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通过性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汽车的通过性

摘要

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是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不良道路、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

本章对学习汽车的通过性意义进行概括性论述,讨论汽车的地面通过性、汽车的几何通过性的相关参数、分析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因素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些实例计算来说明以上所述理论内容的具体应用。

引言

汽车是一种常用的、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工具,不同用途的汽车对通过性的要求也不同,用户应根据自己特定的用途选择具有合适通过性的汽车。高级轿车和公共汽车主要在城市行驶,由于路面条件甚好,所以对汽车通过性的要求不突出。农林区、矿区、建设工地等使用的车辆和军用车辆,经常行驶在坏路和无路地面上。因此,要求这些汽车应具有良好的通过性。

汽车的通过性主要决定于汽车的驱动力、附着力等牵引参数和几何参数,也与汽车的平顺性、机动性、视野等性能密切相关。本章首先从地面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和土壤的可通过性两方面分析汽车的地面通过性,然后具体介绍了汽车的几何通过性参数和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从汽车结构、车轮和驾驶技术三个方面讨论了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最后介绍了测定和比较汽车的通过性能的试验。

第一节汽车的地面通过性

汽车的地面通过性是指汽车在松软地面上的行驶能力。

一、地面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在松软地面上能否行驶取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但满足该条件只是说明能否正常行驶,还不能说明能力的大小。评价汽车行驶能力的大小,通常用牵引性系数等指标。

牵引力对汽车总重力之比称为牵引性系数。牵引性系数Ⅱ用下式表示:

Ⅱ==

式中为在松软土壤上行驶时的土壤阻力。

牵引性系数Ⅱ反映了汽车加速、爬坡、克服道路不平的阻力和牵引挂车或武器装备的能力。牵引性系数越大,通过性越好。

二、土壤的可通过性

土壤的可通过性是土壤支承车辆通过的能力。美国学者贝克(Bekker)通过大量研究后建议,用在均布压力g作用下每单位承载面积的土壤所能产生的净推力来衡量,即

-

+=z qd L qtg C 1

)(φτ (7—1) 式中 C ——土壤内聚力系数;

φ——土壤的内摩擦角,tg φ为内摩擦系数;

q ——土壤单位面积压力; L ——接触面积长度;

z ——下陷量(或称变形量)。

由式(7—1)可绘制出一般土壤的可通过性曲线,如图7—1(a)所示。对于不同类型的土 壤,C , φ值不同即有不同的可通过性曲线。对于干砂土,C ≈0,可通过曲线从坐标原点开始,见图7—1(b);对于塑料性饱和粘土,φ≈0,可通过曲线在与纵轴交点处的切线几乎是水平的,见图7—1(c)。

可通过性曲线简单面直观地表示了土壤的可通过性及提高通过性的方法。从图中可见, 在带有摩擦性的土壤上,适当地增加汽车的接地比压,对提高通过性有利;而在纯粘性土壤上,则应减小接地比压,以利于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第二节 汽车的几何通过性

汽车的几何通过性是指汽车克服几何障碍而正常工作的能力。

一、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因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障碍物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隙失效。当车

辆中间底部的零部件碰到地面障碍而被顶住时,称为“顶起失效”;当车辆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障碍而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或“托尾失效”。 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参数,称为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例如最小离地间隙、 纵向通过半径、横向通过半径、接近角、离去角等,如图7—2所示。 1.最小离地间隙m in h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除车轮外的最低点与地面间的距离。它表示汽车无碰撞地超过石 块、树桩之类障碍物的能力。汽车的最低点多半在后桥的主减速器外壳、飞轮壳、变速器壳、消声器、前桥的下边缘处。由于后桥主减速器齿轮外径较大.一般后桥壳的离地间隙最小。 2.纵向通过半径1ρ和横向通过半径2ρ

纵向通过半径1ρ是在汽车侧视图上作出的与前、后车轮及两轮间最低点相切的圆的半 径。横向通过半径2ρ是在汽车正视图上所作出的与左、右轮及两轮中间轮廓相切的圆的半 径。它们表示汽车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及凸起路面等障碍物的能力。1ρ,2ρ愈小,则汽车的通过性愈好。

亦可用纵向通过角来评价汽车的几何通过性。 3.接近角1γ与离去角2γ

汽车的接近角是指切于前轮轮胎外缘且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平面与车辆支承平面之间所夹的最大锐角,前轴前方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部件均在此平面的上方。汽车的离去角是指切于后轮轮胎外缘且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平面与车辆支承平面之间所夹的最大锐角.位于后轴后方的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部件均在此平面上方。汽车的接近角与离去角

表示汽车接近或离开障碍物或陡坡时不发生碰挂的可能性。

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接近角和离去角等通过性几何参数,主要由汽车的类型和使用条件而定,其一般范围见表7—1。

4.最小转弯直径min s d 和内轮差d

如图7—3所示,转向过程中当转向盘向左和向右转到极限位置时,车辆外转向轮印迹中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中的较大者称为最小转弯直径min s d 。它表示车辆在最小 面积内的回转能力和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障碍物的能力。

前转向轴和末轴的内轮印迹中心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之差称为内轮差d ∆。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标(GB7258—1997)规定:机动车的最小转弯直径,以前外轮轨迹中心为基线测量其值不得大于24m 。当转弯直径为24m 时.内轮差不得大于3.5m 。

二、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汽车在行驶中常常要克服台阶、壕沟等障碍。由于此时车速很低,故可用解静力学平衡方程来求得汽车越障能力与其参数间的关系。

图7—4是后轮驱动的四轮汽车越过硬地面上的台阶时的受力情况。由图7—4(a)可知,

前轮(从动轮)碰到台阶时有下列平衡方程式

⎪⎪⎩

⎪⎨⎧

=--+=--+=-+0

220cos sin 0sin cos 221121211D F Ga L F D fF G fF F F F fF F ϕααϕαα 式中 G ——汽车总重力;

1F ——台阶作用于前(从动)轮的反作用力; 2F ——后轴负荷;

ϕ——附着系数;

f ——滚动阻力系数。

将上列方程中的G ,1F ,2F 消去。可得如下无因次方程式 L D f L D L a f L D f f L a f 21cos 2111sin 21=⎪⎪⎭

⎫ ⎝⎛----⎪⎪⎭⎫

⎝⎛+-+αϕϕϕαϕϕϕ 由图7—4中的几何关系可知 sin α=

D

h

D h D w w 215.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