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摘要]颈椎病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5%左右。本文就颈椎病的相关定义、病因入手,对颈椎病的自我疗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颈椎病,介绍,发病因素,自我治疗
1.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2.颈椎病的病因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下列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2.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2.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2.4.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2.5.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
2.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2.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2.8.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3.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3.1.自我牵引疗法自我牵引疗法是一项可立即见效的措施。当突然感到颈椎酸痛,或肩背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时,可将双手十字合拢交叉,将其举过头顶置于枕颈部,之后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方向牵引5~10秒钟,如此连续3~4次即可起到缓解椎间隙压力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双手向上牵引之力,使颈椎间隙拉开,使后突之髓核有可能还纳,也可改变颈椎关节列线而起到缓解症状之作用。
3.2. 热敷法与蜡疗法平时可以通过热敷来进行颈椎病的自我治疗,可以采用热毛巾、热水袋、热水澡等进行温热敷。另外,泥疗法或蜡疗法也有很好的效果,泥疗法是将具有医疗作用的泥类(普通的黄泥等也可),加热到37℃~43℃左右,敷贴到颈肩背进行泥疗。蜡疗法是将加热后的石蜡敷贴于患处。有条件的人还可以购置物理治疗仪(如颈椎病治疗仪、声效应治疗仪、小型红外线辐射灯等等)。这些都可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痉挛,减轻症状和巩固疗效。而且都很方便使用,基本上一边做这些治还可一边参加其他活动。
3.3.药物疗法通过服用药物进行颈椎病自我治疗通常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各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常见的药物疗法分为中药疗法和西药疗法,中医根据辩证施治,多采用散风祛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法,对减轻疼痛,麻木,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疗效。中医上治疗骨质增生的药常用的有:木瓜丸、风湿痹痛片、换骨丹、养血荣筋丸、桐丸、颈复康颗粒等。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止痛汤、独活寄生汤、桃红四物汤等。西药疗法中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解热镇痛剂,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炎痛静、强的松、抗炎灵等,扩张血管药物,有烟草酸、血管舒缓素、地
巴唑等,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脊髓的
苯妥英纳等药。
血液循环,解痉类药物,包括安坦片、
参考文献:刘合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2期《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75例》
于建梅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1期《颈椎牵引问题相关探讨》
李盛华梁雄勇甘肃中医-2011年2期《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机理研究概况》
唐峰熊辉(指导)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2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
根型颈椎病80例观察》
常桂玲丁春华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1年1期《颈椎病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