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学过程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相关推荐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病毒是一类极特殊的微小生物,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总路: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印象→利用实例纠正错误,引出主题→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利用教学软件学习病毒的三种类型→学生讨论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2.教学过程说明:(1)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其形态结构等情况比较生疏,甚至有误解之处,单凭课堂上一节课的教学是微不足到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记录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结奋进的自信心。
第三章地理教学过程
四、部门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知识的教 学 (一)部门地理知识的教学 1. 地形知识的教学 2. 气候知识的教学 3. 河流知识的教学 4. 资源地理知识的教学 5. 产业地理知识的教学 6. 人地关系知识的教学
(二)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 1. 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结构 2. 突出区域地理整体特征 3. 贯彻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
3. 注意全面观察,加强野外观察。 4. 坚持长期观察,逐步提高观察的质量 5. 善于多种观察相结合,与其他智力活 动相结合 (二)注意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 中 1. 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 2. 运用多种媒体,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 注意的交替来提高注意力 3. 难易要适度,环境要安静,不断启发 学生的思维,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 与关系 (一)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 的主体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与 学的关系(教学相长)
第二节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 教学
一、地理基础知识的构成和地理知识教学 的意义 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理知识是 指地理学科知识中的基础部分,既适合 于学校学生年龄特征的,相对成熟稳定 的作为国民素质基础的地理知识,成为 地理基础知识。
逻辑思维能力
判 断 能 力 推 理 能 力
综 合 分 析 能 力 类 比 能 力
比 较 能 力
归 纳 能 力
演 绎 能 力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 地理学习中的形式思维及其发展 ① 形势思维是凭借概念,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 维。一般来说,这种思维形势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第三章 地理教学过程
第一节 地理教学过程概述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和 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完成一定 的教学任务,已达到预期目的,使德、智、 体诸方面都有所发展的过程。 地理教学方式和方法,媒体和手段,都 要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课程标准、 教材和教学场所都参与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论》第三章 体育教学过程
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第一节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导入:请问各位同学在体育专业实践中教师是如何指导你们训练的?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指出: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是教学过程的体现。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有三点是共同的:①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和途径;②体育教学过程是有组织的程序和有计划的安排;③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接受各种教育的过程。
据此,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过程作出如下的定义:重要概念: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一)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教师:体育教学过程首先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
知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使学生识记概念以及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去掌握科学知识并发展智力,而体育学科则是使学生在不断的身体练习中去掌握运动技能,并通过运动技能的掌握进行其他方面的养成教育,所以我们首先要把体育教学过程理解成为一个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
(二)体育教学过程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教师:掌握运动技能需要运动素质的提高,同时大肌肉群的体育活动也能有效地提高运动素质,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素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并以此增强学生体能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运动素质的提高,要在设计教学、安排进度和选编内容等方面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
教师问:运动技能=运动素质吗?学生讨论:结论不是。
(三)体育教学过程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教师:体育是涉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涉及到许多的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获得,有时,这些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获得还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素质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也必是一个掌握体育知识和进行运动认知的过程。
《第三章 1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重力和弹力的观点和性质。
2. 掌握重力与弹力的干系以及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重力和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重力和弹力的观点,重力与弹力的干系。
2. 教学难点:运用重力与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弹簧等实物道具。
2. 准备教学视频:关于重力和弹力的动态展示视频。
3. 准备练习题:针对重力和弹力观点的练习题,以及一些应用题。
4. 安排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理解重力和弹力的干系,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重力与弹力的基本观点,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引入:起首,我们将通过一些平时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重力与弹力的观点。
例如,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重物会下落,而轻物不会?为什么跳高时需要应用弹簧?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观点讲解: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重力和弹力的基本观点,包括定义、原理和应用。
我们也会讨论一些常见的误解和容易混淆的观点,帮助学生澄清思路。
3. 实验演示: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重力和弹力的原理。
例如,演示弹力玩具手枪或弹簧的收缩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诠释发生的现象。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重力与弹力现象,并诠释其原因。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案例分析:我们还将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如建筑结构、交通工具中的重力与弹力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 答疑解惑:在课程结束前,我们会回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并强调重力和弹力在平时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安置:安置一些与重力和弹力相关的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PPT进行讲解等,以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年级上数学人教版第三章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学生通过学习不等式的性质,能够理解不等式两边的大小关系,掌握不等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变形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如果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
(2)如果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
这类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4.小组合作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请列举三个你们认为生活中常见的等式,并说明等式的性质。
(2)讨论并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5.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等式和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选典型例题,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等式和不等式的求解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归纳方程求解的方法,强调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方案
2.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其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
3.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培养其成就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学会倾听、交流、协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解决问题。
(3)小组内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交流。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学过程
(1)布置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学习效果。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年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选做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行选择,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
3.探究题需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题要注重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作业评价:
1.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步骤和答案的正确性。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掌握,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教材第76页练习题1、2、3。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三章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三章: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追求理解的意义和重要性;2.掌握追求理解的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追求理解的概念:通过教师依次介绍追求理解的含义、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思考追求理解所带来的好处。
2.追求理解的方法和技巧:a.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在学生进行讨论或研究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b.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通过例子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提高思考深度。
c.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共同学习与理解。
d.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工具:教师提供多种思维工具,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整理和表达自己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故事,激发学生对追求理解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追求理解的概念:教师简要讲解追求理解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追求理解。
3.讲解追求理解的方法和技巧:教师通过PPT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和使用思维工具等。
4.小组讨论: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追求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在小组中互相借鉴和学习。
5.展示成果: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介绍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
6.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追求理解的过程,总结学生在追求理解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并鼓励学生继续追求理解。
四、教学评价:1.观察小组讨论过程和学生合作学习的表现;2.学生个人或小组书面反思;3.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追求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理解性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节教案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掌握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
3. 能够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模型。
4. 理解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原子是化学世界中最基本的颗粒,通过观察实验,我们逐渐认识到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学习内容(25分钟)a. 原子的实验研究历程•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汤姆逊的电子云模型•朗缪尔的铂金模型• 玻尔的量子理论模型b. 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电子云• 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3. 实验演示(15分钟)展示光谱分析仪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原子的光谱特性,了解原子结构的研究方法。
4. 锻炼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阐述各自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内容,强调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知识的重要性,并为下节课内容进行铺垫。
四、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
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原子结构- 道尔顿、汤姆逊、朗缪尔、玻尔的原子模型- 原子核(质子、中子)及电子云- 光谱分析实验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和基本模型。
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知识面。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教学计划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课:细胞的基本结构1. 授课目标:a. 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b. 掌握细胞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2. 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i. 让学生回顾细胞的概念和作用。
ii. 提出问题:细胞是如何构成的?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b. 新知讲解(20分钟)i.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ii. 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c. 案例学习(15分钟)i. 分发一些细胞结构的案例给学生。
ii. 学生根据案例给出细胞组成部分的命名,并描述其功能。
d. 小组讨论(15分钟)i.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讨论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ii. 每组从讨论中选取一位代表,分享结果给全班。
e. 总结与评价(10分钟)i. 进行知识总结,强调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ii. 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第二节课:细胞的功能与代谢1. 授课目标:a. 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是如何进行的。
b. 掌握细胞的功能与代谢的关系。
2. 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i.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询问学生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如何完成其功能的。
b. 新知讲解(20分钟)i. 介绍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物质排泄、细胞分裂等。
ii. 解释细胞代谢的定义和过程。
c. 实验演示(15分钟)i.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观察细胞的营养摄取和物质排泄的过程。
ii. 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结果。
d. 小组讨论(15分钟)i.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细胞的功能与代谢的关系。
ii. 每组从讨论中选取一位代表,分享结果给全班。
e. 总结与评价(10分钟)i. 进行知识总结,强调细胞的功能与代谢的关系。
ii. 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第三节课:细胞的分裂与生殖1. 授课目标:a. 了解细胞的分裂和生殖的过程。
b. 掌握细胞分裂和生殖的种类和意义。
人教版化学初中第三章教案
人教版化学初中第三章教案课题:原子的结构课时: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组成,掌握原子的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1. 掌握原子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组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 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一些具有原子结构的物质,如水、盐等,引导学生对原子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 讲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即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 分析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组成,包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让学生观察电子的质量实验,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电子是质量极小的粒子。
2.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电子云模型实验,让学生感受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轨迹。
四、总结归纳(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原子结构和组成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重要性和存在形式。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和组成的掌握程度。
2. 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原子的结构- 基本组成:原子核和电子-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电子:带负电荷- 实验验证:电子的质量很小- 电子云模型- 思考:原子的存在形式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了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组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 3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干系。
2. 能够正确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观察、思考、推理和创新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干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粉笔、实物展示台(展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 准备实验器械:弹簧等用于模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验器械。
3. 准备例题和练习题,供学生教室和课后练习。
4. 准备相关的视频或动画,用于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起首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力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从而引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实验:推拉弹簧,观察弹簧对手柄的反作用力;两人一组,一人握住铅笔,另一人用力推他,观察体验握手和推手的互相性。
2. 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互相作用力的特点,探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作用效果的。
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记录互相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互相作用力的特点。
3. 讲解:详细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诠释为什么两个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是互相的,为什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讲解:起首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然后诠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4. 应用:通过一些生活和科技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举例:汽车刹车和启动、游泳时手脚对池底的反作用力、火箭升空等。
5. 讨论:让学生讨论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如何利用它来诠释和解决一些问题。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具体问题,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诠释和解决。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牛顿第三定律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教法-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26
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不单单是要求学生掌握理论 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理论上的知识去解决 实际中碰到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去完善自我,如何去为
人处事的。 让学生掌握理论上的知识,就是为了让学生认可它, 用学到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去客观公正的看 待、分析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事件。
(学校内部的环境)
和软环境(如校风、班风、教学氛围、课外 生活等)。
10
(四)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核心 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 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使学生愿意学并且学得好。 • 学习方式(包括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课程改 革的显著特征。
来充实丰富教学内容。
32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
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 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 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方针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整 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 目标。
4
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首先是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 准备活动),而后是教学认识活动(如教学总结); 而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首先是教学认识活动,而 后是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两者不是孤立进 行的,而是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在教师 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统一在他们的认识和实践活 动之中。
19
学习动机 学习情趣
2.要素构成 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掌握压力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
3. 让学生能够区分压力和重力,并能够运用压力和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压力和重力的区分及应用。
教学难点:1. 压力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重力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压力计。
3. 重力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压力和重力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压力和重力。
2. 提问: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二、讲解(20分钟)1. 讲解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其计算公式为P=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面积。
2. 讲解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其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讲解压力和重力的区分: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重力是作用在物体内部的力。
压力与物体接触面的形状和大小有关,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三、实验(15分钟)1. 使用压力计测量不同压力下的数值,让学生亲自体验压力的作用。
2. 使用重力计测量不同重力下的数值,让学生亲自体验重力的作用。
四、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压力和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物体在特定面积上的压力,计算一个物体的重力。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压力和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区分。
2. 强调压力和重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压力和重力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压力和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区分。
在实验环节,学生亲自体验了压力和重力的作用,增强了直观感受。
在练习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了所学内容。
初中下册生物第三章教案
初中下册生物第三章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简单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细胞的种类。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15分钟)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等。
2. 各种细胞器的功能:例如细胞核控制细胞活动,线粒体产生能量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通过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辨各种细胞结构。
2. 让学生在实验中自行探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例如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2. 让学生互相交流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练习题。
2. 向家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让学生回答上节课作业中的问题,巩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二、综合讲解(15分钟)1. 生物膜的特点和功能。
2. 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3. 液泡在细胞中的作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在实验中观察不同浓度盐水对红血细胞的影响,让学生理解渗透压的概念。
2.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感受细胞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的变化。
四、互动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围绕细胞的透性和渗透压展开讨论,了解细胞内外溶质的平衡关系。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对细胞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细胞渗透压的相关练习题。
2.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验操作和互动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第三章 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备课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条件,结合 学生的体育 基础,选择最佳的体育教学手段,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② 学生预习
预习是指在上课之前教师备课的同时,学生对教材内容作预先的学习。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练 习效率,加 快掌握动作技能的速度。
一、体育教学过程概述
1 .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及其含义 (1) 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 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体育教学过程在时间上表现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流程或程序,在空间上表现为体育教学活动 的组成要素与活动结构。 (2) 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 ① 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 ②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运行的动态过程。 ③ 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身体练习为重要媒介,知、情、意、行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交往的实践活动。 (3) 体育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表现 ① 组成体育教学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并处于不断变化且有规律可循的运动过程中; ② 体育教学过程始终是与学生的身体活动相伴随,教学过程是以运动实践为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体育教学系统是由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质条件五个要素构成。 无论是几要素说,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是共同的: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教材。
一、体育教学过程概述
(2) 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 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是指组成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逻辑程序。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包括体育教 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反馈等。 ①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 a.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统一要求。 b.个人目标 个人目标是指体育教师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体育基础所确定的标准。 ② 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凭证和重要保 证,是构成体育教学过程和决定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体育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③ 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过程在人际交往方式上呈多边性,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经常发生变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 会适应能力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初中下册生物第三章教案
初中下册生物第三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3. 学会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殖方式。
2. 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 进行植物生殖实验的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植物的生殖器官图片或实物。
3. 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提问:植物是如何进行繁殖的?引出植物的生殖方式。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重点讲解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3.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植物的生殖器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植物生殖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植物生殖方式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生殖方式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 提问学生:植物的生殖方式与人类的生活有何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殖方式,掌握了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殖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 4 波的干涉》教学设计
《波的干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波的干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掌握波的干涉的条件和规律。
3. 能够运用波的干涉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波的干涉的观点和原理。
2.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波的干涉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波的干涉的图示、观点和原理的文字说明。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进行波的干涉的实验演示。
3. 准备一些典型例题的习题集,用于学生练习和稳固知识。
4. 邀请有经验的物理老师进行课前讲解,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清晰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干涉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干涉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波的干涉,并简单介绍干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波的叠加:通过实验演示不同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叠加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干涉的条件和特点。
接着,讲解波的叠加原理,让学生了解两个波源震动情况完全相同,震动频率、相位相同以及波速也相同的情况下,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3. 波的干涉条件:通过实验或理论推导,让学生理解波的干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例如,频率相同、震动方向平行、相位差稳定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波长、不同介质、不同偏振状态等因素对干涉的影响。
4. 干涉图样的特点: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干涉图样,总结出干涉图样的特点。
例如,明暗相间、震动加强点、减弱点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干涉图样与频率、波长、震动方向等因素的干系。
5. 实际应用:介绍干涉在生产、生活和科学钻研中的应用,如激光器、全息摄影、光学测量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干涉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6. 探究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干涉现象。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干涉原理和特点的理解。
7. 教室讨论:针对干涉现象和实际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提供反馈,评估行
为,促进保持与迁移。共九个阶段。
二、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授——接受教学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 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学。其主要阶段有: ①引起求知欲。教学的起始阶段,或称为准备、导入、引 起学习诱因等。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 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 ②感知教材。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学生有 了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其理解书知识 就比较容易。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及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③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思 维方法与推理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事物的概念、原理与规 律。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运用。
5.周期性。指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波浪式螺旋前进 的过程。每一个教学周期是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单 位,具有教学过程的全部的质的特征。 6.历史性。指教学在历史中发生、存在、演化,是 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也是自身存在历史的产物。 教学过程是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动态地建构和 生成,是历史地发生、历史地发展的。教学过程 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展开,并不断地积累、复制、 生成和超越。
(三)现代
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人称五步教学 法。 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
凯洛夫: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
共六个环节。
布鲁纳:获得,转换,评价。 塔巴:提出归纳思维的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形 成概念,解释材料,应用原理。 加涅: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
现为师生、生生的相互作用。教学具有人为性,作为
教学要素的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是教学过程存在的 条件。教学目标的确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学生情感的培养等都依赖于师生交互作用。 2.师生交互作用是教学过程的手段与方法。教师的课堂
教学、师生互动等都是师生交互作用的具体形式。通
过师生交互作用,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学生不仅 掌握了知识,也促进了身心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的过程。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是教 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 2.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既受认识论规律的制约又 具有显著的特点。既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又体现为学生个 体的认识过程,表现为: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②国内研究: 江山野:教学过程是分层的、发展的和整体的。因 为教学任务和教育阶段是按一定顺序变化的。教 学过程是一个发展过程,有它的阶段性,那就应 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唐文中:与巴班斯基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更加强调 指出了教学结构即诸组成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方式对于教学性质以及各因素的先在意 义。 李秉德:“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 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 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
(二)问题——探究教学基本阶段 问题——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 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 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 的教学。其主要阶段: ①明确问题。教师应从必要(问题的价值)与可能(学 生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条件)两个维度,从教科 书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中选定,并做好准备。问题的 提出方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或师生共同研究提 出,或教师启发下学生提出。
3.教学过程的概念 ①教学过程 指教学活动合目的合规律地启动、建构和展开的过程。 包含几个层面的指称: 一是指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 过程; 二是指为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 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 三是指在一个教育阶段里,比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 从开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 四是指贯穿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 教学过程; 五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学过程。这里所论及 的,主要关涉前三个层面的教学过程。
学生对所获知识的系统化、精确化,正确地掌握概念、
原理和公式;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来认识问题,
摆脱错觉、偏见与历史局限,上升到时代的高度和先
进水平,尤其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使学生树立实
事求是、一丝不苟,勇于求真的良好学风。
上述三个阶段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 一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学科其探究学 习的情况不一样。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不同,即使自 然学科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学过程 的价值追求,其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目的更明确, 而且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是建立在学生系统掌握 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也 更直接、程
1.教学过程以师生交互作用为背景。师生的交互作用表
2.客观性。教学活动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②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客观的存在相互联系。 ③教学过程的存在、运行依赖于客观的现实条件。 3. 整体性。指教学过程在其运行、演化的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各因素、各环节相互关联、整体发挥作用的 特点。 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一个整体。 ②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并有机的综合地发挥作用。 4.实践性。指教学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文化及教学 本身的能动的建构特性。 ①表现为师生的交往实践。 ②表现为特殊的生活实践。 ③表现为个人的自我实践。
第三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学过程、教学动力、传授-接受教学、探 究-发现教学的概念。 2.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3.了解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教学过程 的性质。
第一节 教学过程概述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1.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 有利于探寻教学基本规律。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实践的 有效开展。 2.国内外学者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①国外研究: 日本:“教学过程系指展开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流程”,或 “所谓教学过程,是让学习者学会一个单位教材的过程”。其研究 角度是一定课题的教学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过程。 苏联:克拉耶夫斯基:“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系统状态的更换” 教学过程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一方面教学系统的结构与 功能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一方面教学系统的构成、存在、变化又 要从合目的、人为性出发。巴班斯基:“教学过程,这是教师与学 生之间有目的的、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解决受 教育者的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一般发展的任务”。 德国:从控制论意义上理解,着重过程的控制方面,将教学过程视 为控制学习者行为的过程。
二是要善于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探究的目的上来。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关于教学过程 本质的讨论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之所以成为其本身并使其 能够区别于其他过程的属性。
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有“教学过程的本质”一 节,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掌握前人 的已经认识了的知识、技能,培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认识过 程。这是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剖析教学过程本质的首次尝试。 经历了几个阶段 50-70年代,借鉴与沿用,教学过程为特殊的认识过程; 70-80年代,大讨论,大发展,提出了“传递说”、“发展 说”; 80-90年代,相互质疑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探讨,提出 了认识——实践说、统一说、交往说、学习说、价值增值说等。 90年代后期至今,回顾、反思、展望和继续探索。
②教学活动。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 的过程及其方式。具有一般活动的内涵,但又是人的 一种特殊活动。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 则是教学内容。而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具体展开的过 程。教学过程虽与教学活动无本质区别,但侧重点不 同。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 1.人为性。教学活动是人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体现主体的目的性,充满着 人的能动性。 ②教学过程的结构不是自然、自发的存在,而是从无到 有建构、生成的结果。 ③教学过程发生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表现为一 定的社会活动和文化形式,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
三、教学过程的动力 (一)教学过程动力 的内涵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三)教学过程的组成成分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环节
一、关于教学过程环节的观点 (一)古代 中国:孔子——学、思、行;荀子——闻、见、知、行; 《中庸》——学、问、思、辨、行。朱熹——学、思,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已体察、居敬持 志的读书法。 西方:苏格拉底——诘问、助产;昆体良——模仿、理 论、练习。 (二)近代 夸美纽斯——模仿、偏差、纠正。 卢梭——好奇、探究、发现。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赖因——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地)、提示(提示 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合、总结、应用。人称五 段教学法。
④巩固知识。教师应组织学生有效地复习。 ⑤运用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⑥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课堂提问、课内外作业题。培 养学生自查的习惯。 上述六个阶段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处理好“基本式”与“变式” 的关系。 二要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引导学生灵活地 从一个阶段恰到好处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三是每个阶段上的主要功能因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 少的。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 如学生对所学对象的感性经验很丰富,就不必再进行专 门的感知阶段。
②深入探究。即不断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提 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弄清事物的特性、规律、因果 关系及其价值。这是探究教学的主要环节或中心环节。 探究阶段可能包含多次假设与验证,直到问题解决。 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责 任感,又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