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咬文嚼字》阅读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 同步达纲训练

、基础知识

A.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

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 B.

不过它 更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意”

C. “推”可以无声,“敲”会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D.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 必须都有

的好习惯。

4.下列句子中,括号处应填的一组关联词是(

◎()是阅读()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笑()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 )语言的精练()吻合,你()会逐渐达 到艺术美。 A. 不管还是只要和或才 C.无论或是只有和与才 B.

无论还是只有或和就 D .不管或是只要与和就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5〜7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 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 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 有“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两句, 劝他把“推” 字改成“敲” 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婵娟(chan ) B. 援例(y udn ) C. 蕴藉(ji ) D. 付梓(zi )

倒涎(xian ) 剥啄(zhuo )

锱铢必较(zi ) 清沁肺腑(qin )

灞桥(ba ) 举不胜举(sheng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附带

炼字

深恶痛绝

C . 搅扰 B . 斩截 玩索 孤零零

D . 尺牍

3.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斟酌(zhen )

岑寂无声(cen ) 迷离 枝离破碎 自励 推陈出新

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

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 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 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

5.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6.作者说:“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根据这一论断,说说下面原句与

修改句在表意上的差别。

(1)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鲁迅诗)

(2)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啊!

改句: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谁是最可爱的人》)

7.谈谈自己从作者对“推敲”例子的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3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

香、“一川烟草” “杨柳万条烟” “烟光凝而暮山紫” “蓝田日暖

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在诗的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既是()的,()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

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8.用原文中的词语分别概括“字的直指意义”和“字的联想意义”的特征。

①直指意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联想意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填空。

文中作者把“直指意义”比做 ____________ ,把“联想意义”比做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做比的作用是

10.“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这一句中的“确定”与“控制”是否

可以互换?为什么?

11.文中画括号处,依次填充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个别游离个别游离

B.个性游离个性游离

C.游离个性游离个别

D.个性游离游离个性

12.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前后是否矛盾?

13.本文段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四、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文后问题。

古文与白话(节选)

朱光潜

现代人作诗文,不应该学周殷盘庚那样诘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练,所以比日常的情思较为精妙有剪裁。语言是情思的结晶,诗的语言亦应与日常语言有别。说话时信口开河,思想和语言都比较粗疏,写诗人时有斟酌的余暇,思想和语言也都比较缜密。散文应比说话精练,诗更比散文精练。这所谓“精练”可在两方面

看出,一在意境,一在语言。专就语言说,有两点可以注意:第一(① ),说话通常不必句句谨遵文法的规律,作诗文时文法的讲究则比较谨严。其次(② ),说话所用的字在任何国都很有限,通常不过数千字,写诗文时则字典中的字大半可采用。没有人翻字典去说话,但是无论在哪一国,受过教育的人读诗文也不免常翻字典,这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证明“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丰富了。

“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也比较守旧,因为说的是流动的,写的就成为固定的。“写的

语言”常有不肯放弃常规的倾向,这是一种毛病,也是一种方便。它是一种毛病,因为它容易僵硬化,失去语言的活性;它也是一种便利,因为它在流动变化中抓住一个固定的基础。在历史上有人看重这种毛病,也有人看重这种方便。看重这种方便的人总想保持“写的语言” 的特征,维持它和“说的语言”的距离。在诗的方面,把这种态度推到极端的人主张诗有特殊的“诗的文字”。这论调在欧洲假古典主义时代最占势力。另外一派人看重“写的语言”守旧的毛病,竭力拿“说的语言”来活化“写的语言”,使它们的距离尽量地缩短。这就是诗方面的“白话运动”。在欧洲文学史上发起过数次的白话运动。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行吟诗人和但丁所提倡的,一个是浪漫运动时期华兹华斯诸人所提倡的。但丁选定“土语”为诗,同时却主张丢去“土语”的土性,取各地“土语”放在一起“筛”过一遍,筛出最纯粹的一部分来另造一种“精练的土语”为诗之用。我觉得这个主张值得深思。

1.作者说提倡“作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这里的“危险”指什么?

2 •第一段中括号内应填的词语是: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每处不超过5个

字)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