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对于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

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专业分工越细,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高。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就必须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都融入了职业道德教育,有些学校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严格的纪律观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应该看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缺乏前瞻性

高职院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精神、养成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成才和成功走向社会提供服务。但学校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时,如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未来就业需求相结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缺乏思考和探索。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规范有了很大的

变化,在组织设计教学模型时,如果不注意将理论知识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与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的实际、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就会失去有效载体。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将直接进入就业市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注重考虑学生的发展欲望和实际需求,没有对学生提供更直接、更直观的指导与服务。在把握课程知识点,阐述职业道德的核心、原则、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不注意引入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注意探索职业与道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生想了解市场竞争,了解自己怎样才能成功就业,但学校缺少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教学不合学生“胃口”,使部分学生将职业道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三)教学思路和方法滞后

一些学校把职业道德教育只看做是思想品德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责任,没有确立全员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把职业道德教育只看做专门的课堂活动,没有全天候的教育意识。教育工作者只满足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理论传授,不重视以自己模范的职业行为和敬业精神感染学生,没有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意识。教育者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态,教育方法没有针对性。表现为教师讲课从观点到案例,根据教材搞课堂灌输,学生的学习也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企业和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生动的案例,却上不了讲台,不能直接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学生走不出校门,缺乏实践参与以及向企业和社会延伸的机会。

(四)教学手段缺乏现代性

在教学手段上,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职业道德教育很少凭借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单靠教师单一的灌输,课程教学显得单调乏味。由于教学手段太过单一,理论知识难免成为空洞说教,以至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本来活生生的课程,却成为学生单纯识记的新负担。这种滞后的教学手段难以适应渴望了解职业知识,尤其是迫切希望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大学生的主客观需要。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短、职业技能教育要求高、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重大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只能采用课内必修课、第二课堂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抓好理论与实践两个教育环节,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

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1.根据培养目标开展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职业道德”教育课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毕业生不可缺少的环节。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孕育一种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的意识,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职业道德教育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理论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确立主人翁的社会意识和敬业、乐业、勤业、创业精神,明确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与规范,为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准备条件。

2.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在专业课讲授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内容,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职业道德课要与其他课程配合,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专业课教师必须熟悉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课教师应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渗透。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课教育;开展第二课堂,对职业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3.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企业作风、传统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要求从业人员向社会负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正是由于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群体意识的凝聚,才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对企业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企业文化。要借助企业文化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的观念,指导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和正确的就业观,确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相结合,端正学生的择业态度。

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案例,还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有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成功就业构筑桥梁。所以,引入企业文化案例,对提高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力度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养成训练。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它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