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古代综合治国的历史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
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
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
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
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
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
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
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
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
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
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中国古代史阶段性特征
• (6)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称为“赋”, 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代表作家有西汉的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 的张衡《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等。 • (7) 秦朝李斯以小篆统一文字、隶书(秦 汉)、楷书(东汉) • (8)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 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
(3)古代中国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叫浑仪, 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张衡发明地动仪, 提出地球为圆形见解比西欧早1000多年。 (4)混合选择法:是现代常用的选种方法, 最早见西汉农书《氾胜之书》,) (5)战国编纂、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提出了经络学说 和对针灸详细说明;东汉张仲景(医圣) 编写《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望、闻、 问、切”四诊疗法,中医临床学经典。华 佗发明最早“麻沸散”,发明最早体育保 健操“五禽戏”。
• 3、文化 • 十进位制记数法:中国最早使用,商代 甲骨文、金文就有记载; • 汉字起源于图画,至商代,汉字已形成 完整体系,甲骨文;周代有金文。 • 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要内 容、以壁画和帛画形式为主。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 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 1、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个体农耕开始, 生产力有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 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私营工商业兴起。 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2、思想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 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源头。
• 3、政治上: • (1)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2)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各国竞相改革变法,封建制度确立:齐国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 法、楚国吴起变法。 • (3)最成功的是商鞅变法。 • (4)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 (5) 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 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命题点 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7.(2022·怀化)“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
考点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七上第 7 课 P ) 33-37 [2022·怀化 2,长沙 13,株洲 16、26(1)] 1.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形成过程 (3)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 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世界 亚非地区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由繁荣走向衰亡,古代印度文明进 入鼎盛时期;欧洲地区古希腊文明高度繁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 高峰;古罗马文明形成并发展
考点 1:夏商周的更替(七上第 4 课 P ) 20-24 (2022·岳阳 1)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王朝。禹禹死后启继承他的
建立
孔子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像
(4)文化: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1)思想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 孔子 影响 和儒 影响 (2)教育: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 家学 育在民间的发展 说 (3)整理典籍: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 巨大贡献
铜酒尊。
尊
大
考点 3:动荡的春秋时期(七上第 6 课 P ) 29-32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后期,铁铁制制农具和牛牛耕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 农业 为开发山林农、具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 手工业
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同步复习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章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多民族统一国家的
强固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
中统
内 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
央一 集的 权措
措 施
文 化
容 字颁行全国(后来,社会上又流行 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
统一文字
的施 措 施
作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 用 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3
秦始 皇加 强中 央集 权的 措施
战争
目的 特点 战役
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力图拓展疆域
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齐魏)、长平之战(秦赵)
过程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 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
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21
秦
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
始
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
皇
概 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
加
内 郡县制 况 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
强 确立 容 (地方上) 中 中央
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 组织
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
孔 子
思想主张
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
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主张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 孔子像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严格的等级制度B.天子生活奢侈C.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这里的“诸侯”主要指哪类人()A.郡县长官B.方国头领C.商王子侄D.三公九卿3.下面是一幅反映西周时期某一制度的漫画,其内涵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B.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他们互相诘难,批驳的目的是()A.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B.发展私学教育C.挽救奴隶制度D.研究人和人类社会5.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
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
由此可以推知()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6.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7.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A.原始社会B.夏商时期C.学术下移D.百家争鸣8.下表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这些主张反映了()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B.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C.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9.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封建制度的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内战和实现王朝持久繁荣方面远较专制制度逊色。
”这里的封建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2.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
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
由此可见,宰相人数变化原因主要在于A.宰相的任期不断缩短B.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C.科举提高官员的素质D.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4.曾有大臣这样描述自己:“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
”这位大臣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C.宋代的三司D.明代的内阁5.《包拯·致君》:“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没有法律就没有纪律 B.必须用法律教化民众C.严格执法是治国之本 D.必须用严刑酷法治国6.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这充分说明了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7.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必要性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必要性【摘要】: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后,又提出”以德治国,在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的方针,并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须紧密结合,不能偏废。
而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文明古国,先秦以来”法治”和”德治”被看作两种相互对立的治国方式的争论一直延续整个封建时代,文章即试以”唯法而治”和”德主刑辅”两种主要的治国思想为线索,通过对我国秦汉唐三代法治思想及相关历史情况的分析,从而得出我国现阶段坚持结合”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法治; 德治;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认为法治是促进社会文明的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随后,又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思想,认为在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发达的法治文明和丰富的治国思想。
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夏朝为代表的统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标志着我国丰富的法制历史也揭开了帷幕,并在以后的几千年内辗转相承、沿革清晰。
如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在秦始皇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体得到了正式的确定和实施。
但在秦因独用酷刑排斥德治而短命后,西汉总结秦亡的教训,推行”礼法并重”、”德主刑辅”的治国之策;集封建大成的唐朝也坚持”贞观修礼”与推行法治相结合,宣告”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等。
因此纵观我国漫长的封建时代,”法治”和”德治”被看作是两种相互排斥的治国方略被长期争论,并主要形成了以”唯法而治”和”德主刑辅”为代表的两种治国主张。
文章即试图以此为线索对我国秦汉唐三代法治思想的变迁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以证明目前我国加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必要性,达到”以史明鉴”的目的。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
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
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
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
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
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
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
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
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
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
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秦始皇的功与过: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3)思想封建,焚书坑儒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制定
时期 宋朝 元朝
概况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以唐律为制定蓝本,如《天圣令》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数次重修 明朝
《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朝
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1994年 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2001年
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 划思想道德建设
2006年10月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 中共十八大
(2)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中共十八大以 来
(3)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4)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5)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1.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阶段 奠基 发展
形成
时间
成就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法令 20世纪50年代
(2)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至 80年代
(1)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 发展时期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个小题2 分,共3 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有人说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
这一说法说明秦统一的主要原因是()A. 嬴政自己高超的才能B.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强大C. 嬴政重视人才D.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
”这一“统一之新局”体现在()A.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B. 从分封诸侯到帝制集权C. 从郡县制到分封制D. 从以法治国到以德治国3. 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
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其上面文字的书体是()A. 金文B. 小篆C. 甲骨文D. 行书4. “尽管秦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和行政管理制度,但是它忘记了民心和民力,秦始皇用残暴的掠夺方式对付人民,这决定了秦朝的短命。
”这一材料意在强调()A. 军事形势将恶化B. 农民起义要爆发C. 管理制度待完善D. 残暴统治失民心5. “大泽(乡)称雄漫卷尘,渔阳暮鼓断西秦。
王侯将相何其志,百尺竿头越楚津。
”该诗提到的这一事件()A. 使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B. 发生于公元前207 年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 推翻了秦朝的统治6.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指出:“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
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扩展,加剧阶级矛盾。
”材料评述的是文景之治的()A. 历史背景B. 基本内涵C. 历史局限D. 积极作用7. 《汉书》中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2 专题纵向贯通 专题1 沿革——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
6. (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 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 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B )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 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 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解析】 元朝统治者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 方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这就等于增强对国家统一的政治认同感, 故选B项;题干仅涉及行省的划分原则,不涉及具体行省对地方的有效 管辖,排除A项;元朝统治者的行政划分方式主要是有助于其政治统 治,而不是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排除C项;元朝统治者的行政划分方 式主要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促进民族交融是其客观影响,排除D 项。
3.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
削弱
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特点
具体表现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出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
转向虚位
3.早期国家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度的四个特点
1. (2022·南通市大联考)西周实行分封制,导致了周代普遍建立地方 自治政权,各民族也逐渐融合,各诸侯国共尊一主。这加强了人们天下
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还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保证
了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材料意在强调,分封制
( D) A.促进了民族交融 C.推动了文化繁荣
话题三 轻重相维——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
基层稳,国家安,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创新基层社 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习近平同志强调,政府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 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 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部署,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 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主观题(一)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影响?(1分)材料二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1分)材料三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3)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指哪个朝代?(1分)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4)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1分)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写出一点即可)(1分)(5)综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分)1.(1)北魏孝文帝改革(或孝文帝改革)(2分);促进了民族交融(或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进程)(1分);(2)文成公主(1分);(3)元朝(1分);(4)西藏(1分);册封达赖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答出一点即可,1分);(5)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
(言之有理即可,2分)2.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1)写出材料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4分)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法家思想。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
提出了富国强兵。
以法治国的思想。
它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
子产。
战国时李悝。
吴起。
商鞅。
慎到。
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
遂成为一个学派。
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
综合。
集法家之大成。
法家强调“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
一断于法”。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
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
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
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
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
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
一直被沿用至今。
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
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
文化。
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
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中文名,法家思想。
代表人物,李悝。
吴起。
商鞅。
学派,法家。
思想,以法制为核心思想。
法家始祖,李悝。
被称为齐法家。
齐国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
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辅佐虞舜。
制礼作教。
立法设刑。
创立始礼法并用的制度。
太公封齐。
简礼从俗。
法立令行。
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
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
一方面将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擎天之柱。
张扬礼义廉耻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以法治国。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
至战国时期。
齐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百家争鸣的策源地。
继承弘扬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_caaa-c-d-bde-abb pkg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活动中,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今天在古都西安,位于西安城南的大唐芙蓉园,完全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最大、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分别从帝王文化区、诗歌文化区等十四个景观文化区,集中展示了唐王朝辉耀四方的精神风貌,无以伦比的文化艺术,以及它睥睨一切的雄浑大气。
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梦回大唐之旅,来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这三位唐朝前期的杰出的皇帝,共同感受大唐在他们的统治时期是怎样进入开放的、强盛的盛世局面的。
(二)新课讲授板块一:预习导航认真阅读教材回答:1唐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唐朝有哪几位有作为的国君(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列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板块二:探究新知一、梦回大唐:第一站贞观广场1简介唐太宗继位,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唐太宗2多媒体出示问题: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1)史料解读:读下列材料,说说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思想或措施材料一:唐太宗教戒太子诸王:…(隋炀帝)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题单元训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秦始皇和汉武帝在位期间,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和维护中国的统一格局,对后世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该制度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思想的应用?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该制度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2)阅读材料二,说说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汉武帝是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这一措施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思想的体现?(4)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2.秦皇汉武缔造了秦汉帝国的辉煌,实现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材料三:“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
……(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首虏十一万余级……”——《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1)据材料一,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据材料二,回答秦汉统治者“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共同抵御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并列出一场相关的西汉时期的战役?(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3.计量,事关国计民生,是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四 中外民主与法制
2.(2021·宾阳县一模)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 6 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西半部已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 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 从事着远距离高档奢侈品贸易,他(查士丁尼)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 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
国成
代时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社会主
立后
期
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
少数民族地区行使民主权利
“文革”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法制建设举步维 期间 艰,甚至一度陷入瘫痪 中国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 近现 中共十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部民法典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对法制建设 的认识。
法国民法典师承《查士丁尼法典》,而法国民法典给中国制定民法典提供 了一些启示,后者结合实际问题和时代需求有针对性地借鉴了前者的部 分内容。认识:法治建设是实行政治民主化的根本保证。
《共产 1848 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
党宣 主义的诞生,使国际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工
社会 言》 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主义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性质 十月革 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1936 年苏联
命 宪法的颁布,使代表工农利益的新生政权有了法律的保
性质
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先后汇编了《查士丁尼法典》《法
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大学生-中国国防历史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国防历史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
国防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翻开中华名族悠悠的历史长卷,我的国防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
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出现了国家。
从此,作为抵御外来侵犯和征伐别国的武备——国防的雏形便函产生了。
随后的几千年征战中,为保家卫国,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使国防观念迅速得到强化,虽然当时的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学主张方面各放异彩,诸如“义战却不非战”、“非攻兼爱却不非诛”“富国强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对武备和国防的重视,而且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全面奠定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
历史进入秦、汉、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国防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间开始全面整理兵书,初步形成古代军事学术体系。
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整理,战略思想趋于成熟,战略防御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
宋朝至清朝前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没落时期,但军事上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因此,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上也有相当的发展,大量军事著作面世,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总体上来说,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
比如“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2024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①民心归一:人民渴望结束战乱,统一天下。
②综合国力(主要条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的条件。
③雄才大略: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2) 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世纪后期20年代)都城:咸阳(中华第一帝都)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法家思想)1.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帝制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制):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置掌管财政、宫廷等事物官员,称为“九卿”。
3.地方政府(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专制制度的标志。
4.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再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就形成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5.影响: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发展影响深远。
三、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及影响★★1.文化上:a.统一文字。
命丞相李斯等统一文字,制定小篆[zhuàn](后来又改为隶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中国历史古代史讲义
第一课时: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习惯上我们把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中国古代史,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发展、衰亡的历程。
中国历史朝代歌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原始社会。
1.中国的原始社会(大约 20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原始社会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2.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异同点。
相同点:都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不同点见下表:二、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二)商朝:(大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建立商朝。
1.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历史上把商朝称为(“殷商”)。
2.青铜器:(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3.甲骨文:汉字的起源。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4.商纣有哪些暴行?炮烙之刑、杀死叔叔比干。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2.分封制:是一种政治制度。
目的:为了稳定周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等级:周王—诸侯-卿大夫-士3.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在都城镐京发生了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史称国人暴动。
(国人,指春秋时期对居住在国都的人的通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先后有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我国奴隶制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1.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古代综合治国的历史来源: 本站编辑:中华论文联盟日期: 2011-08-24 22:18 点击数:65 在中国古代综合运用政权、法律、文化、道德等各种手段治理国家,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屡经王朝更替但始终传承延续而未中断,其原因多矣,但与治国手段的多样、综合、变通是分不开的。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法制文明宝库中的珍稀财富,即使是在世界政治与法律历史中也凸显了超越时空的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它是丰富的统治历史经验的理性总结,不仅是适用于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的治国方略,也对现实的治国理政具有借鉴意义。
根据历史条件的不同,我选择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论证这一主题,其一,西周至两汉,“礼乐政刑”综合治国;其二,两汉至清朝,“德礼为本,政刑为用”。
以下分别论述:一.礼乐政刑,“同民心而出治道也”①周灭殷以后,周政权仍然面临着极其尖锐、复杂与危险的形势,为了巩固周政权,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进行了一系列平定叛乱、建立各种制度的重大活动,史载“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②周公制礼作乐立政建刑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是建设整个上层建筑的伟大创举,开创了运用各种手段综合治国的先例。
所谓制礼,就是依照尊尊、亲亲的原则,将流行的礼的规范(包括制度性的和礼仪性的)加以整理,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其核心就是制定以周天子为最高权威的“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③的贵族之间的礼仪和礼制。
所谓“礼不下大夫”概括地显示了礼的贵族性、特权性。
通过制礼,建立了以周天子为中心的诸侯拱卫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通过这个等级结构,国家得以运作,统治得以巩固。
故而,礼列为四种治国手段之首。
礼所调整的除贵族间的行为规范以及权利与义务外,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法律、社会、宗教、教育、伦理、习俗等诸多方面,所谓上自“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
④经过制礼,使得君臣有位、尊卑有等、贵贱有别、长幼有序,因此礼被视为固国家、定社稷的根本。
孔子也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①春秋时,鲁国还保存着周公所制之礼。
季文子在追忆周公的功德时说:“先君周公制周礼,日:‘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作誓命日:‘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
主藏之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
”②周公鉴于商末“重刑辟”招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小民”的作用,提出“小民难保”、“天畏菜忱”、“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的警示。
③同时随着商朝的灭亡,原有的商先王为天帝的天道观发生了动摇。
周人的天道观是将“敬天”与“保民”联系在一起的。
“敬天”依然承认天的权威,但天只赞助有德之人立国为君,周人即为有德之人,故而可以代商立国。
据此,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基本国策。
“明德”将天命与人事结合在一起,其落脚点是“慎罚”,即保护小民,以赢得小民。
“明德慎罚”充分体现了对于人世民意的尊重。
这种天道观实际上是由天上到地下,由尊神到保民。
所以礼虽为贵族间的行为规范,但德却是更着眼于如何维护现实统治的一种理念。
“乐”为六经之一。
制礼与作乐紧密连结,说明乐是为礼服务,为贯彻礼而作。
如果说礼的内容是贵族间的礼仅与礼制,那么乐就是天子庙堂之乐。
贵族诸侯卿大夫之间也各有与其身份相适应的乐。
如《大雅》是古乐,《小雅》是新乐,《颂》是庙堂乐歌,《雅》即宫廷乐歌,《国风》多是民间乐歌。
通过作乐,移风易俗,使归附的诸侯部落增强向心力和亲和力。
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④通过作乐使人们的内心世界得到陶冶和净化,向着善的境界“求同”,进而使得社会臻于和谐,国家趋于安定。
以梦周公来表达对于周公治绩追慕的孔子曾说:“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⑤充分说明乐的感召力。
不仅如此,乐还反映时代的趋向和政治的兴废,因而有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⑥礼与乐的关系是:礼用以辨异,即区分贵贱等级;乐用以求同,即缓和上下矛盾。
所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⑦礼有乐配合,就可以达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的状态。
⑧故而,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⑨周公制礼作乐最为史书所称道,是西周建立国家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大经大法,其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礼乐虽育治世之功,但它或是从正面的设范立制,或者焕发人们内在美好的情操,但如无强制性的政权和法律的保障,也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因此,周公制礼作乐的同时也致力于政权与法制的建设。
从上述鲁国季文子的回忆中也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政”,主要是设官分职,建立政权机构。
《尚书·立政》:“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燕、三毫、阪尹。
”可见,西周已经建立了以周天子为最高权力的政权机构,包括枢密近臣、政务官、处理诸侯国和边疆事务的官员。
西周在宗法制度支配下仍然实行“卿贵合一”的政权组织原则,贵族卿大夫经周册命享有世代为官的特权,即所谓“世卿制度”。
经过周初实行的封邦建国,还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中心、诸侯国拱卫的国家结构形式,相互承担着法定的权利义务。
由于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还有民,所谓“授土授民”。
由此人口进行再编组,形成了新的血缘地缘关系,中华文明由中原不断向四周扩展。
“刑”是法的通称,不单指刑罚。
周初在明德慎罚政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立法活动。
如同鲁季文子所记述的那样:“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
主藏之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
”①所谓“九刑”,按《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三国时吴人韦昭注《左传》时说:“正刑五(墨、劓、剩、宫、大辟)及流、赎、鞭、扑也”。
“九刑”既为九种刑罚,又可视为刑书九篇。
为贯彻明德慎罚的政策要求,在立法上形成了一系列慎刑原则。
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深远的,是从实际出发,区别用刑。
其一,区别故意与过失、一贯与偶犯。
周公曾告诫康叔说:“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时乃不可杀”。
②眚是过失,非眚即故意,惟终是惯犯,非终即偶犯。
对于过失与偶犯,可减轻处刑:故意与一贯,则重点打击。
其二,区别地区与形势。
如,周公旦要求封于殷墟的康叔和封于奄国(曾臣服于商)的伯禽,“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而对封于夏墟的唐叔,则要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③“周索”即周法,“戎索”即戎法。
对于封于商故地的康叔严令实行周法以相统摄,对于封于夏故地的唐叔,则要因俗制宜,以戎法治之,以减轻适用周法的阻力。
另据《周礼·秋官·大司寇》记载:“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
”三国三典之说,对后世颇有影响,以致明初朱元璋还表示“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④又据《尚书·酒诰>,针对不同对象饮酒也采用不同的制裁措施。
周人“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正义日:“其择罪重而杀之也”。
但如殷之旧臣“乃湎于酒,勿庸杀之,故惟教之。
”此项规定说明周公鉴于商人嗜酒,招致国家昏乱腐败,终于亡国的教训,严诫周人不得沿袭商人旧俗,嗜酒坏事,尤其严诫群饮。
如群饮,则首要者处死刑。
对于商旧臣饮酒,以教育为主,不处刑罚。
这里充分显示了周公在处理饮酒问题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其策略思想跃然纸上。
以上充分表现了礼、乐、政、刑四者是一个相互连接的运动着的整体,是上层建筑中完整的体系,标志着国家制度建设的进步。
周在灭商建立周朝统治以后,亟需在广大疆域内建立贵贱有别、上下有等、尊卑有序的秩序,借以稳定周朝统治的社会基础,巩固统一的政权。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周公之礼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礼不仅冠于乐、政、刑之首,且贯穿于乐、政、刑的活动之中,指导着它们运作的方向。
后人在论及周公制礼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了礼乐政刑相互间的关系。
礼与乐的关系:“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乐统同,礼辨异。
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注疏日:“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尊卑有序。
”⑤高诱注疏日:“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⑥“乐者为同,礼与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自中出,礼自外作”。
①可见,礼严肃于外,乐和顺于内,礼有乐配合,中庸融之,相亲爱之。
礼与政的关系:在周公制礼学说的指导下,立政依礼,为国依礼,以礼为国家之大纲大纪。
周内史过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
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②孔子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⑨因此,有礼,国家政治才有正轨可循;无礼,国家政治必然混乱。
汉贾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事,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④特别是《礼记-经解》说得更为透彻:“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至于方圆也。
故衡城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可见,礼是国无失其民、王无失其臣、贵无失其贱、尊无失其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礼与刑的关系:商末纣王的滥刑无辜的暴虐统治终于招致亡国之祸,是周公形成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殷鉴。
周初统治者把礼的教化与刑的镇压巧妙地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并实行“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⑤的刑事政策。
也即,礼是积极的规矩,是禁恶于未然之前的预防:刑是消极的惩罚,是惩恶于已然之后的制裁。
礼教为本,刑罚为用,相辅相成,“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⑥孔子认为礼乐与执法用刑关系极为密切,他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⑦民无所措手足,则社会的不安与动荡可想而知。
战国时期主张隆礼重法的荀子曾经对礼法关系作如下的表述:“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⑧关于礼乐政刑的相互关系,《史记·乐记》做出了详细的经典性的论证:“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