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 示范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瑰. 琦. ( ɡuī )( qí )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闳.辩( hónɡ )
(1)如公器. 质. 之深厚(名词,_胸__襟__、__品__质__) (2)故充. 于文章(动词,_充__满__,__充__塞__) (3)怪巧瑰. 琦. (名词,_玉__石__。__用__以__形__容__事__物__、__文__章__卓__异__不__凡__) (4)其雄辞闳. 辩. (_大__议__论__) (5)世之学. 者. (古今异义词,古义:_有__学__问__的__人__;今义:指在
【名人故事】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 的篇章。到他长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便就近到读书人 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 食,致力读书。小时候写的诗、赋文字,就有成人的水平。
二、阅读课文第2段,师生互动疏通文意并回答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箕. 山( Jī ) (3)歔. 欷. ( xū )( xī )
(2)颍. 水之湄. ( Yǐnɡ )( méi )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顾念后. 事. (_死__后__皇__位__继__承__之__事__)
(2)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_安__定__、__安__宁__) 【一词多义】 1.安 (1)又安可得而推(怎么) (2)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安定、安宁) (3)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稳固) (4)然后得一夕安寝(安心)
三、阅读课文第3段,师生互动疏通文意并回答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屯. 邅. ( zhūn )( zhān )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困踬.( zhì )
(1)上. 下. 往复(古今异义词,古义:_官__位__的__提__升__和__下__降__;今义: ①方位词,a.从上到下。b.在职位、辈分上较高的人或较低的
本文为王安石悼念欧阳修的祭文。欧阳修对王安石有知遇 之恩,王安石曾感慨“非欧公无足以知我”。二人虽政见不一, 但颇为深厚的交往,使王安石在得知欧阳修去世的消息后,不 能忘怀于欧公,便写下了这篇表达无比崇敬和绵绵哀思的祭文。
二、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祭文 祭文是古人为祭奠去世的亲朋好友而写的文章,用来表达 对亲友逝世的哀痛惋惜之情,并祈请逝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 与托人撰写的墓志铭不同的是,祭文多由祭奠者自己写作,因 此含有更多的真情实意。自唐宋八大家开始,祭文成为一种极 富抒情色彩的文体,在对逝者悼念追忆的同时,作者往往会不 由自主地抒发对生死的感慨,坦陈对命运的思考。祭文的功能 决定了它的艺术风格,大多数祭文纡徐委婉、情韵悠长,根据 所祭奠对象的不同,在语言格调上也会稍有差异。
本段记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①本段写欧公人格道德,即“德”方面的成就。作 者由上一段极高的文学成就转到这一段“崎岖”“困踬”的人 生经历,在强烈的反差中,突出欧阳修一生的气节。 ②“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 衰”,表明王安石对他的肯定。
【名人故事】 虚心求教
文章第二段集中论述了欧公在文章学术上的成就,试概括欧阳 修的总体文风,作者又是如何表现的? 参考答案:欧阳修的总体文风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作者 通过形象工整的比喻句表现欧公的成就Baidu Nhomakorabea用“浩如江河之停蓄” 来表现其知识积累之丰富厚重;用“烂如日星之光辉”来表现 其文章之精彩明亮;用“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来表现其语言 之优美飘逸,用“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来表现其文辞之雄浑 有力。一气呵成,富有表现力。
(9)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 依. (_瞻__仰__依__恋__)
(10)盛衰兴废之理. ,自古如此(名词,_规__律__) 【一词多义】 2.理 (1)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规律)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料理、治理、整顿) 3.与 (1)无问乎识与不识(连词,和) (2)而其谁与归(介词,跟) (3)是谁之过与(语气词,呢)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亲附) (5)恐年岁之不吾与(动词,待)
3.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1)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 译文:_认__为__像__您__这__样__的__大__臣__,__才__可__以__把__国__家__安__危__托__付__。__(状语 后置句,应为“以社稷之安危寄”) (2)而其谁与归! 译文:_今__后__我__将__跟__什__么__人__在__一__道__呢__!__(宾语前置句,应为“与 谁归”)
文章开始说“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结尾却又表现出 一种“不能忘情”的伤感,这样写是否矛盾? 参考答案:不矛盾。最后一段从形躯消失转而回到欧阳文忠公 逝去一事,收束全文。本段立论的重点由客观回到主观,呼应 首段说欧阳文忠公去世不足悲,然平民俗子且为其流泪,更何 况与之交游往来者?最后归结到王安石自己,虽然知道生死无 常,古来如此,但面对斯人已矣,不可复见,怎能忘情而不悲 痛呢?至此将开头强做豁达之“理智”论说全数推翻,以真情 流露不能抑止,表达对欧阳修逝去的无限思念。
(4)七十列传(一种文体)
(5)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给)
(6)善传游侠(动词,作传)
(5)苟.能如此足矣(假设连词,_如__果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 译文:_先__生__生__前__闻__名__于__当__代__。__(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当时有 闻”)
作者为什么在开头说对欧公的逝世不应感到悲伤? 参考答案: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品行为人们敬仰。对于 他的逝世,王安石内心悲痛自不必言。然而,祭文却迂回曲笔 进入,“亦又何悲”好似在慰藉故者亡灵,又好似在开导劝解 众人,又好像在消释自己的“悲”情。然而,也正是回避了这 个“悲”字,才把祭悼的重点放到了对其杰出功绩的评价上, 脱开“悲”字,转而缅怀欧阳修“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 世”的具体功德。
(3)从容指.顾.(动词,_手__指__、__目__视__,__比__喻__迅__速__) (4)立定大. 计. (_指__立__英__宗__事__) (5)其出. 处. 进退(古今异义词,古义:_出__仕__和__闲__居__;今义:(引 文或典故的)来源)
(6)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_水__边__) (7)然天下之无贤. 不肖(形容词作名词,_贤__能__的__人__) (8)且犹为涕. ①泣而歔. 欷. ②(①名词作动词,_流__眼__泪__ ②_哽__咽__,__抽__噎__)
(2)况乎天理之溟. 漠. (_渺__茫__) (3)又安.①可得而推. ②(①副词,_怎__么__ (4)死有传. 于后世(动词,_流__传__)
【一词多义】
②动词,_推__究__,__探__求__)
2.传
(1)死有传于后世(流传)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后,向人征求意见。一天,他读给 一位樵夫听,当读到“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 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时,樵 夫说:“大人,我打柴上山,站在南天门,放眼一望,四周都 是山……”话未完,欧阳修就将前边的文字画掉,换成了“环 滁皆山也”五个字。
四、阅读课文第4、5段,师生互动疏通文意并回答问题。
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 译文:_具__有__深__厚__的__气__质__,__高__远__的__见__识__,__加__以__精__深__的__学__术__功__力__。_ (定语后置句,应为“深厚之器质”“高远之智识”“精微之 学术”)
人。c.(程度)高低、好坏、优劣。d.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
数。②名词,从上到下的距离。③动词,从低处到高处或从高
处到低处)
(2)虽. ①屯邅困. 踬. ②(①_虽__然__ ②_遭__受__摧__折__) 【一词多义】 3.虽 (1)虽屯邅困踬(虽然)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纵使)
(3)而终不可掩. 者(动词,_掩__盖__,__遮__蔽__,__埋__没__) (4)既压复. 起(副词,_又__) 【一词多义】
*祭欧阳文忠公文
一、感知遇之恩著美文 庆历四年(1044)曾巩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还穿针引线, 在欧王之间担任一个桥梁的作用。因此,欧 阳修与王安石真正会面虽然比较晚,但二人 互相钦慕已久,交往的基础很是深厚。至和 元年(1054)九月,朝廷任命王安石为“群牧判官”,“安石犹
力辞,欧阳修谕之,乃就职”,可见王安石对欧阳修的“长者 之言”颇为尊重。熙宁初,王安石推行新法,由于对改革内容 和方法的理解不同,欧阳修上书反对推行青苗法,并指出其弊 端。次年,欧阳修请求致仕,退居颍州,直至逝世。
4.复
(1)既压复起(副词,又)
(2)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动词,回复,回答)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动词,恢复,还原)
(4)山重水复疑无路(形容词,繁复,重复)
(5)刚正之节,至晚. 而不衰(形容词作名词,_晚__年__) 【一词多义】 1.充 (1)故充于文章(动词,充满,充塞) (2)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动词,充当) 2.积 (1)其积于中者(聚) (2)积善成德(累积,堆叠) (3)积于今(累计)
一、阅读课文第1段,师生互动疏通文意并回答问题。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犹不可期. (动词,_期__待__)
【一词多义】 1.期 (1)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期待)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预定的时间)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古代的一种丧服,“期服”的简称,也 指穿这种丧服服丧)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注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