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初探
知识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
知识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基于知识的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显现。
21世纪的企业管理必将是知识管理引领潮流。
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知识的生产率将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一个公司的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没有任何国家、产业或公司在这方面有‘自然’的优势或劣势,惟一的优势是经济地利用公开可得的各种知识的能力。
”知识管理是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新世纪的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都应认清形势,顺应潮流,深刻领会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并抓住机遇,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战略。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征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知识资本的管理。
知识资本是继商品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之后出现的一种资本形态。
“知识资本”被定义为公司账面价值和准备为它付出的价钱之差。
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时代,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传播、使用知识的能力正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加强知识管理势在必行。
一般地说,知识管理是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手段,将企业知识作为“资本财产”来进行管理的一整套独特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
知识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突出全球化的“现代意识管理”。
重视培养员工的国际化、知识化等现代思想意识;加强“现代意识型”人才的开发和应用,以改善人才结构,带动现代意识管理水平的提高。
2、突出知识化的“智力资本管理”。
增加员工的知识面,扩大其掌握的知识量,提高知识和技术才能,以追求知识资本对企业带来的巨大收益。
3、突出网络化的“模块组织管理”。
将过去的紧密型超大企业集团和大公司改建为许多“模块式”企业群,使企业既具有“航空母舰”抗风浪优势,又有“快掉头”能力。
LoCAlHoST4、突出产销一体化的“生态营销管理”。
对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他相互配合生产和服务方面组成的群体进行有效管理,使各方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相互依存。
5、突出创新化的“技术开发管理”。
如微软公司提出的“不断淘汰自己产品”的口号。
6、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探索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也已经趋于成熟。
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则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一、创新理念的应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创新理念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要想走在行业前沿,除了不断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之外,还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并实际应用。
例如,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
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员工是企业实力的源泉,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
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则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在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
同时,创新理念的应用还表现在了企业运营模式的改进。
对于企业而言,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管理的重点。
现代企业则通过创新思维、引入智能化技术等方式,对运营模式进行改进,并借助信息科技等新技术,打造智能、高效、自动化的生产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多元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
企业在适应市场变化、应对挑战时,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或者一种管理范式,而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优化管理模式。
例如,某些行业大型企业可能采用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小型企业。
而对于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可以采用平等沟通、开放式管理模式,其中强调的是自由沟通、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发展出许多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基础上,现代企业还借助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技术等新兴科技,开展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如远程协作和“弹性工作制”等。
这些新型管理方式强调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使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需求,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客观数据的应用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竞争压力和市场不确定性,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划企业发展方向,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收集、分析、利用客观数据。
21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
管理者的角色在北美洲和世界上其它国家正在发生变化。过去,管理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通过对职员进行发号施令来保持工作的正常运转,他们是所谓的“老板”.他们管理工作中所有琐碎的细节。他们给每个人安排一项任务,鼓励“单打独斗”。今天,在一些成功的企业和机构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管理风格.这里所谓新的管理风格,即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3个主要的职能:今天成功的管理者都像体育教练一样协助下属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们通过培训来提高职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协助职员高效及时地完成工作。现代管理者提倡“团队工作精神”,鼓励具有良好技能的职员共同协调工作,这样有助于把工作做得更好。现代管理者必须即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领导者必须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必须正确地做事。
-市场增长点
-客户购买行为
-市场增长点的竞争状况
-行业影响因素
公司简介和经营思路
-公司基本情况(成立时间,设计规模等.)
-客户/顾客
-产品和服务
-公司财务效益历史
行动计划
-生产
-销售
财务评估
-财务效益预测分析
制订公司发展策略和商务计划时需要公司每个员工的参与,员工的参与将有助于成功实施经营策略以及顺利实现公司经营目标,人总是支持他们参与制定的工作。
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组织未来发展的蓝图。它描述了组织将来发展后的景象以及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战略计划包括4个主要的工作描述:远景,使命,目标和策略.所谓远景是指组织未来发展的理想状况,是假设组织在没有任何制约因素(包括人力,资金或者时间)情况下的发展状况。远景描述不仅指出了组织未来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让你想立即行动起来并尽快到达那里。因此远景可以起到很好的鼓舞作用.所谓使命是指对组织的客户,产品和服务以及组织存在的原因进行描述。组织的使命解释了组织“是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在确定组织使命的时候,需要组织各种业务方面的代表参与制订工作。对组织使命的表述必须做到清楚,简练,概括和兴趣。所谓目标是组织在将来努力要实现的一种结果。这里的组织目标是指组织需要完成的宏观目标。目标是与组织的使命紧密相连的.目标的制订必须注重现实性和可衡量性。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也无法确定工作的重点,更无法衡量工作的进度.所谓策略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构建21世纪企业运作管理的新模式
构建21世纪企业运作管理的新模式通过以上对不同业务流程的模拟分析,能够看出在供应链治理环境下,应该重新考虑企业的业务流程。
假如一个企业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结点企业,但还沿用传统的业务流程,那么采纳供应链治理模式带来的优势有可能被落后的工作方式所抵消,以至于无法表达出供应链治理的先进性,使企业失去对新的治理思想的信心。
因此,面对供应链治理这一新生事物,企业的决策者不仅要深刻明白得其本身的实质内涵,而且还要研究实施供应链治理的正确运作模式,如此才能把供应链治理的潜在效益发挥出来,企业才能真正获得收益。
进一步地,整个供应链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竞争力。
某些企业显现了严峻亏损,究其缘故,一是这些企业首?quot;亏"在观念上,面对飞速变化的外部世界,它们不主动迎战,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思想观念落后; 二是这些企业缺乏活力,机构臃肿,冗员多,资源白费严峻; 三是忽视科技进步(包括技术和治理两方面)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适应于老一套,对新的东西产生一种自然的惧怕和抵制。
许多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和治理方法因为要改变某些人的工作适应,或触动其既得利益而受到抵制,反过来还指责这些新的东西"不符合"国情和厂情。
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作为企业来说,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应该吸取供应链治理和企业流程重构等理论的精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具体计策如下。
1. 转变思想观念企业要认清当前的形势。
随着中国加入WTO日期的日益临近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会越来越多,不出国门就已参与了国际竞争。
如何应对外来企业的挑战已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
企业要进一步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市场决定一切,它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活动要围绕市场去进行。
那种在打算经济体制下养成的思维方式必须完全改变。
2. 系统分析企业现行治理模式BPR不是盲目打破一切。
为了有效实施供应链治理和依据BPR进行企业流程重构,首要的任务之一确实是分析企业现行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世纪企业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
"! 在知识管 理 中 ! 如 果 从 企 业对 知 识 的 管 理 范 围 看 !
它涉及到知识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 知识的村部管理包 含知识的企业内部的生成 . 交流 . 积累和应用四个环节 * 企业 知 识 的 内 部 管 理 应 该能 够 营 造 一 个 有 利 于 员 工 生成 . 交流 . 验证知识的宽松环境 - 建立一个企业内部信息 网 ! 便于 员 工 进 行知 识 交 流 - 制 定 各 种 激 励政 策 鼓 励 员 工 进行知识交 流 - 利 用 各 种 知 识 数 据 库 . 专 利 数 据 库 存 放 知 识 . 积累知识 - 放松对员工在知识应用方面的控制 ! 鼓励员 工在企业内部进行个人创业 ! 促进知识的应用 * 知识的外部管理目的是通过在企业之间的交流 . 合作 等对知识 进 行 有 效 的管 理 ! 使 企 业 积 累 更 多 知 识 ! 获 得 更 大的收益 * 知识的外部管理应该能够使企业可以有效地和 其他企 业 进 行 知 识 交 流 . 知识 共 享 ! 有 效 地 与 其 他 专门 的 知识外部 供 应 商 进行 合 作 ! 与 企 业 竞 争 者 共 享知 识 ! 共 同 开拓和培育市场 *
!! 从知识管理所涉及到的管理过程来看 # 可以将知识
管理分成知 识 生 成 管 理 " 知 道 交 流 管 理 " 知 识 积 累 和知 识 的应用管理 ! 知识的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目的 # 知识交流是 生成新知识的必要手段 # 知识的更新是企业创新的动力 # 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 由于知识发展迅速 # 知识 数量急剧扩 大 # 迅 速 更 新 # 企业 只 有 通 过 不 断 学 习 " 探索 " 更新 # 才能拥有最新的知识 ! 企业的知识生成管理的目的 在于 # 促进企业员工不断学习知识 " 交流知识 # 通过不断更 新 " 补充知识 # 使员工能够不断超越自我 # 激活员工和企业 的创新能力 # 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 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 # 也只有通过使 用才 能 从 知 识 中 派 生出 新 知 识 ! 知 识 的 交 流 越 广效 果 越 好 # 只有使 知 识 被更 多 的 人 共 享 # 才 能 使 知识 的 拥 有 者 获 得更大的收益 ! 在知识交流管理中 # 如果员工为了保证自 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而隐瞒知识 # 或企业为保密而设置的各 种安全措施给知识共享造成了障碍 # 那么将对企业的发展 极为不利 ! 知识不进行充分的交流 # 就无法使其为大多数 人所共享 # 也就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知识交流管 理的目的是要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共享 # 但要真正做到这 一点十分困难 # 这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 战 # 其难度丝毫不亚于实现在竞争对手之间共享知识的难 度 ! 为做好这一点 # 企业在处理知识产权归属时 # 应该从有 利于知识的生成和传播的角度考虑 # 使员工均能共享科研 开发的成果 ’ 除有合同规定以外 (# 以鼓励员工积极进行知 识生产和交流 ! 将分 散 在 各 个 员 工 头 脑 中的 零 星 知 识 资 源 整 合 成 强
探讨21世纪中国企业管理创新
1、企业管理创新是实现“两个转变”的要求
目前正是我国实现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转变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进一步创新。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创新是以生产为导向的封闭型、被动型、粗放型、物本型的管理模式。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已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此而大大加强。这种情况,又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进行变革和创新,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型、自主型、集约型、人本型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形势并存的环境下,多数企业只需埋头生产,并无库存和积压之虞,因此投资饥渴和扩张欲望经久不衰,从而形成了粗放型经营的发展方式。这使得管理只能是粗放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效益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现在我国经济已经走出短缺奔向“过剩”,经济增长方式也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节能降耗、提高附加值和增加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创新。
5、强化知识管理
在工业社会,核心资源是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将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而成为核心资源,知识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管理创新必须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强化知识管理首先要把技术知识视为一种商品,进行知识运作,也就是在生产流通领域通过对知识的使用获取利润,在市场上通过知识产权的交易,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其次要善于运用全球信息网,不断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新信息,进行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优化组合与创新,从而有效地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企业的发展。再次要高度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因为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开发人才。最后要设立知识主管业务,其主要职责是引导员工共同分享知识,鼓励员工把信息与他们的认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以创造新的知识。
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
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21世纪是以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企业越来越感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于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因此,以“双赢”为目的的企业合作已成为现代企业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最好模式。
虚拟企业就是企业的多种合作模式之一。
“虚拟”一词产生于计算机产业。
在电子计算机上,虚拟指本身不是一个真正的物理存在,而是借用软件实现的存在.它通过借用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与通道,提高数据存贮数量、质量与效率,制造出栩栩如生的图象、声音、文字等三维场景。
1991年“虚拟”被移植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上,虚拟技术移植到企业经营上,是指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和物,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连接起来,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
通过虚拟,企业不必再雇佣许多员工,组建固定的组织机构,也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造工厂、购置设备,只需少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就可以完成新产品的决策、研发、生产、销售及会计核算等。
虚拟操作,就是选择合适的虚拟方式如委托、外包、兼并、购买、联合、结盟、合资等,借用外部力量对企业掌握或控制的资源(人力、资本、信息、自然资源)重新进行整治组合,以达到能量的聚合裂变形成新的功能或增强、完善原有的功能,产生新的竞争优势,而不必增加太多的成本和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雇佣员工。
超越了物理空间和组织制度限制而形成的低投入、高产出、技术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分担的动态有机整体——虚拟体,虚拟体中的.每个成员企业称为虚拟企业。
1991年,美国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学者普瑞斯、戈德曼和内格尔为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1992年,WilliamDavidow和MichaelS.Malone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跨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
跨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跨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2003全国千户企业管理调查研究报告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两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背景下,为了及时了解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现代化方面取得的进展,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企业管理不断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新形势的要求,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中国企联系统有关行业协会、地方协会及有关企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资助下,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组织进行了2003全国企业管理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
调查表包括5大类、65个问题。
共发出10000份调查问卷。
截止2004年1月15日,总共返回有效问卷1270份,有效回收率12.7%。
本次调查对象基本上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厂长。
从企业规模上划分,所调查的企业包括大型企业(34.2%)、中型企业(43%)、小型企业(22.8%),从所有制看,本次调查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最高为56.35%)、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16.94%)、私营企业(13.03%)、股份合作制企业(5.05%)、集体企业(4.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75%)6大类企业。
从行业看,本次调查涵盖了制造业、电力、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零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文体教卫广电业、科学研究及高新技术企业、农林牧渔业、采掘业12大类和其它综合性行业。
从制造业内看,本次调查包括29个行业。
从地域上看,本次调查的企业覆盖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所有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详见表1、表2、表3。
表1:调查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按规模划分有效比例按企业性质划分有效比例大型企业 34.2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56.35 中型企业 43 集体企业 4.89小型企业 22.8 私营企业 13.03股份合作制企业 5.05按地区划分公司制企业 16.94东部地区 40.36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 3.75 中部地区 24.18西部地区 35.46按生产状况划分按经营状况划分超负荷生产 6.77盈利 67.05 正常运作 87.42基本持平 22.56 半停产 4.03亏损 10.39 停产 1.77表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按性别划分有效比例按文化程度划分有效比例男 93.33 初中或以下 0.98女 6.67 高中 5.86大专 29.15按年龄划分大学本科 42.3535岁及以下 9.98 硕士研究生 18.0836-45岁 35.27 博士研究生 3.5846-55岁 41.2256岁以上 13.53 按所学专业划分文史哲法律 5.22按现任职务划分经济 25.91董事长 44.18 管理 34.26总经理 65.8 MBA 8.7厂长 14.05 理工农医 25.91表3:调查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按行业划分有效比例制造业细分有效比例农林牧渔业 1.29 食品加工业 4.72采掘业 4.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2制造业 45.23 食品制造业 1.89电力 3.7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0.94建筑业 9.21 饮料制造业 2.2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9.05其他制造业 10.69批零贸易、餐饮业 6.14 烟草加工业 0.63金融、保险业 0.65 纺织业 6.29房地产业 2.58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1.89社会服务业 5.17 皮毛、毛皮、羽绒及其制品 0.31 文体教卫广电业 0.16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 0.63科学研究及高新技术企业2.75 家具制造业 2.2综合性 1.94 造纸及纸制品业 2.2其它行业 7.92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2.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3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9.1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2.83医药制造业 7.23化学纤维制造业 0.63橡胶制品业 1.57塑料制品业 0.6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4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9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4金属制品业 1.57普通机械制造业 7.55专用设备制造业 4.7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92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 2.52本次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5年的发展,企业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多数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现代化步伐加快,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相当一批企业已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企业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多数企业重视管理和管理创新,基础管理在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大多数企业各项管理围绕提高市场竞争力向纵深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提高,部分企业管理开始与国际标准接轨;大多数企业注重学习、借鉴国际企业管理新理念、方法和手段;大多数企业管理信息化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部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大,经营者队伍素质提高,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
21世纪企业组织模式赏析
21世纪企业组织模式赏析21世纪的企业经营环境将是高度竞争和知识驱动的环境,限制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稀缺资源不是资本,而是企业特有的知识、专长及组织能力。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创新,并且获得超越其他企业的速度优势。
其首要条件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灵活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有机式的组织。
一、动态学习型组织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德·圣吉教授提出了动态学习型组织(简称DLO)的概念。
DLO所强调的是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如果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组织就必须了解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开发应对这些变化的有效方法。
当今外部环境中的主要的变化力量就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即通常所指的信息技术。
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组织结构。
DLO从结构上看具有扁平化的特征,即等级森严的纵向管理层较少。
相对于传统的高耸型结构而言,这种扁平化结构使组织的上下沟通更快捷,使企业能更迅速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由于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特别是与大多数企业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企业不能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和经验找到新方法,从而获得超越企业的竞争优势。
如施乐和3M公司就是通过高效率的学习而获得本行业的优势地位。
此外,学习型组织能培育具备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学习以保持其技能的知识员工。
当学习型组织面对某一特定问题时,它将动员相关的知识员工来解决。
这种“知识杠杆”的功能又驱使知识员工持续不断地学习以解决将要面前的新问题。
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培训效率,许多企业设置了信息主管或知识主管,以确保学习型组织的员工互动、交流和不断累积新知识或剔除旧知识,持续保持企业的活力。
二、扁平化组织尽管学习组织具有扁平化的特性,但主要强调是知识管理和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
而扁平化组织则注重在企业全球化经营的同时削减企业规模,或将企业分割为各个较小的分权单位或控股公司,从而减少整个企业的纵向管理层次,使组织结构图看起来更“扁平”,整个企业也变得更灵巧。
21世纪中国的新管理
21世纪中国的新管理在21世纪,中国的管理方式正在经历巨大的改变和创新。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国内发展的复杂性,中国不得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以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21世纪中国的新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对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影响。
一、市场导向的管理在过去,中国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中心的计划经济模式。
然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开始兴起。
这种管理模式以顾客需求和市场趋势为导向,以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为目标。
它强调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传统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逐渐意识到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开始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市场调研和品牌宣传。
同时,许多新兴的私营企业通过创新和市场导向的管理策略取得了快速发展。
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鼓励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创新与人才管理21世纪中国的管理模式不再仅仅注重生产和效率,更加重视创新和人才管理。
创新是推动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
在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中国的管理方式也在逐渐从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才管理转变。
人才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
与传统的员工选拔和培训相比,人才管理注重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鼓励员工创新和实践,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
三、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21世纪中国的管理模式还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随着国内外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增加,企业开始认识到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管理的新方向之一,它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和社会效益。
21世纪中国物业管理新型模式初探(1)
21世纪中国物业管理新型模式初探美国著名学者阿.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将世界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农业革命”为代表的“第一次浪潮”、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第二次浪潮”和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
相对来讲,我国物业管理20年的发展,仅是历史的一瞬。
但从其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国的物业管理同样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即以市场化、专业化和经营型物业管理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一次革命”;以物业管理行业的重组和规模化经营为代表的“第二次革命”;以高度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为物业管理中心的“第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市场化、专业化和经营型物业管理的诞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外资不断涌入。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为吸引久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1981年3月10日成立了全国首家物业管理企业--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由该公司管理的“东湖丽苑”小区完全外销,管理方面也基本照搬香港既有的成功模式。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经济形势迅速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热的兴起,物业管理也迅速崛起,大大小小的物业管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93年6月,深圳率先成立了全国产家物业管理协会,这标志着物业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正式确立了自已的地位。
这就是说,物业管理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住宅分配货币化的必然产物。
1994年4月,建设部颁布了33号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这份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物业管理专业化、社会化的概念,明确了物业管理企业化、经营型的特点。
1996年2月,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发了《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1996年9月,建设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和房地产司联合颁发《关于实行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的通知》,这两份文伯,从国家一级对物业管理有偿行为以及物业管理企业各级人员资格和行为进行了规范。
2003年9月1日国家《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上述这些“划时代”的物业管理法规、政策推进了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决定了这一时期物业管理鲜明的时代特征。
21世纪企业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
21世纪企业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
孙民
【期刊名称】《现代管理科学》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处在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通过开发、交流和利用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论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目的、分类及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孙民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知识管理:21世纪信息管理的新发展——兼论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J], 彭学运
2.21世纪的新管理模式——知识管理 [J], 邓珍琴
3.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转型——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研究 [J], 陈秀玉
4.出版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探索性尝试——《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出版企业管理模式探索》读后 [J], 田常清;张雯昱
5.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主旋律——知识型企业与企业的知识管理 [J], 高德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必然要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得更为激烈,消费者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社会对企业的责任和贡献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模式要注重创新力的培育和释放。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企业管理模式应该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思路和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创新平台和资源支持,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模式要注重团队协作和共享。
在新时代,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传统的“一人做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企业需要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和文化,鼓励员工分享资源和知识,促进多部门、跨功能团队的协作,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提升。
企业管理模式还需要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培训。
在新时代,知识经济和技能经济成为主导,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和发展通道,鼓励员工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建立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创新和实践,倡导诚信和责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持。
企业管理模式要注重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
企业不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机构,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益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员工的福利和健康,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更加灵活、创新和注重社会责任。
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提升创新能力,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承担社会责任,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探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探索中。
新时代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经营环境。
为适应这种变化,企业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进化,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新时代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注重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引入新的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新时代企业管理模式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客户进行更加直接和高效的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并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
新时代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注重团队合作。
在新时代,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企业管理者也需要注重激励机制,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和推动团队协作,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新时代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在新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思考和创新,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员工开拓思维、勇于尝试,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新时代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注重跨界合作和开放性思维。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需要与跨国企业和全球资源进行合作和竞争。
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开放性的思维,主动寻求合作和交流机会,拥抱多元化的文化和观念,引领企业向国际化发展。
新时代下的企业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和开放性思维。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企业才能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合管理体系——21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
综合管理体系——21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
宋华明;韩玉启
【期刊名称】《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年(卷),期】1998(000)012
【摘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将随之变化。
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下兼容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而建立一种综合管理体系是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
协调与兼容三种体系的标准是广大工商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综合管理体系的标准要素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建立综合体系的必要性以及整合措施。
【总页数】4页(P2-5)
【作者】宋华明;韩玉启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7
【相关文献】
1.21世纪初10年中国煤炭企业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节录) [J],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职工教育分会课题组
2.学习型组织,21世纪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 [J], 王灵芝;胡凯
3.综合管理体系——21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 [J], 宋华明;韩玉启
4.21世纪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 [J], 杨晓庄
5.综合管理体系——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 [J], 宋华明;韩玉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导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面临更多的竞争和冲击。
企业管理在未来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企业管理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亟待进行创新。
我国现代企业亟待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确保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1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模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标准、规范。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在企业发展实践中逐渐总结抽象出来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管理工具等一系列企业管理内容的总称。
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通过高效、规范、低耗、快速将企业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一切资源转换为市场产品服务,在企业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从广义来看,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其中硬件部分是指企业组织机构、企业固定资产以及企业设备等;软件部分是指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以及企业价值观等。
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从狭义来看,包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激励机制、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技术管理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等。
本文所论企业管理模式即为狭义企业管理模式。
2企业传统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得到快速发展,诸多学者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一直都是重点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探寻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价值。
从国内外关于企业管理模式实践研究来看,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大模式:科学管理模式和严格科层制管理模式。
2.1科学管理模式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对亚当・斯密学者的观点进行延伸研究,提出科学管理模式,即人在利己原则行为动机下,实现最佳经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21世纪的企业管理模式初探发表时间:2018-10-26T19:44:53.6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作者:于杰[导读] 本文重点分析了21世纪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了企业的管理模式问题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的问题。
最后从企业的竞争节点的转移以及企业(厦门大学,上海 200000)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21世纪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了企业的管理模式问题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的问题。
最后从企业的竞争节点的转移以及企业的经营观念的转变等方面,探究了管理模式视野里企业进行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向,并对现代化管理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现代化;制度化管理;竞争力引言:企业是国民经济当中的基础构成之一,也可以视之为国民经济的细胞。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三十多年,企业也发展出自身的发展模式。
不过,由于过去中国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进行发展,因此,中国的企业发展和现代模式之间的对接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难题。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且通过多方努力,逐渐融入到世界市场当中。
这个时代大背景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国的企业在新时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利润增长模式的转化,特别是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单纯盈利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而是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革新自身的管理模式,从而让企业的管理步入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要真正实现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就要从企业的管理模式上突破,特别是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去引导企业的发展,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方式,而且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些都是促进企业的管理更具备现代特征的企业管理趋势。
因此,中国的企业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就要从企业管理模式入手,推动企业的管理方式的革新。
1 企业管理的模式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联系近些年以来,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动,很多企业都开始更多地进行自身的改革,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及知识爆炸性增长,很多现代企业都开始反思自身的管理模式。
没有绝对完美以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以企业要更多考虑自身的具体条件,从而为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管理上的支持。
现代企业更多将自身的经营重心从实现盈利最大化转移到其它的位置上,比如扩大企业自身在社会的影响力等。
因此,企业要实现自身经营方向的转移,就需要更多地从管理制度的改革入手。
对此,有必要对几个基础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厘清。
1.1 企业的管理模式问题企业的管理模式根据上文当中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实际上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管理模式就是整个企业在日常的运营过程的中,为了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从而形成的一种经营活动框架,这样的一种框架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意义的,每一个企业都在无形之中会形成这样一种组织以及运营的模式。
企业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涵盖面极为广泛的概念,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三种常见的企业的管理模式之外,还包含了很多企业自身的一些内容,诸如企业对于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运用方式,对于企业自身技术路线以及各种相关的组织结构的优化等,这些只要涉及到企业的架构调整的,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决策方式的架构,都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
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实际上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企业运营可持续性。
1.2 企业的管理模式现代化问题对于现代的企业而言,其所面对的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动,早已经不是将企业的盈利最大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核心,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多从盈利为中心转化成为一种以企业的学习型和知识型作为核心。
企业的管理模式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让企业的管理更加能够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企业发展要更加深入,就需要企业能够更好地突破企业自身的各种管理上的瓶颈,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上内涵式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企业管理上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企业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一种生产关系,而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就是适应该空间以及时间当中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会随着时代的各种具体条件发生变化而进行变化,这一点就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
第二个方面,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世界范畴的概念。
虽然国际当中不同国家的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都是有高低的差异,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发展已经是十分成熟的企业,还是刚刚起步的小微企业,所有的企业面对的世界市场以及世界经济格局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变动,这些变动并不一定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表征,但是最终会因为量的积累最终促成企业的质的变化。
所以,企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先机,就需要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应该是和世界市场进行对接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的。
第三个方面,企业要进行管理的现代化变革必然是具备完整的系统性。
因为企业的管理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一些精明巧妙的点子就能够实现,而是应该进行系统的变革。
这种变革或许是点点滴滴的,但是不能够朝令夕改,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变动,所以企业要继续发展下去,更需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系统化的审视,让企业自身能够不断突破自身的发展限制,从而能够不断地投入到新的运行当中。
所以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以及多方面的因素,要充分分析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2 管理模式视野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向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的环境之中要实现企业经营的突破,其重点应该是提升企业自身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要科学的调整配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让企业自身的发展更趋于科学,更好地解放企业自身的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实力。
而从企业的管理模式入手,实际上就是从企业的管理框架入手,更多从企业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进行调整,更好地让企业的管理趋向于现代化。
因此,在管理模式视野里,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应该是一种以创新企业管理制度为主要的目标,整体推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能够依靠自身的资源,促进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
2.1 企业的经营观念转变:从利润率到竞争力企业的经营观念角度看,实际上是从追求企业的盈利最大化,转向到企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上。
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企业因为过于重视自身的盈利状况,容易导致企业自身的发展无法持续,盲目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容易让企业自身走向无法存续的局面当中。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该重视知识经济这一个现代化的发展趋向,因为企业的发展以及可存续性,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一个重要的问题。
企业的盈利实际上应该建立在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当中,只有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能够更多地重视企业的发展整体系统优化,才能够更好地让企业的管理功能发挥到更好的水准当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企业的盈利问题更值得关注,这也是企业的经营观念的一个转变的重要节点。
因此,企业应该追求精细管理,为科学管理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从而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供一个重要的管理平台。
企业在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要避免自身对于利益的盲目追求,从而让企业自身能够更多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关注到大市场当中企业如何更好呈现出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2.2 企业的竞争节点的转移:从要素竞争转化为运营竞争企业的竞争力应该更多从市场自身转移,更多提升企业的运营实力。
企业的运营实力实际上应该更多提升管理的敏捷性。
企业在传统的市场竞争当中往往是一种一次性交易的经营业态,这样的方式容易让企业自身的产品在市场当中的寿命周期更短,从而其服务不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产品要经得起市场的淘汰以及检验,就需要企业更多注意到企业对于市场行情的灵敏度,以及产品本身的价值性保存在什么地方。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就应该一方面做好生产的速度,一方面注重产品自身所具备的使用价值的提升,这种使用价值的研发应该成为企业在生产方面一个重要的管理变革节点。
而企业在开展产品的营销的时候,要更注重企业的营销管理,注重将消费者的价值作为核心的指向,提升消费者在消费该产品的时候的主观体验,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到个性化的产品,并且让服务更加优化等。
而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要和外部市场的变化相互结合,能够促进企业和供应者、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互动的,从而让这种互动的关系促进企业对于各项资源的杠杆性调动,为企业对市场的占有奠定更好的基础。
下一个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
为了迎接新世纪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的挑战, 每个企业都应积极创新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 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管理的变革将是深刻的、全方位的, 它不仅包括经营战略、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生产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也包括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
3 结束语企业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促进企业的业务在信息当中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信息集中性处理,避免企业出现分散的信息处置状况,提升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
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是需要企业更多重视企业的管理模式调动,从而更好促进企业内部各项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为企业的高效管理以及组织有效性提供一个重要的资源平台,进一步使得企业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企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1]黄津孚,解进强.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3).[2]黄津孚,王建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六大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3]牛朝伟.浅析企业管理模式及体制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4]李伟阳,肖红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10(01)作者简介:于杰,身份证号码:3501231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