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痹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心痹
中医内科学——心痹1. 胸痛,若瘀血、痰浊、寒凝祛除后,治法宜应为A.培补阳气B.补益心血C.气血双补D.滋阴养血E.脾肾两补2. 丹参饮治疗胸痹适用于A.血瘀重型B.血瘀轻型C.阴寒盛型D.痰浊盛型E.阳气虚衰3. 寒凝心脉证的主要特征是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B.胸痛彻背,感寒病甚C.胸痛灼热,烦闷不适D.胸中闷痛,心悸不宁E.胸痛咳喘,烦闷发热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胸痛,若瘀血、痰浊、寒凝祛除后,其治疗方法当着重温补阳气。
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丹参饮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胸痹血瘀轻者。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寒凝心脉证证候: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细目二胸痹要点一概述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室,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 病因胸痹的致病原因主要有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导致心、肝、脾、肺、肾功能失调,心脉痹阻而产生本病。
(二) 病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有气虚、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
胸痹发展趋势,由标及本,由轻转剧。
轻者多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阻滞气机,临床表现胸中气塞,短气;重者则为痰瘀交阻,壅塞胸中,气机痹阻,临床表现不得卧,心痛彻背。
胸痹病机转化可因实致虚,亦可因虚致实。
要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诊断依据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中医治疗心痹经验方
中医治疗心痹经验方中医治疗心痹心痹指因风寒湿热等邪侵及形体,阻痹经气,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久之损伤心气脉络,心脉运行失畅。
以心悸、胸闷短气、心脏严重杂音、颧颊紫红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心脏病。
[诊断]1.本病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2.临床表现:既往多有关节或肌肉游走性酸楚、疼痛等三痹病史。
亦约有1/3的病人无三痹病史。
3.早期心脏症状表现不明显,经多年后始见心悸,气促,咳嗽,咯血,胸痛,浮肿从足跗起等典型症状。
4.体征有口唇发绀,颧颊紫红,心界扩大,心尖区或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
并可见肝大、压痛,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
5.化验血沉及抗“O”增高。
X线检查心脏扩大。
心电图示二尖瓣P波。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情况。
[鉴别诊断]1.胸痹(心痛):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
2.肺心病:具有慢性咳嗽史,以咳嗽气喘、心悸水肿等为主要表现。
[辨证要点]辨标本虚实:心痹多由三痹发展而成。
风寒湿热之邪杂至,侵袭五体,形成痹病,若不及时治疗,进一步由五体之痹内舍于脏腑,则形成内脏之痹。
《素问?痹论》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心脉损害,而发展为心痹。
其证多虚实并存,病之初期以风寒湿等外邪之证为主,久之损伤心气、心阳或心阴;心阳不足,水停为饮,出现水气凌心;心气亏虚,运血无力,则心脉血瘀,此时则为标实本虚之证。
心痹日久,阳气虚衰,可发展为心衰,而成重笃之病。
[治疗](一)现代治疗1.西医认为心痹代偿期无需特殊治疗,失代偿期可采用地戈辛或西地兰强心,或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律失常。
2.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如二尖瓣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
3.注意治疗三痹,防止复发,避免受寒、久处阴湿之地及过度劳累。
4.出现心衰时应限制钠盐摄入。
(二)辨证治疗1.湿热阻络证证候:关节沉重酸痛,心悸,胸闷,发热或不发热,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心脉痹阻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心脉痹阻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 obstruction of heart-vessels 拚音XINMAIBIZU 别名中医:胸痹,心悸,厥心痛,真心痛,西医:冠心病,风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西医疾病分类代码中医疾病分类代码中医病证西医病名定义中医释名在心气虚或心阳虚的基础上,心气运行不畅,心阳不振,不能温运血液,血行不利产生瘀血;或因寒邪,寒主凝滞,痹阻心脉;或痰浊内聚,心窍被阻;或因气机郁滞,而心阳不宣,凡此种种,均可导致心脉痹阻而发病。
西医病因中医病因多因年高体弱;或久病正虚,在心气虚或心阳虚的基础上,心气运行不畅,心阳不振,不能温运血液,血行不利产生瘀血;或因寒邪,寒主凝滞,痹阻心脉;或痰浊内聚,心窍被阻;或因气机郁滞,而心阳不宣,凡此种种,均可导致心脉痹阻而发病。
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中医病机本证是心脉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其痹阻不通的证候。
多因年高体弱;或久病正虚,在心气虚或心阳虚的基础上,心气运行不畅,心阳不振,不能温运血液,血行不利产生瘀血;或因寒邪,寒主凝滞,痹阻心脉;或痰浊内聚,心窍被阻;或因气机郁滞,而心阳不宣,凡此种种,均可导致心脉痹阻而发病。
本证常因感受寒邪,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痰浊凝结诱发或加重。
病位主要在心,多属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候。
心脉痹阻日久,可致心阳暴脱,危及病人生命。
病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心悸怔仲,胸闷或痛,多为钝痛,或为刺痛,痛引肩背及臂臑内侧,时发时止;严重者痛如针刺不可忍,舌见紫暗,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或见体胖痰多,身重困倦,闷痛特甚,舌苔白腻,脉沉滑。
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治疗法则:活血通脉,宽胸定痛。
施治方法:(一)内服方药1.基本方药:(1)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橘络10克、枳壳10克、丹参10克。
心脉痹阻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脉痹阻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心脉痹阻会导致人们出现胸口憋闷、胀痛等不良症状,这种病治疗难度非常大,在患病之后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治疗很关键,目前治疗心脉痹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症状应该采取的疗法不同,中医疗法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心脉痹阻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以下为大家详细剖析能够治疗好心脉痹阻证的常用中药物。
心脉痹阻证,中医病证名。
是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仲、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血瘀证。
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逐渐发展而成。
常因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诱发,故其性质为本虚标实。
心脉痹阻中医方剂1、心血瘀阻证临床表现: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剂:灯盏花素片。
云南生物谷药业所生产的灯盏花素片为单纯黄酮(灯盏花乙素)类制剂,主要用于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的治疗。
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17版甲类产品。
灯盏花素片主要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痹阻,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常用中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当归、生地、降香、郁金。
2、气滞心胸证临床表现: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中药:柴胡、枳壳、赤芍、香附、陈皮、川芎。
3、痰浊闭阻证临床表现: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分析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分析胸痹心痛是指由于心脏血供不足引起的胸闷、疼痛、气急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胸痹心痛多属于心痹范畴,常与气滞、痰湿、火盛等病机有关。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草药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
饮食调整是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方面。
患者应遵循“饮食有节、如时如量”的原则。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推荐多食用粗粮、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此外,可以适量饮用绿茶、红糖水等具有舒展血管、调节血脂的饮品。
改善生活习惯也是胸痹心痛的重要护理方案之一、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过度激动。
要注重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此外,要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对心脏的刺激,预防心脏病的发展。
草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不同病机,可以选用不同的中药组合。
常用的方剂有活络丸、舒心气丸、温经活血丸等。
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络消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
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也是中医护理胸痹心痛的重要手段。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调节气血运行来缓解胸痹心痛的症状。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经络、调理气血来改善病情。
这些物理疗法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胸痹心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总之,胸痹心痛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饮食调整、改善生活习惯、草药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心理调节,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适宜的体育锻炼,改善体质。
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胸痹心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心痹中医中药,针灸治疗
心痹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凡风湿痹不愈,复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风湿痹病情转剧,由脉及心,损害心脏,症见心悸不宁,胸闷烦躁,咳嗽喘满,呼吸困难,甚则水肿、晕厥,危及生命者,称为心痹。
心痹,宋·严用和有“风心痛”(《济生方》)之名,为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系病。
病势发展缓慢,部分患者,起初可无明显风湿痹或心痹症候,常不易发觉,临床应特别加以重视。
渐至病情逐日增剧,治疗较难,危害极大。
目前,在中西医结合的大力推动下,已逐步获得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心痹中医治疗风湿病因病理风湿痹治不及时,或复感于邪,病情增剧,病邪由脉入心,累及心脉,损害心脏,而成心痹。
但风寒湿热之邪,所以侵袭成痹,所以造成风湿痹不愈,反复感染,又与身体抵抗力强弱有关。
症候特征1.轻症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渐至心悸胸闷,呼吸气促,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面白而浮,或双颧红赤如涂朱,运动、劳累、激动后上述诸症明显加剧,多数伴有风湿痹关节疼痛史。
2.重症面色无华,头晕怔忡,短气乏力,自汗肢冷,烦躁闷乱,胸胁掣痛,尤以左胸为甚,咳嗽咯血,声音嘶哑,唇舌青紫,足跗肿胀,立轻卧剧,颈脉动甚,不得平卧或侧卧.或卧则“高枕安桌”而后安,日轻夜剧,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3.危症胸闷增剧,痛苦焦虑,咳喘咯血,呼吸极度困难,足肿入腹、胸,腹胀肝大,面色青暗,目无神采,或见额汗如珠(绝汗),眩晕或晕厥,终至阴阳离乱,或突发死亡。
4.脉舌征脉细弱,或细数,或脱疾,或散涩,或结代,或曳迟,或洪曳,或细微不续。
舌质淡,形胖有齿痕,或青紫,或有瘀点,或白或厚,或少苔而干黄。
五、现代意义心痹,由风湿发展变化而成,损害位置、症候特征、转归预后等方面,与现代医学所述风湿性心脏病相似。
风湿性心脏病,系指风湿热所致的心肌炎留下的心瓣膜损害。
由于瓣膜粘连和纤维化,形成瓣膜口的狭窄或关闭不全,或狭窄与关闭不全同时存在,逐步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痹的证治
心痹的证治李满意1,刘红艳1,陈传榜1,娄玉钤1,张国胜2,刘传慧3 【摘 要】 心痹为五脏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心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心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4型:邪实候(阴寒凝滞证),正虚候(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痰瘀候(心血瘀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五脏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03.014 心痹多由脉痹[1]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心而致;脉痹若见胸闷、心悸、短气者为心痹[2]。
心痹为五脏痹之一[3],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4-5],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痹首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黄帝内经》对心痹进行了系统阐述,如提出本病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脉痹不已;《素问·五脏生成篇》载有面赤,脉来疾数如喘,脉坚实,气积胸中,妨碍饮食等表现;在治疗上,《灵枢·官针》用针灸治疗心痹等。
《黄帝内经》奠定了心痹的理论基础。
隋唐时期巢元方、孙思邈等论有脉痹入心,并提及心痹。
其中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心痹候”,记载本病的脉象为沉而弦,其症状与《黄帝内经》中所述基本相似,认为思虑过度导致心气亏虚,外邪侵入,稽留不去而成心痹。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本病的临床症状描述为“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
《千金翼方》中有“风痹呕逆,不能饮食者,心痹也”。
宋代《圣济总录》将心痹单独列出,系统论述其理法方药,明确强调:“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
”记载有茯神汤、赤茯苓汤、紫石英散、秦艽汤、犀角散等心痹常用方剂,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用药依据。
心绞痛吃柏子养心丸有效吗,治疗方法
心绞痛吃柏子养心丸有效吗,治疗方法心绞痛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症状是在胸部或胸骨后部出现疼痛或压迫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气短、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所引起的。
在中医中,将心绞痛归类为“心痹”范畴,这种疾病可以通过中药的治疗来缓解症状,其中柏子养心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
柏子养心丸是由多种药材制成,其中主要成分是柏子仁和当归,其它成分还包括黄芪、人参、黄精、枸杞子、炙甘草等。
柏子仁和当归以其补血祛瘀、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中药理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达到舒肝解郁、益气开心、益血生肌、滋阴养血等作用。
柏子养心丸具有补气养血、消除疼痛、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于缓解心绞痛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治疗方法:1. 饮食调理心绞痛的人需要控制饮食,少吃热量高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甜点、红肉等。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少吃盐,保持饮食清淡。
注意补充维生素B,有助于改善心肌病变。
2.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对于心绞痛的治疗非常有益,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力和活力,焕发精神,并减少心脏的负担。
建议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以缓慢有规律的方式进行。
3. 中药治疗柏子养心丸是常用的中成药,可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心绞痛,如当归、灵芝、山楂等,并且针灸、推拿、瑜伽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1. 心绞痛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
2. 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停止运动或活动,休息数分钟。
3. 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压力和增加身体活动可以有助于预防心绞痛发作。
4. 不要吸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5. 心绞痛患者要避免突然剧烈的运动或活动,尤其是在饱食或寒冷的环境下,以免发生心绞痛。
6. 对于服用柏子养心丸的患者,应该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用量。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医宗必读》“五痹汤”,主治五脏痹症,可补气养血、温阳通络
《医宗必读》“五痹汤”,主治五脏痹症,可补气养血、温阳
通络
☯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五痹汤出自《医宗必读》,主要用于五脏痹症,有补气养血、温阳通络之功。
五痹汤一方由人参、当归、茯苓、煨白芍、川芎、五味子、白术、细辛、甘草、生姜十味药物组成。
“痹”有不通之意。
所谓“五脏痹症”是指:“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寒;“肾痹”者,善账,足挛不能伸,身偻不能直。
由于本方可治五脏之痹症,故以此命名之。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编者按:本文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号联系,本号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中药方,仅供参考,如需试用,请遵医嘱。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 ZYYXH/T121-2021〕、?现代中医心血管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版〕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等制定。
主要病症:胸闷、气短、乏力,甚那么出现呼吸困难。
次要病症:心慌、咯血、咳嗽、水肿、紫绀等。
根据以上病症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第 6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是指风湿热后遗留的,以心脏瓣膜损害为主的心脏病变。
本病可累及各瓣膜,其中以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
〔二〕证候诊断:1、热毒侵心证:初期多见发热、咽痛,或有关节疼痛,继而出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辄尤甚。
舌红衬紫苔黄,脉浮数或滑数。
2、心肺两虚证:咳嗽,咯痰或干咳,气短,气促,动那么加剧,或夜间突发气促,易感冒。
苔薄白,脉弱。
3、心肾阳虚证:心悸怔忡,形寒怯冷,面色恍白,两颧紫红,气短似叹息状,腹胀,四肢不温,自汗尿少,肢体浮肿。
舌淡苔白,脉细弱。
4、阳气虚衰、血瘀水停证:口唇紫绀,两颧暗红,胁下痞块,颈脉曲张,爪甲青紫,胸闷胸痛或脘腹胀痛,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舌紫暗或瘀斑,脉细或涩。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热毒侵心证治法:清热解毒,养心安神推荐方药:五味消毒饮和黄连解毒汤加减。
金银花、黄连、酒黄精、百合、山豆根、甘草等。
中成药:通塞脉片、银翘散等。
2.心肺两虚证治法:补益心肺。
推荐方药:养心汤加减。
黄芪、茯苓、当归、川芎、炙甘草、半夏、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五味子、党参、肉桂等。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养心氏片等。
3.心肾阳虚证治法:补益心肾,温阳利水推荐方药:真武汤、参附汤加减。
生炙黄芪、淡附片、党参、玉竹、车前草、丹参、葶苈子等。
4.阳气虚衰,血瘀水停证治法:温阳益气,活血利水。
心痹中医论述
心痹中医论述展开全文中医历代医家对“心痹”是怎样论述的?“胸痹”又称“心痹”。
《素问·举痛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胸痹缓急。
”并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方剂。
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胸痹候”提出其病机为“因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
唐·孙思邈在胸痹的针灸治疗上总结了许多有效经验,如“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胸痹心痛,天井主之”等。
至宋、金、元时代,对本病的认识更趋完备,治疗方法也更为丰富。
如《圣济总录·心痛总论》专列有“胸痹门”,并记载:“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
”《太平圣惠方》在治疗方中列有“治卒心痛诸方”、“治胸痹诸方”、“治胸痹心背痛诸方”、“治心背彻痛方”等篇。
观其方具有温通理气,活血通窍的显著特点。
并在“治心痹诸方”中指出:“夫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不去,则时害饮食,心中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痛。
”指出了本证的病因病机为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所客,正气不足,邪气偏胜所致。
至明清时期对胸痹论述更多更细,对胸痹与胃脘痛、厥心痛与真心痛作了明确的鉴别。
《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说:“胃脘在心之下,胸痛在心之上也……。
”《临证指南医案·心痛》徐灵胎也指出:“心痛、胃脘痛确是二病,然心痛绝少,而胃痛极多……”。
明·李木延对其分别更为详尽:“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君,一曰即死;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它脏邪犯心包支络”。
近年来对胸痹之症研究更为广泛深入。
认为胸痹一证病位在心胸,其发病与心、肺、肝、肾、脾诸脏有关,可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肝、肾、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变,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故在治疗上不外“补”“通”二字,补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通血脉,导瘀血,疏利祛痰。
五脏痹五脏痹病名。
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胸痹心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胸痹心痛多属于“心痹”范畴,是由于气血循环不畅、痰湿阻塞、气血逆乱所引起的。
在中医临床上,常采用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两种方剂治疗胸痹心痛。
本文将从实际临床疗效出发,探讨这两种方剂在治疗胸痹心痛中的临床效果。
1.方剂组成及功效血府逐瘀汤是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等中药组成的方剂,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消痞散结,逐瘀通络。
2.临床疗效观察对于胸痹心痛,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等。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发现该方剂能够有效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提高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胸痹心痛的功效。
3.临床案例患者李某,男,45岁,主要症状为胸痛、气短、心悸,经诊断为胸痹心痛。
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好转,胸痛减轻,心悸明显减少,体力恢复。
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的胸痹心痛症状完全缓解。
补气活血通脉汤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通过补益气血、活血通脉,从根本上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状况,使心肌得到有效的营养,达到治疗胸痹心痛的有效功效。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对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可以看出这两种方剂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通过活血化瘀、消痞散结,逐瘀通络的方式,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状况;而补气活血通脉汤则通过补益气血、活血通脉的方式,提高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胸痹心痛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方剂,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病情轻重等因素综合施治。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应该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脏病的疗效,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医中药如何治疗痹症
中医中药如何治疗痹症现代社会以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骨科疾病困扰了大量人群。
很多时候这些疾病达不到手术治疗的程度,但口服西药治疗也不是长期之法,中医中药手段便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在中医看来这种疾病可归属于痹症的范畴。
中医的痹症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者关节活动障碍、僵硬等症状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现代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筋膜炎、落枕等皆属于此病范畴。
痹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痹症的病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是体内正气不足,不能滋养关节肌肉导致的“不荣则痛”。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正气不足呢?首先是久病之人,长期患病,营养较差,正气耗损较多,容易正气不足;其次是劳逸失调的人,比如城市白领或者体力劳动者,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作息不规律,精神疲惫,中医认为“神化气”,精神长期疲惫,自然正气也不会充足;再者是先天缺陷,一些患者患有某些遗传病,自身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骨关节炎或者关节老化较普通人更快。
外因主要是感受的自然界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我们的关节肌肉,阻碍了气血的运行。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气血堵塞则疼痛。
中医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认为内因所致的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是根本原因,外因是诱发因素,由此痹症是本虚标实之症。
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痹症不只局限于肌肉关节,患病日久,痹症还会向脏腑发展,引发诸如:心痹(心慌、心悸、胸痛等心脏病表现)、脾痹(食欲下降、四肢乏力类似重症肌无力)等其他疾病。
现在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痹症的中医病因病机,那么该如何治疗呢?根据不同的病因,目前临床将痹症分为痛痹、行痹、着痹、风湿热痹、寒热错杂、痰淤痹阻、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这几个症候。
治疗总体以“祛邪通络”为法则。
接下来将根据不同证型介绍痹症的内科治疗。
1.痛痹痛痹与寒有关,关节肌肉疼痛较其他证型更为剧烈,而且疼痛部位比较固定,受到寒冷刺激疼痛会加剧,用热敷或者加强保暖,疼痛会缓解。
调心治痹法治痹心得
调心治痹法治痹心得痹症属于中医学的范畴,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麻木、缺乏力量、活动不灵敏等症状。
调心治痹法是中医中一种用于治疗痹症的方法,通过调和心态、调整情绪来达到治疗痹症的效果。
笔者曾经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调心治痹法治疗痹症,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文将分享我对调心治痹法治痹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调心治痹法的概述调心治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调整心态来治疗痹症的方法。
中医认为,痹症的病因主要是因为情志不畅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症状。
因此,调整心态,舒缓情绪,对于治疗痹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心治痹法的具体方法1. 情绪调节调心治痹的第一步就是调节情绪。
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而负面的情绪则会导致气血堵塞,加重痹症病情。
在临床实践中,我会建议患者多与亲友交流,发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此外,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放松身心,也是舒缓情绪的有效方式。
2. 心理疏导除了情绪调节,心理疏导也是调心治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痹症往往引起患者情绪低落、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治疗痹症来说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我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
3. 运动调理运动是调心治痹法中的重要环节。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加肌肉活动,从而舒缓痹症症状。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我会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达到舒缓痹症症状的目的。
三、调心治痹法的效果评估调心治痹法可以有效改善痹症症状,但具体效果会因个体差异而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在调心治痹法的辅助下,痹症症状会逐渐减轻,患者会感觉到身体更加灵活、敏感。
同时,通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好地判断调心治痹法的效果。
四、调心治痹法的注意事项调心治痹法虽然简单,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需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如按时服药、按时进行康复训练等。
其次,患者应尽量远离酒精、烟草等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名医名方』心痹汤
『名医名方』心痹汤组成黄芪20g,党参20g,山楂15g,丹参15g,薤白10g,田七10g,赤芍10g,桂枝10g,红花5g,当归10g,川芎10g,枸杞15g,郁金10g,黄精20g。
功能益气养血,宣痹豁痰,活血散瘀。
主治冠心病初期、中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水煎2次,共取汁500ml,每次服250ml,早晚各1次。
方解本方从临床实践经验所得,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有关药理实验研究而立。
黄芪、党参补气行血,取其“气为血帅”之意,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当归、赤芍、丹参、田七、红花、薤白可养血生血,并能活血化瘀,均具有扩张血管作用,有关实验研究报道,若仅用活血药不能明显增加心排血量与每搏输出量,与黄芪合用,根据病情可以加大剂量,则能明显增加心排血最。
丹参、田七与黄芪有协同作用,既可减少射血前间期与左室射血时间之比值而改善心肌功能,又可明显改善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降低全血比黏度和纤维蛋白原,还可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而提高活血化瘀作用。
桂枝振奋胸阳,温经止痛。
黄精、枸杞、山楂濡养肝肾,滋阴补血,有降低胆固酵、甘油三酯、软化血管作用。
郁金、薤白、川芎能舒肝解郁、行气豁痰,可降低情绪波动的频度和幅度,对于精神刺激、悄绪波动引起的冠心病发作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通阳豁痰、活血散瘀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以治疗冠心病为主,适用于冠心病初期和中期。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认为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以致寒凝气滞,瘀血痰浊,阻碍心脉,影响气血所致。
本方的基本作用是调理气血为主,故疗效显著。
临床系统观察治疗冠心病200例,其中临床痊愈98例,显效26例,有效77例,总有效率87.8%。
加减如心痛较剧者,本方加乳香、没药;心悸不宁者,加生龙牡、炒枣仁;肝火扰心者,加钩藤,栀子;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
中医三招治疗心痹方法
中医三招治疗心痹方法胸痹与心痹都是心脏本身的一些病变。
一属心脏外膜、心血管性病变;一属心脏内心瓣膜性疾病。
前者病症属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后者属肺心病、风心病或其他辨膜性疾病。
胸痹先贤对胸痹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有“真心痛”、《金匮要略》中有“胸痹短气”的记载。
后世医学家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认识,如朱肱认为胸痹是“包络痛”,沈金鳌说:“心痛属包络病,实不在心也。
”胸痹的病因,不外内因七情,外因寒邪,二者导致的病理变化多端。
如寒邪属阴主收引,使气血凝滞而抑遏心阳。
而七情所伤,气机逆乱,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滞则血瘀,血瘀则心血瘀阻,瘀阻又能导致心气不足,造成恶性循环。
胸痹的症状可分为两类,一是因胸阳不运而致,一是因胸阳不通而致,二者同出一源,不过以病症的轻重而分也。
胸阳不运(心绞痛)胸痛闷气,以心前区为主,其痛暂短,疼时或向左侧肩胛部放射。
胸阳不通(心肌梗死)其症胸疼,胸闷,喘息短气,疼痛难忍,并向左侧背部和左侧上肢外侧放射。
面色苍白,汗出淋漓,脉微欲绝。
胸痹的治疗必须因人制宜,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如胸阳不运的胸疼,可用瓜蒌薤白枳实汤,加田三七、降香、灵脂,救心丸等以活血化瘀通阳。
如属胸阳不通,胸疼短气,面色苍白,汗出淋漓,脉微细。
可选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丹参、桂枝。
加服七厘散、救心丸等以回阳救脱。
心痹先贤对心痹的认识,《素问》中有“心痹者脉不通,烦者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的记载,又说:“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
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后世医家各有论述,巢元方在谈胸痹之候中也包含了心痹的症状,如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满自汗出等。
心痹往往内因七情伤脾损心血,使正气不足,形体日渐虚衰,复感于外邪侵袭,侵犯于心而成心痹。
临床多表现为咳喘心悸不得卧,动则心悸更甚,口唇发紫,颜面和两下肢浮肿。
心阳欲脱者则表现为呼吸喘促,心烦不安,汗出肢冷,脉微欲绝等。
心痹的治疗以养心扶正祛邪、活血通脉的原则,根据病情可选用人参养荣汤、归脾汤,生脉散、真武汤、丹参饮等。
心痹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心痹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心痹是指以气度憋,痛苦主要症状的一种病。
重者可心疼背,如刺心。
心痹的病名,最早于《内》并指出其病机理是“脉不通”。
在《灵柩·厥病篇》里就有“诚心疼,手足青至,心疼甚,朝夕死,夕旦死”的,里的“诚心疼”,指的就是心痹的危重候,若是治不妥,或久病失治,予后不良,到仲景所著《金要略》一中,又有一步述,本的治有了比的,指出主是“心疼背”,命名“胸痹”,并提出了“瓜萎薤白半夏”“瓜萎薤白桂枝”等治方。
病因病理(一)外邪内侵祖国医学六淫之邪皆可内侵,致本病,但此中与本病关系大的是寒、湿、火三气。
它都可能造成气血运转的阻碍。
对于寒,《素·痛篇》“冷气入而稽,脉泣而不可以,客于脉外血少,客于脉中气不通,故卒但是痛”,后代医生也有“大寒冒犯心君”之。
于湿,一般多与寒邪相,心痹。
至于火,主要指“壮火食气”即盛致的气虚心阳衰。
(二)情志失思怒,或精神,致肝郁气滞,而气滞血瘀,血瘀脉不通而本病。
《古今医》:“素有痰死血,或因怒气滞⋯⋯”都是本病的要素。
(三)腑失祖国医学在正常状况下,腑之拥有互相依存,互相制的均衡关系,种关系一旦受到损坏,就会生疾病,与本病有关性最大的是肝、脾、三的虚,而尤关。
生理状况下,水上涨以滋心阴,心火降落以壮阳,水火相,阴阳均衡,身体机能正常。
若心阳虚,不可以和煦中土,脾失健运,水阻滞,气心可本病;若水阻滞不可以,久而化,消灼以成痰,阻于脉道,致气血运转不,心脉痹阻,不通痛,而心痹。
若心阴虚,使肝木失养,相火偏亢,灼津液而成痰,堵塞心脉,亦心痹。
(四)食不素嗜肥甘厚味之品,或酒成癖,脾胃,运化失司,痰内生,上犯胸中,隔绝胸阳,气机失,心痹。
《儒事》提到“夫高梁之人⋯⋯酒食所,痞膈,酢心”。
上所述,心痹是一个本虚性疾病,可用不足与不通归纳之。
不足即是本虚,是以阴阳失衡主的均衡关系的;不通即是在虚的基上,由各样病理要素惹起的气滞血瘀,而造成气血运转的阻碍,组成床上的一些症表。
十二、心痹7方
十二、心痹7方十二、心痹1。
通脉薯蓣丸王希仲(组成及用法] 山药18g 炙甘草18g 生地黄30g 徐长卿12g 当归6g 桂枝6g 炒神曲9g 白人参9g 川芎6g 赤芍5g 白术5g 麦冬6g 杏仁6g 柴胡5g 桔梗5g 云茯苓5g 阿胶9g 干姜3g 防风5g 白蔹3g 大枣1。
枚加入黄酒少许水煎,每日1剂分3服,或研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服l丸,每日3次,淡酒水下。
(主治] 风湿性心脏病。
(解析) 余读仲景之书,知薯蓣丸类炙甘草汤,若作寻常解释,其能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王氏加徐长卿,增生地黄量,甘草炙用,直指其治风湿性心脏病.考风湿性心脏病,乃反复感受风寒湿邪,病延难愈,由肌肉关节血脉累及心脏所致。
心脉瘀阻,心力渐衰为基本病理,显系虚劳。
然反复感染并未停止,内舍于心之浊邪亦未去,症见心悸短气、喘咳不得卧、脉结代等一派虚损之象,实则内外合邪,虚实夹杂,所谓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徐长卿通脉活血,并除疫疾邪恶浊气,王氏以之为风湿性心脏病之专用药;生地黄滑利以逐血痹;炙甘草通经脉利血气。
可知本方活血化瘀之力甚强。
余药补气调中,祛风散邪,理气开郁,知风湿性心脏病之治疗,不可徒补其虚损,亦不可着意去其风气,须二者兼顾方宜。
2.保元膈下逐瘀汤陈真一(组成及用法) 山药30g 人参9g 炒五灵脂6g 当归9g 川芎6g 桃仁9g 牡丹皮6g 赤芍6g 台乌药6g元胡4.5g 炙甘草9g 制香附4。
5g 红花9g 炒枳壳4.5g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解析) 慢性心力衰竭本属水肿、心悸、喘证范畴,临床从水、痰、喘,肺脾肾调节水液代谢论治。
陈氏认为心力衰竭一般证候,如心悸怔忡、水肿腹大、气短乏力、喘咳身重等,皆因心脏肥大、衰弱无力所致。
心主血脉,自然为血瘀之证,况心力衰竭;肝脏肿大,实类膈下痞块;心脏肿大,亦因瘀血;而心力衰竭者,舌必紫黯、舌体瘀斑、脉结代涩滞等常见体征,莫不为血瘀之典型见症。
患上了五脏痹该怎么中医治疗
患上了五脏痹该怎么中医治疗
一、概述
在某同事还没有辞职之前,某同事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而且生活毫无规律,最近某同事就总是感到胸口疼痛,常常都会觉得很烦躁,有时候还会被别人吓到,所以某同事最近常常叹气,朋友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后来就觉得这种状态不好,某同事经朋友介绍就去了一家中医药馆,医师给某同事看了之后,就说某同事应该会死心痹症状,喝些个中药就能缓解了。
医师的话果然不错,某同事现在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治疗经验吧。
二、步骤/方法:
1、其实具体的某同事也听不懂,大概就是说某同事的病症就是因为邪气积压在心上,因为排解不走,就会造成心脏的麻痹还有不舒服,无法缓解。
所以需要喝一些排气解毒的药材能够比较容易地排除这种现象。
2、然后他就给某同事抓药,抓了人参、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白术、五味子、细辛。
他说这些都是治疗五脏痹的大概的药材。
又给某同事加了远志、茯苓、麦冬、犀角等材料,这些才是对心脏麻痹的较有针对性的药材。
吩咐某同事回去之后先煎一剂药,喝下去之后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现象就可以继续服用。
3、在喝了几剂这样的药水之后,某同事的心脏好像有些豁然开朗起来了。
而且胸痛好像也舒缓了一些,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痹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心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严重者可心痛彻背,如锥刺心。
心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指出其发病机理是“脉不通”。
在《灵柩·厥病篇》里就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这里的“真心痛”,指的就是心痹的危重证候,倘若治疗不当,或久病失治,则予后不良,到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又有进一步论述,对本证的证治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指出主证是“心痛彻背”,命名“胸痹”,并提出了“瓜萎薤白半夏汤”“瓜萎薤白桂枝汤”等治疗方剂。
病因病理
(一)外邪内侵祖国医学认为六淫之邪皆可内侵,致发本病,但其中与本病关系较大的是寒、湿、火三气。
它们都可能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
关于寒,《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入经而稽迟,脉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后世医生也有“大寒触犯心君”之说。
对于湿,一般多与寒邪相结,诱发心痹。
至于火,主要指“壮火食气”即热盛导致的气虚心阳衰败。
(二)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或精神紧张,致肝郁气滞,进而气滞血瘀,血瘀则脉不通而发本病。
《古今医鉴》说:“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都是诱发本病的因素。
(三)脏腑失调
祖国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脏腑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与本病相关性最大的是肝、脾、肾三脏的虚损,而肾尤为关键环节。
生理情况下,肾水上升以滋心阴,心火下降以壮肾阳,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身体机能正常。
若心肾阳虚,不能温煦中土,脾失健运,水浊停滞,浊气归心可发本病;若水浊停滞不行,久而化热,消灼以成痰浊,阻于脉道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心痹。
若心肾阴虚,使肝木失养,则相火偏亢,灼烁津液而成痰浊,阻塞心脉,亦发心痹。
(四)饮食不节
素嗜肥甘厚味之品,或饮酒成癖,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犯胸中,阻遏胸阳,气机失畅,发为心痹。
《儒门事亲》提到“夫高梁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膈,酢心”。
综上所述,心痹是一个本虚标实性疾病,可用不足与不通概括之。
不足即是本虚,是以肾阴阳失衡为主导的平衡协调关系的;不通即是在肾虚的基础上,由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气滞血瘀,进而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构成临床上的一些实症表现。
所以以治疗上,以不足和不通,即一虚一实的辩证关系进行妥善的辩证论治。
诊断和鉴别
辩证论治
(一)阴竭阳脱
主证;神色大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甚至朦胧,四肢不温,
津津汗出,身潮如油,气息短促,心痛不止,舌质红绛,少津唇燥,舌苔厚或剥,脉象细数或沉迟欲绝,或涩而结代。
辩证:多因久病不愈而又突然暴发。
多系在阴阳之气逐渐耗竭的基础上,加之暴发因素的袭击,动摇根本,致使真阳虚损于上,失去阴阳互根、平衡的关系。
虚阳上扰神明,见烦燥不安,或神脱,阴不剑阳,气脱于上则气息短促。
阳脱,卫阳不固则汗出如油。
阳不温煦四末,则四肢不温。
阴阳分离则脉沉涩,甚至散乱。
舌剥少津为土气绝,后天之本将竭。
治法:回阳固脱,兼敛真阴
方药:四逆汤合生脉散化裁
附子,干姜,力参,五味子、炙甘草,丹参,黄精等。
(二)气滞血瘀
主证:多见于善感易怒,性情多变之人,常情志异常而诱发。
情志抑郁则气滞不舒,气滞日久则血流不畅,心脉痹阻,而发心痛。
气滞致心气不畅故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安,胸部郁闷心气不足之症,气滞血瘀,故时发刺痛,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弦等。
治法:行气活血,通脉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化裁
当归,赤芍,红药,桃仁,川芎,降香,瓜蒌,元胡,三七等。
(三)气阴两虚
主证:胸脘满闷,善太息,心性少寐,时发胸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每因劳动及饱餐后症状加重,舌胖苔白腻,脉象
濡滑。
辩证:多见于脾胃素虚之人。
因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阳不足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产生痰浊,故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痰浊为阴邪,阻遏胸阳,故胸脘满闷,善太息。
心居胸中,心阳痹阻则心脉不畅,故时发胸痛。
心胸不畅,血不养心,神无所附,则心悸少寐。
劳动及饱餐后加重心脾之负担,故症状每每加重。
治法:通阳宣痹,豁痰宽胸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瓜蒌,薤白,半夏,桂枝,郁金,丹参,赤芍,川芎,降香,菖蒲、三七等。
(四)胸阳不振,痰湿内阻
主证:时发心痛,郁闷气短,心悸易惊,自汗畏寒,时而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口干少饮,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或沉细无力。
辩证: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所累,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气短自汗,时有畏寒;阴虚则五心烦热而盗汗,口干。
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
气阴两虚最易导致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则经脉痹阻而发心痛。
舌脉表现乃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通脉宣痹。
方药;生脉散加味
党参,麦冬,五味子,黄精,枸杞子,川芎,丹参,当归,赤芍,
木香,三七粉等。
(五)阴虚阳亢
主证:头晕头痛,目胀干涩,心悸烦闷,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甚者出现心痛。
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
辩证:多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致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亦可致心火独亢“上冒巅顶”故头晕,头痛,目胀。
阴虚肝木失养,相火妄动,故急躁易怒,阴虚神不守舍,故心悸烦闷,失眠多梦。
烦劳易耗阴,恼怒引起相火,火灼阴枯,加重阴虚,故使病情加重,阴血虚,心脉失养,致发心痛,舌红少津,脉弦细均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滋养心肾,平肝潜阳
方药:一贯煎、天麻勾藤饮化裁
首乌,生地、夏枯草,菊花,元参,桑寄生,牛夕,丹参,勾藤,珍珠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