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局部解剖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 下肢解剖护理课件
![局部解剖学 下肢解剖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15e6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f.png)
总结与展望
下肢解剖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患者康复
正确的下肢解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并发症,促进患 者康复。
提高医疗质量
熟练掌握下肢解剖知识,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状况,制 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保障患者安全
正确的护理操作能够降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 的安全。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参与学术交流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拓展视野。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医护人员合作,共同提高护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骨盆骨
包括髂骨、耻骨和坐骨, 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 结构。
腿部骨骼
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和 髌骨,支撑体重和运动。
足部骨骼
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等, 构成足部弓形结构,吸收 地面冲击力。
下肢肌肉结构
大腿肌肉
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等,主要 负责膝关节屈伸和髋关节屈曲。
小腿肌肉
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等,主要 负责踝关节屈伸和足部运动。
医学科技进步
01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下肢解剖护理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
精准化。
培训和教育需求
0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
识和技能。
跨学科合作
03
下肢解剖护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
提高护理水平。
个人学习与职业发展建议
持续学习
关注医学科技发展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 专业水平。
总结词
下肢神经系统疾病的日常护理
详细描述
下肢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和预防并发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在康复训练方面,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和理疗,促进神经功 能的恢复。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肢解剖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患者康复
正确的下肢解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并发症,促进患 者康复。
提高医疗质量
熟练掌握下肢解剖知识,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状况,制 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保障患者安全
正确的护理操作能够降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 的安全。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参与学术交流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拓展视野。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医护人员合作,共同提高护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骨盆骨
包括髂骨、耻骨和坐骨, 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 结构。
腿部骨骼
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和 髌骨,支撑体重和运动。
足部骨骼
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等, 构成足部弓形结构,吸收 地面冲击力。
下肢肌肉结构
大腿肌肉
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等,主要 负责膝关节屈伸和髋关节屈曲。
小腿肌肉
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等,主要 负责踝关节屈伸和足部运动。
医学科技进步
01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下肢解剖护理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
精准化。
培训和教育需求
0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
识和技能。
跨学科合作
03
下肢解剖护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
提高护理水平。
个人学习与职业发展建议
持续学习
关注医学科技发展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 专业水平。
总结词
下肢神经系统疾病的日常护理
详细描述
下肢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和预防并发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在康复训练方面,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和理疗,促进神经功 能的恢复。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局部解剖学下肢课件ppt
![局部解剖学下肢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a97a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b.png)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材料
(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
表面覆盖的疏松结缔组织为 筛筋膜。
18
3.骨筋膜鞘:
三 个筋膜鞘,即前、后、内侧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
内含:股前群肌、股 动、静脉,股神经、 腹股沟深淋巴结。 内侧骨筋膜鞘 内含:股内侧群肌 、闭孔动、静脉和 闭孔神经。
后骨筋膜鞘:
内含:股后肌群、坐骨神 经、深淋巴结和淋巴管。
51
(八)观察股后区的肌肉神经和血管
肌肉:
半腱肌-大腿后区内侧 半膜肌-位于半腱肌深层 股二头肌-大腿后区外侧
神经:坐骨神经走在股二头肌深面,
内侧发肌支支配:股二头肌、半腱、半 膜肌和大收肌。
注:分离坐骨N,沿其外侧较安全。
血管:股深动脉穿支。
股二头肌 (长头)
半腱肌 半膜肌
第一穿动脉
第二穿动脉 坐骨神经 第三穿动脉 股二头肌(短头) 股二头肌(长头)
长收肌及其筋膜。 尖:通向收肌管上口
2024/3/8
31
(2)内容物
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 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管、 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等。
标志点:(股血管穿刺、股N麻醉点) 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股动脉。 股A外侧为股N 股A内侧为股V
腹股沟韧带
长收肌 缝匠肌
32
1.股动脉
髂外A→ 股A→入收肌管→穿收肌腱裂 孔→腘A。 股动脉主要的分支:股深动脉常起自股 动脉后外侧,距腹股沟韧带约3-5厘米。 股深动脉在股三角主要分支有: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穿动脉:有三到四支。
33
2024/3/8
34
2.股静脉
在股三角内,股静脉位 于股动脉的内侧(如 图)。它收集股动脉分 支伴行的静脉,并在卵 圆孔处接受大隐静脉的 汇入。
(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
表面覆盖的疏松结缔组织为 筛筋膜。
18
3.骨筋膜鞘:
三 个筋膜鞘,即前、后、内侧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
内含:股前群肌、股 动、静脉,股神经、 腹股沟深淋巴结。 内侧骨筋膜鞘 内含:股内侧群肌 、闭孔动、静脉和 闭孔神经。
后骨筋膜鞘:
内含:股后肌群、坐骨神 经、深淋巴结和淋巴管。
51
(八)观察股后区的肌肉神经和血管
肌肉:
半腱肌-大腿后区内侧 半膜肌-位于半腱肌深层 股二头肌-大腿后区外侧
神经:坐骨神经走在股二头肌深面,
内侧发肌支支配:股二头肌、半腱、半 膜肌和大收肌。
注:分离坐骨N,沿其外侧较安全。
血管:股深动脉穿支。
股二头肌 (长头)
半腱肌 半膜肌
第一穿动脉
第二穿动脉 坐骨神经 第三穿动脉 股二头肌(短头) 股二头肌(长头)
长收肌及其筋膜。 尖:通向收肌管上口
2024/3/8
31
(2)内容物
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 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管、 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等。
标志点:(股血管穿刺、股N麻醉点) 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股动脉。 股A外侧为股N 股A内侧为股V
腹股沟韧带
长收肌 缝匠肌
32
1.股动脉
髂外A→ 股A→入收肌管→穿收肌腱裂 孔→腘A。 股动脉主要的分支:股深动脉常起自股 动脉后外侧,距腹股沟韧带约3-5厘米。 股深动脉在股三角主要分支有: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穿动脉:有三到四支。
33
2024/3/8
34
2.股静脉
在股三角内,股静脉位 于股动脉的内侧(如 图)。它收集股动脉分 支伴行的静脉,并在卵 圆孔处接受大隐静脉的 汇入。
局部解剖学课件下肢57页PPT
![局部解剖学课件下肢5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11b2e2b9d528ea81c779c5.png)
皮肤较厚,浅筋膜发达。 皮神经有:
臀上皮神经 臀下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
三、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上部与髂嵴愈着,分两层包裹臀大肌。 内侧部愈着于骶骨背面,外侧移行为阔筋膜。
(二)臀肌:
(1)浅层:阔筋 膜张肌和臀大肌
(2)中层:臀中 肌、梨状肌、闭孔 内肌键、上、下孖 肌、股方肌
2.骨筋膜鞘
股外侧肌间隔、股内侧肌间隔和股后肌间隔,附于股骨 粗线,形成三个筋膜鞘,即前、后、内侧骨筋膜鞘。
右股部中段骨筋膜鞘
3.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肌腔隙 lacuna musculorum: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外侧界:髂骨 内侧界:髂耻弓
内容:髂腰肌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血管腔隙 lacuna vasorum:
二、踝后区 (一)浅层结构(自学) (二)深层结构
1.踝管malleolar canal: 屈肌支持带与跟骨内侧面和 内踝之间构成踝管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胫后动脉和胫神经
踇长屈肌腱 屈肌支持带
屈肌支持带: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 间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 踝管被3个纤维隔分成4个通道,由前向后是:胫骨后 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及胫神 经,母长屈肌腱。
隐神经
足背静脉 弓
(二)深层结构
踝前区深筋膜形成2个支持带
1.伸肌上支持带(小腿横韧带)
2.伸肌下支持带(小腿十字韧带) 分成3个骨纤维管 内侧者:胫骨前肌腱及其腱鞘 中间者:母长伸肌腱及其腱鞘、
足背血管、腓深神经 外侧者:趾长伸肌腱及其腱鞘、
第三腓骨肌
3. 足背动脉
4. 腓深神经
5.足背筋膜间隙及内容: 足背筋膜分浅、深2层 其间为足背筋膜间隙, 内有趾伸肌腱、足背动脉
臀上皮神经 臀下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
三、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上部与髂嵴愈着,分两层包裹臀大肌。 内侧部愈着于骶骨背面,外侧移行为阔筋膜。
(二)臀肌:
(1)浅层:阔筋 膜张肌和臀大肌
(2)中层:臀中 肌、梨状肌、闭孔 内肌键、上、下孖 肌、股方肌
2.骨筋膜鞘
股外侧肌间隔、股内侧肌间隔和股后肌间隔,附于股骨 粗线,形成三个筋膜鞘,即前、后、内侧骨筋膜鞘。
右股部中段骨筋膜鞘
3.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肌腔隙 lacuna musculorum: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外侧界:髂骨 内侧界:髂耻弓
内容:髂腰肌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血管腔隙 lacuna vasorum:
二、踝后区 (一)浅层结构(自学) (二)深层结构
1.踝管malleolar canal: 屈肌支持带与跟骨内侧面和 内踝之间构成踝管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胫后动脉和胫神经
踇长屈肌腱 屈肌支持带
屈肌支持带: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 间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 踝管被3个纤维隔分成4个通道,由前向后是:胫骨后 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及胫神 经,母长屈肌腱。
隐神经
足背静脉 弓
(二)深层结构
踝前区深筋膜形成2个支持带
1.伸肌上支持带(小腿横韧带)
2.伸肌下支持带(小腿十字韧带) 分成3个骨纤维管 内侧者:胫骨前肌腱及其腱鞘 中间者:母长伸肌腱及其腱鞘、
足背血管、腓深神经 外侧者:趾长伸肌腱及其腱鞘、
第三腓骨肌
3. 足背动脉
4. 腓深神经
5.足背筋膜间隙及内容: 足背筋膜分浅、深2层 其间为足背筋膜间隙, 内有趾伸肌腱、足背动脉
局部解剖学(下肢)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下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5bee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3.png)
踝关节主要肌肉
腓肠肌
起自股骨髁后面,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是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
比目鱼肌
起自胫骨后面,止于跟骨结节,作 用是屈踝关节。
趾长屈肌
起自胫骨后面及腓骨内侧,止于第 2-5趾远节趾骨底,作用是屈第2-5 趾。
04
下肢血管和神经
下肢动脉
下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下肢动脉主要来源于腹主动脉,分为股总动脉、腘动脉和胫前动 脉等分支,供应下肢的肌肉、骨骼和皮肤等组织。
详细描述
足部骨骼包括跟骨、距骨、舟骨、骰骨和五根跖骨等。这些骨骼形成了足弓,能 够吸收冲击力和分散压力,保护足部不受损伤。同时,足部骨骼还参与了人体的 平衡和步态控制。
03
下肢肌肉
髋关节主要肌肉
髂腰肌
起自髂窝和腰椎体,止于 股骨小转子,作用是屈髋 关节。
臀大肌
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 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 作用是伸髋关节和使大腿 外旋。
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通常由剧烈运动或外伤引起,包 括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等。治疗方法包括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踝关节疾病和损伤
总结词
踝关节是下肢的另一个重要关节,常见的踝关节疾病和损 伤包括扭伤、关节炎等。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由剧烈运动或外伤引 起。治疗方法包括冷敷、压迫包扎、抬高等。
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包括股骨颈骨折和髋臼骨折等。治疗髋 关节骨折的方法包括牵引、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等。
膝关节疾病和损伤
1 2 3
总结词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常见的膝关节 疾病和损伤包括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指半月板撕裂或断裂,通常由剧烈 运动或外伤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 治疗等。
局部解剖学课件下肢
![局部解剖学课件下肢](https://img.taocdn.com/s3/m/ca15bd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c.png)
CHAPTER 07
下肢的常见疾病和损伤
髋关节疾病和损伤
髋关节骨关节炎
由于长期磨损或创伤,导 致髋关节软骨退行性变, 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疼痛 和僵硬。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先 天性异常,可能导致髋关 节不稳定、疼痛和关节炎 。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创 伤引起的,可能导致髋关 节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 萎缩。
足部关节和韧带
总结词
足部关节和韧带对于保持足部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这些结构包括踝关节、距跟关节、跗横关节和足 底韧带等。
详细描述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是下肢承重的主要关节之一。距跟关节连接跟骨与距骨,是足 部的主要活动关节之一。跗横关节由中足的舟状骨、骰状骨和外侧楔状骨组成,是足部主要的稳定关 节之一。足底韧带连接足底各骨,对维持足部结构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骨,对维持髋关节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膝关节韧带
总结词
膝关节是下肢的另一个重要关节,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 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和髌韧带等。这些韧带在运动中起 到重要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详细描述
交叉韧带包括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它们分别连接 股骨与胫骨,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和后移,维持 膝关节的稳定性。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两侧,分为内侧 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连接股骨与胫骨,防止膝关节侧 向移动。髌韧带起自股骨下端前面,止于胫骨粗隆,连 接股骨与胫骨,为强韧的纤维索带,对维持膝关节的稳 定起到关键作用。
膝关节疾病和损伤
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由于长期磨损 或创伤,导致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间隙狭窄,关节 疼痛和僵硬。
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重要结构,负责稳定膝关节,防 止胫骨前移。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运动或创伤引起 的,可能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疼痛和肿胀。
下肢局部解剖图解护理课件
![下肢局部解剖图解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3c33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8.png)
炎症、硬结等异常情况。
注射时需将针头插入肌肉组织内,并确 保针头固定稳妥,避免刺破血管或损伤 神经。注射后需对注射部位进行轻柔的 按摩,以减轻疼痛和促进药物的吸收。
冷热敷技术
冷热敷技术是利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或促进血液 循环的护理操作技术。
冷敷主要用于急性期损伤或炎症的早期,可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 痛。热敷主要用于慢性期疼痛或僵硬,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
对于下肢康复患者来说,心理疗 法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焦虑 等情绪问题,提高康复的积极性
和效果。
常用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 法、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
等。
06
下肢护理操作技术
静脉注射技术
静脉注射技术是下肢护理操作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用于向静脉内注入药物或营养物 质。
注射前需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较直、较粗的静脉,并确保血管无破损、炎症 等异常情况。
护理方法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经常进行腿 部伸展和肌肉收缩练习,如勾脚尖、 屈伸膝关节等;保持适中的体重,避 免过度肥胖;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 血液循环。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成因与护理
膝关节骨关节炎成因
年龄、肥胖、关节损伤、关节先天性异常等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引发膝关节骨关节炎。
护理方法
减轻体重,避免过度肥胖,以减少膝关节承受的负荷;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进行股四头肌等 长收缩练习;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受到寒冷刺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缓解肌肉紧张。
使用冷热敷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导致皮肤损伤或不适。同时需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 使用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THANKS FOR WATCHING
注射时需将针头插入肌肉组织内,并确 保针头固定稳妥,避免刺破血管或损伤 神经。注射后需对注射部位进行轻柔的 按摩,以减轻疼痛和促进药物的吸收。
冷热敷技术
冷热敷技术是利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或促进血液 循环的护理操作技术。
冷敷主要用于急性期损伤或炎症的早期,可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 痛。热敷主要用于慢性期疼痛或僵硬,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
对于下肢康复患者来说,心理疗 法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焦虑 等情绪问题,提高康复的积极性
和效果。
常用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 法、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
等。
06
下肢护理操作技术
静脉注射技术
静脉注射技术是下肢护理操作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用于向静脉内注入药物或营养物 质。
注射前需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较直、较粗的静脉,并确保血管无破损、炎症 等异常情况。
护理方法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经常进行腿 部伸展和肌肉收缩练习,如勾脚尖、 屈伸膝关节等;保持适中的体重,避 免过度肥胖;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 血液循环。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成因与护理
膝关节骨关节炎成因
年龄、肥胖、关节损伤、关节先天性异常等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引发膝关节骨关节炎。
护理方法
减轻体重,避免过度肥胖,以减少膝关节承受的负荷;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进行股四头肌等 长收缩练习;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受到寒冷刺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缓解肌肉紧张。
使用冷热敷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导致皮肤损伤或不适。同时需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 使用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THANKS FOR WATCHING
《局部解剖学下肢》课件
![《局部解剖学下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d3fc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5.png)
大腿肌肉
包括股前肌、股后肌和股内侧肌,负责行走、 跑步和跳跃等活动。
足部肌肉
包括趾屈肌和趾伸肌,控制足部的运动和姿 势,在行走和站立时起到重要作用。
下肢血管和神经解剖
血管 神经
股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等供应下肢的血 液,为肌肉和神经提供养分和氧气。
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等传递感觉和运动 信号,控制下肢的运动和协调。
连接骨盆和大腿骨,实现人体的行走和运动。
2
膝关节
髌骨、股骨和胫骨之间的关节,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活动能力。
3
踝关节
腓骨、胫骨和距骨之间的关节,为足部提供稳定性和灵活性。
下肢肌肉解剖
臀部肌肉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在站立和行 走时起到重要的平衡和支持作用。
小腿肌肉
包括腓肠肌和胫骨前肌,支持脚踝和足部的 稳定性,以及行走和. 课程介绍
下肢骨骼解剖
股骨
胫骨
人体最长、最强健的骨骼之一, 连接骨盆和膝盖,为下肢提供 强大的支持。
位于股骨的内侧,形成了人体 下肢的主要骨骼之一,与腓骨 一起组成了小腿。
腓骨
位于股骨的外侧,与胫骨一起 支撑着人体下肢,同时提供了 足部的稳定性。
下肢骨骼关节
1
髋关节
下肢深筋膜和肌腱解剖
深筋膜
位于肌肉组织之间的薄膜, 保护和分隔肌肉,防止Fri夹 和相互摩擦。
皮下筋膜
位于皮肤和肌肉之间的膜状 结构,连接和支持下肢肌肉, 同时保护神经血管。
肌腱
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 传递肌肉收缩的力量,使下 肢的运动更加协调和有效。
结束语
通过学习《局部解剖学下肢》,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下肢骨骼、关节、肌 肉、血管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这将对我们理解人体运动和康复有极大的帮 助。
下肢解剖优秀PPT课件
![下肢解剖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01d70d360cba1aa911da4c.png)
下肢解剖
Lower limb
下肢系统解剖
一、 下肢骨骼 二 、下肢的肌肉 三、 下肢的动脉 四、 下肢的静脉和淋巴回流 五、 下肢的神经
下肢局部解剖
一、臀部 二、股部 三、小腿 四、足部
一、下肢骨骼 (一)下肢骨
包括:下肢带骨 自由下肢骨
(二)下肢的关节
下肢带骨——髋骨 hip bone 1.髂骨 2.坐骨 3.耻骨
踝管
腓总 足底神外经 侧神经 足底外 侧动脉 腓动脉
足母长 屈肌
下肢局部结构
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梨状肌上、下孔 股三角 收肌管 腘窝 踝管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股神经
腹股沟韧带 髂耻弓
股动脉 股静脉 股鞘
髂腰肌
陷窝韧带
耻骨肌
股三角
腹股沟韧带 缝匠肌 长收肌
股血管神经
股鞘
梨状肌上孔 臀上血管神经
梨状肌下孔 坐骨神经 股后皮神经 臀下血管神经 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
胫骨前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第三腓骨肌 (内→外)
2.外侧群 腓骨长、短肌
3.后群 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跖肌
深层: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拇长屈肌 (内→外)
足肌 足背肌 拇短伸肌 趾短伸肌
足底肌 内、中、外侧群 内侧群 拇展肌,拇短屈肌 外侧群 小趾展肌,小指短屈肌
下肢动脉
1) 胫神经 tibial nerve (L4~S3)
沿月国窝中线下降,
后在小腿比目鱼肌深面 伴胫后动脉下行,入内 踝后方的踝管,至管的 下端分为足底内侧、外 侧神经。
胫神经发支支配小腿 后肌群及小腿后面的皮肤。
足底内侧、外侧神经分 布于足底肌和皮肤。
胫神经 胫神经 足底腓内肠肌 侧神内经侧头 足侧比底动目内脉鱼肌 胫后动脉 趾长屈肌
Lower limb
下肢系统解剖
一、 下肢骨骼 二 、下肢的肌肉 三、 下肢的动脉 四、 下肢的静脉和淋巴回流 五、 下肢的神经
下肢局部解剖
一、臀部 二、股部 三、小腿 四、足部
一、下肢骨骼 (一)下肢骨
包括:下肢带骨 自由下肢骨
(二)下肢的关节
下肢带骨——髋骨 hip bone 1.髂骨 2.坐骨 3.耻骨
踝管
腓总 足底神外经 侧神经 足底外 侧动脉 腓动脉
足母长 屈肌
下肢局部结构
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梨状肌上、下孔 股三角 收肌管 腘窝 踝管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股神经
腹股沟韧带 髂耻弓
股动脉 股静脉 股鞘
髂腰肌
陷窝韧带
耻骨肌
股三角
腹股沟韧带 缝匠肌 长收肌
股血管神经
股鞘
梨状肌上孔 臀上血管神经
梨状肌下孔 坐骨神经 股后皮神经 臀下血管神经 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
胫骨前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第三腓骨肌 (内→外)
2.外侧群 腓骨长、短肌
3.后群 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跖肌
深层: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拇长屈肌 (内→外)
足肌 足背肌 拇短伸肌 趾短伸肌
足底肌 内、中、外侧群 内侧群 拇展肌,拇短屈肌 外侧群 小趾展肌,小指短屈肌
下肢动脉
1) 胫神经 tibial nerve (L4~S3)
沿月国窝中线下降,
后在小腿比目鱼肌深面 伴胫后动脉下行,入内 踝后方的踝管,至管的 下端分为足底内侧、外 侧神经。
胫神经发支支配小腿 后肌群及小腿后面的皮肤。
足底内侧、外侧神经分 布于足底肌和皮肤。
胫神经 胫神经 足底腓内肠肌 侧神内经侧头 足侧比底动目内脉鱼肌 胫后动脉 趾长屈肌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a69f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4.png)
下肢关节与运动
髋关节
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可进行 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
膝关节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 组成,主要进行屈伸运动。
踝关节
由胫骨下端、腓骨下端和距骨 组成,可进行屈伸、收展、旋 转和环转运动。
足部关节
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 和足趾关节,可进行屈伸、收
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04
局部解剖学实践操作
上肢实践操作
操作步骤 准备上肢模型和解剖工具。
从上至下依次分离皮肤、浅筋膜和深筋膜。
上肢实践操作
01
观察上肢骨骼、肌肉、血管和神 经的分布和走行。
02
重点观察肩、肘、腕等关节的结 构和功能。
上肢实践操作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损伤 组织。
注意观察血管和神经的分布, 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损伤。
腕管综合征
手腕正中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和麻 木。治疗方法包括改变工作习惯、 使用护腕支具和手术治疗。
下肢常见疾病与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
膝关节软骨磨损引起的炎症,表现为 关节疼痛和僵硬。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压迫神经根引起 疼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和手术治疗。
腿骨
腿骨包括股骨、胫骨、腓 骨和髌骨,主要承受身体 的重量和运动时的冲击。
足骨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 骨,是支撑身体和行走的 关键结构。
下肢的肌肉结构
大腿肌肉
大腿肌肉主要包括股四头 肌、腘绳肌等,主要功能 是屈髋、伸膝和保持身体 平衡。
小腿肌肉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肠肌、 比目鱼肌等,主要功能是 屈踝和保持身体平衡。
局部解剖学:下肢
![局部解剖学:下肢](https://img.taocdn.com/s3/m/b665518e0029bd64783e2ce6.png)
Superficial epigastric v. 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v.
External pudendal v. Superficial medial femoral v. Superficial lateral femoral v.
Great saphenous v.
Nerves of lower limb
Femoral n.: supplies anterior thigh muscles (quadriceps, sartorius and pectineus), hip and knee joint, and skin on anteromedial side of thigh, saphenous nerve is distributed to skin of medial side of leg and foot Obturator n.: enters thigh through obturator foramen; supplies medial group of muscles of thigh, obturator externus, and skin of medial side of thigh
Structures passing suprapiriform foramen
Superior gluteal n., a., v. from lateral to medial side
Structures passing infrapiriform foramen
Sciatic n., pos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 inferior gluteal n., a.,v., internal pudendal v., a., and pudendal n. from lateral to medial side
下肢解剖学课件
![下肢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609a6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0.png)
(二) 对比关系
★(Nelaton线) 侧卧,髋关节半
屈位。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 线,称Nelaton线。正常情况下,此 线恰好通过股骨大转子尖。若大转 子尖向此线上方或下移位时,即为 异常,多见于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 骨折.
Kaplan点 仰卧位,两腿伸直并扰, 两髂前上棘处有同一平面,左、右大转 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的延长线,正常情 况下,两线在脐上相交之点,称Kaplan 点。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该 点常移至脐下,且偏向健侧。
第七章 下 肢 (The Lower Limb)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Area)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一)体表标志 (Mark) 1.臀部与股部:髂嵴、髂结节、股
骨大转子、坐骨结节、耻骨结节。
2.膝部:髌韧带、胫骨粗隆。 3.小腿、踝与足:胫骨前缘、腓 骨颈、内踝、外踝、跟腱
(三) 颈干角( angle )和膝外翻角
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颈干角,
成为平均为127角,大于此角者,为 髋外翻;小于此角者,为髋内翻。
(四) 体表投影(reflect) 1.臀上动、静脉与神经 2.臀下动、静脉与神经 3.坐骨神经(N) 髂后上棘与
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股骨大转子连 线的内、中1/3交界处。坐骨结节与 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至股骨两 髁之间的中点,此三点的连线,即 为坐骨神经在臀部与股后区行径的 投影。
(二)肌层:臀大、中、小肌。
(三)梨状肌上、下孔及孔内穿行 结构 (structure)
1.梨状肌上孔 由外侧至内侧依 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及臀上静脉
2.梨状肌下孔 由外侧至内侧大 致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 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及 阴部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足背 1)足背内侧皮神经 2)足背中间皮神经 3)足背外侧皮神经 4)隐神经 5)腓深神经
3.深筋膜 (1)伸肌上支持带 (2)伸肌下支持带 (3)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4.深层结构 (1)肌
1)小腿肌前群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2)小腿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2)血管 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
(3)出入坐骨小孔的血管和神经:由外侧向内侧 依次为: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二)股后区 1.皮肤 2.浅筋膜 股后皮神经 3.深筋膜
4.大腿肌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5.坐骨神经
由臀部下行进入 股后区,沿中线经股 二头肌长头和大收肌 之间下降,从其内侧 发出肌支至股后区大 部分肌肉及大收肌起 自坐骨结节的部分, 向外侧发出至股二头 肌短头的肌支。通常 至腘窝上角处分为胫 神经和腓总神经
3.腹股沟浅淋巴结
上组沿腹股 沟韧带下方并与 其平行排列
下组沿大隐 静脉近侧段两侧 纵行排列
4.皮神经 ①髂腹股沟神经 ②生殖股神经的股支 ③股外侧皮神经 ④闭孔神经的皮支 ⑤股神经前皮支 ⑥隐神经
(三)深筋膜——阔筋膜
1.隐静脉裂孔
阔筋膜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形成 一卵圆形的隐静脉裂孔,大隐静脉在此穿过阔筋 膜注入股静脉。
3.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
4.神经:
(1)股神经:在股动 脉的外侧,分支其肌 支支配耻骨肌、股四 头肌和缝匠肌;关节 支至髋、膝关节;皮 支支配股前内侧区的 皮肤;其最长的分支 为隐神经,与股动脉 相伴进入收肌管。
(2)闭孔神经
由闭孔进入股 内侧区分为前、 后两支,分别经 短收肌浅、深面 下行。分支支配 大腿肌内侧群和 闭孔外肌。
深层:腘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2)胫后血管 (3)胫神经
5.踝管:由屈肌支持带与内踝、 跟骨内侧面之间构成。
内容物:由前向后依次有 (1)胫骨后肌腱 (2)趾长屈肌腱 (3)胫后动、静脉 胫神经 (4) 长屈肌腱。
• 景致动神么
(二)小腿前区、外侧区和足背 1.皮肤 2.浅筋膜
(1)小腿前区、外侧区 1)大隐静脉 2)隐神经 3)腓浅神经 4)腓肠外侧皮神经
第三章 下 肢
The lower limb
第一节 股前区和内侧区
一、体表标志 1.髂前上棘 2.腹股沟 3.耻骨结节 4.股骨内、பைடு நூலகம்侧髁 胫骨内、外侧髁 5.髌骨 6.胫骨粗隆 7.收肌结节
二、主要内容 (一)皮肤 (二)浅筋膜
1.浅动脉 ①腹壁浅动脉 ②旋髂浅动脉 ③阴部外动脉
2.浅静脉 大隐静脉及其上端5条属支 ①腹壁浅静脉 ②阴部外静脉 ③旋髂浅静脉 ④股内侧浅静脉 ⑤股外侧浅静脉
(3)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小腿中1/3横断面
3.股管和股环 股管:股鞘的内侧腔称股管,内有腹股沟深淋
巴结。 股环:股管上口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 内侧界:腔隙韧带 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相邻
如腹腔内容物经股环、股管突出隐静脉裂孔, 则形成股疝。
4.股三角 位置: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 境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外侧界:缝匠肌的内侧缘 内侧界:长收肌的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 后壁:长收肌 耻骨肌 髂腰肌及其筋膜。
(五)局部记载 1.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1)肌腔隙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外侧界:髂骨 内侧界:髂耻弓 内容:髂腰肌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2)血管腔隙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 外侧界:髂耻弓 内侧界:腔隙韧带 内容:股鞘 股动脉 股静脉 生殖股神经股支 淋巴管。
2.股鞘:为腹横筋膜和髂筋膜向下延伸包裹股动脉、 股静脉上段所形成的筋膜鞘。分为3个腔,外侧 腔容纳股动脉,中间腔容纳股静脉,内侧腔称股 管,内有脂肪和腹股沟深淋巴结。
(四)股部中1/3横断面
第三节 小腿部和足背
一、体表标志 1.腓骨头 2.胫骨前缘 3.内踝 4.外踝 5.跟腱
二、主要内容 (一)小腿后区
1.皮肤 2.浅筋膜 (1)小隐静脉 (2)腓肠外侧皮神经 (3)腓肠内侧皮神经 (4)腓肠神经
3.深筋膜 屈肌支持带
4.深层结构 (1)小腿肌后群
浅层:腓肠肌 跖肌 比目鱼肌
(三)腘窝 位置: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的间隙 构成: 上外侧壁:股二头肌 上内侧壁:半腱肌和半膜肌 下内侧壁: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侧壁:腓肠肌外侧头和跖肌 顶:腘筋膜 底:股骨腘面 膝关节囊后壁 腘斜韧带和腘肌。
内容: 在正中线上:由浅入深依次为 胫神经 腘静脉 腘动脉 沿外上界:腓总神经 腘血管周围:腘深淋巴结
内容: 自外向内有:
股神经及其分支 股动脉及其分支 股静脉及其属支 股管 腹股沟深淋巴结等
5.收肌管(Hunter管) 位置:位于股前区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 构成:前壁:缝匠肌及收肌腱板 外侧壁:股内侧肌 后壁:大收肌和长收肌 上口:通向股三角 下口:经收肌腱裂孔通腘窝。 内容:自前向后有:隐神经和股内侧肌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中层:臀中肌 梨状肌 上孖肌 闭孔内肌腱 下孖肌 股方肌
深层:臀小肌 闭孔外肌
5.局部记载
(1)经梨状肌上孔出入的血管和神经:由外侧向 内侧依次有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静脉
(2)经梨状肌下孔出入的血管和神经:由外侧向 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 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及阴部神经
2.髂胫束
阔筋膜的外侧 部分由髂嵴前分连 至胫骨外侧髁的部 分特别强厚,呈带 状,称为髂胫束。 束的上份分裂为两 层,包容阔筋膜张 肌。
(四)深层结构 1.大腿肌前群和内侧群
前群:股四头肌 缝匠肌。
内侧群: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股薄肌
2.血管 股动脉及其伴行的股静脉 旋股内侧动脉 股深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穿动脉
第二节 臀部、股后区和腘窝
一、体表标志 1.髂嵴 2.髂结 3.髂后上棘 4.坐骨结节 5.大转子 6.腘窝
二、主要内容 (一)臀部
1.皮肤 2.浅筋膜
皮神经: ① 肋下神经和
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 ②股外侧皮神经的后支 ③臀上皮神经 ④臀中皮神经 ⑤臀下皮神经
3.深筋膜 4.臀肌:分为三层
浅层:阔筋膜张 臀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