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十大弊端
高校扩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高校扩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近几年高校扩招形势迅猛,本文就高校扩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浅析,主要为扩招后生源变化、以及对教师队伍、教务管理工作、学校硬件设施等的影响.第一,扩招的直接后果是各校生源整体水平、平均素质发生变化.第二,严重的扩招影响教师队伍的发展,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第三,扩招给学校的教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使教务管理差错的发生率增加,严重时还会导致教学事故.此外,扩招后对学校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场等硬*设施提出新的要求.。
大学扩招的弊端
谢谢主席,大家好: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大学扩招问题,大学精神重塑问题议论纷纷。
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体现还是伤及大学精神这一辩题,我方的观点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伤及大学精神。
开宗明义,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高等教学毛入学率大于15%,这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的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主要有3个方面:学术精神,道德精神和独立精神.我方也将从这3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对大学学术精神的破坏。
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质就是大学扩招。
而这其实是以降低分数,放低标准为代价的,这使学生平均素质降低,龙鱼混杂,这使抄袭论文,学术造假,混文凭等种种破坏学术精神的现象增加。
这一方面是由低素质学生进校后引起的,同时也是由于学校在规模扩大后在管理和道德教育上的缺位造成的。
此外,规模的扩大要增加师资,若师资跟不上,教师负担过重,精力投入不足,就会影响授课质量:若师资也以同样的速度增加,就会使整体师资水平下降,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这破坏了大学学术精神。
第二,对大学道德精神的破坏。
这其实在上一点已有涉及。
大学扩招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各种标新立异,道德缺失的行为大量存在。
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木子美现象等层出不穷的道德败坏现象,使人们对目前大学的道德教育质疑声一片。
这与大众化教育所导致的学生素质下降,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管理不到位不无关系。
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破坏了大学道德精神。
第三,对大学独立精神的破坏。
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的大量经费要来自于各级政府的教育预算,因此大学对各级政府的依赖性就变的不可避免,大学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独立性,且扩招后大学变成了政府的一个部门,校园内部运行机构行政化,官僚化,这就破坏了大学的独立精神,且容易导致尊重权利,不尊重真理的氛围,这又破坏了大学的学术精神。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破坏了大学的学术精神,道德精神和独立精神这3个大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因此我方坚持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伤及大学精神。
高校过度扩招的十大弊端
点杂费 。可 以推 测 , 多公 用 经 费不为 零 的义 务教 育 学 许
校 , 款也不 会充足 , 设 以后取 消杂 费 , 拨 假 财政 补一点 , 不 也 会很多 。此外 , 民培 训 、 民工 培训 、 术工人 培训 、 农 农 技 中等 职业教育 , 都需要 大力增加财政 投资 , 中国非常需要 “ 村来 村 去” 的农 民高 、 中等职业教育 , 但都是 非常不足 。西方经济 学 的一个基本原理是 : 帕累托最优要求生产 要素在不 同产品部 门的投入达到最优 ; 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 是无论如何 改变资 源配 置都不可能提 高一 种产 品的产量 而不减 少 另一种 产品 的产量 。信奉西方 经济学 而又极 力鼓 吹大学 扩招 的经济 学
[ 摘 要] 大学教育的发展超过一定限度 , 即在一定时期规模 过大, 发展速度过快 , 负效果 可能 比正效 果更 多, 其 会给 社会、 学校和 群众带
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从经济角度 分析 , 其弊 端主要有十个方面。
[ 关键词] 高校 ; 扩招; 经济; 弊端 [ 作者简介 ] 李济广( 94 ) 男, 宁省 凌源市人 , 15 一 , 辽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主要从 事经济 学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3 [ C 文献标识码 ] [ A7 A 文章编号] 0 3 77 ( 06 0 0 9 0 【 1 — 0 1 20 )5— 10— 4 0 收稿 日期] 06— 7 5 20 0 —1
20 年 的全 国高 校毕业生 为 l4万 , 20 年 全 国高 01 l 而 06
校招生总人数 已达 5 0万 。这种跃 进式 的发 展速 度古 今 中 3 外世所 罕见 。大学教育 的发展可以推动社 会发展 , 但任何事 物的发展都有个度 , 超过 一定 的度就 将带 来严 重 的负作 用 。 从经济角度分析 , 大学过 度扩招 , 其弊端主要有 十。 1 .大学过度扩招造成 了社会 资源 的严 重浪 费。大学 生
大学扩招的利于弊
大学扩招的利与弊21世纪是个社会经济高速发达的世纪,也是个大量需求人才的世纪。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各个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
这个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益处,不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坏处。
从社会这个大的角度来说的话,大学扩招解决了市场人才需求,对经济发展,拉动内需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素质。
不过大学扩招的措施造成了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社会对人才文化程度的需求呈梯度攀升等问题。
下面我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大学扩招的利与弊。
大学扩招的益处:一、从学校的方面来说:大学扩招,给学校招进来更多有才华的人,施展他们的才华,为学校争光。
现在的社会需求的是一群有个性、有才华的人才。
大学扩招正给这些学习成绩一般而有才华的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给他们的指明了一个新的道路,一个新的未来。
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扩招能让学生们交到四面八方的新朋友。
就像歌里所唱的一样:“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同学们在学校期间结识的朋友没有什么利益的因素,而是个纯洁的友谊。
这份友谊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会是个有力的“后立军”。
现在的同学之间的友谊有的都胜过了亲兄第,这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话题,有共同的目标。
而且现在的孩子在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兄弟姐妹,大学扩招给了他们创造了更多的结交知己的机会。
三、从被扩招进来的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扩招可以为某些怯场的考生创造机会。
高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心理素质难以述说。
有些学生平常学习成绩不错,偏偏高考的时候心理压力很大,以至考试没有正常发挥,也就决定了他上大学的命运。
大学扩招制度给这样的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创造了便捷的条件。
很多的事例证明,许多当年高考分数线以下的学生,正是借扩招的机会,在大学校园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正是这一次良好的机遇,这些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时光,因而他们在大学里很勤奋也很出色。
高校扩招对高考生有什么坏处?
高校扩招对高考生有什么坏处?
高校扩招对高考生有什么坏处?高校的扩招确实让更多人圆了大学梦,不过这些人毕业的时候,太多是同质化的人才,特点缺失,找工作往往专业不对口,难以学以致用。
高校扩招对高考生有什么坏处?软件开发很多人都是可以学习的,不要因为文理科的局限放弃了自己梦想,更不要因为上不到合适的学校放弃了自己的初衷!
高校扩招对高考生有什么坏处?针对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平衡、教学素材滞后于Java发展的现状,众多院校纷纷同北大青鸟IT教育合作,吸取北大青鸟的优良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置换的方式,向社会培育并输出IT 专业技术人才。
高校扩招对高考生有什么坏处?成立于1999年的北大青鸟,其课程体系已涵盖12个岗位28个技术方向,200余家授权培训中心遍布全国60多个重要城市,全国合作院校超过800所,同300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累计培养和输送80余万IT职业化人才进入IT行业
高校扩招对高考生有什么坏处?北大青鸟沈阳三好校区作为IT职业培训行业中的佼佼者,推出了大量热门专业技术课程,全部针对于岗位需求量身定制。
学员零基础入学就能学习。
为了帮助每位学员获得好工作,北大青鸟沈阳三好校区独有三层就业体系,为学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推荐服务和专属就业渠道推荐。
说到底,一个学校到底好不好,还是要看在里面能不能学到东西。
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现阶段可能找不到好学校的。
高校扩招的利弊
机会 (O)
1、有利于大学从精英教育 转向大众教育,使更多学 生圆了大学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 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 平差距。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 解就业压力 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 跃 6、更多公民有了文凭证 明,有公平就业的权利
SWOT分析:
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岗 位,推动了国内各相关产 业的经济发展
3、改变就业市场的紧张局 让扩招中提高教学的实用 性扩招中提高教学的实用 性
高校扩招
1、高校扩招培的可能养是 没有竞争力的考试型人才 2、高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可 能与社会脱勾 3、学校的师资没有保证, 学校可能只发展硬件设 施,不提高教学质量 4、报考该的学生多,学校 压力也大 5、很多现代人普遍认为, 学历跟人的全面素质没有 绝对的正相关性,只有数 量没有质量的大学生,无 法解决人材队伍的建设 6、中国的教育可能只是把 困难从高考移到了求职方 面
威胁(T)
1、 通过提高全民的素 质,使得公民个人的综合 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 力、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 2、利用高校扩招优势,缓 解国家当前的就业压力, 改善未来劳动力的水平和 结构。 3、高校扩招能带动了国家 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业、 出版印刷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
1、壮大高等的师资力量, 多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知 识,避免高校教育与社会 要求的脱节。 2、摒弃现在这种只关注大 学教育的观点,应该根据 不同的目的来设置不同的 教育方式,在大办高等教 育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各种 职业学校的开办,从而也 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 的配置!
浅谈高校扩招利于弊
浅谈高校扩招利于弊转眼间到了大四,当我投身于紧张激烈的就业中,感觉到这泱泱几百万大学生如何倾尽所能去寻找机会渺茫的前途时,不禁开始思考是什么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而高校扩招政策也难免成为原因之一,那么高校扩招政策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呢?先谈谈它带来的弊端。
首先,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平均素质降低。
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
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木子美现象”等。
这一方面是低素质的学生进校后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规模扩大而造成的管理和道德教育上的缺位引发的。
扩招之后,不安于学习而只想混张文凭的现象明显增多;各种标新立异,道德缺失的行为大量存在。
扩招后教育经费的紧张造成学校不断提高学费。
补贴、扶贫金的有限使得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得不出去打工,追求各种诱惑增多。
这些都对整个校园的学风、道德、文化环境造成强大的冲击。
其次,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
上述情况的存在,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不得不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思想行伪到学习指导,从学籍管理到自强自律,都要学校督促。
思想教育也成了各高校另一个教育重点。
这实际上是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的下移,即本该高中完成的任务现在要由大学来做。
扩招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基础差的学生大幅度增加,补考现象明显增多。
为改变这种现象,一些学校不得不改变教学计划,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又分别设立了提高班、加强班。
这无形中给学校本来紧张的师资又增添了负担。
其他方面如教务运行规划、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考试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手段和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不相适应的问题。
第三,.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增加师资,如果师资跟不上,生师比提高过快,教师负担过重,精力投入不足,就会影响授课质量。
如果师资也以同样速度增长,有可能又会因师资规模增加过快而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下降,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大学扩招的后遗症
大学扩招的后遗症许多广东人都对这样的行为不理解,广东现在也是全国卷,河南河北的录取率相对广东来说并不低,这些人在河南河北上个二本,来广东也是二本啊。
为什么他们要千里迢迢花那么多钱来广东考试呢?在广东人眼里广东的学校似乎也没那么好啊,他们难道不该去追211吗?高校扩招的后遗症扩招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是扩开的学校缩减不掉。
学校开在那里,就要有人去读。
站在学校的角度,开始时没有办法提供合格的教育没有关系,后续只要能够招聘到合适的老师,教育质量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可是它应该怎样的吸引老师呢?老师也是人,他日常也要生活的。
一个高级人才,他如果有选择,首选的也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地方。
这些地方不仅收入更高,生活更好,关键的是还有高校之外的平台。
像之前高校教师经常会去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一个独立董事每年就有十几二十万的额外收入,这些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不可能有的。
最近深圳中学招聘告诉了我们什么目前的人才流动更是出现了一种极度集中的方式,比如前段时间大家看到了深圳中学的招聘公示,他们的生物老师都是北大的博士毕业,那么北大的生物博士可以去哈尔滨、兰州、乌鲁木齐当个大学老师吗?当然可以啊,可是他们用脚投票啊。
大学里面也是这样,许多中西部以及东北的骨干教师都在集体往经济发达地区涌入,这些地区的大学往往是瞬间被一线城市'挖空'。
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校长,也曾经抱怨过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大学被挖人挖到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很难展开了。
国家近期也专门出台了政策,限制发达地区的院校去欠发达地区挖人。
可是人才本来就有群聚效应,优秀的人更加愿意在一起工作碰撞出火花。
所以现实当中这样的限制也很难有效。
其实你通过这个就可以看出来,所谓的每个省都有的211,但其实压根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各地因为经济差距,所以吸引人才的能力完全不一样,那为什么每个地方都要评一所211呢?其实就是在人为的,从舆论上抹平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差距。
高校扩招利弊
我是深受其害,我是1999年也是第一届可以扩招的正取生一、很多有钱人可以更不把高考当回事二、很多学校把教育当产业抓三、鱼目混杂,教育混乱四、虽然大学生多了,但并不代表中国人的素质高了五、根据了解,大多学校里扩招生与统招生之间有隔阂,我们就是30个统招生和10多个扩招生没住一起,他们住公寓,我们住宿舍,然后有活动我们举行的他们不参加他们举行的我们不参加六、同上,班级管理混乱,就是由于以上隔阂,两边都不服对方管理七您的位置:首页->> 即时新闻扩招弊大于利今年紧急刹车 2006-06-12 20:43:21日前,中国教育部发布消息:今年国家下达的高校招生规模增长幅度不超过5%,并采取严格措施防范高校擅自扩招。
随即,众多高校表示今年招生规模将与去年持平而不再扩招。
轰轰烈烈进行了七年的高校扩招运动终于在今年放缓了脚步,引起广泛关注。
教育界人士认为,只有这样,中国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轨道。
(北京《工人日报》)1、损害学术评判机制影响民族发展潜力大学扩招将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化成为大众教育,虽有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扩招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压力相当明显,因为招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些高校靠收学费来维持生存。
目前,高等教育品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准亟待提高。
”(海南《新世纪周刊》)借扩招的东风,大陆高校纷纷借机创收,“教育产业化”之风也随之大行其道。
就在高校发展一味贪大求洋之际,大陆学术界却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学术评判机制。
在目前高校师资评价标准上,科研成果的数量往往是第一位的,一些真正致力于教学或者可能有重大创新的基础领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而一些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基础性创新需要付出数年、数十年甚至一生的精力与时间,但是目前大陆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过于重视短平快,使一些善于钻营之辈荣誉加身。
大学扩招利弊分析(1)
扩招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利:用教育来创收,提升高等教育人群占比,国家更有面子;弊端:优秀师资资源稀缺导致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下降,并形成就业困难,宏观上看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素质提升,是失败的改革。
高等教育的大跃进,脱离了客观事实和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了大学生的劳动力供给,导致供给过剩,劳动力价格降低,所以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扩招是用国家政策扭曲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即浪费资源,又影响效率。
高校扩招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的同时,也同时也给大学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因此,采取科学的态度正视这些问题,有利于大学和谐的发展。
一.大学扩招的利弊从国家和社会发展角度看,扩招显然利大于弊。
但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大学扩招有许多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等等。
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主要有: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平均素质降低;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扩招给后勤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社会对人才文化程度的需求呈梯度攀升;研究生、博士生含金量逐渐降低。
第三,从社会方面来看,今天中国的确出现了“人才缺口”的现象,许多人觉得培养大学生应该能够填补人才缺口。
但现实中人才缺口并不等于大学生缺口,经济结构多元化要求人才多元化,而高校扩招下,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而不慎考虑社会人才结构需求,导致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冷门专业无人问津。
大学盲目扩招的危害
大学盲目扩招的危害误国篇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有了较大提升,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强民富的标准。
中国的教育投资还很少,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按照中国教育中长期规划来考量,到2012年中国的教育经费要占到当年GDP的4%,也只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连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都不如。
何况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基数巨大的国家,全国青少年无论数量还是比重都是很大的。
看似天文数字的教育经费,平摊到每个学生头上,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数字。
中国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还会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这些都会耗费很多的教育经费,剩下的可用于大学教育的经费就不多了。
为了生存,大学普遍大量举债,到2008年,全国大学欠债就已经高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惊人的速度猛增,大学被迫走上了负债经营的道路。
为了还债,各个大学只好动用一切可能之手段,游说国家教育部以及各个省级主管部门,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靠收取学生的学杂费来支撑学校的正常运转,走上了以生养校的不归路。
大学扩招,学生猛增,原有的校园已经容纳不下,学校只好扩建校园。
扩建校园不光要耗费大量的教育经费,而且还要占据大量的土地。
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各个大学为了所谓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纷纷超量征地,导致大量土地被闲置,给国家土地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目前,中国学校过量征地现象非常普遍。
一所著名的高中,其占地规模就不亚于英国的剑桥大学,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中国的大学,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在迅速增长,可生源却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苗头。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已经大大降低,按照中国目前的招生规模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再过十年,中国一批教学质量不高的大学就将因为招不足学生而破产。
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损失。
大量的国有教育资产被闲置,对中国的教育系统也是一大打击。
大学生数量的猛增,导致学校师资力量和各项投资的严重不足,势必影响大学的教学质量。
大学扩招的几宗罪--给国家企业人民带来最严重损失
大学扩招的几宗罪—给国家企业人民带来最严重损失说高校扩招是万恶之源,很多人可能觉得这话偏激,或者会说,最多就算是教育的万恶之源吧,其实非也,它不仅是教育的万恶之源,其实也是社会很多恶之源,而且不仅是恶之源,更是恶之果。
且说它的七宗罪吧:一宗罪:大学扩招,挤占国家用于教育的有限资源,使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基础教育的更少,基础教育的发展被严重损害,或者停滞不前,或者乱收费泛滥,适龄儿童失辍学现象再次回潮。
二宗罪:大学扩招,而国家其实又根本没有能力承受增加的经费需求,不得不采取高收费政策,暴涨的学费使很多成绩优秀而经济困难的学生被拒于大学之外,直接导致了国家优秀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宗罪:大学扩招,使大学现有的教育软硬件设施不堪重负,与迅速增长的学生人数严重失衡,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下降,人才培养受到损害。
大学扩招,使学费暴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成才是家长含辛茹苦培养造就,和国家完全没有关系,甚至国家还因此狠赚了自己一笔钱,因为和国家的感情疏远,爱国感情削弱,所谓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国家建设的口号显得苍白无力。
四宗罪:大学扩招,超过了基础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使高考分数线一降再降,有些地方已经降到了四百分以下,而在七百五十分总分的情况下,四百五十分以下就是不及格,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基础知识根本不牢固的学生进入了大学。
前几年看到一则新闻,说是北京中小学开始向外地招聘教师,因为本地师范类毕业生素质太低,已经直接影响到北京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其实,这就是北京历年来高考录取率过高,超过其基础教育水平结出的恶果。
五宗罪: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超出社会对大学生的接收能力。
使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或者不得不从事与大学学历不相称的职业,浪费了人才和资源。
而且由于家庭和学生本人为上大学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出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读书无用论也再次抬头。
六宗罪:大学扩招,挤占了本应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资源和生源,直接导致了当前国家技术工人的短缺,企业发展在技术层面受到限制,现在有趣的情况是,对企业来说,大学生多如牛毛,甚至大幅贬值,而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却怎么也招不到。
诲人?毁人?——谈高校扩招的弊大于利
诲人?毁人?——谈高校扩招的弊大于利1999年,教育部宣布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继续扩大,自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
高校扩招固然使得更多的人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带来了全民素质的一定程度的提高,高校收入增加,提高中学的升学率等多个有利方面,但是同时,高校扩招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虽然很多舆论大肆渲染它的利处,但是在我这几年的观察和亲身体会之后,我认为,实际上,高校扩招弊大于利。
高校扩招,其弊有五弊一:高校扩招,操之过急,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就是失败的。
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家急需拉动内需,搞活经济。
而如何拉动内需,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调查显示,老百姓肯掏腰包的,有三大消费:一是住房;二是教育;三是婚丧。
所以,从1999年开始,中国开始掀起了地产热,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扩招,教育开始产业化。
而实际上呢,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使内需得到拉动,相反,许多家庭不得不省吃俭用,想法设法节省开支预备为子女支付高昂的学费,从中我们得出结论,高校扩招操之过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大学是一个搞学问,搞科研的地方,需要一个清洁安静的环境,而改革却将大学带入市场,用市场化的思想建设大学。
而中国的市场化并不完善,并不成熟,最后的改革结果是将市场的乌烟瘴气,利欲熏心带到了纯净的“象牙塔”中,如此还能搞好教育?弊二,高校的扩招变原本的“精英教育”为现今的“普及教育”,大学生素质令人堪忧。
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实际上是以降低录取分数线、放宽录取条件为代价的,这就使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增多,其中鱼龙混杂,不可避免的造成大学生素质的平均下降。
以辽宁省为例,1998年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1999年就骤降为465分,分数线如此大的差异足以说明两年录取新生的学习质量和人员素质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近几年“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的出现,更让我们质疑“这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素质么?”我想,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低素质学生入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同时,管理和教育上的缺失引起的。
高校扩招利弊
我是深受其害,我是1999年也是第一届可以扩招的正取生一、很多有钱人可以更不把高考当回事二、很多学校把教育当产业抓三、鱼目混杂,教育混乱四、虽然大学生多了,但并不代表中国人的素质高了五、根据了解,大多学校里扩招生与统招生之间有隔膜,我们就是30个统招生和10多个扩招生没住一起,他们住公寓,我们住宿舍,然后有活动我们举行的他们不参加他们举行的我们不参加六、同上,班级管理混乱,就是由于以上隔膜,两边都不服对方管理七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扩招弊大于利今年紧急刹车.chinareviewnews. 2006-06-12 20:43:21日前,中国教育部发布消息:今年国家下达的高校招生规模增长幅度不超过5%,并采取严格措施防X高校擅自扩招。
随即,众多高校表示今年招生规模将与去年持平而不再扩招。
轰轰烈烈进展了七年的高校扩招运动终于在今年放缓了脚步,引起广泛关注。
教育界人士认为,只有这样,中国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轨道。
〔《工人日报》〕1、损害学术评判机制影响民族开展潜力大学扩招将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化成为大众教育,虽有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扩招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压力相当明显,因为招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开展,局部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些高校靠收学费来维持生存。
目前,高等教育品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准亟待提高。
〞〔某某《新世纪周刊》〕借扩招的东风,大陆高校纷纷借机创收,“教育产业化〞之风也随之大行其道。
就在高校开展一味贪大求洋之际,大陆学术界却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学术评判机制。
在目前高校师资评价标准上,科研成果的数量往往是第一位的,一些真正致力于教学或者可能有重大创新的根底领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而一些具有重某某论价值的根底性创新需要付出数年、数十年甚至一生的精力与时间,但是目前大陆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过于重视短平快,使一些善于钻营之辈荣誉加身。
大学扩招的利弊
弊端:1教育质量的下滑老师与学生的数量不成正比,导致1老师所教授学生的数量上升,精力不足,(对比导师制度)学生水平趋向大众化。
师资力量阻碍扩招2老师也在扩招老师自身水平不高纵观绝大多数师范类学校,川师均是二本类院校. 4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氛围受到影响,进一步使教育质量下滑,一系列的恶性循环2 大学生取消工作分配不到十年,扩招就进入就业市场,扭曲课大学生就业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与薪水的降低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这样,人才高消费现象便产生,且愈演愈烈,人力资源被无谓浪费,出现了教育“过度”问题。
创造的价值在下降,政府与个人的投入加大3盲目开设新专业进行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培养出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就业难,浪费大学四年学习资源5由于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越来越被动,普通高校不遗余力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名校则拼命扩大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规模。
事实上,知识水平的升级并没有与教育层次的升级成正比例,本科及本科以上三大学历层次的知识水平差距正在缩小,三者间的能力档次已不是十分明显。
6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
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
截止2007年9月,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到2000多亿人民币。
为了偿还贷款,一些学校不惜提高学费,降低分数录取。
恶性循环就业率作假,被就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扩招之后,不安于学习而只想混张文凭的现象明显增多;各种标新立异,道德缺失的行为大量存在。
扩招后教育经费的紧张造成学校不断提高学费。
补贴、扶贫金的有限使得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得不出去打工,追求各种诱惑增多。
这些都对整个校园的学风、道德、文化环境造成强大的冲击。
好处:1提高高中升学率(数字的意义何在?难道只是一个争得奖金获得表扬的工具,在排名中名列前茅?),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梦源于何处,只是挣脱学业的工具,到底是自己的梦,还是家长的梦,还是与人攀比的梦?)(何为圆了,难道就是跨进大学门槛的那一步?学习是自身的事,纵然有好的平台,但学习的主体任然是自己)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何为国民素质,从教育上来看,中国的教育偏重文化知识,应试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教育改革不彻底,不成功。
大学扩招
大学扩招的利与弊定义: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即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0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简介:中国大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尽管在逐年增长,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
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开始自主招生。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
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这些都是扩招的内容。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教育功能视角下高校扩招的得失
教育功能视角下高校扩招的得失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在人们的生活和事业规划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不断扩招,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高校扩招并非没有问题,它同时带来了许多得失。
在教育功能视角下,高校扩招的得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教育效果的减弱高校扩招意味着更多的人要接受高等教育,这反过来又意味着高校需要加大招生人数,但高校对于教育质量的保证并没有随之加强。
因此,高校扩招后,教育水平的质量往往会受到影响,新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不足,会导致就业压力山大,进而影响到社会竞争力的提升。
二、学校硬件设施压力加大高校的扩招意味着学校需要满足更多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这包括了宿舍、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设施的扩充和建设。
与此同时,对于人员的管理也要加强。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因此,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员压力和硬件压力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得失。
三、招生质量的下降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招生的标准就势必会松动,这会导致招生质量下降。
有些学生在高考中,由于分数线降低,能够进入大学,但可能并不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或者所选的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因此,学生和社会也会面临一些更严峻的问题。
四、学校传统文化和校风的破坏高校在拓展师资队伍,引进优秀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增加了来自各地不同背景的老师和学生。
这会不可避免地对学校文化和校风形成破坏,这也是高校扩招的代价之一。
五、学生资源的稀缺性减弱高校扩招虽然会增加人才资源,但因为人数的增加而使得学生的稀缺性减弱,也就意味着就业的竞争迅速增加,可以享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这导致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就业形势,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六、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逐渐衰退高校扩招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由于扩招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优秀的教师资源,并且学生人数增多微弱,导致学校的教育质量降低。
其中,一些优秀的学生的学习机会、创新思维和能力会受到限制,甚至可能会受到排挤。
高校扩招的利与弊
高校扩招-背景
受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家急需拉动内需,搞活经济。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必须加快培养三类人才,即高素质劳动者,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
历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Fra bibliotek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
教育产业化的通俗理解: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的各种举措。
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教育市场化理论等,是1992年之后教育经济界的研究热点,在1998年高校扩招和高收费后达到高潮。
01
02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利益驱动下,许多学校盲目扩招!
录取分数总体下降——许多低分录取的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认真,组学能力差加之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辅导员、班主任因学生人数过多,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照顾不到,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向和困难 很多高校都增设如法律、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但其师资力量却不容乐观,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课程改革,学科建设进展缓慢,许多学科的教学内容陈旧,观点落后,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 1462.5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903.36万人,成人高校 559.1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2.98万人和103.18万人,增长25.63%和22.63%。
研究生发展较快。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0.26万人,比上年增加 3.74万人,增长22.65%。在学研究生5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0.78万人,增长27.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扩招十大弊端
一、就业结构出现矛盾。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技工缺乏。
现在中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社会,还远没有走进知识集约型社会.人多资源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市场上更多的是需要劳动技术人员而不是大学生. 而高中、大学易考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地位尴尬,本科易考又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尴尬.扩招使得人们心态浮躁,大多数高考落榜生不甘于学手艺、找工作,而走复读、成考之路,令技工、工匠更加缺乏.所以现在厨师能拿五千一个月,大学生有的只能拿五百一个月.美国劳动技术工作用中国人,中国劳动技术是不是要用非洲人?这种不结合中国实际的扩招速度令人担忧.
二、学生素质下降。
高校扩招本是建立在"宽进严出"基础上的,而"宽进严出"在中国一直就是句空话.统招的扩招使得高校的进入门槛低了,大学生素质自然下降了.而且近年来高校为了收益纷纷大搞教育和自考等,使得教育成了高考落榜生入大学的捷径.高考本应针对有工作经历又想继续深造的,而现在的低龄化却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了.他们以极低的进入门槛(高考试卷听说比高中会考试卷还简单),极轻松的学习(上网游戏和恋爱)极容易的获得了文凭.这样造成很大的问题,诸如报纸上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贩毒""大学生三陪""大学生杀人"等字眼.而高校软件、硬件方面跟不上扩招速度,培养质量下降了,而就业难又使得本科生、研究生疲于找工作而无心学业,使毕业生质量走上恶性循环。
老师说,学生一年不如一年.企业领导说,毕业生一届不如一届!
三、学生负担加重。
以前考大学难,很多家长就把眼光放在职业教育上,更多的人选择学门手艺.而现在考大学简单了,整个社会都浮躁了.家长的期望值也渐渐水涨船高,从考大学转变为考本科,又由考本科转为考名校了.这几年,家教,复度,择校,家长陪读,教师体罚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高中休息日没了,寒暑假缩成几天了,晚自习加时了,一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排名次,分重点班,加资料等越演越烈.甚至波及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并且应试教育还顺势而上了.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考试就激烈了,部分学校把高中那一套搬到了高校.又使得一些并无真才实学又无科研热情的人借着应试教育混进了研究生行列,又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又有科研热情的人被应试教育挡在了研究生教育门外.研究生队伍也变得良秀不齐.而公务员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四、受教育程度出现两极分化。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就有更多的人考研考博,呈现一种高端化;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成了普遍意识后,会让上学无用论盛行,会出现更多的辍学者甚至不入学者,呈现一种低端化.由于人们的心态浮躁了,现在已没有年轻人甘心去学手艺进职校了,造成了人才断档.这样的两极分化是不利于国家的发展的!而且,一个国家,让文盲去搞研究,说明这个国家落后.但一个国家,让博士去挖煤,也绝不能说明这个国家发达!总之,欲速则不达!
五、绞乱社会公平。
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发生严重的倾斜.2004年,上海,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5%和52%;而贵州云南却还在10%左右徘徊.这使得一部分地区人才饱和,一部分地区人才稀缺,间接的使贫富差距越扩越大.这不利于和谐社会发展也不利于西部大开发.让东部的学生上完大学后投身西部似乎有些一相情愿,而让西部的学生上完大学后回去建设西部则更为现实.我倒觉得应将高校招生计划向西部的学生倾斜或西部建校,这样可能会更好!
现在搞个大学文凭是件相当容易的事,除了普通高校七、八百万的招生规模,使得高招入学率达到80%,还有无数民办、自考、成教。
只要想上就能上。
而找工作,在有限的岗位面前,学历并不是主要因素,主要考验的是家长的实力。
有关系的,哪怕是民办、成教的大专生也能进机关。
没关系的,就算是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只好去摆地摊。
记得08年有则新闻,郑州铁路局有规定:“想进铁路局,先搞亲子鉴定”。
凭后台、关系进入好岗位的这帮人无能无识却深知后台关系的实惠,必不思工作反以攀龙附凤为任,纵横交错,社会黑暗由此而生。
扩招之前,上大学是穷困百姓唯一翻身的出路。
扩招之后,上大学成了既得利益者谋求权益世袭的门路。
中国没有任何一样考核有高考公平,在没有一个更好的选拔制度出台前,高等教育理应担此重任。
从来文化是金钱的禁区,现在也打破了,加重了金钱万能论,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不如.起码人家"宽进严出"有钱也不能拿到学位(比尔盖兹也年近花甲才弄了个名誉的) 。
为什么现在深化改革如此艰难,关键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官员、学者、企业家、垄断国企等)这些原本是改革的推动者现在却成了继续深化改革的阻力。
六、高校负债严重。
现在扩招了,各高校都以校建为己任,大兴土木,动不动就是上亿的贷款。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的债务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
而且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还有一些学校在校名上盲目求大,动不动就冠之省名(如江苏大学),或占上理工,科技(湖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等.一个个搞得虚胖.
七.加剧城乡二元化。
大学扩招,农村人基本都有机会到城市里上大学了,而大学都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城市.这么多人拥进城市,扩大了城市消费,本来城乡差距就大,偏偏农村人甚至举债在城里消费又养活了很多城里人,城市里靠大学发财的人太多了,甚至什么都不用做,租租房子就行了.更何况那些商店,那些娱乐场所,农村人辛苦赚的钱都消费到了城市,当然不利于小城镇建设.使城乡二元化更严重
八、为房价高涨推波助澜。
毛主席当年提出了人多力量大,并鼓励生养,从建国四亿人口一路飚上来。
最辉煌的一代都有兄弟姐妹十几个,偏偏现在结婚需房的主体就是那一代的子女。
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
属于人口高峰。
计划生育没搞彻底,城市还好,农村里一家养两三个的正常,独生子女的反而不正常了。
偏偏农村人是现在买房的主体(城里人有房,郊区人一拆迁就有房)。
本来农村生养的多对城市房价也没什么大影响,在农村弄块宅基地自己建个房子也没多大问题。
可偏偏从99年搞了个大学扩招,基本都有机会到城市里上大学了,这么多人拥进城市,学校扩大了,人口变多了,本就推动了房价。
而且毕业出来又要留在城市,更就推动了房价。
九、影响今后经济发展。
高校扩招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扩大内需,这在扩大城市内需方面确实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是举债上学、贷款买房、就业又难有使得扩招对于扩大内需无异是饮鸩止渴。
内外由扩招推动的高校大兴土木,房价上涨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必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十、资源浪费严重。
高校盲目扩建浪费社会资源;不学无术之流进入大学浪费教育资源;大学生不能很好就业不能学以致用浪费人力资源。
中国本就资源缺少,这样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