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读与略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精读与略读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

小学复习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精读与略读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
13 精读与略读 △
2
①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 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 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 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②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 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须要学会略读。 ③略读就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 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 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 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 地方须要精读。 ④怎样进行略读呢? ⑤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
4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5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精读与略读》同步练习小学语文-有答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精读与略读》同步练习(小学语文-有答案)填空题1. 按拼音写汉字。
2. 多音字组词。
更gēng________ 行 háng________ 量liàng________gèng________ xíng________ liáng________3. 我是拼音小能手。
4. 写出近义词。
精读—________ 必须—________ 透彻—________编选—________ 获得—________ 增加—________5. 写出反义词。
精读—________ 必须—________ 透彻—________扩大—________ 前言—________ 增加—________6. 形近字组词。
籍________ 梗________ 刊________ 须________藉________ 埂________ 刑________ 需________7. 按要求写词语。
表示书读得多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浩如____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____ 花一________ 十________ 精心________________9. 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________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________必须读大量的书,________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
①精心编选:②深入钻研: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浩如烟海:②梗概:请写出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把下列句子改成感叹句。
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扩句。
①我们学会略读。
②略读采用方式。
缩句。
①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
②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
简答题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怎样进行泛读呢?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
13.精读与略读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一)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 1、理解概念。
2、平时你是怎样运用精读和略读的。
(二)点拨 轻声自读课文 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楚这篇文章写了几方面? 主要写哪几件事情? (3)在自己弄懂的地方或有收获的 地方做上记号。
俗话说“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 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思考:(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书?有什么收获? (4)这样的方法给你什么好处?
2、说说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通过略读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一篇 文 思考(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什么意思?为 什么不用“需要”
拓展延伸总结 1、选择一本书,运用我们今天学到方 法,读一读。 要求:你从这本书中知道哪些内容? 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哪里,跟同学们交 流。
13.精读与略读
一、用“六步预习法”学生独立预习课文。 二、完成下列预习提纲。 1、读一读下列词语,理解意思。 透彻 浩如烟海 书刊 梗概 探究 一目十行 走马观 花 简练 2、回答: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 3、精读和略读各有什么作用? 4、如何做到精读?如何做到略读?结合课文说说自 己的理解。 5、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6、平时你是怎样读书的,和课文介绍的方法相比, 你有哪些不足? 7.从音.形.义等方面学习生字.新词。 8.归纳中心。
13.精读与略读导学案

曹 县 梁 堤 头 镇 第 五 小 学 导 学 案
曹 县 梁 堤 头 镇 第 五 小 学 导 学 案
13.精读与略读▲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学习重难点】
把文章中所教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自学与交流】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轻声自读课文,弄清:
(1)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
(2)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3)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4)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2.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4.理解句子: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
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展示与评价】
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检测与反馈】
【课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惑:。
小学课件13-精读与略读

整体感知
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 读?略读与精读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在读书时运用哪种 方法好一些呢?我们应当怎 样提高阅读效率呢?
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什么叫精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 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 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 精读。
总结:
本文介绍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侧 重介绍了略读,讲述了略读的意义。告诉我们 只有把精读和略读相互结合好,才能取得最佳 效果这一道理。
写作指导——设疑法
设疑法就是在行文过程中提出问题,多是设 问的形式,即自问自答。设疑法的运用可以造成 悬念,引出下文,突出主题等。
1.在着意要说明的地方先提出问题,引起读 者注意。
2.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可 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 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 些地方须要精读。
怎样进行略读呢?请同学们读课文,谈 谈你的体会。
①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 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 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 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 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 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2.提问后进行有条理地解答,把事情说明白,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在说明怎样略读时,先提出了问题,然 后自己进行解答,说明了略读的方法。这样能更 容易把事情说明白,同时能引起读者注意,然给 读者较为容易地掌握略读的要领。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课外搜集一篇略读课文和一篇精读课文, 读一读。
2.选其中的一篇课文写读后感。
②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 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 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3课 精读与略读 课后作业(B组)|苏教版 (共11张PPT)

结.彩(j√ié jiē) 浏.览(l√iú niú)
梗.概(ɡē√nɡ ɡěnɡ) 书刊.(k√ān kǎn)
Hale Waihona Puke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籍( 书籍 )
简( 简单 )
藉( 狼藉 )
筒( 竹筒 )
彻( 彻底 )
须( 必须 )
砌( 堆砌 )
顶( 屋顶 )
三、精挑细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720 21/8/7S aturda y, August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72 021/8/7 2021/8 /78/7/2 021 2:05:09 AM
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
1.“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 读完所有的书。”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 手法。( ×)
2.“书籍”的“籍”是一个多音字,另一个读音是jiè。 (×)
3.“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一贯采用大声默读的方 式。”这个句子是个病句,有两处语病。( √ )
1.给选文中的“ ”中加上恰当的标点。 2.用“√”标出括号里运用正确的字。 3.将选文补充完整。 4.请用“走马观花”造一个句子。 ____示__例__:__由__于__时__间__紧__,__我__们__只__是__走__马__观__花__地__参__观__了__一___
_下__博__物__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精读与略读(相关资料)

对“精读与略读”的要求(一)对“精读”的要求1.爱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读对,读通,读懂,读快。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会读。
(1)会理解词句(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会领悟写法。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会阅读文体。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会体会标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体会句号与逗号、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5)会积累材料。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二)对“略读”的要求1.会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2.会浏览。
(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读得多。
(喜爱图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法,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课⽂原⽂⼀个⼈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都是经过精⼼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的精⼒是有限的,⽽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必须读⼤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略的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较少的时间浏览⼤量的书刊,从⽽扩⼤⾃⼰的知识⾯,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略读⼜是精读的基础。
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篇⽂章或⼀本书的基本内容,从⽽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需要精读。
怎样进⾏泛读呢?如果⾯对⼀⼤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章节、⽬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遍,这样就能⼤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范围。
对于⼀本读物来说,可以⼏段⼏段地粗读,也可⼏页⼏页地翻阅,⽽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的意思。
俗话说的“⼀⽬⼗⾏”就是指这种⾛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法。
为了提⾼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默读的⽅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简炼的语⾔概括⼀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3课《精读与略读》教学札记今天上了⼀节语⽂课,题⽬是《精读与略读》。
这是⼀篇略读课⽂,⽂字也很浅显,学⽣通过阅读,可以完全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能够体会到精读与略读对阅读所带来的好处。
13、精读与略读Microsoft Word 文档

13、精读与略读
落梅小学刘帮林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时间:1课时
精读方法:反复读深入钻研透彻理解
略读原因:精力有限书籍浩如烟海精读与略读略读大略地读精读的基础
方法:看内容提要等一目十行
总结——最佳的读书效果精读和略读结合教学反思:。
13、精读与略读(公开课)ppt

2021/8/2
1、表示书读得多的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2、表示书读得细的成语:
咬文嚼字、字斟句酌、逐字逐句、举一反三
3、表示书读得粗略的成语:
一目十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1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 方须要精读。
8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5
完成作业
2021/8/2
选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面对( 浩如烟海 )的书籍,我们不可能全都精
心研读,有时需要( 走马观花 )式的扫读浏览,这 就是俗话说的“(一目十行 )”。
我们只要善于把( 精读 )和( 略读 )结合起 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6
总结
2021/8/2
1、精读有什么好处?
2021/8/2
13 精读与略 读
2
2021/8/2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 2.明白读书是一个人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 3.养成正确读书方法。
3
合作探究
1、什么是精读?
2021/8/2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 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 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精读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作品的精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7
总结
2021/8/2
2、略读有什么好处?
(1)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
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 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第十三课 精读与略读(ppt)

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这样
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D
帮助、 好处
A
能快速地了解很多内容。
a 好处示例:有好处,会大大的增
加我们的阅读量,当我们尝试去写 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读书多对你 写作是多么有好处。
精品
新知讲解
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读 书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
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
解地和读消,化就一能个达问到题事就事行精了通。。一遍A又一遍 “不动笔墨不读书”a是毛泽东主要
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 史记》《汉书》等古籍,在重要的地方 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做批注,以及 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精品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鲁迅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
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 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 D
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A门或几门,
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
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a并重视实践。他
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 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 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却( A ),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A更 不可能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a。
A.浩如烟海 B.寥若晨星
精品
作业布置
1.下课以后,大家运用
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
D
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
A
章或一本课外读物。
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第13课精读与略读 _ 苏教版

a. “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 看书非常快。
b.“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阅读 方式?
普通的浏览
c.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 助?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读过一些故事书,真正要达到 一目十行是非常困难的,能提高 阅读速度。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 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在 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 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 使人善辩”。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 践。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 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他说:“狡诈者轻鄙 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 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 到。
1.我读懂了短文,培根的读书方法,我可以总
结成“三要”“三不要”。
“三要”是: . 一要对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你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返回
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
课文用(“不可能……更不可能……为 了……又必须……因此……”) 这些词语 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 清楚明白。
2.略读有什么作用呢?
“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
3.读读下面的一段话,思考并回答。
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如果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
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

《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叶圣陶非常重视阅读的作用,他把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他认为精读和略读起着不同的作用,应相互补充发挥作用。
精读是对文章进行推敲,而略读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交叉恰当好处地使用精读和略读,就既能读得深,又能读得多。
《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大略的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
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读。
怎样进行泛读呢?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
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拓展精读与略读的区别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
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
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
13.精读与略读(类文)

精读与略读众多的书在短时间内怎样读好、怎样读完?可以采取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浏览就像是看报纸一样大标题翻一下,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知道著作、论文讲的是什么。
浏览主要就是博览群书,涉猎要宽,沙里淘金,精选出进一步泛读、精读的著作或论文。
特别是学文科的更要重视浏览。
泛读比浏览要求要高。
泛读就是除了了解著作的书名、目录、提要、前言、后记、大体纲要或者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外,要求一页一页翻,一目十行。
遇到不懂的、精彩的地方不要停,记下页码,继续读。
这样可以加快读书速度。
浏览、泛读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古今中外书籍虽多,但真正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却不多。
这就需要通过浏览、泛读,筛选有用信息。
通过浏览、泛读留下需要精读的书。
精读就是在浏览、泛读的基础上,对需要精读的著作、论文,一字一句的字斟句酌,甚至连标点、注释都不要错过。
精读可分四个层面:(1)认知。
做到字面读懂,甚至可以复述,背下来;(2)理解。
不仅读懂当下所读章节,而且可以和前后章节,甚至可以和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接通知识间的联系;(3)质疑。
在字面理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读出了问题,提出质疑。
读书读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飞跃,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家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意义"。
导师要有问题意识,研究生要有问题意识。
论文写作必须树立问题意识、问题中心。
问题从哪里来?首先从读书中来,书读多了才有问题。
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从社会调查研究中提出问题;(4)创新。
有了问题,进一步读书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出理论创新。
读书提出了问题,而且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研究就有自己的创新成果。
法略读就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阅读,它不要求对文章的内容深入理解。
略读与一般速度的阅读是不同的。
在以一般速度进行阅读时,读者是将文章的每一部分,比如每一句子或段落都过目。
精读与略读

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略读”的意思,同桌之间交流一 下自己的意见。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同学们,说说哪些课文需要 我们去精读呢。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 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 此须要精读。
小组内交流,略读有哪些好
处。 (1)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 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 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1.什么是精读
在欣赏方面,要求联想丰富、反复涵 咏,品味领悟文章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 还要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和情感。 在评价方面,要求能够对文章所表达 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做出客观地衡量和 判断。
2.什么是略读
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 要的阅读方法。 从对读物信息的感知来看,它不如精 读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有用 信息。 从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上看,它不像精 读那样“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而是略 “次”抓“要”,略“小”抓“大”。
一、精读和略读的关系
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 须在课文或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 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 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 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 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 学生坐精度那样的详细指导,而 致无所措手。”
2.什么是略读
从阅读的要求来看,精读追求的是读 物整体的把握,略读追求的是读物的重点。 从学习的程度上看,精读在先,略读 在后。 从应用价值来看,精读是准备,略读 才是应用。
研究表明,一般人每分钟阅读500字 左右,大脑留下的信息可达90 %左右; 每分钟阅读200字以下,读后留存在大脑 的信息仅为10%。为什么呢?因为速度太 慢,脑子里其他意念干扰大多,比如低年 级小学生要认字、断词、手指、口动,课 文被断裂成许多不连贯的碎片,阅读的效 果就低。所以,能够略读,是一个人阅读 水平提高的表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3课精读和略读教案

个性化教案(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时分合计:小时授课内容:授课教师评价:□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今日学生课堂表□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大写)□海豚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学生签字:教师签字: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编号:13、精读与略读1、重点字音刊物梗概2、重点字形书籍梗概浩如烟海逐字逐句3、填空(1)、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2)、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
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略读的方法:①读提要、前言、章节目录;②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海豚教育个性化作业(个性化作业,务必认真完成)海豚教育个性化作业编号:1、《上下五千年》是由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_______等为青少年编著的。
请写出四个出自其中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三个你所知道的我国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签名:。
13精读与略读

13精读与略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
3明白读书是一个人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4.养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的好习重点:掌握略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读书?
二、指导自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应问题)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幅猕自“曾图平“,上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在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下面做记号。
2.组织交流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4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含到将出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
读方法。
(提问:“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走马观花”呢)
(2)出示句子“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
提问:这句话所说的内容你同意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
小学部编版语文13 精读与略读-优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请找出什么叫精读?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 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 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 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 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 很有帮助,因此需要精读。我们以前学过的《“煮 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 精读的方法。”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
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 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呢,知 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 读。
怎样进行略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
商人听了,照着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
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
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 虹”“飞虹”等。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 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能几十 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 用。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2022/4/202022/4/202022/4/20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02022/4/202022/4/204/20/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02022/4/20April 20,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时间教学
课题13精读与略读主备人:第1-2教时
2013年3月11日复备人:累计 5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过程与方法
师讲述略读的意义,重点介绍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把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教
学
重
点
把握略读的方法。
教
学
难
点
通过把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教
学
准
备
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如《读书莫放“拦
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把握好的读书方法,可以
事半功倍。
今天,我们再来把握两种读书方法。
2.板书:精读与略读。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汇报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段到深入钻
研,对重要的词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
是精读。
(2)什么是略读?
修改与反思
略读就是大略到读。
三、在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
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
2.略读有什么作用?出要害词句。
(“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
)
3.怎样进行略读呢?小组讨论。
4.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1)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
(2)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
(3)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
(4)怎样做才取得略读的最佳效果?
四、小结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文内容谈。
2.从好词佳句方面谈。
五、小组学习,指导读书。
1.用略读的方法阅读12课后面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读的方法阅读文章的重点部分,阅读时可圈圈画画。
3.相互交流。
六、总结全文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七、作业
用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
板书设计 12.精读和略读
精读和略读
读书效果最佳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文字很浅显,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完全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能够体会到精读与略读对阅读所带来的好处。
于是,课前,我在小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张学习单:(1)什么是精读,精读有什么好处?(2)什么是略读,略读有什么好处?怎样进行略读?(3)结合实际,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我把本课的教学权都给了每个学生和他们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这篇课文。
学生开始了自学。
我开始观察班级中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和平时不举手的同学的自学情况。
我发现,他们也找到了相关的答案,只是没有划完整。
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交流,每个同学都必须要说。
我同样观察他们,每个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始了合作学习,他们讨论得挺热烈,都交流了自己找到的答案。
就这样,在发言与补充发言中,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
学生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了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阅读的方法。
我在这一课中,只拎了下重点的句子,进行了指导。
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最起码学生都是投入的、积极的。
自己感觉,这样的课堂应该符合“学程导航”的理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