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0 中国的古代制度 王鹏(讲义+笔记)(常识高分专项课:文史、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父别居”的说法,表明流于形式,很难保证公正。
3.征辟制:
皇帝或者高官直接派人征聘。
4.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
(1)如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讲到司马懿和陈群创制出九品中正制,
其实历史上是由陈群所创,与司马懿无太大关系。当时全国的郡、州、县,有小中正,有大
中正。小中正:按照家世、才德给人才评为九等。小中正往上报给大中正,大中正再逐级报
A.“问名”在“纳采”之前 B.“迎亲”是指男家迎请女家父母参加婚礼 C.“纳吉”和“纳征”分别指男家向女家提亲及送聘礼 D.“请期”是指男家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
6.(2009-甘肃)人们常说的“豆蔻女子”的年龄是指( )。
A.10 岁
B.11 岁
C.12 岁
D.13 岁
5
中国的古代制度(笔记)
(二)诸侯 1.分封制——把天子亲属和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商周时期,普遍推行)
6
2.宗法制——依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维护世袭统治。(周代完备) 3.五等爵——古代的爵位等级:公、侯、伯、子、男。(始于周代)
7
【解析】 1.分封制: (1)商周时期就有,比如武王伐纣时,八百诸侯会孟津。西周时期最为典型,分封天 子亲属,比如弟弟(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叔叔等;分封前朝残余势力;分封重大功臣, 如封姜子牙于齐。(结合上图理解) (2)分封制也有弊端,诸侯王可世袭,也有很多特权,可能导致拥兵自重,因此春秋 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势力大减。 (3)秦始皇废分封改郡县制,更加强化中央集权。 2.宗法制:周代完备。是指按照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维护世袭统治。如图 2,天子 的嫡长子继位后为天子,其他儿子为各诸侯,诸侯的嫡长子为诸侯,其他儿子为卿大夫。如 图 3,更加形象,树干即为天子,树枝即为诸侯,天子的嫡长子继位后为天子,其他儿子为 诸侯。诸侯的嫡长子为诸侯,其他儿子为卿大夫(即树枝),以此类推。由此可见,还是当 嫡长子好,典型例子是刘备,虽说也是皇室宗亲,但后来沦落去卖草鞋。 3.五等爵: (1)周代开始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2)清朝仍在沿用,比如韦小宝称为鹿鼎公,属于最高等级。鹿:群雄逐鹿;鼎:问 鼎中原。意味着康熙非常喜爱韦小宝,说明韦小宝对江山社稷贡献很大。再如刘协,为山阳 公。
乡试 省城 举人 解元
会试 京城 贡士 会元
殿试 宫殿 进士 状元
【解析】
1.世官制:
(1)又称世卿世禄,先秦用此制度,贵族世代为官,即由贵族的后代担任官职,“官二
代”的天下。
(2)弊端:新兴势力也有从政欲望,因此迫切要求改变制度。春秋中叶之后,世官制
逐渐被淘汰,比如商鞅变法,其内容有一项是按照军功授爵,即只要是在秦国,不管是否为
10
5.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6.五子登科:源自于窦禹钧。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相关的三字经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7.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 孙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三)选官
1.世官制(世卿世禄)——贵族世代为官。(先秦) 2.察举制——官员考察,将人才推荐给中央。(汉代) 3.征辟制——皇帝和高官直接征聘。(汉代) 4.九品中正制——“中正”按家世、才德将人才评为九等,上报吏部、按品授官。(魏 晋南北朝) 5.科举制——分科考试以取士。(隋—清)
乡试
会试
殿试
贵族,只要有军功,就可当官吏,激发百姓打仗欲望,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2.察举制:
让一定级别的官吏考察没有职位或者职位比较低的人,经过考察,推荐给中央,中央进
一步的考核、选拔,最后按照能力任官职。
(1)优点:有上升的空间。考查科目例如: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顺廉洁者)。
(2)弊端:官吏考查,难免任人唯亲,因此到了东汉后期,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
(三)选官 1.世官制(世卿世禄)——贵族世代为官。(先秦) 2.察举制——官员考察,将人才推荐给中央。(汉代) 3.征辟制——皇帝和高官直接征聘。(汉代)
8
4.九品中正制——“中正”按家世、才德将人才评为九等,上报吏部、按品授官。(魏
晋南北朝)
5.科举制——分科考试以取士。(隋—清)
考场 考中 第一名
考场
省城
京城
宫殿
考中
举人
贡士
进士
第一名
解元
会元
状元
相关名词: 乡试、会试、殿试; 状元、榜眼、探花; 连中三元; 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独占鳌头、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真题链接】 1.(2015-吉林)西周初期,统治者分封诸侯,受封的主要有同姓子弟,此外也有异姓 功臣。下列属于分封异姓功臣而建立的诸侯国是( )。
A.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是菊花 B.古人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他人升官 C.人们称妇女为“巾帼”是由于妇女戴的头巾叫巾帼 D.“及笄之年”指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到了可结婚
3.(2017-陕西)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①束发 ②而立 ③垂髫 ④总角 ⑤期颐 ⑥弱冠 ⑦耄耋 ⑧不惑 ⑨花甲 ⑩豆蔻 下列各项中,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⑦⑤⑧① B.③④⑩①⑥ C.①③⑤⑥⑩ D.④⑥⑨⑩②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三、礼仪制度
(一)政治礼仪
1.礼乐制——贵贱有别,符合身份 2.封禅——泰山祭祀 3.五礼——吉、凶、军、嘉、宾
(二)生活礼仪
1.诞生礼——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2.排行——伯、仲、叔、季 3.冠礼、笄礼——男子二十、女子十五 拓展:年龄别称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九十岁。
4.(2015-国考)我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 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下列宴会座位安排符合礼法的是( )。
4
5.(2014-广州)在我国古代,二姓结为婚姻,一般要经过六道程序,称为“六礼”, 包括“迎亲”“纳吉”“纳采”“问名”“请期”“纳征”。关于六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3.(2015-天津)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 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 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真题链接】
1.(2017-吉林)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
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秀九条金龙。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
2.(2017-吉林)在我国文化用语中经常出现“别称”或“代称”。下列关于“别称” 和“代称”的表述错误的是( )。
4.(2010-福建春季)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 B.乡试第一名称“会元” C.“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D.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 海花》
二、中央与地方制度
1.郡县制
【说在课前】 1.中国的古代制度相对来说不太重要,考查较少,因此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以及精力。 2.内容:官职制度、中央与地方制度、礼仪制度。
一、官职制度 (一)皇位 1.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原始社会末期) 2.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始于商,完善于西周)
【解析】 1.官职:皇上→王爷(比如清朝“铁帽子王”,由于功勋很大,因此可以世袭)→大臣。 2.禅让制: (1)原始社会末期,即尧舜禹时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即公天下,由贤能者当君 主,尧传舜,舜传禹。但后来,禹传启,家天下。 (2)后来一些权臣为篡位而实行禅让制:比如曹丕与汉献帝(刘协),以禅让的名义夺 位,禅让制成为了篡权的借口。 3.禹传启,家天下,但是家人很多,究竟传给谁呢? (1)二法并用: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但也存在问题,弟弟很多,儿子很多,可能造 成内斗,由此可见,确定给一个人更好一些,在商代的中期形成嫡长子继承制,并在西周时 期完善。(结合图片理解) (2)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正房所生为嫡,妾所生为庶,因此需要立嫡。正房可能 会生多个儿子,因此还需立长,即正房妻子生的老大。
朝末期废除科举制,推行现代学校教育。
相关名词:
9
乡试、会试、殿试; 状元、榜眼、探花; 连中三元; 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独占鳌头、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解析】 1.在古代想成为状元非常不易,需要经过层层选拔。读书人要考童生试,中了之后,称 为秀才。考中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份,因此又称秋闱。古代的 读书人,一次不中,还需再等三年。 (1)乡试: ①考场:省城; ②考中:举人,比如范进中举,其参加的是乡试; ③第一名:解元,比如唐伯虎,又称唐解元。 (2)会试:中举之后,才能参加会试。 ①考场:京城; ②考中:贡士; ③第一名:会元。 (3)殿试:会试考中之后,才能参加殿试,即在宫殿举行。 ①考场:宫殿; ②考中:进士; ③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比如电视剧《小李飞刀》中,一门七 进士,父子三探花。 2.连中三元:即三次考第一,第一次是解元,第二次是会元,第三次是状元。 3.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发布公告。 4.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宫,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 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 好彩头。
中国的古代制度
主讲教师:王鹏 授课时间:2017.09.10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中国的古代制度(讲义)
一、官职制度
(一)皇位
1.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原始社会末期) 2.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始于商,完善于西周)
(二)诸侯
1.分封制——把天子亲属和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商周时期,普遍推行) 2.宗法制——依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维护世袭统治。(周代完备) 3.五等爵——古代的爵位等级:公、侯、伯、子、男。(始于周代)
给吏部,吏部按品授官。
(2)弊端:依然有可能不公正,比如电视剧中的邓艾因为口吃而被撵走。而且最后,
家世成为第一位的,因为小中正想拍马屁,给家世好的人评为高等级。因此有“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之说。
5.科举制:
相比而言,考试最为公平,因为考试不看背景家世。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后逐步发
展。武则天时期,举行殿试,开创武举。明清时期,制度完善,采用八股取士。1905 年清
3
期颐——一百岁。 4.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5.“七出三不去”—— “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6.见面礼——作揖、拜。 7.座次礼—— (1)筵席——西北南东 (2)朝会——皇帝:背北面南
2.三公九卿制
3.刺内阁制
7.八旗制
8.军机处
【真题链接】
1.(2017-江西)下列不属于开始于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是( )。
A.刺史制
B.察举制
C.一条鞭法 D.编户齐民
2.(2015-河南)下列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宗法制 B.明朝在地方实行的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C.清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 D.三公九卿制始于汉武帝时期
1
A.鲁国 C.晋国
B.齐国 D.蔡国
2.(2014-联考)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是各省举人及国子 监监生。这一考试是( )。
A.会试 B.乡试 C.殿试 D.院试
3.(2013-联考)下列选项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一组词语是( )。 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