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分析(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2期2000年6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 F NORTHW ESTERN POL YTECHN ICAL UN I V

ERSITY(Social Sciences

V o l120N o12

Jun12000高校扩招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分析

徐琳

(西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西安710072

田苍林

(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西安710072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所产生的八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及随之所产生的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及抑制负面影响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大招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这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高等教育不仅被认为具有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功用,也被看作可以在中短期内拉动社会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带动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以下简称扩招在给高等教育带来效益和希望的同时,也给各高校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就高校扩招带来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一、积极作用

1.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教育消费,则潜在收益每年有250亿元。因此,当前激活教育消费,兑现居民支出,无异于为拉动内需增添一台大功率发动机。由于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并具有一定产业性的事业,因而,投资教育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增加的教学设备需求可以促进制造业和科技、信息等产业的发展;教育科研楼、学生住房和生活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建筑、装修等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带动文化、咨询等行业的繁荣;学生业余活动可以带动旅游、交通、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内部改革及后勤社会化的推进,一个大学带活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城市将成为可能。为了支持高等学校的扩招,1999年国家在发行的国债中拨出近15亿人民币专门用于扩招学校的基本建设,这是我国发行的国债第一次用于教育,不仅对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起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还由此带来近40亿配套资金和更大的隐性投入。高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设施添置等带动了一定人力、物力的投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推迟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15至19岁就业人数约4648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6173%,如果通过为他们其中的一半提供就读机会,则可腾出2300万个就业机会。1999年扩招的48万人,就没有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提高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与此同时,教育可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来间接提供就业机会。还应看到,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既能适当推迟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也非常适合目前下岗再就业培训的现实需要。而就业队伍中高素质劳动者比例的上升,又必然会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扩招尽可能满足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报考人数为34118万,录取率约为4912%,比1998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使得1999年普通高校的考生升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

4.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

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九十年代中期,在低收入、中低等收入、中上等收入和

高收入的国家中,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为619年、1017年、1117年、1413年。我国1998年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约为8年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按宽口径计算,1998年才刚达到9%。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1985-1995年,各国平均高等教育毛录学率从1219%到1612%,其中发展中国家从615%上升到818%,而发达国家已经从3913%快速上升到5916%。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录学率与国际平均水平差一大截。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许多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往往会同时伴随着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鉴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逐步推进的转变过程。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适应21世纪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个体接受高等教育迫切愿望的有效对策,因此高校的扩招,则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

5.改变了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观念

有关高校属性的争论已进行了多年,在一部分人眼中,高等教育是意识形态控制的领域,是精英教育,在这种传统观念支配下,高校的招生权至今并不在学校手中,而是被高度集中着。这便导致一方面是广大群众手中有钱,却没处上学;另一方面是高校没钱扩大办学规模。所以,此次高校扩招最直接冲击的就是一些人的观念。

笔者认为,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是大众的消费,一个高中毕业生,只要有求学意愿,就应该有机会让其接受高等教育,至于能否毕业,学历含金量如何,那就要看学生的个人

努力及学校的培养能力了。受教育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而不是特权,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越来越以就业为目标的现代社会,这种趋势是必然的。

6.促进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1999年10月底,国务院在上海市召开了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议,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扩招又为这一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对高校后勤改革予以高度重视,一些地方已经率先行动,后勤改革已经初步见效。许多银行和投资者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也看好教育这块既稳定又保险的投资领地,主动与学校联系、愿意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设贷款或投资。据了解,部分省市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和银行贷款得到的高校发展建设的资金是十分可观的,江苏省今后五年将得到30多亿元;湖南省2000年将扩大200万平方米校舍建设,今后五年将采用学校贷款,省教委还息的办法贷款15亿元,用于学校建设。

7.拓宽了金融业务的发展空间

以银行为例,在当前资金有效需求不足、为信贷资金找出路难的情况,发展教育为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生存空间。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来看,大学生的人均生活消费已大大高于国民人均收入,且信用程度也比较高,因而教育消费贷款风险也相对较低。银行可通过对教育事业的扶持,使一大批高素质的师生成为潜在的客户群,同时也可提高自身的综合效益。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发展教育产业。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和企业家如果能抓住机遇,投资教育产业,对企业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当前教育产业蓄势待发,其迅猛推进必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强大的“乘数效应”。

8.提高了高等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每年平均在校生不到3000人,与发达国家每校生均4000人相比,规模偏小。且单科类学校太多,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世界各国高校的教职工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