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手工教学中学生创作灵感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技手工教学中学生创作灵感的培养

黄达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造技能是劳技课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而完成这项任务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反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又使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手工课是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机会很多,因此在平常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活动中我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创造的机会与环境,给予学生的指导是更多的思维和方法的引导,而非具体的操作技能,以下几点是我多年手工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个人感知。

一、劳技创作、灵感的培养

劳技创作与艺术创作是一样的理念,劳技创作其实是创作一件工艺品或一件实用的,它可以转化成产品或商品。因此,灵感的培养是创作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对教学过程中怎样启发学生的灵感,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好奇心,是挖掘创造灵感潜能的前题,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每位学生所特有的。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对周围发生的新奇事物总要进行思考和研究,并提出各种神奇的问题,而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正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部动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兴趣、好动和自我表现等心理特征及提出问题、启发他们的兴趣、营造创造性想象的氛围,使其在没有附加框架环境条件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创作形形色色的手工作品,并从中得到锻炼、掌握技巧。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和智力特点着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能。例如我在上用废弃的易拉罐制作《虾》在课堂上讲述了手工材料制作的理论引导学生就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作,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和智力特点,要求学生对“虾”取用材料加以进一步挖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如钢丝、废弃物品。尽可能地去发挥想象去创作,下一次课把作品带来交并在课堂上展示。一周以后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真是五花八门,真是作得维秒维俏。作出来的作品造型也各种各样,栩栩如生、千奇百怪。在课堂上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出来,每个同学脸上的自豪感无与伦比,看到一些独特的作品赞叹之声油然而生,有极少数平时不爱动脑的同学看了其它同学的作品一直后悔,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家里多的是这种材料。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学生的创作思维开阔了,其创造思维的潜能也提高了,很多课的材料我都加以挖掘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刘帆同学参加市手工制作比赛获得市唯一的特等奖,他的作品是利用金属片材料即日常我们生活中经常废弃的易拉罐,利用它的材质韧性,可弯曲成型可剪又或敲凿的特点,以及材料本身的色泽,根据命题是水族类的要求,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海虾的造型,并通过制作工序的多次改进,辅导学生先勾画出虾的图型,并考虑其在制作中的难度和过程进行调整。我们以简单的形态,又不失虾本身的特征,完成了手工制作第一步--设计效果图,而后让学生将易拉罐进行修剪成片。将金属片剪成虾的身部,头部和脚部后按虾的动态和体型进行修剪、折叠后制作出虾的躯体。将金属片修剪成虾的脚,并通过折弯的手法做出虾的脚,拼接在躯体上。而后着重制作出虾的头部。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力求精细,因为金

属手工虾的主要部位,就在于它的头部,在折叠弯曲工序操作中力求准确、凌历,讲究一次成型。绝对避免多次折叠、弯曲,以免使所折弯部位产生多余凹凸线感觉,产生整体形态“烂“而失去新鲜感。完成头部制作后,通过钻孔上眼睛和虾须。起到画龙点睛观感,达到原先设计创意的目的。我想此次手工《虾》能够获奖,主要是完全按照手工创作的基本规律,从意图到构思__设计__选材并通过因材施艺进行制作而取得成功的。

第二个作品获奖__纸工“桥“的设计,也是因为有了第一次得奖作品鼓励,从中吸收了许多经验。从理论上讲,同样也是遵循手工创作的规律和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意并利用纸板易于折叠、剪刻的特性设计出轻柔、灵巧的桥型、模型。在设计和制作工序中,同样采用意图构图画出效果和结构并遵照设计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制作拼制做出实体,达到了设计的要求。这样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很强,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境,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气氛。

教学中的意境对学生的感染力很大,教师创设一定的意境,会调动学生的多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位学生展开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觉得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生的动机和创作的欲望。这在陶艺课上体现最明显,利用陶泥柔软的材料制作生活上的日用品等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而成为艺术品。其中蕴藏着很多的创造因素。初一的好动又好奇,很喜欢用陶泥材料性能柔一些造型,对陶艺课的兴趣很浓,我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上这节课之前用投影仪放一些古代至今的用陶泥的手法、注意方面,并要求学生自己查有关陶艺的图片、观察身边生活上的日用品自己设计造型来创作一个陶艺作品,课堂上学生做的作品,有的是用泥板成型制作方法,从平面到立体,变化无穷可随泥的温度加以变化,当泥板半干时,可用来制作一些挺直的器物,有如木工制作一样,较温软的泥板,则可用来扭曲、卷合、做成自由而柔美的造型,有些类似做裁缝;有的用陶泥肌理制作,肌理是制作中重要的艺术语言,运用不同材料对粘土进行压印或揉挤,即可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肌理效果。如用织物压印、木刀压印、石头压印、纸团压印、各种不同材料压印的肌理,独特的装饰效果,并巧妙地运用到作品。课堂上学生很投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主动意识很强创作意识很强烈。在作品展示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了陶艺原则和操作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动手能力提高了而且更显示出对陶艺的创作造型等方面的认识,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自我感觉良好。老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首先都加以肯定,同时提出一些不足之处并加以指正,对很有创意的作品的同学发动其它同学生向他们学习,使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增进知识、增成智慧,发挥想象力,以激励、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在师生互相共勉的环境下更容易激发学生创造思考的动机和大胆地提出一些新的构思和设想,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激发灵感,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介于教学理论与具体教学方法之间的桥梁。创造性课堂教学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为了将创造性教学与教学模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建立“启发—互动”以及“创新式”两种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目标及内涵充分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突出了鼓励学生都动脑、都动手、敢于创新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活跃、民主、平等、积极、上进的教学氛围。有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想,先去探究操作,要求学生把探究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记录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