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起源,从而把握国家与氏族公社的必然联系,认识国家的本质,知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把握国家职能,并能够运用国家职能解释社会现象。

教学重难点:

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针对国家起源的神创论观点,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理论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观点,概括起来有两点:

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内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

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1、氏族的定义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2、氏族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维系氏族成员关系的是血缘纽带而不是经济纽带,相应地,划分氏族组织也是以血缘为基础而不是以地域为基础。

第二,氏族以议事会作为自己的管理机构,它是氏族内部一切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氏族的管理机关是纯

粹“公共”性质的,参与管理的成员之间以及与管理机构与氏族母体之间没有对抗性的关系。

第三,氏族成员之间负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无论氏族中的哪个成员受到侮辱或侵害,其他成员都有义务为其复仇。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氏族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氏族则是一个以共同利益为根本决定因素的共同体。

3、原始社会的民主制

氏族内部存在氏族成员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马克思称之

为“原始民主制”。这是一种与原始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氏族制度和氏族组织的管理模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原始民主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

这里管理不是依靠强制力,而是管理者的威信和被管理者的服从的自觉性,没有警察、军队和监狱。

第二,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制。

生产中人人平等使得人和人之间具有平等的关系,人人都有平等地管理共同事务的权利,氏族首领是全体成员选举产生的,并且随时可以被撤换。

第三、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像国家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体。

恩格斯说“文明社会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警察,都拥有比氏族社会的全部机构加起来还要大得多的权威。

二、三次社会大分工和国家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发展,在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出现私有制和阶级,氏族组织也随之解体。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人类掌握了青铜器的冶炼技术,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即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次分工带来了三个结果和变化:

(1) 畜牧业和农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部落有了剩余产品使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可能。

(2) 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

人的劳动能够生产出比维持所必须的更多的生产品,过去把俘虏杀死或者吃掉,现在将其变成奴隶,于是就有了奴隶和奴隶主、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3) 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由于生产中男性占主导地位,使得父亲在政治上也取得了统治地位,而且为了种的延续,出现了对偶婚,家长制,母权制氏族被父权制氏族所取代。

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家长,晚辈及奴隶。

家长制家庭特点:(1)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2)父权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由于铁制农具的应用,促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给社会带来三个主要结果:

(1) 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

先进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提高,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增加,劳动力的价值也随之增加。现在氏族首领为了获取奴隶而主动发动战争。

(2) 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社会上有了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3) 部落联盟的出现。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不断发生的部落之间的战争,各亲属部落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设立有军事酋长、议事会 人民大会所组成的联盟机关。由于战争经常发生,于是军事酋长成了不可缺少的常设公职,并且逐渐成为世袭。议事会和逐渐被贵族所把持。这样,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的基础奠定了下来。最终,氏族组织就由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近部落住着,而它的各个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独立的、压迫和统治自己人民的机关。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离出来。(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给社会带来的二个结果:

(1) 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的产生和生产的发展,产生了高利贷的剥削和土地的买卖与抵押,财富更加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自由民又进一步分为富人和穷

人。强制性的奴隶劳动成为整个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2) 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原来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起来。这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由于自由民与奴隶,进行剥削的富人和被剥削的穷人之间的厉害冲突日益尖锐,氏族制度已经无法解决,这就需要一个凌驾于社会各阶级之上,能够压制他们之间的公开冲突的第三种力量。于是就产生了国家。

4、恩格斯关于国家产生的论断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断,表明了三点:

第一,国家是个历史范畴,这表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社会组织。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国家绝非公正地代表社会的每一个阶级,而是特定阶级的统治。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统治阶级允许的“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秩序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和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秩序的实质: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不允许被统治阶级破坏,也不许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或者集团破坏。)

5、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两点:

(1) 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 国家公共权力的设立。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

划分:指对一定地域上的居民以什么为基础进行管理。

公共权力: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只有公共权力的强制力机关才能维持社会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