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表象与想象

[内容提要]

1、表象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2、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形式

一、表象(image)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representation)是指在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对事物的一种知识表征。人的思维不仅要借助于概念来进行,也要借助于表象来进行。

表象不同于知觉形象。表象是在知觉形象基础上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如都比较直观、具体。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表象比知觉形象更概括一些。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而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例如,一棵树的表征不如具体某一棵树的知觉形象鲜明,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都不很清楚,而且表象的复现常常不很完整,我们一会儿想到树干,一会儿想到树枝等。

表象的种类:

1、根据表象产生的通道可分为:

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动觉表象如体育活动的动作,等等。

2、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

知觉表象,感知事物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记忆表象是指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是人们从未感知过的,或者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

3、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可分为:

个别表象,或单一表象:是反映某一具体客体的形象。

一般表象: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感知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它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例如,“马”的表象,头脑中出现的不是某一匹具体的马,而是马的大体形象:高高的头,长长的尾巴,四条腿,颜色可能是白色的,也可能是红色的,可能是奔跑的,也可能是站立不动的。

(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与词在心理活动中的双重编码

最早提出双重编码说是佩威奥(Paivio,1974),他认为长时记忆的信息是以视觉表象和言语表征两种形式存储的。信息在大脑中可以以词进行编码,也可以以表象进行编码,在一定条件下,表象和词可以互相转换(互译)的

2、凭借表象进行思维操作

表象思维即形象思维,就是凭借表象进行的思维操作。在库泊和谢泼德(Cooper,R.Shepard,1973)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材料是旋转角度不同的字母R,呈现的字母有时是正写的,有时是反写的。被试办的任务是判断字母是正写还是反写的。结果是从垂直方向旋转的角度越大,作出判断所需时间越长。(见彭书P247,图7-2)解释是:被试首先必须把呈现的字母在头脑中进行旋转,直到其处于垂直位置,然后才能作出判断。反应时反映的是被试进行心理旋转—表象操作所用的时间上的差异。证明了表象操作的存在,说明人们在

完成某种作业时确实可以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

3、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接近知觉),又有概括性(接近思维)。表象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脱离了感知觉的局限性,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基础。例如,对“树”概念,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树的具体形象来说明。其次,表象的形成还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只有儿童头脑中有了各种各样的数的表象,在概括“树”的概念时才会更容易。

4、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表象的形成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表象有重要的作用。休腾洛切尔等人(Huttenlocher et al.,1968)的实验,汤姆比迪克高,哈里比汤姆高,问谁最高?

二、想象(imagination)

(一)想象的概念

1、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1)想象所形成的形象不是一般形象,而是新形象,是大脑所没有感知过的。没有到过大草原,但当你读了“天苍苍,夜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词时,头脑中就会浮现一幅草原牧区的景象。

(2)想象的材料来源是表象,而表象则来源于实际生活和过去经验。想象的形象不管离奇到什么程度,构成新形象的材料最初都来自客观现实。如牛头马面,猪八戒,孙悟空,美人鱼等形象。

2、想象的作用

(1)预见的作用。想象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工人的技术革新,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想象。

(2)使人超越时空的限制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如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月球上的知识等。

(3)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想象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如人们可以通过想象调节心跳的速率,有人能调节体温,可以使左右手温度不一。当你想象“跟在汽车后面奔跑”,心跳会加快,想象“自己安静地躺在床上”,心跳会变慢。

3、想象的形式

(1)粘合。就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及不同的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如文学作品中的美人鱼、人面狮身等,科学发明上如水陆两用坦克等。

(2)提炼典型。即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阿Q,孔乙己等,鲁迅关于人物模特儿的说明,高尔基关于小商人的论述。

(3)夸张,或强调。通过改变事物的正常特点,故意突出或省略事物的某些特点而形成新形象。例如,千手观音,哪吒的三头六臂,大人国,小人国等。

(4)提出假设。根据已有的材料提出合理的假设而形成新形象。如原子的模型,光的波粒二象性,哥德巴赫猜想等等,都是在假象的基础上经科学证明其正确性的。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过程中是否有预定目的、是否经过意志努力,可分为:

1、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也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不自觉进行的想象。如看到天上的云层,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它象奇峰异兽,象大海,象草原等。

梦是一种典型的无意想象。

梦的起因:梦是伴随睡眠而出现的正常现象,梦境的内容是过去经验的奇特结合。弗洛伊德(Freud)在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一书,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性本能欲望的象征性满足。”白天人的欲望被意识压抑,埋藏到潜意识中去了,到了夜晚,意识的压抑力量放松,白天的欲望乘机得到发泄,于是做梦了。但是,梦依然受到意识的制约,因此,潜意识的冲动是经过化装而表现出来的。所以,梦是人的本能欲望的伪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