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资源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江州资源环境存在的潜能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且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州内居住着傈僳、怒、独龙、普米等22个民族,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怒江作为云南最后一个尚待开发的旅游“王牌”,怒江拥有自然风光雄奇壮美的大峡谷以及多姿多彩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
同时,怒江还被誉为“生物物种基因库”,有1500多种动植物列入国家保护物种。
怒江境内有怒江、澜沧江、独龙江3条江、183条支流,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怒江在全州境内长300公里,可规划建设9座电站,总装机达1580万千瓦,发电量730亿千瓦时。
虽然怒江拥有各种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些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
虽然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但是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
由于大部分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环境保护工作薄弱, 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十分严重, 生态恶化现象日益突出。
因此,充分发挥我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相关法制建设,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
恶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的根本措施。
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尤其是怒江。
怒江地区是国家的生态屏
障,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怒江地区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怒江地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怒江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对怒江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重义.在分析怒江地区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资源开发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的途径与措施.我们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又要维持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与东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
同时,随着全国贫困人口绝对规模的减少,贫困人口的分布进一步向怒江地区集中,生态环境在诸多致贫因素中越来越突出。
当前怒江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着生态环境、资金、人力资本、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进行,生态恢复与脱贫致富相互协调;怒江必须发展当地特色生态绿色产业体系,实现贫困人口在当地就业,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
同时,通过拓展整村推进和本地教育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能力。
结合城镇化战略,引导贫困地区劳动力向城镇和东部沿海地区转移,通过异地就业、提供各种就业渠道和技能培训,从而实现脱贫。
我们应实施生态扶贫战略—以
教育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开发,以特色农副产品开发、特色生态旅游和绿色品牌建设为核心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以生态移民制度和政府管理体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创新等。
怒江资源消耗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现状:生态环境恶化,怒江过去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根据专家测算,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土地浪费严重,怒江可耕地面积少、土地有限,再加上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了怒江土地资源紧张现象。
怒江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建设;怒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相应的资源提供支撑。
目前,怒江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消费为基础,经济越是发展,能源消费就会越多。
我国的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一是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使土地、建筑物等受到毁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有机物污染和工业废渣污染日益加重,当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污染;无节制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污水造成河湖污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持续增大,排入江河湖库的废污水不断增加。
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现今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80年代初的1倍,年排废污水达600亿吨,这些废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是主要的污染源。
我国江河污染主
要是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所致,一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大江大河形成岸边污染带;支流小河一个工厂的污染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排污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从全国情况看,水污染态势呈总体恶化趋势,形势严峻。
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
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怒江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因此我们必须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
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
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
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
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规定的要求,全面开
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全国水资源规划体系。
组织开展水功能区的划分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审定江河湖库等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及时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维护江河湖库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相统一。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以控制进入江河湖库的污染物。
将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指标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与管理,控制水中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改善湖泊水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
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应各司其职,各用所长,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调度。
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
怒江森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森林资源趋于锐减。
怒江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州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
人们对植被滥砍滥伐,不注意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使得怒江林木资源锐减,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
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怒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生物种类趋于单一化,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而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基本的自然基础。
因此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二)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三)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方针(四)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自20 世纪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怒江地区集中在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在这些投资的带动下, 怒江地区经济增长加快,同时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也发生着显著变化。
因此,正确评价怒江地区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不仅关系着怒江地区自身发展的前途和国家西部大开发进一步的战略取向,而且还影响着东、中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事件也呈上升趋势,环境保护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单靠政府投入的作法,就要充分调动西部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并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
而这个吸引投资、利用外来资金和技术的过程,首先需要西部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否则西部开发和腾飞将是一个空中楼阁。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西部地区各省
(市、自治区)只有对自己的投资环境有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综合评估,才能有效地引进外资、利用外资。
破解制约怒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瓶颈”,投资环境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区域性、可操作性原则。
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是制约怒江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怒江地区公路网设施极其落后,因此如果怒江地区基础设施没有一个大发展,加快怒江发展无疑将缺乏基础。
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
怒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当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荒漠化。
对于怒江来说,能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尽快做到的就是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投资软环境。
第一,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人才。
怒江发展的关键在投资,吸引投资的关键靠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一环。
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制度创新,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创造一种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怒江各县及各乡镇可按年度制定投资环境改善进度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制,落实措施,考核监督到位,建立怒江投资环境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保证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稳步提高。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怒江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开放的怒江已经成为国家打造‘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最前沿,正在全力建设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通丹珠、俄嘎、垭坪等对缅通道,怒江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这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同时是众多民族和文化的大观园。
从经济前景看,怒江是自然资源储量极其丰富的地方,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国际关系看,怒江是多国汇聚、国境相邻的要冲,无疑将成为国际多边经贸合作的热点地区;从生态环境看,怒江地区既是我国的生态环境屏障区又是全国生态脆弱区。
改革开放以来,怒江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愈扩大,已经严重阻碍了全国各地区的持续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就是要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为基础,谋求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开发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中进行,要实现西部大开发,必须要处理好一组辩证关系: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基础条件,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同时,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将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物质和技术支持。
要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拟应树立社会生态经济复合体的新观念,遵循其内在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必须
以生态环境哲学为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将西部地区建成我国生态文明的试验区。
当前,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是实现西部开发的重要法制保障。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最佳选择,但怒江决不能照搬其它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求出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矿产资源,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欠缺合理性,导致矿产资源的浪费;四是自然灾害频频出现,而且严重的自然灾害数量颇多,影响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与资源环境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经济处于高速上升期,因此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
由于粗放式经营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主要模式,在这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的各类资源相对短缺,但却未能很好的利用潜力很大的二次资源,同时由于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不协调造成的综合利用率低,能源和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制约了经济发展。
资源环境因素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将会严重抵消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
要发展经济就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必须协调好资源环境在各区域之间开发利用的矛盾。
当前资源环境制约着经济发展与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不同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从地理环境上分析,我国的气候以大陆季风气候为主,雨量分配不均,容易形成干旱与洪涝并存的局
面;地形上呈三级阶梯状,而西高东低的地势与季风气候也容易将破坏西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扩散到东部地区,使得我国东西部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制约的困境。
四.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为实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有以下几点措施: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增强人们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
同时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不能只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要注重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要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投资的力度,加强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要提高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充分重视改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硬环境的改善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时间才能奏效,并且硬环境效能的发挥常常取决于软环境的质量与完备程度。
因此,对于西部来说,能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尽快做到的就是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投资软环境。
第一,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人才。
西部开发的关键在投资,吸引投资的关键靠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一环。
进行制度创新,打破条条块块限制,创造一种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加大国家优惠政策力度,实施“投资补贴”政策。
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力度,例如可将目前只针对外商投资的相
关优惠政策扩展到国内外的所有投资者,进一步降低到西部投资的国内外企业所得税率,强化西部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等。
运用投资补贴政策,有效提高落后地区的投资利润率水平,以吸引和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向西部地区投资。
第三,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强化服务意识,实行依法执政,严肃执行经济法规,加强仲裁体系建设,切实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规范的市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建设,为投资经营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第四,西部各省及各地市可按年度制定投资环境改善进度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制,落实措施,考核监督到位,建立西部投资环境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保证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稳步提高。
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坚持特色性原则,即差异性。
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
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
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
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
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
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
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
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
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经济全球化,要求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资本、国际市场和技术。
全球化使得中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中国带来了强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和环境建设动力,可以朝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新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怒江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一)重视能源综合利用:在工业化发展中,一方面要追求传统的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注意后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制定对外经济战略,特别要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出口政策对中国环境的破坏。
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应当着重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效率,同样需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中国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
(三)拓展国际市场经济
全球一体化:怒江经济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怒江必须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扶持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发展传统产业。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
在上述几方面的工作开展中,重点是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改变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战略指导,发展新型节能产业,以全球化的思想发展资源产业。
怒江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
从中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大力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