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1

合集下载

骨关节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学

骨关节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学

完全性骨折,要注意骨折断端的移位。确定移位 时,在长骨以骨折近段为准,借以判断骨折远段 的移位方向和程度

骨折端可发生内外或前后移位,上下断端亦可相 错重迭或分离,重迭时必然有内外或前后移位。 骨折端还可有成角,即两断端纵轴形成大小不等 的交角。此外,骨折还可发生旋转移位,断端围 绕该骨纵轴向内或向外回旋
正常骨关节影像



骨骼形态: 1、管状骨:长管状骨如股骨等、短管状 骨如指骨等 2、扁平骨:胸骨,髂骨,颅盖骨等 3、不规则骨:脊椎骨 关节形态:平面、球形、椭圆、髁状、滑 车、枢轴、鞍形等 关节名称:肩肘腕、髋膝踝等
骨关节基本病理改变与影像表现





骨密度的改变 骨大小与形态的改变 骨膜改变 周围软组织的改变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退行性改变 关节强直 关节脱位
骨关节外伤
脊柱骨折
X线表现 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骨皮质嵌压。由于断端嵌入,所 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而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 有时,椎体前上方有分离的骨碎片。其上下椎间隙一般 保持正常。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 生椎体错位,由于压迫脊髓而引起截瘫 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 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
骨关节外伤
肱骨髁上骨折 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 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 50度的前倾角。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系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 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肱骨髁上骨折
扩展阅读--骨折的移位
骨良性肿瘤





良性成骨性骨瘤:分为骨软骨瘤(外生骨疣)及骨瘤 骨软骨瘤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起源于软骨内化 骨的骨骼,包括骨及软骨组织,表现为骨端肌腱附着处的 骨性突起 骨瘤为疏松型、致密型和混合型,多发生于额、筛窦、颅 骨外板,成分主要是分化良好的成熟骨组织,如向骨松质 或髓腔内生长叫做“骨岛”或“骨斑” 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骨肿瘤,发现多核巨细胞为病理诊 断标准,良性者邻近肿瘤的骨皮质变薄、膨胀,形成菲薄 骨壳,生长活跃者可穿破骨壳而长入软组织中,可恶变 骨血管瘤:先天血管发育异常,错构性血管畸形 骨囊肿:单发性骨的瘤样病变,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 端,尤以股骨及肱骨上端更为多见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参考PPT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参考PPT
降钙素——血钙升高时,降低血钙浓度使 其保持平衡。
其它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 状腺素,性激素等。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d、维生素:
维生素D(促进小肠对钙重吸收)—— 催化成骨过程。
维生素C(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碱 性磷酸酶的正常含量)——促进成骨。
维生素A(影响骨骺板软骨细胞的变形 过程),过多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a、骨内动脉:营养动脉(髓腔及皮质 内2/3);骨髓动脉;干骺动脉;骨 膜动脉(皮质外1/3)。
b、骨内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的生理:
成骨与破骨的作用,以及钙磷代谢。
够的对比度。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 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常规X线平片较好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对 骨质结构细微改变的观察,使其仍为 骨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对大 多数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 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
的影像表现
CT扫描能避免解剖结构的重叠,对
常规X线无法显示的骨质改变及邻近
软组织改变显示良好,使其成为重
要的补充。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选 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 查方法选择及基本病变 MRI多平面的成影像,像极高表的现分辨力,使其
在关节病变、软组织改变及骨髓改变方 面具重要价值,但对骨质病变及钙化不 及X线平片及CT。
异状骨:脊椎、颞骨、腕骨、跗骨
含气骨:上颌骨、额骨
骨关节系统病变影像检查方法 选择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层板骨: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

1. X线检查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或)发生囊性变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2. CT检查主要用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其影像学结果与X线类似,表现
为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受累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囊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 MRI检查可以观察关节软骨、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有助于骨关节炎的
早期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放射诊断学选择题-骨关节系统

放射诊断学选择题-骨关节系统

放射诊断学选择题-骨关节系统放射诊断学选择题-骨关节系统A型题1、出生时那个骨骺及骨化中心已经出现。

BA、股骨头。

B、股骨远端。

C、肱骨小头。

D、月骨。

E、钩骨。

2、脊椎中可见到乳突和副突的是:C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椎。

E、尾椎。

3、MARFAN综合征的X线表现中,找出一项是错的。

BA、蜘蛛指。

B、干骺端多发小的透亮区。

C、骨的长度增加。

D、疝。

E、主动脉瘤。

4、长管骨骨折的检查,通常要求:CA、正位和侧位片。

B、两侧正位对比。

C、正位和侧位片,并包括邻近关节。

D、正侧和斜位。

E、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选择部同照像方法。

5、疲劳骨折,最好发于:CA、肱骨。

B、尺骨和桡骨。

C、第二、三跖骨。

D、股骨。

E、胫腓骨。

6、骨折愈合修复过程中,形成骨痂的转机是:DA、骨折端骨膜增厚。

B、血肿机化后钙质沉着。

C、成骨细胞活跃。

D、在血肿内肉芽组织生长的同时,内外骨膜也产生骨样组织,而后骨化。

E、骨折端外骨膜产生新骨。

7、测量脊椎滑脱最常用的方法是:CA、MESCHAN氏法。

B、GARLAND氏法。

C、MEYERDING氏法。

D、MC RAE氏法。

E、MC GREGOR氏法。

8、下列诸病中,哪一种不是骨软骨病。

CA、PERTHES病。

B、OSGOOD—SCHLATTER病。

C、POTT病。

D、第一种KOHLER病。

E、第二种~~~~。

9、颈椎病照片是为了解:DA、正位片上锥间隙是否变狭窄。

B、侧位片上锥间孔是否缩小。

C、侧位过伸过屈位片上锥间孔是否缩小。

D、侧位片上锥间隙是否狭窄,锥体前后缘有无骨质增生。

E、脊髓碘油造影,观察间隙有无狭窄。

10、骨瘤好发于:AA、颅骨、颜面骨、下颌骨。

B、长骨。

C、短骨。

D、扁骨。

E、软骨。

11、良性骨肿瘤的化验检查:CA、血色素正常,白细胞计数高,肿瘤细胞形态正常。

B、雪色素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肿瘤细胞形态正常。

C、血色素正常,碱性磷酸酶正常,肿瘤细胞形态近于正常。

《医学影像诊断学》儿童骨关节发育畸形及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PPT

《医学影像诊断学》儿童骨关节发育畸形及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PPT

右髋关节间隙增宽,骨骺变扁,骨骺边缘新月征
进展期:骨骺变扁,增生硬化,骺板不规则增宽干骺 端增粗,骨骺及干骺端见囊变,左髋关节间隙增宽
男,3.5岁。 MSCT多平面冠 状重组图像显 示左股骨头骨 骺变扁、变小、 碎裂,并向外 上移位;干骺 端囊变,表面 粗糙,左良,骨骺出现较 晚,耻骨与坐骨间骨骺 线宽且联合晚,闭孔较 对侧小
X线测量方法: Perkin方格 Shenton线 髋臼指数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Perkin方格
髋臼指数小于30度
Shenton线圆弧形抛物线
CT表现
三维重建显示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及股骨颈前倾角和 髋臼窝深度,还可以观察关节囊挛缩,圆韧带肥厚及 纤维脂肪垫肥厚。
T2加权高信号的病理特征是骨和骨髓的坏死引起的 修复反应,以骨髓水肿、局部充血,渗出等急性炎 症病理改变为主要特征。T1加权为低信号。 T2加权为混合信号,高信号为炎症充血,水肿,低 信号为纤维化,硬化骨。 T1加权为新月形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 像显示中等稍高信号,周围不均匀稍低信号环绕, 则呈典型的双线征。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
髋臼与股骨头对位关系失常,导致两者与周围软组 织发育不良。
家族史;发病率在1‰左右,女多于男6:1,左侧约 为右侧的2倍,双侧约占35%。
新生儿期腹股沟皮肤皱纹不对称,肢体不等长,行 走后,单侧脱位出现跛行,双侧脱位腰椎生理前突 ,步态摇摆呈鸭步。
《医学影像诊断学》
骨骼肌肉系统
儿童骨胳与肌肉
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
发育阶段(骨骺、骺板、骺线、干骺端、二次 骨化中心、临时钙化带、骨龄) 小儿骨特点:水分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 易变性;干骺端血供缓慢,易发骨髓炎。 小儿先天畸形、感染、外伤多见。

骨关节(医学影像)

骨关节(医学影像)

第二节 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密度分辨力高,可清楚显示出病 灶,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和结构。 增强扫描对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 较大帮助 CT对某些骨关节早期病变和脊柱、 骨盆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CT 显 示 椎 体 和 骨 盆 的 病 变 有 明 显 优 势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骨关节系统的各种组织结构各自具 有不同强度的MR信号,在MRI上能明显 的区别出脂肪、纤维软骨、透明软骨、 韧带、肌肉和骨髓
骨皮质 脂肪 骨皮质
骨髓 肌间脂肪
骨髓
肌肉
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各自具有不同 强度的MR信号,在MR上有明显影像差别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棘突 上关节突
椎 板
下关节突
椎板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椎弓根
横突
正 中 短 箭 头 示 棘 突
椎间隙
椎弓根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脊髓
蛛 网 膜 下 腔 脑 脊 液
椎 间 盘
思考重点:
1. 什么是骨质疏松?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2. 什么是骨质软化?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3. 什么是骨质硬化增生?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 哪些疾病? • 4. 什么是骨质破坏?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5. 什么是骨质坏死?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6. 骨膜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 于哪些疾病? • 7. 为什么骨病变时必须观察其周围软组织有无改变?
(七)骨内和软骨内钙化
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颗粒状或斑片 状无结构致密影,分布局限,见于软骨类 肿瘤、结核及骨梗塞

骨关节正常及基本病变-骨关节影像诊断学可修改文字

骨关节正常及基本病变-骨关节影像诊断学可修改文字
窄; – 病变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出现关节面骨质破坏
及缺损; – 破坏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脱位和变形。
• 常见于各种急慢性关节感染、肿瘤及痛 风等。
3、关节退行性改变
• 概念: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逐渐被纤维 组织取代,引起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 窄。随着病变进展,可累及软骨下的骨 质,导致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 节面凹凸不平。
(三)四肢骨关节的X线解剖
1、概述 (1)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
成人管状骨分为骨干、骨端。 1)骨干:分骨膜、骨皮质、骨松质与骨 髓腔。骨皮质为密质骨,致密度较高。 2)骨端:由骨松质组成,皮质很薄。
(2)关节的X线解剖
1)关节间隙:两个骨端的骨性关节面之 间的透亮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关节囊、 半月板、关节腔和少量滑液。X线上关节 间隙不等于解剖学上的关节间隙。 2)骨性关节面:边缘光滑锐利的线样致 密影,相距匀称,间隙清晰。 3)关节囊 4)韧带 5)关节内外脂肪层。
5、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成形两过程。 (1)骨化
膜化骨:盖骨、面骨 软骨内化骨:颅底、躯干骨和四肢骨 下颌骨和锁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2)骨的生长和成型
(二)关节的解剖和生理
1、间接连接:即滑膜关节 (1)关节软骨 (2)关节囊 (3)关节腔 (4)滑液囊 2、直接连接 (1)纤维连接 (2)软骨连接 (3)骨性结合
2. X线表现
– 软组织肿胀:周围软组织影膨隆,脂肪垫和 肌肉间脂肪层移位变形或模糊消失,整个关 节区密度增高。
– 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增宽
• 常见于炎症、外伤和出血性疾病。
2、关节破坏
• 概念: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为病理 组织所侵犯、代替。
• X线表现 – 病变仅累及关节软骨时,X线上仅关节间隙狭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像诊断学[可修改版ppt]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像诊断学[可修改版ppt]
• 应当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要包括邻近的 关节,胸椎摄片应包括下胸椎,以便计数
• 对诊断有困难的部位,应用同一技术条件摄两 侧,以便对照观察
膝关节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
血管造影
• 用于肢体血管疾病及良恶性骨肿瘤的诊 断
下肢动脉造影
CT检查
• 平扫
–尽量将病变部位与其对侧部分同时扫描,扫 描层厚一般用5~10mm,常规扫描软组织窗及 骨窗
–向内外或前后移位 –上下端重叠或分离 –骨折端成角 –旋转移位
• 骨折端的嵌入: 嵌入性骨折
• 儿童骨折
–骨骺分离 –青枝骨折
• 骨折的愈合
–愈合良好(从骨折至骨痂形成,对位、对线 良好)
• 骨折的并发症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 –外伤性骨折疏松 –骨关节感染 –骨缺血坏死 –关节强直 –关节退行性变 –骨化性肌炎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 像诊断学
骨骼、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的方 法,主要以X线检查为主,在此基础上选 择性应用CT、MRI检查,能不断提高疾病 诊断的符合率。
第一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检查技术
• X线检查 • CT检查 • MRI检查 •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任何部位都要摄正侧位,必要时还要照斜位、 切线位及轴位等
• 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的检查,综合分 析
X线平片
• 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
• 骨的结构:密质骨、松质骨、骨髓 •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骨化:膜内化骨
(颅骨、面骨),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颅底 骨、筛骨),骨化中心
–长骨
• 小儿长骨:骨干、干骺端、骺和骺板
–骨干:骨皮质(密质骨)、骨髓腔 –干骺端:骨松质(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 –骺:骨骺(二次骨化中心) –骺板(骺盘):骨骺与干骺端之间横行的半透

医学影像诊断学-骨与关节创伤PPT

医学影像诊断学-骨与关节创伤PPT
骨与关节创伤(trauma of bone and joint)
1
骨与关节创伤是常见病多发病,X线 平片仍是诊断骨折,并指导临床治疗 的最简便有效的首选方法;CT适合于 检查复杂的骨结构,克服了平片的影 像重叠;MRI能直接显示软组织的受 伤情况。
2
一、骨 折 (fracture)
概念:骨的连续性中断,包括骨小梁和 (或)骨皮质断裂。
骨折线在T1WI上表现为线样低信号影, T2WI为高信号影,代表水肿或肉芽组织。
39
胫骨平台骨折 40
胫骨平台骨折
41
胫骨平台骨折并关 节积液积血积脂
42
骨挫伤
43
(二)骨折合并症和后遗症
1、骨折延迟愈合 骨折治疗后达到一 定时间仍未愈合 表现:骨痂很少或 没有骨痂,骨折线 清楚
44
2、骨折不愈合 骨折半年以后仍未 愈合的 表现:断端吸收 硬化,髓腔封闭
①横向移位:为骨折远端向侧方或前后方移 位; ②断端嵌入:多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或骨端, 为较细的骨干断端嵌入较宽大的干骺端或骨 端的骨松质内,应注意和断端重叠区别; ③重叠移位:骨折断端发生完全性移位后, 因肌肉收缩而导致断端重叠,肢体短缩;
17
④分离移位:骨折断端间距离较大,多为软组 织嵌入其间或牵引所致; ⑤成角:远侧断段向某一方向倾斜,两断段中 轴线交叉成角; ⑥旋转移位:为远侧断端围绕纵轴向内或向外 旋转。
➢骨疾病致骨强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引起 ➢表现:除骨折征象外,还显示原有骨病特点
66
67
(六)特殊部位的骨折
1、柯莱斯骨折(colles fracture)
常见骨折,为外伤时手掌着地所致 表现:桡骨远端距离远侧关节面2.5cm内的骨折,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影像诊断学表现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影像诊断学表现

骨骺、干骺结核 掌指骨结核
• (三)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joint)
• 1、骨型:(1)有骺、干骺结核X线征。(2)关节周 围软组织肿胀。(3)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或关节破坏。
• 2、滑膜型:(1)好发于青壮年,常单一大关节受累 (髋、膝等)。(2)早期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3)进展期尚可见骨性关节面 边缘(非负重面)虫蚀状、吻状骨破坏,关节间隙不 对称狭窄。(4)晚期骨性关节面广泛破坏,骨质疏松 及软组织肿胀加剧,产生半脱位或脱位。也可出现瘘 管,继发感染而骨增生硬化,最终纤维强直而愈合。 (5)与化脓性关节炎鉴别:化脓病程快,间隙对称迅 速变窄,骨性关节面负重部破坏。
关节结核骨型 滑膜型早期
滑膜型关节结核(进展期)
滑膜结核进展期 晚期
• (四)脊柱结核(tuberculosis of spine)
• 1、最常见,好发于青少年,常多个脊椎受累, 腰椎居首位。
• 2、主要X线表现有:(1)脊椎骨质破坏,最常 见于椎体上下缘,有时可见死骨。(2)椎体受 压楔形变,脊柱侧、后突。(3)椎间隙狭窄或 消失。(4)冷脓肿形成(腰大肌脓肿、胸椎旁 脓肿和颈咽后壁脓肿),有时钙化。(5)与脊 椎骨折鉴别,本病有骨破坏,椎间隙狭窄和冷脓 肿,并常多脊椎受累。
• 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参阅鉴别表。良性主要点, 生长慢,骨破坏边界清,皮质薄、膨胀,一般无骨膜 增生,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如有、则边界清楚。恶性 则相反。
• 症状及体征:发病急,全身高热,局部红肿热痛、波动 和功能障碍。慢性则有反复流脓及流出死骨。
•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1)早期:①发病2周以内。②X线表现只有弥漫性软 组织肿胀尚无明显骨骼变化。软组织肿胀表现为密度增 高,厚度加大,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脂肪模糊并有 网条状密度增高影。

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
造影检查
关节造影:左膝外侧盘状半月板
.

症脊
髓 造

影影

腰检
椎 管


.
第四节 现代影像学检查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减除血管造影无用的信息。
二、放射性核素扫描(radionuclide scanning, RNS): 应用99mTC(99m锝)作广泛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肿瘤, 但特异性较差。发射CT(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 ECT)是能更好地显示某一层面空间信息 的仪器,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骨的结构与发育
骨血供
软骨内骨化
骨的组成.ຫໍສະໝຸດ 第三章 骨关节正常X线解剖及变异
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X线解剖及变异
一、成人正常管状骨X线解剖 (一)骨干(diaphysis) 1、骨膜。2、骨皮质(营养动脉孔)。3、骨松质(骨小梁、骨 髓间隙)。4、骨髓腔。5、正常解剖变异(致密骨岛、软骨岛、 发育障碍线、骨骺线遗迹)。 (二)骨端(bony end) 二、关节的X线解剖 (一)关节间隙(joint space):关节骨端之间的空隙。它包括 解剖的关节软骨,关节内纤维软骨,关节腔及关节液。 (二)关节面(joint surface):骨端边缘光滑锐利的骨密质。 (三)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articular capsule and peripheral soft tissue):在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衬托下可见韧带及关节囊。
靶 软
线

线殊
摄摄
影影

.
第三节 特殊造影
一、脉管造影(vasography):包括动脉、静脉和淋巴 管造影。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动脉造影和静脉造影。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题集遵义医学院医学影像学实验室目录第一章总论 (3)第二章呼吸系统 (5)第三章循环系统 (12)第四章骨关节系统 (13)第五章消化系统 (19)第六章肝胆泌尿生殖系统 (26)第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30)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医学影像学包括、、、、和等项内容。

2、X线具有穿透性、、和、和电离效应等特性,它们分别是、、和基础。

X线穿透性受、和的影响。

3、在阅片时, 应分析病变的要点是、、、、、和等。

4、人体组织器官有不同的和差,使透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量不均匀。

5、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称对比。

引入的这种物质称引入这种物质的方法称。

6、X线图像特点包括、、和等。

7、数字X线成像包括、和。

8、水的CT值为HU,骨皮质的CT值约为HU,空气的CT值约为HU9、在T1加权像上水和大部病变(如肿瘤.炎症.变性.坏死.液化.水肿)为即长T1信号。

T1加权像上的即短T1信号通常为脂肪和亚急性血肿。

在T2加权像上,水和大部分病变呈高信号即信号。

二、名词解释人工对比自然对比CT MRI PACS 介入放射学CR DDR CT值T1 T2 MRA T1WI T2WI三、选择题(可单选或多选)1、摄胸部平片显示心肺等结构属于()。

A、人工对比B、天然对比C、造影检查D、特殊检查2、最适合心血管造影的造影剂()。

A、硫酸钡B、泛影葡胺C、欧乃派克D、碘化油3、X线图像显示的不同灰度与X线透过的物质密度的关系是()。

A、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B、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C、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D、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4、CT值为负值可能为()A、脂肪B、气体C、肌肉组织D、血液5、数字X线成像特点是()A、数字化图像,清晰度、分辨率高,对比好。

B、曝光宽容度大:C、X线剂量低:D、多种后处理功能:调整窗位窗宽、图像放大等。

骨关节系统概述与表现影像诊断学

骨关节系统概述与表现影像诊断学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软组织病变 Tissue lesion
——————————————
定义:体积、密度、层次等异常 病理:取决于病因 X 线:肿胀、积气、肿块、萎缩、骨化 病因:炎症、外伤、肿瘤、发育畸形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关节基本病变
———————————
关节肿胀:
Swelling
关节破坏: Destruction
关节退变: Degeneration
关节强直:
Ankylosis
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常见疾病的种类
——————————————
外伤性:骨折、脱位 炎症性:骨髓炎、关节炎 结核性:长短骨、关节、脊柱 肿瘤性:良性、恶性、肿瘤样
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与病理 ——————————————
临床: 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童长骨(胫、股、肱、桡) 症征急重(高烧、疼痛、红肿)
病理: 血行性感染、直接蔓延
干骺端脓肿、两向蔓延 髓腔(骨干)、破皮质(骨膜下脓肿) 不能穿过骺软骨侵入关节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X 线 ——————————————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正常X线解剖
—————————————
小儿骨:骨干、干骺端、骺、骺板 成人骨:骨干、骨端 关节腔:骨端、关节囊、关节软骨 脊 柱:脊椎(椎体及附件)、椎间盘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正常膝关节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右后斜位
左后斜位
骨关节系统概述和表现影像诊断学
—————————————
定义:单位体积内钙盐 、有机质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限制:早期病变、软组织病变和深 部小病变不易发现。 三、方法 (一)普通检查:1、透视(fluoroscopy) 2、摄影(radiography) (二)特殊检查:1、体层摄影 (tomography)2、放大摄影(magnified radiography) (三)造影检查:1、关节造影 (arthrography)2、血管造影 (angiography)
正常脊椎X线表现
正 侧 斜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x-ray manifestations of basic lesions)
、骨骼的一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1、病理:单位体积骨量的减少。 2、X线表现:骨干变细,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分层及变薄,骨小 梁变细而少,骨髓腔及骨髓间隙扩大,易骨折。 3、临床意义:(1)广泛性:老年,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等。 (2)局限性:废用(炎症、肿痛、骨折后)和神经营养障碍等。 (二)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1、病理:单位体积骨组织无机成份减少。 2、X线表现:(1)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及骨皮质边缘模糊。(2) 骨骼变形。(3)假性骨折(好发于耻骨支、肱、股骨上段及肱 骨)。 3、临床意义:维生素D缺乏,肾性骨病和氟中毒等。
关节退行性变 纤维性强直(类风湿)
骨性强直(化脓) 完全骨性强直(化脓)
(五)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joint) 1、病理:组成关节骨骼的分离、错位。 2、X线表现:关节骨端正常对位关系完全或部 分脱离。有时可伴发骨折。 3、临床意义:外伤性、病理性和先天性。 复习题 1、您如何选用骨关节系统影像学检查? 2、叙述正常小儿长骨、关节和脊柱的X线表现。 3、阐述骨与关节常见基本病变的病理、X线表 现和临床意义。
透明骨折线
致密骨折线
皮质扭曲(青枝骨折)
骨骺分离
骨碎片
骨变形(脊椎压缩骨折)软组肿胀对位对线(4)骨折端的嵌入:折端嵌入出现致密带, 骨骼缩短、变形、错位不明显,常见股骨颈。 (5)儿童骨折的特点:①骺 离骨折。②青枝 骨折。 (6)骨折的愈合:①纤维性骨痂(折后2~3 天)。②骨性骨痂(折后2~3周)。③骨性愈 合(折后2~3月)。 (7)骨折并发症: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② 畸形愈合。③外伤后骨质疏松。④骨关节感染。 ⑤骨缺血性坏死。⑥关节强直。⑦关节退行性 变。⑧骨化性肌炎。 (8)不同部位的常见骨折:①colles骨折。② 肱骨髁上骨折。③股骨颈骨折。
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 (临床医学本科用)
序言(preface)
骨关节系统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线检查、 CT、MRI、ECT和USG。目前一般首选X线检 查,根据需要选用CT、MRI和ECT,但很少选 用USG。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不仅能给针刺活检取材导向、从而获得病理诊 断,而且能治疗某些骨病。 第一节 X线检查的作用、限制和方法(effect limit and methods of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一、作用:天然对比好,能定位、定量,大部 能定性。
股骨颈骨折(嵌入)
骺 离
骨 折
骨折愈合
骨折不愈合
股骨颈骨折后头坏死
桡骨柯里氏骨折
正常小儿长骨
(二)骨龄(bone age) 1、定义: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和融合时的年龄,称骨 龄。可制成骨龄表(图)。 2、作用:(1)协助诊断内分泌和发育障碍性骨病。 (2)法医判断年龄。 (三)成人骨骼(adult skeleton) 1、骺板消失,变成骨端,骨端粗糙而有粗隆或结节。 2、骨皮质厚,骨密度高,骨小梁按功能排列。 (四)常见变异:子骨(肌腱中,关节附近)和副骨 (未融合的额外骨化中心),勿误认为骨折片。
非骨化性纤维瘤(正侧位)
纤维骨皮质缺损(平片、断层)
创伤性关节炎(平片、放大片)
左 侧 先 天 性 髋 关 节 脱 位
骨肉瘤(平片、动脉造影、DSA)
骨关节CT、MRI
左图: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下图:骨髓瘤
骨转移瘤(ECT)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normal x-Ray manifestation)
骨骼变形(厚皮骨膜病)
软组织肿胀(急性骨髓炎)
软组织积气(糖尿病气性坏疽)
软组织钙化(脊髓空洞症)
二、关节的基本病变
(一)关节肿胀(swelling of joint) 1、病理: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因水肿、出血、炎症和肿瘤而肿 胀和关节腔积液。 2、X线表现: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厚度加大,分层不 清,脂肪垫模糊和关节间隙增宽等。 3、临床意义:常见于外伤、炎症、肿瘤和出血性疾病等。 3 (二)关节破坏(destruction of joint) 1、病理:关节软骨及骨性关节面骨质被病理组织代替而形成的 缺损。 2、X线表现:(1)关节软骨破坏则关节间隙变窄。(2)骨性关 节面及骨端松质破坏则出现低密度骨缺损区,关节间隙不同程度 狭窄或脱位等。 3、临床意义:常见于化脓、结核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正 常 关 节 X 线 表 现
四、脊柱
(一)解剖脊柱含脊椎、椎间盘和周围的韧带、 肌肉、关节囊。 (二)X线表现 1、脊椎:(1)椎体:似长方形,外为骨密质, 内为骨松质、密度均匀,边界光滑。椎体上下 缘致密呈条状,称终板。(2)椎弓由椎弓根 和椎板组成,并有一个棘突,成对的上下关节 突(含脊椎间小关节)和横突。 2、椎间隙:呈宽度均匀的横行半透明影,它 含有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和透明软骨。 3、椎旁软组织:与椎间隙一样呈半透明影。 含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等。


7岁
19岁
子 骨
和 副 骨
三、四肢关节
(一)解剖关节含骨端、关节软骨、关节内纤 维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和关节囊。 (二)X线表现 1、骨端:骨端松质、骨性关节面,X线表现为 均匀致密光整的线状影。 2、关节间隙:关节软骨、关节腔(滑液)、关 节内纤维软骨,X线均为中等密度阴影,密度 均匀、对称、随年龄增大逐渐变窄。 3、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与关节腔密度相似。 有的可见脂肪垫和肌腱。
肩 关 节 结 核
骨 质 疏 松
骨 质 软 化
(三)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1、病理: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 失。 2、X线表现:局限性密度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缺损。 形态有筛孔状、虫蚀状、囊状、大片状等。边界清楚或 不清楚。 3、临床意义:炎症、肉芽肿、肿瘤和出血等。 (四)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1、病理:单位体积骨量增多。 2、X线表现:骨骼增大,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厚,骨小 梁粗,髓腔及小梁间隙变窄或消失 。 3、病理意义:外伤、炎症、肿瘤、代谢和中毒性疾病 等。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一)结构: 1、骨的成份:(1)骨细胞(骨、成骨、破骨)(2)骨基质 ①有机质有胶原纤维和粘多糖。②无机质有钙、磷等。 2、骨的组成:(1)密质骨含骨板和哈氏和伏氏管(2)松质 骨含骨小梁及小梁间隙(内有骨髓和脂肪)。 (二)发育 1、骨化:膜性骨化(扁骨),软骨内骨化(四肢、脊椎骨) 和混合骨化(下颌、锁骨) 2、生长:成、破骨平衡达到骨不断增大,其方式长径增长由 软骨内骨化,横径增长由膜性骨化,最后塑型成骨。 3、影响发育因素:受维生素、钙磷代谢和内分泌等影响。
骨膜增生(骨肉瘤)
骨梗塞(骨内钙化)
(七)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1、病理: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而死亡。又称死骨 (sequestrum)。 2、X线表现:坏死骨密度增高呈砂粒样、条状或不规则块状, 周围常有骨质破坏形成的低密度区或低密度环。 3、临床意义:外伤后、缺血性、炎症和肿瘤等。 (八)矿物质沉积(deposit of mineral salt) 1、病理:铅、磷、氟等进入体内,沉积于骨骼。 2、X线表现:干骺端可见一条或数条厚薄不一的致密带。亦可 表现为骨小梁粗乱和骨密度增高。 3、临床意义:铅、磷、氟等中毒。
关 节 脱 位
第四节 骨关节疾病的X线表现和诊断
(radiological appearances and diagnosis of osteoarticular diseases)
一、骨关节外伤 (一)骨折(fracture) 1、长骨骨折 (1)基本X线表现:①骨折线(透明线,致密线,骨皮 质、小梁扭曲和骨骺分离)。②骨碎片。③骨变形。④ 软组织肿胀。 (2)骨折的类型:①按程度分为完全和不完全。②按 折线形状和走行分横、斜、Y形等。③按骨碎片分撕脱 性、嵌入性和粉碎性。 (3)骨折的对位对线关系:移位有横、纵、成角和旋 转移位。断端错位称对位不良,断段纵轴线成角称对线 不良。
骨质破坏
骨纤维肉瘤
骨质增生硬化
慢性骨髓炎
(五)骨膜增生(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1、病理:骨膜受刺激,成骨活动增加而钙化或骨化。 2、X线表现:骨膜钙化或骨化,形态有平行、分层、花 边、针状和三角形(称codman三角)。 3、临床意义:外伤、炎症、骨膜下出血和肿瘤等。 (六)骨内和软骨内钙化(intraosseous and intracartilaginous) 1、病理:骨内坏死组织,正常和病理软骨内发生钙化。 2、X线表现:骨髓腔内、松质骨内、正常软骨和瘤软骨 内出现颗粒状、小环状或不规则形高密度致密影。 3、临床意义:骨梗塞、关节软骨和椎间盘软骨退行性 变和软骨类肿瘤等。
骨 的 组 成
软 骨 内 化 骨
二、长骨
(一)小儿骨骼(childhood skeleton) 1、骨干(diaphysis):骨外膜、骨皮质、骨内 膜、少量骨松质、骨髓腔(造血和脂肪组织)、 血管沟。 2、干骺端(metaphysis):骨皮质,骨松质(骨 纹理及骨髓间隙),临时钙化带。 3、骺(epiphysis):骺软骨和二次骨化中心 (骨皮质和骨松质)。 4、骺板(epiphyseal plate):呈条状透明带, 随年龄增大逐渐变窄、消失融合而成致密线,称 骨骺线遗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