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孟之道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孔孟之道的几个问题
佚名
关于孔孟之道的几个问题1、中华文化的三大思想渊源是:氏族社会的道德主义遗产、农耕社会的人生经验、面对一个无法预知和确知的自然界所产生的宗教情感主义。
孔孟之道所代表和阐扬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源流---道德主义。
与中华文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文化的三大渊源:丛林法则、游牧文化和宗教极端主义,其核心源流是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在社会上表现为精英主义。
恩格斯根据西方社会演进过程总结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三大奴役方式是:奴隶制、封建制和雇佣劳动制,这就是西方在丛林法则指导建立的三种不同的精英主义制度,其共同的特点是精英阶层占有弱势阶层的劳动成果,精英阶层在社会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地位。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流变的三个阶段:先秦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
值得注意的是儒学思想流变的引子在天人关系上,两汉经学对谶纬之学穷幽发微,必欲尽出微言大义而后快;宋明理学从穷治《周易》为起点,北宋周敦颐、邵雍和张载都治《周易》并致力于建立完整的宇宙观,程朱陆王前赴后继。
这是儒学思想在治学路线上的一个明显特色。
这个变化过程的内在原因是中国的社会分化日益突出,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不可能不逐步意识形态化,缓慢但是却坚定不移地向精英阶层的利益倾斜。
天人关系和宇宙观的逐步圆通过程,正是意识形态化的标准要求---成为更加有说服力的说法。
孔子正是从对多数人命运深切关怀的角度出发,明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由"道"反"儒",极力主张仁义道德,以推动社会整合和整体协调的实现;后世儒学脱离对多数人命运的关怀,转而对少数人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看重,由"儒"反"道",把维护社会秩序作为中心视野,以礼教为主要手段,极言"自然"而放弃社会整合目标。
先秦儒家注重社会整合和社会教化,而且社会整合是社会教化完善的基础,在实现社会整合上精英阶层具有第一责任,所以孔孟言必称君子、王侯应该如何如何。
先秦儒家关注王道。
汉武帝改正法家认识走极端所产生的错误,充分认识到建立社会认同的重要性,经学家的作用在于改正先秦法家特别是韩非在认识上的偏颇,注重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和建立社会认同的努力。
两汉经学家关注治道。
宋明理学试图把儒学推演成一种包罗万有的宇宙观,不仅开始兼容丛林法则的内容,全面疏远儒学的最有价值的社会整合主张,而单纯注重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已经背离了先秦的人道关怀和现世主义很有一点天国气象,所以清人痛斥他们是"朱子道、陆子禅"。
宋儒开始关注的不是君子应该如何,而是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而是弱势阶层具有第一责任,不再是社会上层精英应该如何如何了。
宋明理学家关注礼教,礼教被精英阶层自私利用以后形成"吃人的礼教",成为接近于西方意识形态那样的东西。
三纲五常是礼教,着眼于社会秩序的维护。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主线,是儒家所主张的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道德是儒家思想的中心命题,家庭人伦是儒家反复申说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隐喻---个人生存状态是由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共同决定的。
个人命运要在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实现的前提下去把握。
道德所要求?quot;利群"与"利他",并不是物质利益上的无谓牺牲,而是为了改善个人生存状态和在把握个人命运道路上具有更高
价值的回报,人与人的主动协调就是通往这一前景的唯一道路。
道德的深刻意义在于个人在物质利益无论膨胀到何等地步,都无法真正完全改善个人的生存状态;个人无论多么能干精明,哪怕你机关算尽也是无法独立把握个人命运的。
3、道德自觉丧失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并且无法逆转,所以社会管理实际上没有根本出路,儒家悲观底调的深刻意义。
道德自觉的维持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成立:一是社区范围和群体规模要小,不能超出舆论监督的有效范围;二是利益关系不能过于复杂,不能脱离舆论监督的常识;三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高度一致,这是道德自觉能够维持主要凭借。
在部落群居时代,个体离开群体无法生存,个体高度依赖于群体,因此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监督是非常有效的。
由于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分化,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实现从此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因此个人命运的把握和个人生存状态的改善也将失去凭借。
儒家的悲观是非常深刻和富有洞见的,直到今天,社会管理仍然没有根本出路,虽然马克思提到?quot;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路向,但是这一道路是以"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为前提的,由于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失去自然资源的有力支持,因此这一道路不再现实。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管理的难题都在于要调和处于不同利益地位的个体去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管理的任务仍然是要没完没了地去和管理对象的松懈和懒惰情绪作斗争。
庄子批评儒家说"有亲、非仁也","相濡以沫,未若相忘于江湖",非常切中要害,确实在社会上推行"道德仁义"不可能真正圆满解决问题,远远没有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分化之前的"自然状态"好(自然意思就是不用费力?quot;自己就那样"好);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就是说庄子是个大傻瓜,只知道奢谈天道,但是不知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自然"不可能了所以只能做这样的人道努力。
孔孟的深刻在于对形势的"不得已"把握全面,因此坚定不移去"求其次","大同"不可能就为实现"小康"而努力。
4、良知与知识的轻重
中华文化是"道"---基于人类理智和良知的人生道路,西方文化是意识形态---即追求一种有说服力的说法。
"道"产生于阶级分化尚未完成的社会,具有一定的全民性和普适性;意识形态服从于充分分化后的统治阶级意愿。
"王道"是主张社会整合基础上的社会教化,是认同建设的努力,追求的社会目标?quot;上下同欲"和"上下同乐",是在阶层利益协调基础上的社会认同,所以"道"不需要追求形式上的说服力,不需要一种形式上的科学性和精巧思辨,而基于丛林法则的精英主义意识形态则相反。
这是中华文化中道德主义思想无法为西方认同的根本原因。
孔孟之道不是一种文化知识,也不是西方的意识形态(即有说服力的说法),而是"失道而后德(因为大道不行所以需要确立人们的德行)"中的"道"和"德"。
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是代表人类理智和良知的人生道路,不是什么单纯的学问和文化知识。
除了梁漱溟和钱穆之外,现代新儒家基本上就是全面使用西学来改造或者注解儒学的治学方法,沿着"礼教"一直走向丛林法则和精英主义的,这大概也决定了新儒家无法走出狭小的学术圈子的处境。
理解儒学必须在思想上走出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藩篱,也就是孟子所提到的"反身而诚"。
理解道德的要求并不困难,但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就不那么容易,这需要一个个人意志力量能够超越个人欲望强度的前提。
这需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意志磨练过程,孟子提到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就是一个砥砺意志,促使个人人
格养成的过程。
孔子夸奖颜?quot;在陋巷。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陋巷本无可乐,但是走出了消费主义的泥坑那就完全不同了,个人受到自身欲望制约的程度就很小。
"明明德"就是这样的人格养成过程,这是在传统社会中,掌握科学技术成为精细职业分工的基础之前,最重要的个人德行,也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学习任务。
实际上,在今天这一方面的重要性也仍然居于首要地位,至少不比学习什么科学知识学外语更不重要。
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工作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帮助学生完成人格养成的过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从职业利益出发舍难求易,现代的知识精英愿意把科学文化知识说成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是求生谋职和回馈社会的基础。
实际上知识如何任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可以正用也可以反用,可以为善也可以用来为恶,驾御知识任用方向的只能是个人的主动选择。
由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限,同时他的破坏力却要高出数倍甚至十百倍,而完全监督一个人的行动往往十个人还不一定管用,因此社会监督并没有一个在低成本上实现的方法,无论是民主还是法制都没有低成本实现方法,所以个人行为不能不主要归结于个人的自主选择,道德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5、孔孟之道适合从宏观管理和战略的角度去研究目前对孔孟之道的研究都集中在文史哲领域,而孔孟的旨趣在于治国平天下,这是非常不协调的。
仅仅靠在文史哲领域援引西方的学术框框,来生搬硬套地看待中华传统思想资源,是不大可能看清楚传统思想资源的重要意义的。
在儒家思想中社会整合目标占据优先地位,是整个社会长治久安的保证,是中华传统积极政治理念的基础,是道德主义理想落实的关键。
因为西方社会阶级分化早,柏拉图已经在主张共产共妻,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更是中世纪神学哲学的奠基人,这是与西方阶级分化的社会现实相适应的,西方思想层面也因此迅速意识形态化,所以西方思想中没有实现社会整合的具有全民性思想。
中华积极政治理念被这些文史哲领域的洋八股专家,宣布为官本位文化,封建忠君思想和糟粕,这些人从西方的精英主义历史经验出发,已经完全不可能理解先秦儒家的思想,最乐于做的工夫是在那里复述宋明理学极端化以后的最恶劣的社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