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礼”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礼”,是等级制,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知礼,无以为立。
孔子是儒家礼教的祖师。
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天下归仁”,即以视、听、言、动皆不违礼,用礼武装全身才是仁。
孔子确是说过“仁”是“爱人”,但“仁”必须受“礼”的制约,在人当中,亲人与他人要有差别。
孔子的“别爱”(差别爱)与墨子的兼爱(平等爱)二者对立,决不可等同与和混,这是礼与仁的关系。
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对亲的生死都必须用礼,这是礼与孝的关系。
他认为能孝于亲才不致“犯上作乱”,他要求“事君能致其身”。
他自己也以“事君尽礼”见讥于时人,以殷的三忠为“三仁”,这是礼与忠的关系。
总之一句话,没有礼就不会有仁、忠、孝等等的美德。
那么,西方就没有“礼”吗?西方就没有等级制吗?
首先,孔子的“礼”是基于农耕文明,奴隶社会(西周),以家庭为中心的等级制,是人间的人伦关系。
西方国家的人伦关系,等级制远远没有中国这么复杂,仅仅从英语单词来看,里面就没有外甥和外孙这样表达。
另外还可以对比中国汉朝与西方公元前后的历史,只需要看一看丧葬制度就知道何为中国的“礼”。
中国文化鼎盛时期的唐宋时候,西方还在“黑暗世纪”(dark ages)。
只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才从宗教的见禁锢中解放出来,后来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更是彻底抛弃了温情脉脉的人与人的关系。
所以说,孔子不可能在西方受到欢迎,孔子与西方是格格不入的。
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俗话说“礼尚往来”,“先礼后兵”……,礼已经成为我们中国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那么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尊崇的文化,也是我国礼文化的奠基石。
孔子的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克己复礼”,要看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及所谓的家教,那就要观察他平时的行为交往,礼一般都是隐蕴其之中。
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在礼的范围内做规范的事,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人。
在自尊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懂礼用礼是必不可缺的,这是前提条件。
其次“以和为贵”,一个人有修养内涵还不都,在人人往来的社会环境中,以礼待人,以礼和人,特是极其重要的。
家庭、社会,上至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和”。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了,人人交往和谐相处,社会也会跟着和谐,国家就会达到一个太平盛世的境界。
最后是“以礼治国”,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复西周的“礼”一直是他的梦想和追求,他主张以礼治人,以礼服人,反对“法治”,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说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
这一思想在他的种种行为中皆有体现。
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推崇的文化,“礼”从古存留至今,是一种摸不着看得到的文化。
它对我们生活文化乃至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在《史记》、《庄子》、《礼记》中都有记载,《庄子》的相关文字如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这里记载孔子往南去到老子的隐居地“沛地”去求教学问。
老子见到孔子不远千里前来求教自己,很高兴的接待了孔子并与他彻夜长谈。
孔子在沛地求教了老子几日,深觉受益匪浅,临行归鲁之时。
老子相送,告诫孔子“不讥人非,不扬人恶”,孔子恭谨受教。
相送到黄河边,孔子望着滚滚黄河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感叹岁月的流逝不止,人生死后去往何方。
老子则以道家思想回应“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贪婪的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迷失自己,徒生烦恼。
孔子礼的思想
孔子礼的思想孔子在早期就提出了关于礼的主张思想,关于孔子礼方面你了解他的形成吗?下面由店铺阐述孔子在礼方面的思想,希望你喜欢。
一"礼"的起源古代所谓礼,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仪式在欧洲封建社会中,"在自然经济关系统治之下,在社会经济生活停滞之下,庄园(封建领主庄园)流行着一种传统观念,一种惯例,作为决定当地习俗的标准此种习俗调节庄园经济的内部秩序和农民与领主之间的关系(柯·明斯基《封建主义》)",张仲实译本,第三产业5页)这种调节封建领主庄园秩序与关系的惯例习俗,包括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就即是礼周礼即是周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它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详尽的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统一性、平等性和对所有成员共同的约束性是他的基本原则由于它以氏族血缘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在其形成与世代沿袭过程中,周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征就通过"周礼"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区别周族与其他氏族的外在标志"周礼"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孔子对当时的礼治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礼"思想晋国女叔齐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可见礼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论语》中谈到"礼"达七十四次,主要是赞美和弘扬周公所奠定的周礼孔子认为礼作为规范社会结构和人们行为的基本制度在很久以前就存在,将来也会永远存在下去,礼治是永恒的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回顾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认为殷礼是以夏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周礼是以殷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由此推论,继周的一代也必须以周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这样一步一步地推下去,虽百世也是可以预知的因此,孔子对西周社会统治的井然有序表现出极强的向往之情,"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他的这种向往是对奴隶贵族统治辉煌时期的依恋、,是对奴隶贵族统治鼎盛时期的追寻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又说:"好直不好学,起蔽也绞"(《论语·阳货》),这都是说学"礼"的重要性二、"礼"的内涵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西周建立起来的礼治秩序已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当时的情况是,"周室衰,礼法隳",王室衰微,礼法败坏而诸侯也是贵族世卿专权,如齐之田氏,晋之六卿,鲁之三家正所谓"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即孔子所谓的 "礼崩乐坏"目睹这种种现象,与礼治下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对照,孔子非常气愤当孔子听说鲁国三位权臣祭祀祖先唱着"雍"来撤除祭物时,就斥责道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三家之堂" (《论语·八佾》) 而当听说季平子竟然比照天子的标准,"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更加气愤,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面对当时如此不堪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复礼就是回归于"礼"当时不仅社会下层的人不照"礼"行事而"犯上作乱",即使社会上层的人也不照礼行事孔丘认为,其所以不照礼行事,因为人们都愿意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求,照着自己的欲求行事所以复礼必须"克己""克"就是战胜的意思,"克己"就是要用"礼"战胜自己的欲求,能"克己"自然就复礼了"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一回事"复礼"运用到家庭关系中,就是要维护西周"亲亲"的宗法制度孔子认为,周礼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尊与亲亲尊尊即尊贵,是维护等级制的原则,它规定人民服从贵族特权孔子礼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贵贱、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藉以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即辨贵贱、明亲疏、别父子、识远近、知上下、使之长幼有序,做到"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礼记·大传》)《礼记·哀公问》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这就是礼的根本作用。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礼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尊重、忠诚和谦逊,提倡了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其核心思想是以仁爱、敬畏和忠诚为基础,强调了人的内心修养和社会交往的规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尽管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中可能有所局限,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可以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和道德伦理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人的修养和内在品德的培养,强调了虔诚、忠信和诚实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往往受到了物质利益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追求个人利益和欲望的满足成为了人们行为的主导。
而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真诚,倡导了恪守道德规范、相互尊重和谦和虔诚的处世态度,这对当代社会中个人品德的培养和提升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倡导了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敬畏和尊重。
在当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导致了道德风气的败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社会关系中的敬畏和尊重,倡导了恪守道德规范、遵守社会伦理、守护家庭和尊重传统的重要性,这对于当代社会中重塑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礼学思想虽然产生于2000多年前,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可以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和道德伦理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不断深入挖掘、传承和发扬孔子的礼学思想,使之真正成为当代社会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doc
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尊崇的文化,也是我国礼文化的奠基石。
孔子的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克己复礼,要看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及所谓的家教,那就要观察他平时的行为交往,礼一般都是隐蕴其之中。
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在礼的范围内做规范的事,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人。
在自尊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懂礼用礼是必不可缺的,这是前提条件。
其次以和为贵,一个人有修养内涵还不都,在人人往来的社会环境中,以礼待人,以礼和人,特是极其重要的。
家庭、社会,上至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和。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了,人人交往和谐相处,社会也会跟着和谐,国家就会达到一个太平盛世的境界。
最后是以礼治国,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复西周的礼一直是他的梦想和追求,他主张以礼治人,以礼服人,反对法治,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说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
这一思想在他的种种行为中皆有体现。
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推崇的文化,礼从古存留至今,是一种摸不着看得到的文化。
它对我们生活文化乃至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在《史记》、《庄子》、《礼记》中都有记载,《庄子》的相关文字如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这里记载孔子往南去到老子的隐居地沛地去求教学问。
老子见到孔子不远千里前来求教自己,很高兴的接待了孔子并与他彻夜长谈。
孔子在沛地求教了老子几日,深觉受益匪浅,临行归鲁之时。
老子相送,告诫孔子不讥人非,不扬人恶,孔子恭谨受教。
相送到黄河边,孔子望着滚滚黄河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感叹岁月的流逝不止,人生死后去往何方。
老子则以道家思想回应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贪婪的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迷失自己,徒生烦恼。
孔子向老子解释自己是忧虑国家不行仁义,百姓不能安乐,人生短暂,不能为国家万民做出贡献。
老子则说:天地运行自有规律,这都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行仁义安天下,这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又何必劳烦人为自然担忧呢。
浅谈孔子“礼治”思想(上)
浅谈孔⼦“礼治”思想(上)孔⼦作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社会思想纵使经过⼏千年的时光流逝也没有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相反却在时间的磨练中更加闪耀。
“礼治”作为孔⼦社会思想中的核⼼部分,在当今社会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
⼀.“礼治”的含义孔⼦所说的“礼”是⼈⽴⾝⾏事于社会的根基和根本,“礼”是最⾼的伦理道德规范。
“礼”涉及社会、政治、军事、⽂化乃⾄个⼈的⾐、⾷、住、⾏等社会、⼈⽣的各个⽅⾯。
“礼治”在西周时期建⽴起来,西周⽤过礼治来规定等级制度下的各种名分,将贵贱、上下、尊卑、亲疏进⾏严格的区分,⽬的是为了维护西周奴⾪主阶级的统治。
⽽孔⼦的“礼治”思想在继承西周礼治的基础上加⼊了“仁”的思想。
孔⼦认为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个整体,“仁”是礼治的基础,礼治是“仁”的⽬标和内容,礼是⾏为规范,是外在的,⽽仁是道德要求,是内在的,两者⼀内⼀外,相辅相成。
孔⼦将“礼治”思想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克⼰复礼和为国以礼。
克⼰复礼即使指约束⾃⼰,使⾃⼰的⾔⾏符合礼的要求。
为国以礼是指维护礼乐制度,维护周天⼦的权威,做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天⼦出”。
为了推⾏礼治思想,孔⼦采取了“正名”的措施。
在《论语》中⼦路和孔⼦有下⾯⼀段对话“⼦路⽈:‘卫君侍⼦为政,⼦交奚先?’孔⼦⽈:‘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不顺,⾔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所措⼿⾜。
”所谓“正名”就是名实相符,体现在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君君、⾂⾂、夫夫、⼦⼦”,天⼦掌握绝对的权威,诸侯、⼤夫不得僭越。
由此可以看出孔⼦“礼治”思想的实质:依照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贵贱、⼤⼩、上下的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
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为准则,以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
⼆.“礼治”思想产⽣的原因“礼治”思想的产⽣受多⽅⾯因素的影响,我主要分为政治、经济、⽂化、阶级、个⼈以及社会⼤背景等六个⽅⾯。
(1)政治⽅⾯:西周末年⾄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建⽴的“礼乐”制度逐渐崩溃,出现了礼崩乐坏、天下⽆道的局⾯。
孔子“礼”的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孔子“礼”的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
其中,“礼”被视为孔子思想中最具代表性和实践意义的概念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宝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借鉴孔子“礼”的思想,可以启示我们如何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行为规范和约束,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遵守规矩、做事有序、有节制、有分寸。
这种规范性的准则,可以用来启示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可以将这种规范性的准则作为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遵循道德的良好习惯和规矩,如尊重师长、关注他人、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等。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形式,加强与社会的互动,感知社会需求、关注公益事业,从中感知道德的内涵和价值。
2、提高师生文化素养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认同,是一种积淀了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根深蒂固的精神理念。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推广现代文化等形式,来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文学、语言等多种形式,加深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使传统文化成为他们思想与生活的一种信仰,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其次,我们可以鼓励师生关注当代文化动态,接触新的思想和文化形态,这不仅能够开阔师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创造。
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包括了礼仪、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要想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生动的、丰富的、把握现代文化内涵的创造性趣味性的文化活动和精神载体,我们就需要把“礼”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来,从学校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来推进“礼”的传承和发扬。
对于高校而言,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同时也能够统筹宏观的全国文化建设,加强全国文化力量的整合与协调。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那么你想知道对孔子的仁礼思想评价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仁礼思想评价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
”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从一个简单的含义上来说,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
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礼”。
对于礼,在我们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人们应该不会陌生。
但是我想对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礼仪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我们就不见得了解的那么多了。
虽然礼仪本身是历史传统的产物,但礼敬意旨和礼敬心态的强调则是礼学的创造性的发挥。
对与礼的思想实质,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知一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
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礼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在礼学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的礼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今天乃至未来的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
因此,本文将探讨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德行和修养。
他认为礼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使社会更加稳定和和谐。
因此,孔子提倡人们要遵循礼制,礼仪是对道德的一种具体实践,是一种尊重和敬畏的表现。
另外,孔子强调内外兼修,认为只有内在的修养才能够展现出来外在的卓越。
同时,他认为礼仪和形式并不是空洞的,而是存在确切的内涵和价值。
因此,他提倡人们要注重礼仪的精神内涵,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外在的形式。
此外,孔子的礼学思想还包含一种自律和宽容的精神。
他认为人应该谦虚、谦让,不能把自己看得过高,也不能轻视他人。
只有通过自我约束和尊重别人,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完整和和谐。
孔子的礼学思想具有广泛的当代价值。
首先,它在当今的社会中保持了其重要性,并且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
例如,在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容易疏离和冷漠。
因此,通过孔子的礼学思想,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尊重。
这样做可以帮助解决许多社会矛盾和纷争,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孔子的礼学思想也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现代社会的浮躁和纷乱。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性和利益导向,使人们容易失去对美好和良好的品质的追求。
因此,通过孔子的礼学思想,可以促进个体的内在修养和精神成长,建立自我约束和道德约束,从而实现更加和谐和美好的生活。
最后,孔子的礼学思想也可以帮助人们完善个人和组织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有效的领导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孔子的礼学思想,管理者和领导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联系,从而更好地管理和领导组织。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礼节中,孔子看到了一个人如何通过行为来表现出其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和回报他人的能力,成为了一个坚守传统礼仪规范的人,树立起一个高于一切声誉或爆炸的能力、品格、道德的行为模式,被世人看作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人格魅力的典范。
本文将从礼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的教育方法以及当代价值三个方面对孔子的礼学思想进行阐述。
一、礼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强调了品格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强化。
他将“礼”的范畴不仅限于个人行为的规范,更关注社会群体的和谐,特别强调君子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认为在一个和谐、尊敬和平等的关系中,人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认为,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展现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一。
此外,还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学习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方能够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思维和情感”的理念。
二、孔子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方法也是他礼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主张“以德育人”,注重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培养学生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他不仅鼓励学生勤学笃行,还主张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关注和辅导,对学生进行激发其潜能的引导,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外,孔子强调学生与师生关系的互动,注重师生之间的信任、尊重和信赖,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教育的成功。
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当今社会广泛应用且受到很高的评价。
首先,他的礼仪思想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传承和发扬中找到一种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中华文化得以在发展和变革中焕发出更加生机勃勃的面貌。
其次,他的教育理念让教育成为一项对个人和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业,在现代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制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他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秩序以及道德规范的思考和总结。
在孔子看来,礼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中起着重要作用。
礼仪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范,更是一种道德上的准则,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并培养良好的品德。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仁”,也就是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心态和行为。
他认为通过礼仪的实施,可以培养和弘扬仁爱的精神,使人们互相尊重、帮助和包容。
在他眼中,礼是一种习惯,是人们通过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规范和期望的共同约定,这种共同约定使得社会和谐并促进个人的内心修养。
礼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知耻近乎勇也”。
孔子认为,人应该有一种自觉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可以让人遵守社会规范、谦虚谨慎,并激励人们追求更高尚的行为和品德。
他认为通过礼仪的实践,人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改正过错,提升自己。
孔子也提出了“君子之学以致经”和“君子之行以正礼”这两个重要观点。
前者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对于知识的追求和修养的塑造对于成为一个君子至关重要。
后者强调了行为的规范化,一个君子应该符合礼法,以正规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只有将知识和行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品德和修养的君子。
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当代仍然有一定的价值。
虽然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们对于道德规范和社会关系的追求并没有改变。
通过学习和实践孔子的礼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礼学思想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冲突和矛盾。
通过学习孔子的礼学思想,我们可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以平等、互助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商业竞争激烈,人们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道德和伦理。
孔子的礼学思想提醒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行为,承担自己的责任,遵守道德规范,以正义和善良的行为来影响他人。
浅析孔子礼学思想
浅析孔子礼学思想作者:陈润贤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8期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的国家,早在殷商时期,“礼”的观念便开始形成并出现,直至今天,“礼”的观念仍然是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孔子一生以效仿“制礼作乐”的周公为目标,周礼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礼学思想,不仅丰富了“礼”的哲学含义,而且使“礼”的观念真正实现了其政治意义。
然而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直接明确的指出“礼”具体指的是什么,这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礼学思想,研究孔子思想体系带来了困难,本文从《论语》原文入手,通过分析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与起源、内容、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力图从哲学角度对孔子礼学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礼仁正名名教第一章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与起源1.1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方面,由于铁质农具、牛耕等新的生产技术的投入生产,使得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进而造成井田制的逐步瓦解。
因此周天子对于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也随之逐步的瓦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也就逐步走向瓦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侯的强大与崛起,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发展,诸侯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实力强的诸侯希望兼并实力小的诸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实力小的诸侯强烈的寻求自保的途径,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混战随之展开,同时,周天子与诸侯之间不再是强有力的君与臣的关系,诸侯“僭礼”的行为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乱世中生活,使得孔子无比向往从前由“周礼”所维系起来的“井然有序”的美好社会。
另一方面,社会的动荡造成了人们精神的动荡与思想的混乱,社会的动荡、思想的混乱、统治阶级的式微,这些使得当时的人们陷入深深的迷茫,对未来充满了绝望与恐惧,这就使得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不得不正视社会动荡、国家大乱的现象,不得不思考能使人们心灵的到解脱的途径,不得不试图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对周礼进行了“损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礼学的思想。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仁”,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
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
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
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礼乐为教”思想中的“礼”、“乐”来自于殷周时期的礼乐制度,选取殷周时期研究其起源;将“礼乐为教”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孔子时期作为探究重点;汉代作为“礼乐为教”思想与政治统治融合的关键时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
孔子生活的时期为西周后期,史称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一再强调,夏、商、周三代中,最灿烂、最文明的时代就是周公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具有完整的礼乐制度。
而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时代。
这一矛盾,促使孔子对“礼乐”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能否把“礼乐”与教育联系起来。
以《左传》为例,它在叙事后都有君子的评论,对于事件的评论,最常出现的通常是“礼也”、“非礼也”,即符合道德与不符合道德,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礼乐”依然作为评价人、事的道德标准。
孔子为什么强调礼孔子重视礼的原因是孔子认为“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孔子的礼的认识
孔子的礼的认识孔子的礼的认识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又称孔夫子,他是我国古代文化领袖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礼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深入探讨孔子对礼的认识。
首先,孔子对礼的定义和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规范和习俗。
人们通过参与礼仪活动,学习尊重他人、谦虚有礼、端正品行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孔子称礼为“中和之道”,认为它是调整人际关系、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方法。
在孔子看来,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习俗,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之道。
其次,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和价值。
他认为,礼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缺乏礼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和纷争中。
孔子曾说:“丧礼可乐也。
”他指出,通过丧礼,人们可以学会哀悼和思考生死,从而增加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此外,孔子还提倡孝道、夫妻和谐、君臣忠诚等伦理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礼来调整和维系的。
可以说,礼在孔子的思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社会稳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
再次,孔子对于礼的实践和教育有着具体的要求。
他主张通过学习礼乐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孔子强调要学习典型的礼仪活动,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努力。
他认为,通过模仿先贤的行为和学习历史上的典范,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同时,他还提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君子是指具备德才兼备、修炼身心的人,而小人则是指道德品质低劣、不懂礼仪的人。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礼,可以将人从“小人”引导成“君子”。
最后,孔子对于礼的认识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
孔子的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儒家思想以礼为核心,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乃至至今,中国人仍然重视礼仪和传统习俗,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礼貌待人、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关系等。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当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对礼学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孔子的礼学思想。
孔子认为“礼”是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即每天三次自我反省,以求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这表明他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和谐相处。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和方式,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他提倡“以礼待人”,即指以一种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证。
孔子的礼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礼”依然是重要的准则。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家庭还是社交场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和规范。
在现代社会,礼貌、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态度,仍然是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交往中,同样需要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孔子的礼学思想对于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友好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礼学思想对教育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提倡“教无类”,即认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以德育为先,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礼仪规范。
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他的思想不仅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教育理念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和弘扬孔子的礼学思想,以其为指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孔子对礼乐制度
孔子对礼乐制度引言: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对于礼乐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独到的见解。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制度在中国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孔子对礼乐制度的看法,以及他对礼乐制度的贡献和影响。
一、孔子对礼的理解和重视孔子对礼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认为礼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孔子将礼定位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伦理,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遵守规范的礼仪,人们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孔子强调礼仪的重要性,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能够遵循道德准则,追求和谐。
二、孔子对乐的意义和作用孔子对乐的意义和作用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乐是一种能够调和人们情感的艺术形式,可以使人们心灵得到宁静和安抚。
孔子主张通过音乐和舞蹈来陶冶人们的情操和品德,用乐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他相信乐能够激发人们的良知和道德感,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举止。
三、孔子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贡献孔子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贡献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首先,他对礼乐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将其作为一种教育和培养人的手段。
他编撰了《乐经》、《礼记》等著作,对礼乐制度进行了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指导。
其次,孔子强调君子应该具备的“德音”和“德行”,即善于领悟音乐的美与道德之间的联系,用音乐来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
他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教导,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四、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影响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时代,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强调,推动了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后世的礼仪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孔子通过弘扬礼乐之道,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和后继者,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对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总而言之,孔子对礼乐制度的看法和贡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倡导的礼学思想是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当代社会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礼仪之道、修身之道以及治国之道,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着深刻的内涵。
孔子认为,礼仪之道是人们相互之间遵循的一种规范,它包括了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各种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等。
孔子主张,人们应该遵循礼仪之道,保持恪守礼节、讲究礼貌、尊重他人,并且在行为举止上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增加人际交往的美好和谐。
在修身之道上,孔子主张人们应该注重修养和自律,要有德行、端正品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孔子强调了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倡人们要真心实意地做到恪守礼仪和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在治国之道上,孔子主张君主要有德行、具备领导才能,同时也必须遵循礼法,尊重和崇尚礼乐,以此来确保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和谐。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建立在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规范的社会秩序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古代影响深远,对于古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当代同样也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这对于当代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等。
而如果能够借鉴孔子的礼学思想,重视道德和礼仪的教育,强调社会规范和秩序,必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孔子的礼学思想也提出了以人为本、重视个体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观念,这对于当代社会的精神建设和道德教育有着启发作用。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往往对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产生质疑,这也使得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代表,他的礼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和道德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他认为,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文化因素,它可以提高人类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孔子的礼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在中国人民的心灵中形成了重要的传统价值观念。
孔子的礼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修养与行为规范,二是社会的组织和管理。
孔子在其著作《论语》中强调道德、礼仪、仁爱、正义等方面的问题,他主张要以礼仪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使人在行为上遵守规范,在交往上注重礼节,在内心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他也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要以礼法来维持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孔子的礼学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礼仪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使人们在行为上更加规范,交往上更加注重礼节,内心上更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从而构建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其次,社会秩序的维护十分重要,通过礼法的规范管理可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组织有序。
最后,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善意,这种关爱和善意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中,更体现在社会组织、政治管理中,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
总之,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其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其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可以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进步。
孔子礼的思想的例子
孔子礼的思想的例子孔子的礼制思想探析——以《论语》为中心“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论语》包含了孔子对“礼”的诸多论述,其中提到“礼”的地方达七十余处,尤其是《八佾》篇和《乡党》篇更是集中记载了孔子对“礼”的认知与态度。
孔子的礼制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礼的内在本质、外在形式、尊卑等级、生活日用等各个方面,对当今国家、社会的有效治理,人类生活的有序运行都具有积极的启示与指引作用。
一、礼之本孔子继承周礼,赋予其“仁”的内涵,认为礼之本在“仁”。
所有的“礼”都要以“仁”为根本出发点。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还讲什么礼,讲什么乐呢?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关于“礼”的一切论述都基于“仁”,从“仁”这一核心思想出发。
所有的“礼”都要表达传递内在的“仁”。
没有内在的“仁”,也就没有所谓的“礼”。
杨伯峻先生指出,“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谈不上礼。
”孔子与弟子的诸多对答都显现了其“礼之本在仁”的思想主张。
其中孔子与弟子林放的对话更是突出了“礼之本”。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社会地位并不怎么高的林放懂得问礼之本,思考礼的本原,这与季氏等三家的僭礼之举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得到孔子的称赞,谓之“大哉问”。
在孔子看来,礼不在于其外在如何奢侈铺张,而在于是否合乎礼义,是否是内在情感的真实表达,也就是说礼在于是否包含“仁”的内在。
丧祭之礼尤其如此,“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
“丧,与其易也,宁戚。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礼记·檀弓上》)丧祭之礼不重奢华,而强调礼之本,重在是否有哀戚之心,提倡情感上的质朴与纯真。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摘要: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主流,是深受两千多年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礼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释了孔子的礼学思想。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对周礼的因革损益,但是究其起源最早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时期“礼”本身,“礼”源于中国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孔子思想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内容,是对周礼的因革损益,其中从内容来讲“仁”为核心,“和”为目的,从范围上来讲涉及到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
孔子礼学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始终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中。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礼”的核心——“仁”孔子对周礼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即以“仁”补充“礼”,突显“仁”在“礼”中的核心地位。
孔子曾在《论语》中提到109次“仁”。
”(一)行“仁”要守礼人之为人就在于人遵守“礼”的规范,达到“仁”的境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具体体现在视、听、言、动四个方面符合礼,深刻体现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是达到仁的一种方式,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希望人们能够由礼这种外在的约束转化成为内在自觉的道德意识。
通过自觉遵循礼的各种规范要求达到仁的境界,成为圣人。
“人如果脱离了‘礼’的约束是无法达到“仁”,只有礼和仁相结合才能培养高尚的人格。
”所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行使“仁”必须要遵守“礼”的各项行为准则。
(二)行“仁”要由己行“仁”要由己是指人要提高道德自觉性,这是达到“仁”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仲弓问仁抑或是司马牛问仁还是子张问仁,孔子皆表达了做到“仁”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实行仁德要靠自己,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孔子"礼"的思想
教育学原理专业 王团 2005154
[摘要] 孔子礼学源于关系人类存在的意义上的古礼,它是对濒临崩坏的古礼的承继,又是中华礼文化得以形成并传衍久远的端绪
在欧洲封建社会中,"在自然经济关系统治之下,在社会经济生活停滞之下,庄园(封建领主庄园)流行着一种传统观念,一种惯例,作为决定当地习俗的标准
此种习俗调节庄园经济的内部秩序和农民与领主之间的关系
(柯·明斯基《封建主义》)",张仲实译本,第三产业5页)这种调节封建领主庄园秩序与关系的惯例习俗,包括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就即是礼
[4] 张培国.孔子礼治思想浅析[J]. 管子学刊.2002(3).
由此推论,继周的一代也必须以周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
这样一步一步地推下去,虽百世也是可以预知的
因此,孔子对西周社会统治的井然有序表现出极强的向往之情,"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他的这种向往是对奴隶贵族统治辉煌时期的依恋、,是对奴隶贵族统治鼎盛时期的追寻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故君子名之必可行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正名"就是整顿有些人特别是在位的人与他的身份不相符合的言论和行动,"正名"是维护礼的重要主张
孔子认为,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各人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
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所以说"名之必可行也,言之必可行也
在当时孔子称之为"天下无道"的时代,奴隶社会已经垮台了,旧的平衡已经失去了,周礼已经崩坏了
孔子还妄想要恢复旧的平衡,要复礼,他宣扬"中",以之作为礼的根据和"复礼"的理由
"中"的具体规定就是礼,即是周礼
"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意思是说,子产对于老百姓,宽的太过,严则不及
过和不及都是错误的
事实上为君,为臣,为父,为子的人都合乎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之道,这就是"天下有道"
(3)"中"的理论
"允执其中"(《论语·尧曰》),"其"就是"两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庸》),"其中"就是"两端"的"中"
就是要确确实实地抓住"两端"的"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
孔子又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论语·泰伯》)又说:"好直不好学,起蔽也绞"(《论语·阳货》),这都是说学"礼"的重要性
二、"礼"的内涵
(1)"克己复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西周建立起来的礼治秩序已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当时的情况是,"周室衰,礼法隳",王室衰微,礼法败坏
而诸侯也是贵族世卿专权,如齐之田氏,晋之六卿,鲁之三家
《礼记 ·哀公问》说 ,"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这就是礼的根本作用
(2)"正名"的理论
为了维护周礼的尊严,为了贯彻亲亲尊尊的原则,孔子又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所以复礼必须"克己"
"克"就是战胜的意思,"克己"就是要用"礼"战胜自己的欲求,能"克己"自然就复礼了
"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一回事
"复礼"运用到家庭关系中,就是要维护西周"亲亲"的宗法制度
孔子认为,周礼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尊与亲亲
尊尊即尊贵,是维护等级制的原则,它规定人民服从贵族特权
孔子认为礼作为规范社会结构和人们行为的基本制度在很久以前就存在 ,将来也会永远存在下去,礼治是永恒的
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为政》),他回顾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认为殷礼是以夏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周礼是以殷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
周礼即是周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它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详尽的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统一性、平等性和对所有成员共同的约束性是他的基本原则
由于它以氏族血缘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在其形成与世代沿袭过程中,周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征就通过"周礼"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区别周族与其他氏族的外在标志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哩
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从他那个问题的首尾去盘问,[才得到很多意思,]然后尽量去告诉他
"其实还是折中主义
孔子所说的"两端",是没有斗争的、静止的两个方面
他所说的"中",就是要永远保持统一体的平衡,不使发生质的变化,他的这些观点是形而上学反辨证法的观点
正所谓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
"(《孟子·滕文公下》)即孔子所谓的 "礼崩乐坏"
目睹这种种现象,与礼治下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对照,孔子非常气愤
当孔子听说鲁国三位权臣祭祀祖先唱着 "雍"来撤除祭物时 ,就斥责道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奚取三家之堂" (《论语·八佾》)
孔子礼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贵贱、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藉以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
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即辨贵贱、明亲疏、别父子、识远近、知上下、使之长幼有序,做到"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周礼"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
孔子对当时的礼治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 ,形成了自己的"礼"思想
晋国女叔齐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
"(《左传》昭公五年)可见礼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论语》中谈到"礼"达七十四次,主要是赞美和弘扬周公所奠定的周礼
"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
如果礼治制度遭到破坏 ,"名不正",就会使"礼乐不兴","刑罚不中",造成"民无所措手足"
在当时的社会大转变中,"礼崩乐坏",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他认为,必须是有棱的酒杯,才可以叫做觚,如果没有棱,就不是觚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
"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很崇拜周礼,主张"复礼"、"为国以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治秩序
孔子提出的"复礼" 的办法是"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关键词] 孔子;克己复礼;正名;中
一、"礼"的起源
古代所谓礼,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仪式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正是周礼遭到破坏的写照
正名就是改变这种状况,按照礼的要求恢复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谨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 ,也就是"齐之以礼"
而当听说季平子竟然比照天子的标准, "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更加气愤,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面对当时如此不堪的社会现实 ,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复礼就是回归于"礼"
当时不仅社会下层的人不照"礼"行事而"犯上作乱",即使社会上层的人也不照礼行事
孔丘认为,其所以不照礼行事,因为人们都愿意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求,照着自己的欲求行事
只有中才是正确的
可是怎样决定那个中呢?孔子以"礼"作为"中"的具体规定
这也是"中"作为"礼"的理论根据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1 论语译注[M]1 北京:中华书局
19801
[2]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三卷[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八卷[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