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两位人物,在诸多领域都有着伟大的成就。

他们是师徒,在一些方面必然有着相通的见解,但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和发展其师思想理论的同时,也说过这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由此可见,他们之间还是存在分歧的。

而柏拉图的《法律篇》和《共和国》,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也能体现他们法律思想方面的异同。

一、相同点
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以正义论作为各自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都认为法律应同正义相一致,维护法律就死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正义,正义观念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前提,也是他们法律思想所要追求的共同目标。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法律就是一种社会规章,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尺”,更是一种正义的体现。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城邦是公民的共同体,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实现城邦的独立和自由,这才是城邦中公民个人自由的价值所在。

二、不同点
1、两者对国家起源的看法之比较
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柏拉图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国家, 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 因此,社会等级井然、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

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

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并存就成为这种国家的特色。

与柏拉图的社会的分工导致国家产生的理论不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

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社会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

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组成城邦, 过有组织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国家和社会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人治与法治
中早期的柏拉图强调人治,认为哲学王应该是国家的最高统治。

因为哲学王是除上帝以外的“更善的模范”,国家和个人只有经过哲学王的治理才能达到
至善。

而他同样也认为对于优秀的人,把许多法律强加给他们是不恰当的。

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抹去了法律的作用,并宣布了法律的无效。

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渊源。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 因为法治与民主、自由是分不开的,而人治容易尚私,也容易贻误国家大事。

他主张实行奴隶主共和国,提倡自由民内部的自由与平等,坚决主张中产阶级主政。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实行法治,就要有良好、健全的法制, 而普遍的服从则是实施法治的关键。

3、对待正义的认识
柏拉图的正义观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

他认为, 不论是一个社会的“正义”, 还是一个国家的“正义”, 都在于等级同属关系的确立, 在于各个阶级社会成员的恪尽职守。

而亚里士多德的社会正义思想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的, 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柏拉图把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

在他的“理想国”中, 将人划分为哲学家、武士及劳动者三部分, 柏拉图认为要实现国家的正义,这三种人必须能够依靠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 自觉地使自己的本性与职责相一致, 做到恪尽职守, 各司其职。

同时柏拉图以天赋人性为依据, 从唯心的角度出发, 为他的理想国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他的正义观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

亚里士多德也包括晚年的柏拉图则主张通过法治来实现社会正义。

此外, 亚里士多德不像柏拉图那样热衷于理想国家的理念, 作为现实主义者, 他的正义论具有非常现实和明智的内容, 他所关心的是切实可行的最好国家。

亚里士多德认为, 在社会政治领域里, 极富与极贫都不好, 最好的是拥有中等财富, 因而中产阶级是国家稳定的因素。

在某种意义上说,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 柏拉图试图首先确立一种理想的国家方案, 然后在现实中贯彻之, 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从现实出发, 通过观察概括出国家的本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个最好的国家应该是避免极端的民主制和极端的寡头制的某种平均形式, 他称之为特殊的政体或立宪政体, 其社会基础就是上面提到的既非极富亦非极穷的中产阶级。

4、政体形式
由于两人对治国之道:“人治”和“法治”的看法不同,所以两人对国家政体形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担任国王是最好的政体形式,并提出了五种政体理论。

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种正义的政体和三种变态政体,认为理想政体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中庸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缓和贫富两极的对立,必须有一个两极之间的平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产阶级。

他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组成的理想政体——共和政体可以兼顾贫富两者的利益,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取两者之所长,因而它就成了由多数人掌权并能照顾全部利益的理想政体。

外界评价说:“激情的柏拉图,柔情的亚里士多德”,也可见他们的思想特点,虽然师徒两人具体思想不一样,但他们对伦理道德与政治制度所表现出的关心,也都体现了两位思想家对国家、人民和生活的关切与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