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审批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存在

的问题和困难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车载监控设备“疲劳驾驶”数据不真实的问题。

我公司车辆于2017年9月30日前全部更新了4G车载监控设备,新设备较旧设备新增了很多功能,但仍然存在“疲劳驾驶”数据不真实的问题。例如:监控设备默认车辆从电源接通,仪表灯亮(俗称ACC),发动机启动开始计算驾驶时间,中途发动机必须熄火且熄火时间大于20分钟以上,再次启动车辆,设备才认可已更换驾驶员(那怕没有更换驾驶员),重新开始计算驾驶时长,超过4小时又再次报警“疲劳驾驶”。

这在实际操作中给旅客运输工作带来很大不便:遇夏、冬季,车辆要开空调,运行4小时后又必须进服务区熄火休息20分钟,否则设备一直报警提示“疲劳驾驶”。而要让车辆熄火20分钟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旅游车辆团体包车,旅客矛盾和投诉最为突出。车辆出现疲劳驾驶情况,往往需要人工核对该车大量的行车数据,进行分析,费时费力。

而如果把监控设备设置成ACC+速度默认模式(即:车辆电源开,不熄火,GPS定位车辆速度为“0”,且时长达到20分钟以上,设备自动认可已更换驾驶员),有时又与车辆真实运行状况不符。例如:高速公路严重堵车。驾驶员明明在开车,并没有停车休息。

建议:上级部门根据反映的实际情况,完善设备防“疲劳驾驶”功能,准确认定“疲劳驾驶”的行为。

二、关于接驳的相关问题

长途客运车辆接驳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执行起来有两个需要反映的问题:一是交警、路政部门从各自安全角度出发,各自为政,某种程度阻碍了接驳运输的开展。例如:接驳运输是靠多部门协调配合监督实施的,初期刚开始接驳时,由于车辆运距长,往往通过诸多省市区域,有些地方交警、路政等部门不知接驳政策或不认可,车辆经常罚款或不让上高速,引起纠纷、投诉不断。直到现在,有些高速路政部门怕安全追责,不管是不是接驳客车,晚十点后一律不准再让客车上高速。而有些接驳点就设在高速出口处(接驳点设在高速服务区内,成本太高),车辆接驳必须要下高速,由此经常产生矛盾。接洽路政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交通部接驳运输规定中没提到此问题,交通部又没有明文新规定,只能按原来的老规定落实监管责任。

二是长途客运“一刀切”的接驳模式不适合企业的实际需要。眼下长途客运受冲击较大,客源呈现“断崖式”下滑。对于同一条线路有多台车辆运营的,可联合起来“抱团取暖”,按照接驳运输规定,实行驾驶员落地休息制度。而对于同一条线路只有少辆车运营的,有时驾驶员在接驳点等上几天,车辆都因客源少而无法返程。造成驾驶员收入减少,队伍不稳定,运输成本开支增大。

建议:企业可根据自身线路情况,对长途运输车辆合理选择“接驳”或“凌晨2-5点停休”的两种并存的方式进行。

三、道路运输企业负担过重,合理减负。

随着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民航平民化、高铁网络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和私家车普及化”的发展态势逐步压缩道路客运“长、中、短”途的发展空间,使道路客运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客源急剧下降,收入下滑,但人工工资、保险、燃油、通过费等运输成本却居高不下或不降反升,利润急剧压缩,加之国家对客运车辆新规范、新标准的出台,造成购车成本增大,道路运输行业已然是“鸡肋”行业。

与道路运输行业形成强烈反差的市内公交运输行业,不但有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购买新能源客车又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车辆运行不存在“超员”处罚和通过费用,车辆保险费用也远远低于公路客运车辆。

纵观公路客运车辆,在高成本、低利润的情况下,不但扩大再生产能力丧失殆尽,连正常运行都难以为继。由此造成企业车辆换型步伐放慢,车辆新度系数降低,维修保养不到位,驾驶员流动大,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增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经营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和转型,使得传统道路运输行业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显,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兴业态迅速界入,给传

统的道路客运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道路客运企业的生存面临诸多压力,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建议: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刚需的基础性服务产业----公路客运企业,在面临转型,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和出路时,给予公路客运企业以扶持,制定一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例如:鼓励车辆换型政策、发放燃油补贴,减免通过费用或通过费用打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