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论文

合集下载

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基于教师视角论文

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基于教师视角论文

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基于教师的视角摘要:根据长期以来对“双师型”教师的诸多疑惑,以为什么要成为、怎样成为“双师型”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之后的收益以及职后发展为逻辑主线进行简述,展露一线教师对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层层疑虑和现实困难。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视角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职业追求上,近来听得较多的一个名词恐怕就属“双师型”教师了,可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专业课教师,为什么非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呢?不做“双师型”教师行不行呢?如果做“双师型”教师是大势所趋,那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笔者心头很久了,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针对性地访谈了多位职业院校的教师,试图从他们回答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第一线的、最直接的、最真实的、最实用的想法。

一、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很有必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共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专家型、能工巧匠型教师。

而“双师型”教师无疑是为此量身打造的,是在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双师型”教师的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据考证,在我国最早提“双师型”概念的人是王义澄。

“双师型”概念最早上升为政策层面的表述,是在原国家教委1995年印发的《关于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

2.“双师型”教师在学校办学实际中的作用国家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程度可窥一斑,当然也体现在学校的各种考核和评估中。

其中二星级标准参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

”三星级、四星级标准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评定,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规定:“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60%以上,满足技能性、实践性教学要求;“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任专业教师的60%以上。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规定:“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0%以上。

双师型教师教育改革论文

双师型教师教育改革论文

双师型教师教育改革论文“双师型”教师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如: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指导、实训教学等)的教师。

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又能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教师。

同时具有教师和技师、工程师资格。

1、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狭窄由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未统一,使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了,教师个人不再注重技能的提高了,学校也不再注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了,这样以来,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大打折扣。

2、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基于不同目的的驱动.局部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立问题上产生了价值观念的偏差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

表现为片面追求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无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与考核。

这种价值观念的偏差一方面于外界的压力,如短期内需要弥补宏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缺口而“病急乱投医”,希望通过某种评估而热衷于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统计数量。

另一方面还于某些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无视,或者是满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的外表成就。

这使得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3、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过低一些专业课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相对淡薄,加之我们有的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奖励机制和措施不够到位,使局部教师产生思想,从而不重视本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导致技能水平过低。

4、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对从事的职业教育缺乏事业心,应付,缺乏进取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1、重要性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其定位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目前它仍是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现有1.4亿产业工人。

其中技师100余万人,高级技师7万人,高级工245万人,与兴旺国家相比,人数虽多,素质不高。

利用创新思想,加快转型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利用创新思想,加快转型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利用创新思想,加快转型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摘要:教师是一所院校的根本,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血脉。

对于一所刚转型得高职院校,应利用创新观念,通过引进、培训、外聘等措施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转型创新观念“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一所院校的根本,没有好的师资,就不会有好的学校。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血脉。

对于一所刚转型得高职院校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在众多问题中,首当其冲的是如何利用创新观念,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和根本任务。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认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利用创新观念,加强领导干部和教师在思想上对“双师型”的认识1997年召开的全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就以明确提出:“职教师资工作要以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重点,要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中的‘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重。

”何谓“双师型”教师,一般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专业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

“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因此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具体要求:①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品质;②良好的职业道德;③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④良好的身心素质。

“双师型”教师同时具有下列职业能力和素养:①行业职业道德;②行业、职业素养;③经济素养;④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⑤管理能力;⑥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⑦较高的实践操作技术能力。

一所高校的建设,不是主要在规模和设施,而是重在师资。

发展中的高职院校以确立“双师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为重点。

首先从思想上树立教师在院校中的主体地位。

院校内部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教师为本,确立教师是院校办学主体思想。

提高卫生中职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看法论文

提高卫生中职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看法论文

提高卫生中职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的看法【摘要】探索如何提高卫生类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

本文提出卫生类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最后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做法为例提出了提高“双师型”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做法。

【关键词】卫生类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卫生类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县级、乡、社区医院、妇幼保建院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护人员,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卫生类中职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职业教育界也是存在以下几种看法:(一)是“双证”即“双师”说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教师通过考试获得了当地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同时又持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此类教师可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部分教育研究者认为判断“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是:是否具有双师资格证书。

一般来说卫生类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师,从形式上看“双师型”教师必须持有‘双证’即理论教师资格证和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

这种说法重视的是教师手上有多少证书。

(二)是“双职称”即“双师”说部分教育研究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既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又获得本专业中级(或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如医师、护师),也就是说“双师”教师一定要具备两个以上职称,比如“讲师+主治医师;讲师+主管护师”。

这种说法看重的是职称,我们认为在基层单位职称的评聘除了和教师的业务能力、学历相关联,还和职称岗位是否有空缺等一些非确定因素有关。

(三)是“双能”说(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也有部分的教育研究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教师与医师(护师)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名教师他既懂教育学(有教学能力)又是一名好医生(护士)(有较强的医学实践能力)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能力。

这种说法更注重的是教师的实际能力,我们认为相对比较符合卫生类职业学校的对教师的要求。

(四)是“双来源”即“双师”说这种观点是从教师队伍构成比上强调“双师”主要是指“不同来源”的教师,一方面有来源学校的学术水平很高的专任教师,另一方面又有来自医院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做兼职教师。

双师型教师在护理教学中教学方法与评价[论文]

双师型教师在护理教学中教学方法与评价[论文]

双师型教师在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摘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我国护理教育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将双师型人才引入护理高职教学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推动了护理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护理;教学;任务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6-01将双师型教师引入护理教学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双师型人才融入到教学中,为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了一次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探索。

一、关于双师型教师的介绍双师型教师是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广泛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1、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双师型人才引入护理教学中,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性,而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现任的双师型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将我所熟知和运用的教学方法归纳如下:(1)角色扮演、模拟场景法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更多的学习的是纯理论,采用模拟场景、模拟患者,让学生在模拟患者身上反复练习,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将学与用相结合。

(2)案例教学在护理教学中有些病例是不能模拟的。

可以以真实的病例为主线设计教案,确立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自己置于临床实践的特定环境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且可以将自身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3)反馈讨论训练要求每个小组的每个学生按操作程序完整的完成一套操作,在所有人操作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需观察他人的动作获得信息,然后反馈讨论别人的操作手法、操作的规范性、操作的效果及省时省力原则,最后由老师总结讨论结果,依据最佳程序反复组织训练,不断地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

浅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养

浅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养

浅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养本文从教师的道德品质素养、科学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素养和心理素质素养四个方面来论述“双师型”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构成“双师型”教师素养系统。

标签:“双师型”教师;素养;教育;人才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日常的修养,以及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与能力。

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一个人的素养是影响、制约其工作效能的根本因素。

因此素养不仅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条件。

由此,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根本上取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效能,而制约教师工作效能的根本因素是教师自身的素养。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道德品质、科学知识、能力和心理四个方面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素养。

一、道德品质素养“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具有鲜明的法制观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其次,”双师型”教师要有堪为师表的职业道德素养,即有现代观念和奉献精神,对职业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信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

“双师型”教师首要的素质就是对职业教育事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教师的高度责任心表现在:(1)精心敬业的态度。

“双师型”教师认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育事业是伟大、光荣、神圣的事业。

(2)严于律己的态度。

“双师型”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以身垂范。

(3)诲人不倦的态度。

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对每一名学生都能认真负责上。

(4)严谨的治学态度。

“双师型”教师对教学业务精益求精,在教学中具有精雕细刻的工作研究态度。

同时,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技能人才。

因此“双师型”教师还要具备行业职业道德,即行业中约定俗成的,从业人员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摘要】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双师型”教师便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适应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教育质量一、“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高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高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较突出,其表现在专任教师职务结构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学术带头人缺乏。

另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两头重的现象,一是年轻教师比例过大,二是聘请的退休专家比例过高。

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年龄层次在40~55岁之间能担当教学与科研的骨干。

(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高现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更深层次的缺陷在于高技术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

现有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

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师中.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

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

也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功能。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与本科、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多数高职院校工资福利待遇不高,教学科研条件较差是造成高职院校师资流失的一个因素。

同时,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执行力度不够,社会的诚信机制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在依法管理教师有序流动方面存在较大漏洞,导致高水平、高学历教师流失,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流失快、引进难、留不住,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狠抓教师培训强化对中职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在编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

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论文

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论文

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摘要:本文从中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中职教育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期待,从而提出了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42-001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弄清”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的前提,但“双师型”教师却众说纷纭,影响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还存在不一致的观点。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标准。

该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亦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的专业职称,即双职称,同“双职称”说的界定一致;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主要强调科研能力。

这几项条件就分别反映了对“双师型”教师的不同认识。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1.明确“双师型”教师的鉴定标准。

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双师素质”内涵为标准,即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业课教师既具有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又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如工程师、会计师、(高级)技师等。

同时结合自己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的实况,提出“双师证”具体鉴定标准,将教师的实践技能的工作经历,相关行业权威部门认定证书,及在校内外主持参与相关实践项目建设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明确认定标准,提高教师的“双师证”含金量。

基于课程改革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基于课程改革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基于课程改革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研究摘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本文就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障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近年来,为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

而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本文就从这方面进行探讨。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

就其内涵而言,首先应该符合职业技术学校的一般标准,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等,同时,还应该具有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业能力等。

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简单叠加,也不是简单的参加考试,获得两本资格证书,它的实质应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则应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再现和传授。

“双师型”教师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知识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一种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强调的是职业岗位、技术的专项性、操作性和应用性。

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掌握多门知识,还要精熟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技术。

同时,也要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能力结构“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指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传授给学生。

如何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步伐论文

如何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步伐论文

浅谈如何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步伐摘要:国战略需要什么、经济安全需要什么、百姓生活需要什么,我们作为国有的职业学校,就应培养什么人才。

教师本身要家充分认识转身为“双师型”的重要,这是教学改革所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所需,是学生就业所需。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学改革解决许多难题,学校企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改革,教师要积极回炉百炼成钢。

关键词:双型师就业校企合作专业技能实践目前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改革的大浪涛中奋勇前进,就连国有大型企业也朝着公众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并提出“国家战略需要什么、经济安全需要什么、百姓生活需要什么,我们作为国有企业,就应该干什么”的宏伟目标,那么作为一所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就更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怎么改革?我想,套用国企的话就是:国家战略需要什么、经济安全需要什么、百姓生活需要什么,我们作为国有的职业学校,就应培养什么人才。

要能够实现同样宏伟的目标,有着一支什么样的师资队伍便是重中之重,所以当务之急,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步伐便迫在眉睫。

如何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步伐?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本身要充分认识转身为“双师型”的重要1要高度认识这是教学改革必须的何谓“双型师”?大体可从两方面来阐述,1从专业教师个体而言,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通俗说既是讲师(高级讲师)又是工程师(或技师、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2从教师队伍结构而言,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

一所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具备了这两方面,应该说是具备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了。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大多数的学校的师资队伍都难以同时具备了这两方面,也就是说多数学校还没拥有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如果学校一直保持这种状况,那么“国家战略需要什么、经济安全需要什么、百姓生活需要什么,我们作为国有的职业学校,就应培养什么人才”,便是变成一句空话,而这样的学校也就会被改革的大浪涛所淘汰,学校都被淘汰了,作为学校的教师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教师本身要充分认识转身为“双师型”的重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师承担着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双重任务。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文章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能力与素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措施。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言教师是立校之本,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高职教育质量的成败,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建立和培养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富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教育部成教司司长黄尧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中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并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1]。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一)“双师型”概念的提出中国职教学会师资委员会主任王宪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2]。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职教师资队伍很多是从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的教师中转化而来,这部分师资偏重于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不足。

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这已基本形成共识。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和方向,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3]。

近几年来,理论界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制度、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开创性的探讨,但在理论深度和具体操作上还十分欠缺[4]。

在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以及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上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思路与建设体系。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摘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计策研究,为各级部门、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进展。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不仅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即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要淡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大多是在过去的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升格或者者独立升格的,因此双师素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不高,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进展。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素养教师处于匮乏、疲乏状态,远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进展,务必加大双师素养教师的培养。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具备教师资格与所教专业的实践经历、技术资格证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的复合型教师。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提出要“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比较恰当地规定了高职院校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双师型教师培养论文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论文

双师型教师培养论文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论文

双师型教师培养论文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论文摘要: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国家层面已有诸如国培、市培等途径,但学校作为教师培养的主体,仍然是重要的阵地。

各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如“以老带新”、“轮岗锻炼”、“轮课教学”等传、帮、带措施,以及“工程师培养”、“从业资格培养”、“执业资格培养”、“经济师培养”等直接培养措施,创新培养途径和方法,以取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效。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造就质优量足的“双师型”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则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的外因层面我职业院校本身的内因层面来分析“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与体系完善将为顺利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职业教育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它承载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向“精品制造”的转变,切实增强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劳动附加值,都有赖于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业务技能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从当前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极不相符。

这表现在,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一方面,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有中等职业学校9380所,专任教师数为8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为1922.9706万人[1],师生比仍为1:22;另一方面,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历534人,硕士学历26807人,本科学历539839人,专科学历108218人,高中以下学历5556人[2];同时,从整体来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结构中初级职称普遍偏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论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论文

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自提出后,得到国家和高职院校的重视,取得较大成绩:师资的整体素质优良,教师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学校的重视度不断加强,兼职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等。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师资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较低,兼职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评价模式落后,高职院校教师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迫切要求,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领路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水平。

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而双师型教师除了要具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专业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素质、行业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实际实践经验、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就是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各种技师素质于一体的教师。

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

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的,之后在许多高职院校实施,目前取得较大成绩,收获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一)师资的整体素质优良“双师型”教师首先要具备教师的普遍素质,即道德素质、教学能力及专业科研能力。

目前“双师型”教师首先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学生。

二是具有良好的师德,热爱本职工作,忠于教育事业,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和关心学生。

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摘要:本文阐释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剖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存的问题,并立足河北省,结合本人所在的高职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政府和学院两个层面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内涵问题对策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突出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不能满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尤其是技术快速更新的要求,以至于高职专业建设不能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造成高职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不适应国家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最早提出高职“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文件是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发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

经过11年的努力,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中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达到的目标等提出了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关键阶段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颁布,明确提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随后,在2011年8月31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改革评聘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教育部多次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要求的提高和实践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目标和培养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由“双师型”到面向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培养,再提升至在兼顾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队伍建设的发展阶段。

高职“双师型”教师考核体系建设论文

高职“双师型”教师考核体系建设论文

高职“双师型”教师考核体系建设探讨摘要:“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能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构建与“双师型”教师相适应的教师考核体系,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向深入的有效手段。

abstract:“double type” teachers ar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achie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lso the ke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establish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to adapt to “double type” teachers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of “double type”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the effective means to truly implement and further promote “double type”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achieve tangible results.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职称;构建key words:“double type” teachers;titles;build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54-020 引言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必须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颇具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但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真正将“双师型”教师建设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技师评审参评论文浅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邢耀政
2009年9月
浅谈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邢耀政
摘要:中职教育是培养即懂得一定专业理论又掌握一定时间操作技能的人才教育前沿阵地,
能否确保目标的实现,教师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
路的学生,也就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场需求,我国中职教育
特色不鲜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
社会调查论证写了这篇培养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论文,以和同仁共勉。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
当前国内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的研究已广泛引起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普遍逐渐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使得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效益,走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的含义概念与命名
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即是既具有教育系统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同时又具有相应行业(或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有条件的也向“双师型”教师方面发展。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在以往职业教育重理沦、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和知识的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是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执教理念提出来的,纵观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基本内涵有两点:一是认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比如我是学建筑装饰实用美术的既能领导学生理论学习,又能指导学生学会用计算机来美术绘图,以及参加大型的广告制作、室内外效果图制作、建筑施工图制作等。

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哪些进入社会必须要掌握的实际操作专业技巧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等等。

二是认为教师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简言之,“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不仅有利于人们科学准确把握“双师型”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生两个重大转变,从“重培养”向“培养与使用并
重”转变,从“重教是个体培养”向“重师资队伍优化”转变,彻底扭转我国传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被动局面。

我国目前职业学校教师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缺少企业门(即缺少企业工作经历与历练)。

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政策规定,难以获取后一证书。

我们按照“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三方面具体要求表现:1、胜任教学能力;2、具有教研能力;3、具有(或胜任)实践能力,将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即可任理论教师,又可任实训教师,虽无双职业资格证书,但已具备了双实素质和能力的教师(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归为“双师型”教师。

二、如何培养中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
1、“双师型”教师是我们职业学校的重头戏。

原因有三:其一,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某一职业资格的中、初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要使学生获得某一职业资格,教师首先应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只有教师首先掌握了专业操作技能,才能指导和教会学生技能,正所谓言传身教。

像我们教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既要有教师资格证又要有相应的行业资格证,其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知识经济和现代化社会对我们职业教育的要求。

我们“双师型”教师,应切实加强操作环节,让“双师型”教师在有科学技术到现实生产的转化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其三,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努力达到善“讲”会“做”,一专多能培训目的。

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二要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三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培养教师;四要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五要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锻炼教师;六要组织社会实践锻炼师生;七要制定有利于教师向“双
师型”方向发展的政策激励措施。

(一)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点,教师组成复杂,很难通过统一的途径让全体教师都学有所获,训有所得。

因此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分层次推进的策略,通过高校进修,企业培训,校本培训,岗位自学、进修,有条件的国外培训等途径和方式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

(二)职业学校为提高教师层次,扩大视野,应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应有计划积极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到先进省、市、院校和行业、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有条件的还应组织有贡献的拔尖教师到国外考察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家论坛;专业学会和行业学协会,进行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到国外进修以提高和更新知识;支持鼓励教师常走出去,参与地方重大科研和工程建设,还要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请进国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交流,从而提高职业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三)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进专业,培养教师:如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可以办广告装饰公司;电子专业可以尝试办家电维修连锁店,走产、教、学互动良性保发展的路子。

同时是这些专业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中也提高了自身素质与水平,走出了学以致用,产——教——学协调发展的良好路子。

(四)职业学校在加强现有教师培养的基础上,要尝试探索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打破现有师资来源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

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吸引社会各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到职校任教或兼职,充实教师队伍。

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示;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向“双师型”转化。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职校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和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

(五)制定激励措施,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保障。

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

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措施,促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三如何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
如何建设一只“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执教教学质量的关键,制定措施健全制度与管理,确保投入,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确保具体要求,划分“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一般应具有下面二方面素质与能力:
1、教学能力(1)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2)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并熟悉相关课程的内容;(3)能主编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参编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4)胜任与专业相关的试验、实习、试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组织与指导工作:(5)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和同行好评;(6)具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2、专业实践能力(1)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和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并有技术开发或设计成果;(2)具有中级技工以上的生产操作能力,或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3)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并有一定的专业试验,具有工艺试验及创新能力。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源库:建立单独的评价考核体系。

按照标准,把划分认定的“双师型”教师资料如年龄,职称学位、工作年限,业务水平等内容登记造册,输入计算机作为学校师资人才资源储,便于利用。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带动和拉动作用,促进全体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

促进校企有机结合。

学校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其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组织他们深入企业,行业实践、锻
炼和服务等,这些活动既发挥了他们自身的优势,也为“双师型”教师为培训服务,又直接促进校企有机结合,实现双赢。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如津贴等激励机制,科学化并逐步纳入法制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总之,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以产教结合为先导,以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为基础,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增强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为中心,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手段等,整体改革,全面推进,才能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主要参考文献:
1 职业技术教育
2 教育在线网专业文献
3 《构建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