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模型推导的前提
路面车辆的振动环境具有复杂性,影响乘员舒 适性的振动分量频率范围分布也很宽。通常以 噪声、振动、和啸鸣即NVH来描述。
对于悬架系统设计的行驶动力学模型,设计者 协调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从而达到一定程度 上的达到悬架的最优设计。
最优设计的衡量基于数学模型的复杂程度,同 时也需要根据前面所提及的模型化的总原则。
建立用于研究车辆或列车特性的数学模型时, 系统中除弹性元件外的各个部件如车体、构 架、轮对等都视为刚体,只有在分析其结构 弹性振动或弹性变性时才考虑其弹性。
严格上说,构成车辆的各个要素都是质量分 布系统,模型化时常常将其近似为一个质量 集中的集中系统。
但在评价由车体的弹性振动而引起的乘坐舒 适度问题时,则须将车体作为一个分布质量 系统,来考虑其弯曲弹性振动问题。
x 2 ( m c x g 2 k2 )/ x m
( 10 9 .8 0 1 1 0 4 0 1 .7 4 1 2 4 0 1 8 0 9 .8 1 1 8 ) 0 /10 9 .7 09 0
(3): x3 9 x.2 8 x 1 1 2t0 8 (1 x2. 7 40. 5 21 x1) 0 4 t210 4(9.8 10.59.7)9 10 82.4 9 510 8
6
部件与弹簧装置系统模型化
车辆的轮对、转向架、车体结合的部位,实际 上有轴箱弹簧、空气弹簧、减振器等,但这些 部件的特性通常等效为弹簧与减振器。
空气弹簧除了有弹性作用外,还有具有减衰作 用,因此可视为弹簧与减振器的并列系统。
各主要联结部件可简单视为线性,在进行详细 解析中,要考虑松动与间隙的存在、弹簧的非 线性特性、减振器摩擦特性、可动部分的挡块 等非线性特性。
车辆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优秀 课件
1
模型化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实行最适当的近 似化。 动力学研究目的多种多样,但无论从整体的简要 研究到局部的详细研究,都随着各自要求的精度 不同,模型化程度各不相同; 对能够做到何种程度的近似化判断时,首先必须 从力的传递、能量的传递和预计可能发生的现象 开始是极其重要的;
8
模型推导的前提
对悬架设计而言通常有些参数是可以由悬架设 计师来确定的:
1、悬架刚度; 2、阻尼 3、簧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之比 4、橡胶限位块的特征 5、轮胎部分的特性 6、衬套刚度
9
模型推导的前提
<1>假定车身为刚体,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包含 哪些自由度?
<2>八自由度和九自由度所考虑的因素与七自 由度有哪些区别?(多了哪些因素)
(1):
xx11
x0 x0
x0 x0t2 x0t 0
0
x 1 ( m c x 1 g k 1 ) /m x 1 0 9 . 8 / 1 0 1 0 0 9 . 8 0 1 0
(2): x x 2 2 x x 1 1 1 x . 1 5 x t 1 t x 1 x t 0 2 t0 .5 0 x 0 1 . t5 2 9 0 .8 0 1 9 1 .4 8 0 1 1 . 1 7 4 4 0 1 1 2 4 4 0 0 9 .8 1 1 80
4
线性化与非线性化处理
如果既可以进行适当的线性化,又不影响研究的 本质,则可使以后的处理变得非常简单,并进行 有效推测;
线性化既有对位移与动力特性和速度与动力特性 之间的平衡点出发,还有从能量角度出发,计算 出等效常数的方法来实现;
对某些部件是线性化还是非线性化,需要作全面 权衡。
5
集中质量化
F s
F g
m x Fg Fs Fg m g Fc kx cx
m xcxkxm g x(FgFs)/m
x n 1 x n x n t (1 /2 )x n t2x n 1 t2 x n 1 x n (1 )x n tx n 1 t
(2 )
17
m 1 k , 0 k g 1 8 0 N 0 c 0 1 / 4 N m s 0 t / 1 m - , , 4 0 0 , . 5
10
模型推导的前提
<3>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如何简化成四自由 度半车模型?在动力学等效处理中用到了 哪三个等效条件?
<4>半车模型怎样简化成单轮车辆模型?
11
第二节 车辆系统模型
1. 模型发展过程 2. 车辆数学模型
12
1. 车辆数学模型及发展过程
13
14
15
单自由度系统
x
k
c
16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
三自由度系统
M c
zc
K s
C s
M b
K p
C p
zb
M w
zw
19
三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
(7.3)
M M b cz z c b c cs s((z z s s z z b b)) k ks s((z zs s z zb b)) 0 cp(z bz w )kp(zbzw )0
M w z wcp(z bz w )kp(zbzw )0
x 3x 2(1.5x2x1)t1.7 4 210 4(1.59.7 89.8)1 10 4 1.5 9 810 4
x 3 ( m c x g 3 k 3 )/ x m
( 1 0 9 .8 0 1 1 4 0 1 0 .5 9 1 8 4 0 1 8 0 2 .4 9 1 5 8 ) 0 /10 9 .7 06 0
20
第三节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实例分析
模型自由度 模型结构图 模型拓扑图 模型作用力
21
wk.baidu.com
系统动力学模型数学描述 动量定理 振动方程
22
1 动量与角动量定理
作为一般刚体,在三个主坐标轴 x, y, z 三个方 向的惯性分别为 I x , I y , I z ,绕 x, y, z 轴转动的 角速度分别为x , y , z ,刚体的质量为 m , 沿 x, y, z 轴的运动速度为 vx , vy , vz ,设 x, y, z 坐标的矢基为 i, j, k 。
2
模型化基本原则
忽略影响程度较小的因素 线性化与非线性化处理 集中质量化 部件与弹簧装置系统模型化
3
忽略影响程度较小的因素
模型化时,应该忽略一些对产生问题现象 不发生影响的因素和影响很小的因素。
出现很多无法判断的情况时(模型化初 期),应尽量多考虑一些因素,然后考察 各因素的影响度,最后选择一些必要因素 进行模型化。
模型推导的前提
路面车辆的振动环境具有复杂性,影响乘员舒 适性的振动分量频率范围分布也很宽。通常以 噪声、振动、和啸鸣即NVH来描述。
对于悬架系统设计的行驶动力学模型,设计者 协调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从而达到一定程度 上的达到悬架的最优设计。
最优设计的衡量基于数学模型的复杂程度,同 时也需要根据前面所提及的模型化的总原则。
建立用于研究车辆或列车特性的数学模型时, 系统中除弹性元件外的各个部件如车体、构 架、轮对等都视为刚体,只有在分析其结构 弹性振动或弹性变性时才考虑其弹性。
严格上说,构成车辆的各个要素都是质量分 布系统,模型化时常常将其近似为一个质量 集中的集中系统。
但在评价由车体的弹性振动而引起的乘坐舒 适度问题时,则须将车体作为一个分布质量 系统,来考虑其弯曲弹性振动问题。
x 2 ( m c x g 2 k2 )/ x m
( 10 9 .8 0 1 1 0 4 0 1 .7 4 1 2 4 0 1 8 0 9 .8 1 1 8 ) 0 /10 9 .7 09 0
(3): x3 9 x.2 8 x 1 1 2t0 8 (1 x2. 7 40. 5 21 x1) 0 4 t210 4(9.8 10.59.7)9 10 82.4 9 510 8
6
部件与弹簧装置系统模型化
车辆的轮对、转向架、车体结合的部位,实际 上有轴箱弹簧、空气弹簧、减振器等,但这些 部件的特性通常等效为弹簧与减振器。
空气弹簧除了有弹性作用外,还有具有减衰作 用,因此可视为弹簧与减振器的并列系统。
各主要联结部件可简单视为线性,在进行详细 解析中,要考虑松动与间隙的存在、弹簧的非 线性特性、减振器摩擦特性、可动部分的挡块 等非线性特性。
车辆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优秀 课件
1
模型化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实行最适当的近 似化。 动力学研究目的多种多样,但无论从整体的简要 研究到局部的详细研究,都随着各自要求的精度 不同,模型化程度各不相同; 对能够做到何种程度的近似化判断时,首先必须 从力的传递、能量的传递和预计可能发生的现象 开始是极其重要的;
8
模型推导的前提
对悬架设计而言通常有些参数是可以由悬架设 计师来确定的:
1、悬架刚度; 2、阻尼 3、簧载质量与非簧载质量之比 4、橡胶限位块的特征 5、轮胎部分的特性 6、衬套刚度
9
模型推导的前提
<1>假定车身为刚体,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包含 哪些自由度?
<2>八自由度和九自由度所考虑的因素与七自 由度有哪些区别?(多了哪些因素)
(1):
xx11
x0 x0
x0 x0t2 x0t 0
0
x 1 ( m c x 1 g k 1 ) /m x 1 0 9 . 8 / 1 0 1 0 0 9 . 8 0 1 0
(2): x x 2 2 x x 1 1 1 x . 1 5 x t 1 t x 1 x t 0 2 t0 .5 0 x 0 1 . t5 2 9 0 .8 0 1 9 1 .4 8 0 1 1 . 1 7 4 4 0 1 1 2 4 4 0 0 9 .8 1 1 80
4
线性化与非线性化处理
如果既可以进行适当的线性化,又不影响研究的 本质,则可使以后的处理变得非常简单,并进行 有效推测;
线性化既有对位移与动力特性和速度与动力特性 之间的平衡点出发,还有从能量角度出发,计算 出等效常数的方法来实现;
对某些部件是线性化还是非线性化,需要作全面 权衡。
5
集中质量化
F s
F g
m x Fg Fs Fg m g Fc kx cx
m xcxkxm g x(FgFs)/m
x n 1 x n x n t (1 /2 )x n t2x n 1 t2 x n 1 x n (1 )x n tx n 1 t
(2 )
17
m 1 k , 0 k g 1 8 0 N 0 c 0 1 / 4 N m s 0 t / 1 m - , , 4 0 0 , . 5
10
模型推导的前提
<3>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如何简化成四自由 度半车模型?在动力学等效处理中用到了 哪三个等效条件?
<4>半车模型怎样简化成单轮车辆模型?
11
第二节 车辆系统模型
1. 模型发展过程 2. 车辆数学模型
12
1. 车辆数学模型及发展过程
13
14
15
单自由度系统
x
k
c
16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
三自由度系统
M c
zc
K s
C s
M b
K p
C p
zb
M w
zw
19
三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
(7.3)
M M b cz z c b c cs s((z z s s z z b b)) k ks s((z zs s z zb b)) 0 cp(z bz w )kp(zbzw )0
M w z wcp(z bz w )kp(zbzw )0
x 3x 2(1.5x2x1)t1.7 4 210 4(1.59.7 89.8)1 10 4 1.5 9 810 4
x 3 ( m c x g 3 k 3 )/ x m
( 1 0 9 .8 0 1 1 4 0 1 0 .5 9 1 8 4 0 1 8 0 2 .4 9 1 5 8 ) 0 /10 9 .7 06 0
20
第三节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实例分析
模型自由度 模型结构图 模型拓扑图 模型作用力
21
wk.baidu.com
系统动力学模型数学描述 动量定理 振动方程
22
1 动量与角动量定理
作为一般刚体,在三个主坐标轴 x, y, z 三个方 向的惯性分别为 I x , I y , I z ,绕 x, y, z 轴转动的 角速度分别为x , y , z ,刚体的质量为 m , 沿 x, y, z 轴的运动速度为 vx , vy , vz ,设 x, y, z 坐标的矢基为 i, j, k 。
2
模型化基本原则
忽略影响程度较小的因素 线性化与非线性化处理 集中质量化 部件与弹簧装置系统模型化
3
忽略影响程度较小的因素
模型化时,应该忽略一些对产生问题现象 不发生影响的因素和影响很小的因素。
出现很多无法判断的情况时(模型化初 期),应尽量多考虑一些因素,然后考察 各因素的影响度,最后选择一些必要因素 进行模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