎬ尼尔 波兹曼的媒介批评理论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ꎬ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多方面启示ꎮ1.打造雅俗共赏的优秀节目ꎬ发挥 隐喻 功能的正面作用ꎮ尼尔 波兹曼的理论提醒我们ꎬ媒介的隐喻功能在不知不觉中定义着世界ꎬ要警惕媒介变迁带来的人的异化ꎬ以及技术垄断下文化向技术的投降ꎮ在 隐喻 和 认识 功能中ꎬ既包含传统的㊁先进的正面作用ꎬ也包含落后的㊁低俗的负面作用ꎮ 娱乐至死 现象ꎬ正是用落后的㊁低俗的文化引领受众ꎬ在全社会散播肤浅媚俗倾向ꎬ缺乏先进的思想内涵ꎮ媒介应发挥 隐喻 功能中的积极一面ꎬ向受众展示生活的美好ꎬ这种 隐喻 不是义正辞严的说教ꎬ而应采取寓教于乐041的方式ꎬ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ꎮ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宝藏»节目ꎬ正是 媒介隐喻 功能发挥正面作用的例子ꎮ«国家宝藏»以中央电视台与国内多家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产合作的形式ꎬ同时在央视网㊁爱奇艺㊁腾讯视频等多家网络平台播出ꎬ以影像化展示和故事化讲述的方式ꎬ在提高大众审美品位的同时ꎬ使广大观众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ꎮ值得一提的是ꎬ节目制作单位的用心还体现在音乐方面ꎮ«九州同»«水龙吟»和«象王行»等配乐ꎬ或大气磅礴ꎬ或优雅清丽ꎬ作为节目中起承转合的关键因素ꎬ每次出现都极为惊艳ꎬ不仅一扫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的所谓的 国风 音乐的柔糜造作之风ꎬ也是对所谓 东洋风 等企图偷换概念㊁混淆文化视听说法的迎头痛击ꎮ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综艺节目ꎬ借用电视语言ꎬ联手互联网平台ꎬ将电视的媒介功能和综艺的娱乐功能拓展到更为深邃和广袤的领域ꎬ让古老和年轻握手ꎬ让庙堂与江湖互动ꎬ让古代与现代对话ꎬ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㊁包容性和延续性ꎬ使观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感受到中华文明澎湃的生命力ꎬ唤起强烈的文化共鸣ꎬ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ꎮ2.建立富有科学精神的认知引领ꎬ正确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ꎮ认知的倒退ꎬ是当今媒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弱点和普遍现象ꎬ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ꎮ例如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诟病的特朗普的 推特(Twitter)治国 行为ꎬ特别是以 反智 言行对待新型冠状肺炎的防治ꎬ散布了无数荒谬可笑的言论ꎬ但在美国却得到了7000万人次以上的支持ꎮ媒体应宣扬科学精神ꎬ引领受众的科学认知ꎮ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介下ꎬ如何平衡人类文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ꎬ依然是需要关注的话题ꎮ美国学者马克 波斯特(MarkPoster)认为: 互联网是如此根本性地改变了人们从现代社会和此前漫长的年代中习得的认识与经验ꎮ时间与空间ꎬ肉体与精神ꎬ主体与客体ꎬ人类与机器 随着网络化的计算机的应用与实践ꎬ它们都在各自相互激烈地转换ꎮ即使当一个人意识到这些ꎬ并有意识地带着与现实世界中同样的动机㊁像在现实生活里一样在网络空间中活动ꎬ机械调节的中介作用(mediatation)仍将毫无疑问地改变人的经验ꎮ [6]而针对人们强调的互联网的开放㊁平等㊁共享等特征ꎬ波斯特一针见血地指出ꎬ互联网上的虚拟对话是媒介对公共领域的干扰ꎬ是 机器促成的新的去中心化对话形式 ꎬ马驰研究员将这一理论凝练地概括为 互联网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公共空间 [7]ꎮ因此ꎬ无论是政客们别有用心的 反智 言行ꎬ还是民粹 公知 们所标榜的 在共享的网络空间内进行平等的民主的交流 ꎬ根本就是无稽之谈ꎬ只能枉与他人作笑谈ꎮ3.建立具有受众层次划分的表现形式ꎬ提高文化产品的艺术内涵ꎮ在物质生产丰富㊁网络信息无孔不入的今天ꎬ大众文化的流行使消费主义抬头ꎬ甚至成为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行为目标和价值准则ꎬ必须承认这是技术与文化发展至今依旧存在的难以调和矛盾的具体体现ꎬ也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固有分歧ꎮ不同年龄㊁不同文化水平的受众ꎬ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ꎮ不应让儿童接受成人才能理解的信息ꎬ也不应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接受同一认知层面的事物ꎮ印刷时代的连环画和电视时代的动画片都是分层认知的成功尝试ꎬ是当代人铭记终生的美好回忆ꎬ而 电视老年大学 的各类音乐和养生类节目ꎬ则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ꎮ各类人群各取所需㊁各得其所ꎬ正是不同层次㊁不同类别媒介引领作用的正面表现ꎮ法兰克福学派曾将大众文化界定为文化工业㊁媒体文化㊁消费文化㊁视听文化㊁娱乐文化ꎬ并认为大众文化过于强调娱乐性从而削弱了文化商品的艺术性ꎬ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伟大的艺术和高尚的文化ꎮ当然ꎬ这一观点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ꎬ但是ꎬ在今天电子媒介影响下ꎬ文化成为仅供消遣的娱乐快餐时ꎬ这一观点不失为一记警钟ꎮ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朗读者»节目ꎬ第一期嘉宾中就邀请了我国文学翻译泰斗许渊冲先生ꎮ节目以舞台访谈的形式ꎬ以许译«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译版㊁«牡丹亭»英译版和«沁园春 雪»法译版为切入点ꎬ配合昆曲㊁话剧和诗朗诵的表演形式ꎬ展现了许渊冲的翻译人生㊁文学人生ꎮ节目突破了电视语言的局限ꎬ强调了文字和文学背后的人文情感ꎬ传递出141。

互联网时代下的“娱乐至死”

互联网时代下的“娱乐至死”

视听2020.01|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2):120-125.25.林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电影项目总票房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26.Barry R.Litman,Linda S.Kohl.Predicting Finan ⁃cial Success of Motion Pictures:The ’80s Experience [J].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1989(Fall):35-50.27.Sochay,Scott.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Mo ⁃tion Pictures[J].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1994(4):1-20.28.Basuroy S ,Chatterjee S .Fast and Frequent:In ⁃vestigating Box Office Revenues of Motion Picture Se ⁃quels[J].Film Art,2010(7):798-803.29.张明杨,吴笑非,章棋,张三峰.“口红效应”视域下中国电影票房是否越过拐点?———基于双向固定长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阅江学刊,2018(05):61-70+144-145.30.黄敏学,刁婷婷,郑仕勇,胡琴芳.何种明星团队有助于电影成功?———适度的合作紧密性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18(04):97-113.31.张淑容.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和在线评论的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32.张鹏.明星的电影表演、社会表演与票房收入———基于国产电影的实证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1):82-90+165.33.李笑雯.明星效应是拉动电影票房的“万能药”吗?[D].南京:南京大学,2019.34.[英]理查德·戴尔.明星[M].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0.(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娱乐至死》赏析

《娱乐至死》赏析

《娱乐至死》赏析《娱乐至死》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部著名作品。

全书以媒体对公众的影响为主线,剖析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极大影响力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娱乐至死》进行赏析,并探讨其中的观点及思想价值。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即现代社会已经由"阅读型"文化逐渐转变为"娱乐型"文化。

他认为,随着电视及其他娱乐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思考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传统的书写和文字阅读方式正在被图像、快节奏和简化的娱乐内容所取代。

波兹曼指出,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介,通过娱乐的形式传播信息,限制了人们深入思考和全面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电视的娱乐性导致了信息浅尝辄止的倾向,大众逐渐丧失了对于严肃话题和重要事物的兴趣,转而沉浸在表面的娱乐中。

这种趋势不仅在媒体传播中表现出来,也直接影响了教育体系以及大众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认知。

波兹曼进一步批评了电视新闻的浅尝辄止和短时间跨度,认为它们只是为了追求高收视率而呈现娱乐性的内容,缺乏深入和细致的调查报道。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新的版型",即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以及对于世界的认知都变得肤浅和片面。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强调了媒体对于公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他认为,媒体不仅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渠道,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推动者。

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娱乐已成为各个领域的主导,包括政治、商业以及社会生活等。

然而,波兹曼对娱乐型文化的批判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娱乐。

他在书中反复强调了娱乐本身的重要性,他认为娱乐是人们解放身心的重要手段,是减轻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

然而,他的论述更多地关注了娱乐泛滥和过度娱乐化对于社会及个人认知能力的负面影响。

《娱乐至死》一书提供了对当代媒体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的深刻思考。

波兹曼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些人认同他的观点,认为娱乐化社会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得肤浅,并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书籍_《娱乐至死》_读后感

书籍_《娱乐至死》_读后感

娱乐至死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娱乐至死这本书的主题围绕着现代社会对娱乐的过度追求以及媒体对公众思维和文化的塑造展开。

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核心思想:我们的文化正在由严肃的话语转向娱乐。

波兹曼认为,过去的传统媒体,如报纸、书籍和广播,更多地关注知识、教育和理性思考,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思辨的能力。

然而,随着电视媒体的崛起,人们开始追求娱乐的刺激和轻松消遣,导致公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娱乐至死的核心思想在于,电视媒体逐渐成为了主导和塑造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工具。

电视节目以娱乐为导向,注重视觉效果、情感刺激和短暂的娱乐享受,而不是深入思考、理性讨论和知识传递。

这种娱乐至上的导向导致了公众对信息的浅薄和消极化。

波兹曼指出,电视媒体的娱乐性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娱乐至上的文化使得公众对重要议题的关注度降低,人们更多地关注八卦新闻、明星八卦和无关紧要的娱乐内容。

其次,电视媒体的视觉化和快节奏刺激对于深入思考和理性判断形成了障碍,导致公众的思维变得表面化和片面化。

最后,波兹曼认为,电视媒体的娱乐至上倾向削弱了公众的批判思维和对权威的质疑能力,使得人们变得更加容易受到操控和欺骗。

娱乐至死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引发了对现代媒体和文化的深刻反思。

它提醒我们审视媒体对我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呼吁公众重新关注严肃的话语和深度思考。

同时,娱乐至死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以免成为娱乐至上文化的被动受众。

作者对媒体和娱乐的批判作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媒体和娱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通过对电视媒体的分析和对社会文化转变的观察,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的批评观点:1.媒体的娱乐化导向:波兹曼认为,现代媒体过度追求娱乐性,将娱乐作为主要目标,而非传播知识、提供深度思考的工具。

他指出,电视等媒体形式的崛起导致了公众对信息的浅尝辄止和片面化,削弱了人们对重要议题的关注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也谈《娱乐至死》

也谈《娱乐至死》

也谈《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是由美国作家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所著的一部著作,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媒体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观点,犀利地揭示了当代媒体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娱乐至死》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在《娱乐至死》中,尼尔·波斯曼对媒体的发展做出了深层次的剖析,他认为现代社会被媒体文化所淹没,无论是电视、报纸、杂志还是互联网,都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波斯曼并不是单纯地抨击媒体的存在,而是对媒体如何塑造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波斯曼指出,传统的阅读文化正在被娱乐文化所取代。

传统的书写和阅读过程是一种深度思考和理性推理的过程,而娱乐文化则是追求快速、图像化、感性的表达形式。

电视、广告、娱乐节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人们更容易陷入浅薄的娱乐中,而忽略了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

波斯曼认为,娱乐文化正在侵蚀人们的理性和思考能力,使人们变得越来越浅薄和愚昧。

这种由娱乐文化带来的思维方式,被称为“信息焦虑”。

波斯曼还指出,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传统的书写和阅读文化中,人们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思考和交流,强调的是理性和思辨。

而在娱乐文化中,信息的传递更多依赖于图像、声音和情感,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感性的表达和理解。

这种娱乐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使人们变得更加浅薄和情感化,而忽略了理性和深度思考。

可见,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波斯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了“电视即真理”的看法,认为电视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真相的主要途径。

电视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图像化的表达方式,使得电视所传递的信息更多是娱乐化的,而非理性的。

这就导致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表面信息,而缺乏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

波斯曼认为,这种娱乐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人们无法深入思考,而成为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从而导致了思维的表面化和浅薄化。

娱乐至死读后感 媒体与文化的演变

娱乐至死读后感 媒体与文化的演变

娱乐至死读后感媒体与文化的演变《娱乐至死》读后感:媒体与文化的演变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媒体和文化的演变。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通过对媒体演化史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媒体对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带给我们对当代媒体与文化关系的思考。

波兹曼首先以对历史的回顾开篇,提出当今世界已由“印刷时代”转变为“电视时代”。

他指出,在印刷时代,由于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以书籍作为阅读的主要载体,知识与理性的传播也得以普及。

而电视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图像和声音,无形中也导致了观众的娱乐化思维和信息的碎片化。

波兹曼认为,电视作为一种媒介,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同时也削弱了文字的力量。

波兹曼通过对电视节目的分析,指出了电视时代所带来的娱乐至上的特点。

他认为,在电视时代,娱乐成为了一种普遍化的文化现象,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取信息。

剧情化、娱乐化的电视节目,降低了人们对于深度思考和理性思考的需求,使得观众在思维上越来越肤浅和依赖性强。

在对媒体与文化关系的分析中,波兹曼强调了媒体对于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挑战。

他认为,在电视时代,媒体倾向于迎合观众的口味,通过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来获取收视率。

然而,这也导致了信息的扭曲和虚假。

媒体趋于渲染社会事件的娱乐性,忽略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甚至造成了社会对于信息的误解和误读。

波兹曼进一步探讨了媒体对于公共话语空间的侵蚀。

他指出,在电视时代,公共话语空间的塌陷使得人们的交流和讨论变得越来越浅显和表面化。

媒体的信息过载和碎片化,使得人们难以深入思考,并容易受到媒体的引导和操控。

媒体成了引导大众思维的工具,而非平台。

波兹曼对媒体时代的批判并非意味着全盘否定,而是提醒我们在娱乐泛滥的当代社会中保持清晰的思考。

他呼吁重建公共话语空间,提倡思考与阅读。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于信息的深入思考和多元视角的了解,才能避免被媒体所左右。

读完《娱乐至死》,我不禁深思媒体与文化的演变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尼尔·波兹曼的激进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尼尔·波兹曼的激进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吴姗
出版物刊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6-127页
主题词: 颠覆性;后现代主义特征;教育评论家;伊里奇;现代媒体;非学校化社会;教学方法;批判性思维;价值理念;现代技术
摘要: <正>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评论家,曾担任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一生著作甚丰,共写了18部著作和200多篇的学术论文。

主要教育著作包括《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Teaching as aSubversive Activity)、《怎样认识一所优秀的学校》(How to Recognize a Good school)、《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教育的目的:重新确立学校的价值》(The end of the Education:Redifining of School)等。

波兹曼与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伊万·伊里奇(Ivan Illich)齐名,共同被视为西方激进主义教育阵营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颠覆性教学'的思想以及他对现代媒体和现代技术消极作用的批判在西方影响甚远,是西方教育领域中较早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一种教育思潮。

'颠覆性教学'的思想主张虽不及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来得激烈,但对当代学校的变革更具现实性和根本性,对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尤具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尔波兹曼的现当代意义
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写过两本著名的作品《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

两部作品均成书于20世纪后半叶,此时美国文化发生深刻变革:印刷术时代逐渐没落,电视时代开始崭露头角,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界定。

其结果是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1】波兹曼的观点的确引人深思,在一个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里,新的传播媒介方兴未艾,波兹曼以一个评论家的敏锐眼光洞察了潜在的危险,并向世人传达了自己的观点,单就这一点来说他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波兹曼师承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传媒界的又一大师,麦克卢汉的影响丝毫不逊色于前者,他的世界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先知般的洞察力预言了21世纪这个令人刺激又眼花缭乱的新时代。

先知总是为人所诟病的,麦克卢汉曾一度被时代所遗忘,但是他最终以其预见性的观点、敏锐的洞察
力为大家铭记。

直至21世纪的今天,他对当代社会传媒的预见性和批判性仍影响和指导着我们。

【2】
波兹曼作为一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因其对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为世界瞩目。

《娱乐至死》发表于1985年,作品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巨大反响。

在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传媒对人们思想、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了西方人文学者对社会一贯的睿智和忧虑。

该书自2004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立刻引起热议。

这充分说明了尼尔波兹曼对当代社会仍具有深刻的影响。

尤其他书中所提出的“娱乐至死”的观点,对今天“快餐文化”和互联网时代引发的“全民娱乐”仍具有预见性和批判警示作用。

自从上世纪6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到今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传媒方式的变化加剧了娱乐业时代的兴起,从前几年“超女”引发的全民参与娱乐狂潮,到“百家讲坛”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等一大批“名人学者”,这些都印证了波兹曼“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有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这种现象: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也是一个全民狂欢的时代。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因“社交网络”成为21世
纪最年轻的互联网宠儿,身价百倍。

在中国,互联网媒体也不甘落后,新浪微博自推出之日起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和兴趣。

今天的微博俨然成为了民间民主舆论的制高地,年内数名贪腐官员的落马就是微博的舆论效应。

有人反思建立在仅仅一百四十个上的民主岌岌可危,中国的法制远不如西方来的健全,微博虽然为推进民主进程一路披荆斩棘,但是众多网友的参与与调侃,甚至恶搞,不也正是“一切娱乐化”的倾向吗?更不要提明星为了搏出位,在微博上发表过激言论吸人眼球,某些商人为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目的”频频炫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信息飞速传播,滥觞过剩,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已不再是印刷术时代纸媒介所强调的实用信息,更多的是为了博人眼球的出位言论。

就连新浪都拉明星开微博免费制造广告效应,其余宣传手段自是层出不迭。

波兹曼承认娱乐并非是电视的唯一功能。

电视仍可以作为传达教育和接受信息的途径。

但是为什么现在的教育、宗教、体育等均以娱乐化的形式出现呢?波兹曼在他的力作中并没有给我们回答,但是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一部《士兵突击》不仅捧红了剧中的一众男演员,更是让这部剧成为年度大戏,持续热播。

随后的跟风题材比比皆是,这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通常荧幕上经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流行同一类型的电视剧,比如今年热播宫斗穿越就捧红了杨幂、刘诗诗等人,更
是让吴奇隆、孙俪又火了一把。

商人逐利而居,现在的媒体人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披着传媒人的皮毛,实质是商人的角色。

这也就解释了主流大戏的来源,谁都想趁着观众的余热未消分一杯羹。

道理同样适用于商业电影。

商业电影专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

自从冯小刚开始拍摄贺岁电影,商业片就开始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而为了追求回收效益的最大化,整部影片在选角、宣传、拍摄等制作过程中不遗余力的制造话题和绯闻。

《白鹿原》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筹备过程耗时长久,就连上映都是一波三折,很长时间内占据了娱乐版和微博头版头条。

这样未上映先造势的宣传手法早已不新鲜,因为娱乐效应的作用就是为了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而结果,自然是票房大卖,制片方名利双收。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小说也因此名声大噪,抢购一空。

但是这种连文学都被我们的时代娱乐化的今天,还有几个人真正欣赏作者笔下的真挚与深沉呢?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支柱产业。

《唐顿庄园》和《神探夏洛克》更是把全球观众的眼球吸引到了英国电视“迷你剧”,在英国版权大卖的同时,许多人对英国制片人在剧集中传达的尖锐批判与讽刺反思。

电视剧《黑镜子》以辛辣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先打高科技通讯器材带给我们的焦虑与不安。

影片无疑具有反讽意味,说教色彩蕴藏于无形之中。

英国人的大胆和反思精神值得称赞,但是
波兹曼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对电视、电脑或其他任何媒介获得某种控制,需要我们培养一种媒介意识,如何做呢?答案有两个:一是要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其目的是要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看电视节目;另一种希望渺茫的方法则是依靠学校。

前者显然正是英国人在做的。

如果用电视来教育人们该如何观看电视以达到让我们摆脱电视等电子媒介对人类的某种控制,“其结果是让全国人民在一片大笑中认识到电视对公众话语的控制。

但是,很自然,笑到最后的还是电视。

”而尼尔波兹曼这位伟大的批判家,也是早已洞察今天的局面,笑到最后的又何尝不是他呢,只不过他的笑容中更多的掺杂了无奈和沉重的忧虑。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