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音乐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之美

摘要:我国是诗歌大国,流传下来大量古典诗词,古典诗歌和音乐具有渊源关系,古典诗歌的节奏、境界和吟唱都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音乐之美,需要细细品味。

;音乐;音乐美

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1

我国是诗歌艺术的大国,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灿若群星,内容包涵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优秀的古典诗词十分美,美在语言、音韵、意境、哲理。很多学者多从这些文学的角度来研读古代诗歌,发掘它的妙处,彰显它的魅力。从另外一个重要角度看,诗词除了文学性、文学特质外,它还具有十分鲜明的音乐性。《诗经》300多篇,其中《风》九是各国的地方乐歌,《雅》则是周朝京畿一带的乐歌,《颂》则是专用于皇室或者民间宗庙祭祀的乐曲,虽然风格有很大不同,曲调差别很大,形式很多,但其音乐性的特点有目共睹,都能够演唱。《诗经》之后,诗歌创作逐渐发展壮大,例如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体裁、内容、特点在变化,但无一例外,都继承了音乐的个性特点。我们看到,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作品就是的合乐歌词,唐诗和宋词也发展到了以曲谱为依据进行词的创作。元代和明代以后的散曲和剧曲大大发展了唱词的形式,作品中,音乐成分不亚于文学成分。从我

国古典诗歌发展变化过程来看,诗歌与音乐的确存在极为密切的艺术基因联系。

秋?古乐篇》和我国敦煌壁画展示的,就是诗、歌、舞的三位一体的优美表演。原始社会先民从事狩猎、耕种、畜牧、祭祀等的场景历历在目。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进步,社会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丰富,综合类型的艺术逐渐出现解体,逐步分化出诗歌、音乐、舞蹈等比较专业、比较单一的艺术门类和品种,诗歌和音乐渐渐分家了。鲁迅先生曾说,“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诗歌”了,即所谓诵诗和歌诗,但诵诗是从歌诗中分化出来的,它带着原来“母体”的节奏和韵律,走向纯粹文学艺术的道路,但它又的确深深遗传了“母体”的基因和音乐的特性。朱自清先生曾说:“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和乐是分不开的,那时诗的生命在唱。”诗歌和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互为影响,互为作用、互相借鉴的对立统一关系。诗歌中有音乐,音乐中有诗的意境。长期倚声填词的创作实践,使诗歌创作也要逐步适应声腔的造型艺术特点,符合音乐的创作规律和审美艺术的特性和特质。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如此紧密联系,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到声音的高下,既要用文字语言去影响读者的心灵,又要激发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情感,让诗歌产生音乐艺术的效果。

1、节奏的音乐美

快感和美感,较好满足人们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当某种节奏被人的感觉熟悉之后,便会产生更加新鲜的追求,使人感到新的满足。由此可见,就节奏本身而言,具有一种特殊的魄力。语言也可以形成音乐的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有高低、有强弱、有长短,有比较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而且是一种很自然的节奏感,但没有经过认真加工,不够鲜明没有特色。除自然节奏外,语言文字经过加工的音乐节奏,也即是诗歌的格律,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哟规律的音乐节奏上的。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奏就显得散漫难以悦耳;然而过于追求相似音乐节奏,又会显得不自然。只有那既符合自然节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艺术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普遍通行的格律。

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数个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是成对地组合在形成顿音。四言二顿音,每顿音两个音节;五言三顿音。还要说明的是,顿音未必是是停顿之处,有时候吟诵到顿时需要拖长,顿音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

齐,同时要兼顾到意义的完整性。

比较拘谨,五七言诗歌则感觉活泼,这其中的奥妙在于音节组合。四言诗歌的前后各有两个音节,没有变出。五七言诗,逗的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读起来就觉得活泼。

这一部分的重复。按照规律,在一定的音节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个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赛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时想起前一句。

以后则须依照韵书。分析大量先秦诗歌的用韵,可以看出较早时期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随意,汉代的诗歌用韵也同样比较宽泛,魏晋南北朝以后押韵才逐渐严格起来。我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所以造成的节奏感更强烈。

2、古典诗歌的音调

色相组成,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存在显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构成整体色彩的调子,叫做色调。一首乐曲由各种声音组成,声音之间的浑然整体关系,构成不同审美风格的音调。一首诗由很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了诗歌的音调。

到审美规律的支配,符合规律的和谐,违背规律让人感到拗口。音乐中之中有协和音程与不协合音程,中国古典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合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古典诗歌的区别,取决于平仄的搭配。

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也可以形成很好的节奏,但并特别不鲜明有力,主要作用在于形成音调的节奏之间的和谐。

叠韵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调,叠音词是声音完全相同的词。即在一连串声音不同的字中,出现了声韵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两个邻近的字,从而强调了某一个声音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尤为促节。至于象声词则是模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构成的词,它只有象声的作用而不表示什么意义,象声同的效果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把人和客观胜齐的距离缩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当广泛。如“参差荇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聊逍遥以相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3、古典诗歌的声情

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的地步。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了。

但没有讲出道理。这首诗的好处还可以从声情上去分析。诗所押的韵(楼、悠、洲、愁)读起来也是徐缓而悠长的。再看前四句中的“黄鹤”,竟重复出现了三次:“昔人已乘黄鹤立,此地空徐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这个双声问连续出现,造成一种新的节奏感,恰当地表现了团登黄鹤楼而产生的思古之幽情。

求变化。“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句式的错落,节奏的变换,造成感情的高潮一个又一个地迭起。而频繁地换韵,又造成感情的曲折与回荡,的确是一首声情并茂的佳作。

参考文献

1]张群《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名作欣赏2002.3

2]肖勤河《诗歌与音乐关系探讨》。《时代文学2001.3

3]马明《文学与音乐》,《青年文学家》200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