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_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作为文化基础的语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语言知识与技能是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积累和形成的,尤其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强调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为一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师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的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读物的第一个信息开始,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做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重视和把握学生

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状态,其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质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语言,老师应从学生面部表情、朗读声调、发言措辞等方面,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感受、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之中,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用整个心灵感受美妙的《月光曲》,心驰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二、让学生从小树立教学的整体意识

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就小学语文来说,是由识字、写字、听话和说话、阅读和作文等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之间又有各自的特点。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纵横联系,构成语文学科的整体。有些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忽视了课文的整体,一篇课文,只注意其中某些词句,或是只注意开头结尾,或者只偏重认识一些生字,或者只讲求思想教育……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整体。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文的整体观念。在接触任务一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作用,重点读写训练项目是

什么。

三、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认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只要能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学得死,知识面窄,更谈不上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老师是代替不了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只有用外因去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内因起作用,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一旦学习真正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需要,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迅速增长,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改进教法,又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鹅》是一篇习作例文,属于半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时应当减少老师的讲解,多让学生动脑筋,自己读懂课文,所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看课文后边的思考题,然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地读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也是一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

方法,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按照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说明事物。因此,在指导阅读后向学生布置一篇作文。《我最喜欢××》、《我爱我的××》、《××是最可爱的人》等。《松鼠》讲完后,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抓住事物特点介绍小动物的方法,写出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这样做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四、深挖文本内蕴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专家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地读,充分地读,用心地读,用心感悟。如教学《草原》一课,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

读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教学要得到补充和延伸,需要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所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除了学校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外,还可以要求家长给学生订阅杂志阅读。阅读之后的检查很重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周记,要求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写出来。或者在班上开展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的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文章。我们要通过课外阅读渠道的开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强调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又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引导孩子兼顾课内外阅读,继而拓宽审美视野,发展创新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为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阅读教学课堂更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