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合集下载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表现为非经期的子宫出血或月经周期的紊乱。

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出血的严重程度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饮食调整与健康生活饮食调整: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特别是铁、叶酸和维生素C,有助于补血和增强免疫力。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健康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出血症状。

二、荷尔蒙治疗与药物调理荷尔蒙治疗:对于青春期和育龄期的女性,荷尔蒙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补充或调整荷尔蒙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出血症状。

药物调理:采用止血药、抗炎药等,可减轻子宫出血并缓解相关不适。

同时,对于贫血的患者,需使用补血药物进行治疗。

三、放置曼月乐环曼月乐环是一种局部释放荷尔蒙的宫内节育器,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通过释放适量荷尔蒙,可以有效控制出血症状,改善月经周期。

四、物理治疗与热敷物理治疗:如电疗、磁疗等,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轻出血症状。

热敷:适用于轻度的子宫出血,通过热敷下腹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五、手术治疗选项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血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内膜切除术等,但手术治疗应慎重选择,并充分了解手术风险。

六、补血与输血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需要进行补血或输血治疗。

补血治疗可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铁剂等方式进行;输血治疗则适用于血红蛋白过低、危及生命的情况。

七、定期监测与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等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八、休息与避免过度劳累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加重出血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结果解读:根据内膜 厚度、形态和血流情
况判断是否异常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一种 微创手术,用于检 查子宫内部情况。
宫腔镜检查可以清 楚地看到子宫内膜、 子宫肌层和子宫颈 的情况。
宫腔镜检查可以诊 断功能性子宫出血 的原因,如子宫内 膜疗操作 ,如切除子宫内膜 息肉、子宫肌瘤等 。
发现复发迹象
随访时间:治疗 后3-6个月
随访内容:询问 症状、检查身体、
心理状况等
随访目的:了解 患者恢复情况, 提供心理支持,
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的重要性
监测病情变化:了解患者 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评估治疗 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

发现并发症:及时发现并 发症,及时处理,减少并
内分泌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与内分泌疾病有关,但全身性疾病如甲 状腺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需要鉴别。
免疫系统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但全身性疾病 如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需要鉴别。
与妊娠相关疾病的鉴别
妊娠期出血:与功能 性子宫出血相似,但 通常发生在妊娠早期
经期长度、经量等 他疾病史,如高血 物过敏史,如对某
月经史
压、糖尿病等
些药物过敏
身体检查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 的月经周期、经期长
度、经量等
妇科检查:检查患者 的子宫、卵巢、阴道
等生殖器官
血液检查:检查患者 的血常规、凝血功能

尿液检查:检查患者 的尿常规、尿糖等
影像学检查:如B超、 CT等,了解患者的子 宫、卵巢等生殖器官
子宫内膜活检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确定病因 方法:通过宫腔镜或刮宫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 结果分析:观察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和血管分布 临床意义:有助于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导治疗方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PT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PT课件

排卵型功血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在月经周期中,有排卵,黄体发育良
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不规 则脱落。
三·临床表现
1.无排卵型功血:
• 子宫不规则出血最多见,如月经周期紊乱、 经期不一、出血量不等;可伴贫血。 2.排卵型功血:
• 黄体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 常有不孕或早期流产史: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 血
一·概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 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器质性病 变存在,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无排卵型功血。多见,约占85%。多见于 青青春期春期和围绝经期。
2.排卵型功血。
(1)青春期:
下丘脑-垂体-卵 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 发育成熟,与卵巢间未 建立稳定的协调关系。
•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 常伴贫血,月经周期一般不受影响。
四·辅助检查
1.无排卵型功血
• 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的任何 时候都呈增生期变化;
• 宫颈黏液检查:在经前呈典型的羊齿状结 晶;
• 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无周期性变化。
2.排卵型功血
• 黄体功能不足者:基础体温呈双向型,但 体温上升缓慢、持续时间短:阴道脱落细 胞有周期性变化;宫颈黏液结晶有周期性 变化,子宫内膜分泌不良。
• 应用大剂量雌激素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 不良反应,故宜在睡前服用。必要时同时加服镇吐剂。 长期服药需检测肝功能。
• 应用促卵药物时,应坚持测量基础体温,以检测排卵情 况。
• 应用雄激素时,应注意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引 起男性化,对青春期病人避免使用。

医院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常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存在。

常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长短不一、流向.量异常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功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类,约85%的患者属于无排卵型功血。

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前期(50%),其次是育龄期(30%)和青春期(20%)o一、病因病机1.无排卵型功血机体内外诸多因素均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营养不良、贫血等也可影响激素合成、转运等过程而致月经失调。

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

青春期少女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而出现;围绝经期妇女则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不能诱发排卵而致。

育龄期妇女可因劳累、应激、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等发生无排卵型功血。

2,有排卵型功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常由黄体功能异常引起,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两种类型。

前者的原因是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卵泡期促卵泡刺激素(FSH)缺乏,黄体生成素(1H)峰值不高,使黄体发育不全,孕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足。

后者的原因是,在月经周期中黄体发育良好,但因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二、临床表现1无排卵型功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多为停经数周或数月后大量出血,可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不易自止。

也有的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沥不断。

少数表现为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但量较多。

出血期不定,伴有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可伴贫血。

2.有排卵型功血黄体功能不足者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因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故不孕或早孕期流产发生率高。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表现为月经间隔时间正常,但经期延长,多达9〜10日,出血量多少不一,也有表现为阴道流血淋沥不断者。

功能性子宫出血危害有哪些以及目前治疗进展如何

功能性子宫出血危害有哪些以及目前治疗进展如何

经验交流226 功能性子宫出血危害有哪些以及目前治疗进展如何张洪英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618100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以及卵巢轴等发生异常而致,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疾病,可造成病患神经内分泌紊乱。

在妇科疾病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病率较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生活习惯也有着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功能性子宫出血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分为排卵和无排卵两种类型,而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前者多由神经内分泌中枢发育不完善而致,后者多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卵巢功能退化而致。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危害和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学者们高度重视的课题。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危害功能性子宫出血危害较多,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经期忽长忽短、经量时多时少以及淋漓不尽等。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导致病患程度不同的贫血,同时还会给病毒和细菌创造侵袭的条件,进而导致腹痛、盆腔感染、分泌物异常等。

此外功能性子宫出血还会因黄体功能欠佳或不排卵而致不孕;长时间的无规则出血可造成宫颈肥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器宫发生质变甚至癌变等,等病情发展到不可控制时只能通过摘除子宫来控制病情。

因此,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进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功能性子宫出血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激素类药物和辅助止血药物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常用药,其目的是改善月经周期和帮助排卵,但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还需结合病患具体情况,常用方法为孕激素内膜脱法、雌激素内膜生长法和子宫内膜萎缩法等。

①孕激素内膜脱法: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通常因内膜孕激素不足而致,故需以补充病患孕激素来帮助增生内膜身分泌期内膜转变,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黄体酮肌注,每日一次,每次20mg,连续5日;服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每日10mg,连续10日;服用炔诺酮片,每日5mg,连续10日。

功能性子宫出血如何护理

功能性子宫出血如何护理

功能性子宫出血如何护理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异常引起神经内分泌异常而引发子宫不正常出血的病变,简称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妇科门诊患者中约占10%,是妇科中的常见疾病。

做好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可使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减少并发症。

一、什么是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诊断中,将功能性子宫出血分为两种,包括:(1)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2)排卵性功能性出血,前一种在青春期少女以及绝经过渡期中的妇女中常见,青春期少女的功血多是因为神经内分泌中枢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或是成熟延迟导致;绝经过渡期中的妇女出现的功血症状多是由于调节系统功能减退导致的。

正常月经出血以外的不规则阴道出血都叫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也包括不正常的月经周期在内,也就是正常的1-7天内的月经周期之外,其他时期出现的子宫出血都可以归为功能性出血,范围非常广。

如果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一定要及时地去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并接受相关治疗。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因包括:(1)多数患者的功血是由子宫疾病引起,其中子宫内膜病变是引起功血的最常见原因;(2)有些女性本身患有血液病、糖尿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疾病,也会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出现;(3)女性如果出现情绪失常或是日常起居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出现;(4)如果女性滥用精神类疾病和避孕的药物,或是使用宫内节育环,都会对女性子宫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女性身体健康,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

(5)在激素调节下,子宫内膜的微环境受到改变,导致了子宫内膜修复能力失控,出现了病理性的改变,会引起无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6)腺体分泌化和孕酮对抗缺乏导致的PC升高,凝血因子等等的缺乏以及溶酶体和螺旋小动脉等作用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的功能及溶酶体结构异常,从而影响血管上皮修复和内膜脱落。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症状包括:阴道异常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等,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大出血的症状,造成失血性休克,月经量较大、以往月经周期规律情况可能导致失血性贫血,在女性身体抵抗力较差的时候容易造成感染;在女性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时候,两次月经周期中会出现点滴出血或是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月经量异常增多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和乏力现象,这种现象发生时需要及时治疗,避免持续性失血导致的休克。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是妇科领域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内分泌、生殖器官等多方面因素。本方案旨在基于患者个体情况,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
二、方案制定
1.病情评估
-综合病史: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月经史、生育史、药物使用史及以往治疗方案等。
-手术治疗
-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
-保守性手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肌瘤剔除术、子宫内膜剥除术等。
3.治疗监测
-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了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康复期管理
(2)高频电切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导致的子宫出血。
4.手术治疗
(1)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2)保守性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内膜剥除术等,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三、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和疗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防止感染。
3.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4.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避孕:在治疗期间及病情稳定后,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避免因怀孕导致的子宫出血。
四、康复期管理
1.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遵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病情。
4.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中度出血:合成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或炔诺酮。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功能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简称DUB)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

为了有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是一个全面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多个方面的干预措施。

纠正贫血对于因功能性子宫出血导致的贫血,需要及时纠正。

可以通过口服铁剂、输血等方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以改善患者全身症状。

止血治疗在出血期间,可采用止血药物如子宫收缩剂、止血敏等来控制出血,减轻患者症状。

同时,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确保安全使用。

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常用手段之一。

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可以纠正月经周期,减少出血量。

常用的激素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孕激素、雌激素等。

在激素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内膜消融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内膜消融术。

该手术通过破坏子宫内膜,使其失去生长能力,从而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内膜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部分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子宫动脉,减少子宫血液供应,从而降低月经量。

该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方法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充分评估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以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调整月经周期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月经周期。

通过调整月经周期,可以减少出血次数和出血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常用的月经周期调整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

心理支持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压力。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通过与患者沟通、解释病情、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总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纠正贫血、止血治疗、激素治疗、内膜消融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治疗、调整月经周期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PT演示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PT演示课件

与生殖器炎症相关出血
结合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鉴别 生殖器炎症引起的出血,如阴道炎、 宫颈炎等。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贫血、感染等情 况,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等。
激素水平测定
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孕 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 )等激素水平,评估卵巢功能 及排卵情况。
缺铁性贫血
由于失血导致铁元素丢失过多,造成体内铁储备不足,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易疲劳、注意力不集 中、免疫力下降等表现。
感染
子宫内膜炎
子宫出血时,子宫内膜受到损伤,容易引发感染。患者可能出现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 状。
盆腔炎
若感染扩散至盆腔,可引起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 能导致不孕。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症状与表现
典型症状
子宫不规则出血
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 经量不定或增多,甚至大量出血 。
贫血
由于长期出血,患者常有不同程 度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 晕、乏力等。
不规则出血特点
01
02
03
无周期性
出血时间不定,可能出现 在月经周期的任何阶段。
出血量不等
从点滴出血到大量出血不 等,甚至可能导致休克。
预防复发
生活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 精神压力,有助于预防复发。
饮食调整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
体抵抗力。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实验室 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防止复发。
05并发症与危害源自贫血失血性贫血由于长期或大量出血,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引起失血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 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诊疗规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诊疗规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诊疗规范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功血。

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及有排卵型月经失调两大类。

第一节无排卵型功血常见于青春期及围绝期妇女。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症状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出血,或先停经数月然后长时间持续出血。

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

2.体征程度不等的贫血貌,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血沉检查。

2.基础体温测定: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3.阴道脱落细胞卵巢雌激素水平测定(非出血期,未接受激素治疗)。

4.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重要手段,多用于已婚者,未婚者如有必要可在麻醉下诊刮;在出血时刮宫,可达到诊断与止血的目的。

功血的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围绝经期妇女还可有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

5.B超:除外生殖器其他病变,并可测宫内膜厚度。

6.宫腔镜:必要时可直视下活检。

7.激素测定:放免法测血中FSH、LH、PRL、E2、P、T及甲状腺功能(T3、T4、TSH)、肾上腺皮质功能(血、尿皮质醇等)。

青春期功血FSH、LH均低,围绝经期FSH升高。

(三)鉴别诊断1.生殖道器质性病变:阴道、宫颈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均可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由病史、检查可以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2.全身性疾病:肝病、血液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疾病等均可以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血液化验可以诊断。

3.性激素使用不当:患者近期有使用性激素史,使用不当可以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

【治疗原则】青春期患者可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围绝经期患者应止血,调整周期。

(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宫缩药(麦角新碱或缩宫素),止血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血药,必要时输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概述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

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

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以性腺轴的功能与调节不完善为主要原因。

由于下丘脑周期中枢延迟成熟,仅有下丘脑持续中枢发挥作用,其结果使垂体分泌FSH多于LH,FSH的分泌使卵泡发育,发育中的卵泡分泌雌激素,但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刺激缺乏反应,使月经中期无LH 高峰出现,故无排卵发生。

长期大量雌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发生无排卵型功血。

尤其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或因其他因素影响下,更易引起功血发生。

更年期功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反馈作用消失,垂体分泌FSH及LH增高,缺乏LH中期高峰,不能排卵,子宫内膜发生增生过长而引起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型功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

基础体温单相型: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

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

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

排卵型功血经前期子宫内膜活检可见腺体分泌不良或不均。

间质水肿不明显。

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

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产。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往往有止血治疗;诊断性刮宫;激素疗法。

病理病因功血的发病机理,主要为性腺内分泌失调,而不同时期发病机理亦不相同。

青春期卵巢开始发育,丘脑下部-垂体-卵巢间的调节功能及周期性反馈作用尚未稳定,卵泡虽有发育但无排卵,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能分泌雌激素,在不同量的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一直处于增生状态而导致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子宫出血不规律或过多,常见于青春期前后和更年期。

这种病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青春期前后的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案应该以调整内分泌为主。

这类患者的子宫出血往往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因此可以考虑口服避孕药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此外,也可以采用激素治疗来稳定内分泌水平,减少子宫出血的发生。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来治疗,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来缓解子宫出血症状。

其次,对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案需要更加全面和综合。

在更年期,女性的内分泌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会导致子宫出血的发生。

因此,除了调整内分泌外,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

此时可以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在更年期,女性的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因此需要更加注重身体的调理和保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对于那些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来说,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案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尽量避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到药物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考虑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来治疗,如子宫内膜消融术等,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同时又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综上所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生育需求等因素来制定。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加快康复速度,恢复健康。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血。
添加标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症状包括痛经、 性交痛、不孕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 子宫内膜异位囊 肿、卵巢巧克力
囊肿等疾病。
添加标题
治疗子宫内膜异 位症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和辅助生殖 技术等,具体治 疗方案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 和医生的建议来
确定。
添加标题
03
医源性原因
药物影响
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脱落异常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扩张、出血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症、出血 其他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病变、出血
脱落和出血。
添加标题
症状:月经周期紊 乱,经期长短不一,
经量不定或增多, 甚至大量出血。
添加标题
治疗:以止血、调 整周期、减少经量 为治疗原则,常用 药物包括孕激素、 短效口服避孕药、
止血药等。
添加标题
妊娠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原因: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 膜增厚
症状:阴道出血,腹痛,腰酸
治疗:观察等待,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症状会逐渐消失
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定义:围绝经期功 能性子宫出血是指 女性在绝经前后出 现无排卵性子宫出
血的症状。
添加标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因:由于卵巢功 能逐渐衰退,卵泡 对垂体分泌的促性 腺激素反应低下, 雌激素分泌量急速 减少,子宫内膜受 单一雌激素影响, 而无孕激素拮抗, 引起子宫内膜增生, 随即发生不规则的
遗传性激素异常:如先天性肾 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课件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课件
营养摄入。
疑难案例分析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52岁,出现严重贫血、头 晕等症状,诊断为重度功能性子宫出 血。
护理措施
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症状 得到缓解,逐渐康复。
治疗过程
采用手术治疗,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同时,给予输血治疗和心理支持。
结果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加强营养摄入,促进康复。
体格检查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营养状况、腹部和盆腔器官等状况。
诊断性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如血液检查、 超声检查等。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焦虑和抑郁评估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评估其严重程度。
应激源评估
了解患者面临的压力和应激源,如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压力等。
应对方式评估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课件
$number {01}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评估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措施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预防与控制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并发症及其护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案例分享与讨 论
01
功能性子宫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神经内 分泌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作息规律,避免过 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04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预防与控 制
预防措施
定期妇科检查
通过定期的妇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功能性子宫 出血的潜在病因,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调节内分 泌,预防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月经史及病史,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区分异常子宫出血的类型。

2.评估精神和营养状态。

3.评估患者的眼睑、唇及指甲,了解有无贫血及其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制定适合个人的饮食计划,加强营养,向患者推荐含铁较多的食物。

2.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

贫血严重者,须卧床休息,遵医嘱做好配血、输血、止血措施。

3.协助患者做好各种检查,如诊断性刮宫、子宫镜检查等。

4.保持会阴清洁,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遵医嘱使用性激素:按时按量使用性激素,不得随意停服和漏服。

药物减量必须按规定在止血后才能开始,每3天减量1次,每次减量不得超过原剂量的三分之一,直至维持剂量。

6.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三)健康指导
1出院患者应嘱其注意卫生,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

2.用性激素治疗的患者要按医师的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在治疗期间如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应及时就诊。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指的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症状常包括月经量过多、时间延长和经期不规律等。

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重点是通过调节内分泌平衡来达到防止或减少子宫出血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之一。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口服避孕药能够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的增生,从而减轻子宫出血的情况。

黄体酮则有助于稳定子宫内膜,抑制出血。

非甾体抗炎药则可以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

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来确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介入治疗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介入治疗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内膜消融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经导管插入子宫动脉,缺血子宫,从而达到减轻子宫出血的目的。

子宫内膜消融术则是通过热能或冷能的作用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止血的效果。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来说是一个理想选择。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针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严重、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控制的患者的治疗选择。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内膜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是将子宫完全切除,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切除术则是将子宫内膜切除,保留子宫,适用于希望保留子宫功能的患者。

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子宫出血严重、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四、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一种辅助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

通过选择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中药,如当归、白芍等,以及结合针灸和艾灸等中医疗法,可以起到平衡体内阴阳平衡、调节子宫功能的作用。

中药调理的疗效较慢,需要长期坚持,但对于轻度子宫出血、不适合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中药调理等。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以功能性障碍引起的子宫出血。

它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和不适。

针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排卵药、孕激素类药物、非类固醇抗炎药和输血制剂等。

1. 促排卵药:当功能性子宫出血与排卵障碍相关时,可以使用促排卵药来恢复正常的排卵功能。

促排卵药可以刺激卵泡的生长和破裂,促进排卵,从而调整子宫内膜的厚度,减少出血的情况。

2. 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孕酮等,可以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和促使子宫内膜脱落来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孕激素类药物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剂量和用药时间。

3. 非类固醇抗炎药:非类固醇抗炎药如布洛芬、羟乙基淀粉酯等可以通过抑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来减少子宫出血。

这些药物一般用于轻度或中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4. 输血制剂:在功能性子宫出血严重、病情危急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输血以纠正贫血和补充凝血因子,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除了药物治疗外,功能性子宫出血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控制出血。

1. 内膜刮宫:内膜刮宫是一种通过刮去子宫内膜来达到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

它适用于子宫内膜过厚、出血不止或大量出血的患者,可以有效减少出血,并排除子宫内其他病变。

2. 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通过在子宫动脉中植入微小颗粒物质来堵塞子宫动脉,从而减少子宫内膜的血供,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它是一种介入性手术,对于严重、难治性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出血程度和生育要求等因素来确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及早发现和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常规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常规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常规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的常见病。

它是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范畴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功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

1、患者补充营养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铁饮食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卧床休息。

2、维持患者正常的血容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出入量嘱患者保留会阴垫及内裤等以便准确估计出血量。

出血多者要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作好配血、输血、止血等措施。

3、预防患者感染严密观察体温、脉搏等遵医嘱做好血常规检查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保持患者会阴清洁预防逆行性感染。

4、患者遵医嘱使用性激素按时按量按规定服用如果发生阴道出血护士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5、加强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病情及提供相关的信息消除其心理顾虑。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
黄体功能不足:
间质致密,纤体皱缩,腺腔呈梅花状或星状,腺细胞透亮、核固缩,简直系报答,间质中螺旋血管退化。刮宫活检呈混合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排卵性功血——病理
01
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育龄期妇女可表现为不易受孕或孕早期流产。
黄体功能不足:
02
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且出血量多。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排卵性功血——诊断
孕激素绒促性素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黄体功能不足:
排卵性功血——治疗
The end
无排卵性功血
[辅助检查]血常规:了解贫血情况凝血功能测试:了解凝血功能妊娠试验:排除妊娠及其相关疾病超声:了解子宫大小、形状、宫腔有无赘生物了解内膜厚度诊断性刮宫:止血取材做病理学检查宫腔镜
无排卵性功血
[辅助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单相型提示无排卵激素测定宫颈粘液结晶检查: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阴道脱落细胞学镜检:中低度雌激素影响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病变
01
02
无排卵性功血
病因:
无排卵性功血
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FSH低水平,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合成分泌的激素量未达到排卵必须的阈值。生理、心理急剧变化,易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绝境过渡期:卵巢功能衰退,卵泡耗尽,剩余卵泡对促性腺激素反应降低,卵泡未能发育成熟。雌激素分泌量达不到排卵前高峰
一般治疗:充分休息,加强营养,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A
D
B
C
青春期及生育期无排卵功血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为原则,有生育要求者促排卵。
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功血: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原则。
辅助治疗:抗纤溶药物、促凝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即功血)又称“崩漏”,是青春期女性和更年期女性常见的疾病。

其特点是妇女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与月经周期无关,量多少不定,其病因主要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阴道出血不在行经期内,或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血色深红或淡红,或夹有瘀块,伴小腹疼痛,拒按或喜按等症。

部分患者可因失血过多导致贫血,甚至昏厥的发生。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清热止血汤【来源】王云铭,《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地30克,黄芩、丹皮各9克,地骨皮15克,地榆、棕榈炭各30克,阿胶15克(烊化兑入),甘草9克。

【用法】①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

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药液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各1次。

②1日1剂,连服5~10剂为1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疗程。

【功用】清热止血。

【方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血热型)。

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加减】如症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证,则为肝经火炽。

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显著,一般服5~10剂可愈。

祛瘀止崩汤【来源】周鸣岐,《名医秘方汇萃》【组成】柴胡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花、桔梗各10克,牛膝、香附各12克,阿胶10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黄芩15克,甘草8克,鲜藕节3块为引。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各温服1次。

其中阿胶烊化兑入。

【功用】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

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

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

此病可突然发作,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

一是血热:热入冲任,迫血妄行。

《付青主女科》说:“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冲脉之太热也。

”《女科证论》引王海藏云:“妇人血崩,来如潮涌,明是热势妄行。

”指出了血热导致崩漏机理。

血热亦有虚热实热之分,治当有别;一是血瘀: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不慎房事或兼外感,内伤,瘀阻冲任,瘀血不行,新血不得归经,此即《血证论》中所云:“凡系离经之血……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

”此皆为实证。

又脾虚不统,肾虚失固等,此系虚证。

本症多因血瘀、气滞、血热所致之崩漏,治宜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故方中用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畅顺气血,并升达清阳,以利降浊;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相得益彰;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牛膝善降,黄芩清热,一清一降通利血脉,引血引热下行,以利祛血府瘀热;当归、生地、阿胶养血滋阴,以防理气药泄散,活血药破损而耗伤阴血;丹皮、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凉血活血止血;藕节涩平,功专收涩止血,凉血化瘀。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配伍,气血兼顾,疏肝行气以利祛瘀;升降同用,升清以利降浊,使瘀浊得逐,不再为患;又攻中有补,祛瘀而不伤正;可使气机升降有常,出入有序,气血流畅,瘀去血止。

崩漏治法:以调节脏腑功能为主,使气血平和,冲任得固,其病自愈。

古有“漏轻崩重,漏缓崩急”之说,治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主治】适用于血瘀、气滞、血热型之崩漏,月经失调导致的崩漏等证也可应用此方。

【加减】本方系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

临床使用,应随证加减。

若出血量多,加地榆炭、棕榈炭或焦山栀、香附炭;出血日久、量多者,加黄芪、阿胶加量;出血量多,热象明显者,加重生地、黄芩用量;出血量多,夹有瘀块,小腹痛者,加蒲黄炭、五灵脂、泽兰。

随证加减,灵活化裁,应用此方,自当显效。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7~15剂即效或痊愈。

【附记】切忌在经期行房事。

益气固冲汤【来源】贾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30克,白术、醋柴胡、陈艾炭、仙鹤草、甘草各10克,党参、芥穗炭、当归、炒川断各15克,升麻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益气升提,固摄冲任。

【方解】本方以扶正固本为原则,将塞流与澄源并用。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提摄血;佐以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党参、阿胶益气养血;仙鹤草、芥穗炭止血。

全方益气固本,摄血止崩,疗效甚佳,竟达99%。

但血止以后,应更方调理善后。

本方对气虚不摄的功血效果甚好,但对阴虚内热或肝经郁热型的功血,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主治】更年期功血及青春期功血。

【加减】出血量多,加血余炭,陈棕炭各10克,乌梅炭5克;气虚甚则党参易红参;血虚,加生地炭20克,阿胶10克;血热,加丹皮,炒黄芩,焦山栀各10克;血瘀,加蒲黄炭、茜草各10克;气郁,加香附、藕节、莲房炭各10克;日久不愈,加三七末5克(冲服),海螵蛸、白芨各10克,鹿角霜20克。

【疗效】治疗青春期及更年期功血290例,结果痊愈286例,服药2剂即愈者25例,服药3~6剂痊愈者170例,服药11~16剂痊愈者91例。

治愈率达99%。

健脾固冲汤【来源】刘云鹏,《中国中医药报》【组成】黄芩、白芍、白术各9克,甘草3克,生地、地黄炭各9克,阿胶12克,姜炭6克,赤石脂30~60克。

【用法】上药用清水浸没煎沸后,再以文火煎20分钟左右,每日1剂,分2次煎服。

赤石脂布包煎,阿胶烊化兑服。

【功用】健脾坚阴,固涩冲任。

【方解】脾为统血之脏,脾虚不能摄血,故血外溢,日久肝肾阴伤,冲任不固,则为崩漏下血。

方中黄芩苦寒坚阴,白芍柔肝敛阴,阿胶、生地、地黄炭养血滋阴、止血;姜炭、赤石脂涩血固冲任,且姜炭守中有通,更能起到引血归经,祛恶生新的作用;合之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而摄血。

全方养血敛阴、健脾摄血,固涩冲任,妙在健脾而不温燥,养阴而不碍脾,适用于中老年血崩而无瘀滞者。

【主治】崩漏下血,量多色红,口干,纳差,四肢乏力,舌质红而干或淡红,苔黄,脉虚数或沉软。

【加减】舌苔黄腻,热甚者,加川黄柏9克;下血量多或心悸者,加棕榈炭9克,龙骨、牡蛎各18克;舌质红,脉细数或手足心热,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腰痛者,加杜仲、续断各9克;气虚者,加党参15克。

【疗效】临床验证30例,均以本方加减,服药5~10剂均获痊愈。

效果信然!滋阴固气汤【来源】罗元恺,《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组成】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阿胶6克(烊化)、续断9克,菟丝子15克,首乌12克,山萸肉、鹿角霜各15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补气,摄血。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峻补气血;白术健脾益气;鹿角霜补虚助阳;首乌、菟丝子、山萸肉补益肝肾;阿胶养血止血;白芍敛阴和营;续断通调血脉;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以补气为主,气足可以摄血;以滋阴养血为辅,血充则肝能藏血,血归正经,何崩之有!【主治】崩漏。

可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加减】出血多者,加棕炭、赤石脂、益母草;并重用参、芪,并艾灸隐白、大敦、三阴交,共收止血之效;血止后,加入枸杞、补骨脂、巴戟天、仙灵脾、杜仲等品,以增强补肾之功。

【疗效】临床验证多例,疗效甚佳。

育阴止崩汤【来源】韩百灵,《百灵妇科》【组成】熟地、山萸肉、杜仲各20克,海螵蛸、白芍、牡蛎各25克,川断、桑寄生各20克,阿胶15克,蒲黄炭20克,炒地榆50克,生山药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固冲止血。

【方解】方中熟地、山萸肉、桑寄生、杜仲、川断滋补肝肾;白芍敛阴和营;山药健脾补肾;阿胶养阴止血;海螵蛸、牡蛎固涩止崩;蒲黄炭、炒地榆祛瘀止血。

诸药配伍为用,标本兼顾,共奏育阴潜阳、固冲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青春期功血)、证属肝肾阴虚者。

【加减】流血过多者,加棕炭、侧柏叶各20克;气虚下陷者,加升麻15克,黄芪25克;烦热者,加麦冬、地骨皮各15克;烦热较甚者,加盐黄柏、知母各15克;不出血时,减原方中蒲黄炭、炒地榆,加何首乌20克,龟板25克,久服为宜。

【疗效】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冯忠医师验证治疗100例,用本方随证加减(如血热加丹皮、地骨皮、知母;气滞加栀子、香附、枳壳;血瘀加桃仁、红花、赤芍,去白芍、地榆炭;血量过多,加茅根等),结果痊愈8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附记】笔者临床观察:本方不仅用治青春期功血(肝肾阴虚)疗效好,而且对肾阴虚之更年期功血,效果亦佳。

崩漏停【来源】高玉明,《新中医》(5)1990年【组成】柴胡6克,煅龙骨、煅牡蛎、生地炭各30克,女贞子、焦白术、木贼草、墨旱莲各10克,乌贼骨、熟大黄炭各9克,贯众炭、仙鹤草各15克,田三七粉5克(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肝脾、益肾固冲。

【方解】本方是从吾师韩鸣谦老中医的“崩漏黑散”化裁而来。

功血一证,大抵青春期多由肾气未充、肾精未实、封藏失固所致;生育期多由肝脾失调,房室孕育又直接与肾有关。

故在调理肝脾之中、兼以治肾;更年期多由肾气衰退、精血日亏,故治则本乎“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故方中用柴胡疏肝调气,配煅龙骨、牡蛎安神宁志、又能敛血;熟大黄炭一味而兼止血、消瘀、凝血三功、与生地炭一处,又取其质凉血宁血之效,使血静而不妄;女贞子、墨旱莲滋肝肾之阴;焦白术、乌贼骨统摄而补脾。

血既离经必致留瘀,以参三七配仙鹤草祛瘀止血;贯众炭缩宫而止血;木贼草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

本方标本兼治、攻补同施,共奏调理肝脾、益肾固冲之效。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加减】若热在下焦,逼血妄行,经事每致超前、色鲜而紫、不予清理,沸热难息,故重加土茯苓30克以上,丹皮10克。

熟大黄、生地,其效更速;经净后,加麦冬、枸杞子各10克;气虚者,加党参30克,黄芪15克;肝肾阴虚,加阿胶珠、山萸肉各10克;脾肾阳虚者,加鹿角胶6克,仙茅、仙灵脾各10克。

若或阳虚、血来色淡、肤色?白、唇口不荣、爪甲无华、肢冷软弱,或腰冷如冰、缓者加芡实、仙茅、补骨脂之属,重者立加参附、倍用龙牡,以回欲脱之阳。

【疗效】治疗43例(其中实热型14例、气虚型7例、肝肾阴虚型17例,脾肾阳虚型5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痊愈(各期出血持续7天以内,月经量正常,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周期,青春期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更年期月经稀发至经闭)24例;显效(各期出血持续10天以内、月经量减少一半,青春期周期变化有1~2个正常周期,生育期周期22天以上,症状基本消失)14例;无效5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