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中国历史上10首绝命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赏析—中国历史上10首绝命诗

绝命诗,诗人临死最后的呐喊。人生百态,与世别离前的最后时光,他们握笔,落下一生最后的感想,细读之,你能感受到作者挥笔时难言的心境吗?

人固有一死,无法回避。当生命的历程即将画上句号的时候,不少名人志士用“临终诗”来表达他们当时内心的感受,临终诗也就成了生命之歌的最后乐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形形色色的临终诗中也有奸臣反省,发出最后的咏叹。死者已矣,但临终诗留与后人,发人深省。

一,《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意】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简析】这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谭嗣同的狱中题诗。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诗作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气概。“去”“留”都是自己的选择,去者、留者,一样的悲壮,一样的惊天地而泣鬼神,都是“昆仑山”,顶天立地,永世长存。

二,《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简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临终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当推这首《示儿》诗。陆游是抱着沉重的忧国之情而辞世的,冀望、叮嘱中,一片忠贞跃然纸上,“惊风雨,泣鬼神”,其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与陆游相反,清初的吴梅村也写了临终诗四首。其一云:“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吴梅村离世充满了悔恨之情。

三,《临刑口占》袁崇焕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诗意】我这一生的事业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半辈子的功业和名声都好像是在梦中一般。在我死了以后不用发愁没有英勇的将领,我忠诚的灵魂依然守候着辽东这片疆土。

【简析】这首诗据说是明朝原蓟辽督师袁崇焕在临刑前所作。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流露出了袁崇焕对自己生命将尽却报国未成的遗憾,以及在死后仍愿化作忠魂守卫辽东的爱国之心。后人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能很自然地感受到一位臣子对国家的忠诚。对于此诗是否为袁崇焕所作,多有争论。但是这首诗表现出来的守卫疆土的豪气,还是值得肯定的。跟陈毅元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颇为相似。

【作者简介】袁崇焕字元素,号(或字)自如,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广东省东莞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入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但不救朝鲜,擅杀大将仍触兵家大忌。后被崇祯帝以诛杀毛文龙、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正法。清乾隆大兴“文字狱”,清政府为贬损明朝君臣在百年后杜撰了皇太极以“反间计”构陷袁崇焕的故事,史学界至今争议颇大。袁崇焕曾为魏忠贤建祠,大学士韩爌云:“袁崇焕…,亦俱建祠,但与诸奸宜减等论。”

四,《临终诗》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尤未息,诸君莫做等闲看。

【诗意】几尽劳顿的马车上的马从未卸下马鞍。大事未成,受尽病痛折磨想要轻松一死也是为难。三百年来国家衰败缓慢发展,回望无限悲伤。遥遥祭奠着那些被侵略侮辱远去的同胞被残伤的民魂。秋风吹着未出鞘的宝剑,倒影壮志未酬寂廖落泪。日落的那点阳光,此刻定孤寂悲凉的照耀着城外曾经辉煌、荣耀的旌旗和豪壮的大将坛罢。哎,现今环视海外,外强虎视耽耽,想要入侵我朝的心思从未平息间断。万望同仁同胞不可心存妄想,狼子野心并不是投之以食就能抚其胃欲。临死唯此憾事忧心,恳求国民切莫要等闲视之啊!

【简析】李鸿章,清末重臣。尽管专家们对其褒贬不一,我想,即使仅仅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实践者和推广者来看,他的功绩就足以彪炳史册了。谁又能像李鸿章那样:正面在迎对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背后还要应付宫廷深处射来的飞刀暗箭?然而,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历史自会做出明确的判断。此处暂且不论。单就诗句来看,这恐怕是最沉重的一首临终诗。一生劳顿,最后才知道轻松一死也是难事。三百年来,国运衰退,同胞罹难。宝剑还未出鞘,英雄已然垂暮。环视海外,列强虎视眈眈,诸君不要等闲视之。这首诗,写了一生劳苦,写了壮志未酬,写了百年之后的担忧,临终还念念不忘,他这一生,到最后也没能解脱。李鸿章在自己临死之时仍心系国家,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内忧外患,强大起来。可是无奈自己已经离死不远了,因此心含遗愤,希望后人能够完成他的遗愿。

首联是李鸿章感叹自入仕以来的五十四年间,终年为朝廷奔波,一生劳劳车马未曾休息过。即使是这样的劳碌,到了临终还有未尽的事业没有完成,真是死不瞑目啊。

颔联是李鸿章目睹了清朝三百年来的历史,从康熙盛世一步步地走向了衰败,内忧外患,发展缓慢,民不聊生。而自己为了民生国计,跋涉海外行程千里,始终惦记着在悲哀中度日的人民。

颈联是李鸿章回想当年以文官投笔从戎,组建淮军,挥剑平定了太平军妖孽。使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得到了暂时的安息休养。然而一切都成了过往,唯有落日还照映在大将坛的旌旗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