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想象的特点 1.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不是表象 的简单再现;
乍看起来,想象的内容似乎超越现实,任何想 象都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形 成,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就会在我们脑海中展 示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 这种苍凉的 景象虽然我们没有经历┉
(一)想象的特点
2.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之列
2.创造想象——内涵、特征
概念: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 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特征: 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特殊形式: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与个 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创造想象——作用
• 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 家的科学发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画家的精美构 思,都包含了创造想象的成份。 • 创造想象在科学的发明与发现上,起着重大作用。 科学发明家在他新发现的东西尚未制成模型之前, 要先在头脑中把他所要发明的东西的形象创造出来。 科学家在提出新的假定律时,也要充分地运用想象。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化学家在为了彻底了解分子 的活动而进行分析和综合时,一定要想象到眼睛所 看不到的结构”。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 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在想象时,人们从已 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构思 重新结合,构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 种:
(一)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 一起,构成新形象。
四、想象的种类
(二)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 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 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概念、作用
概念: 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 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有 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 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
四、想象的种类
•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四、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 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看到浮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面、奇峰、 异兽;听到别人朗读诗词,不自觉地想象着诗词中所 描述的景况。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梦,也是一种无意想象。梦的内容具有生动形象性, 这些形象,往往又不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它 也是一种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 新形象的想象活动。但梦又是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地 进行的,因而,它是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想象的概念
(1)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第二节 想 象
一、想象的概念
一、想象的概念
• 人类社会依据想象能力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人:循规蹈矩 者、开拓创新、标新立意者; • 想象的作用体现在人类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和科学研究之 中;
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 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ຫໍສະໝຸດ Baidu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 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
2.创造想象——条件
• 实践的要求和个人的创造需要; • 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表象; • 积极的思维活动。
思考讨论
•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在教学中的运用。
再造想象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使得人们有可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 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 其次,借助于再造想象所产生的形象,还可以使我们 更好以理解抽象的知识,使它们变得具体、生动、易于 掌握。
1.再造想象——条件
再造想象的条件: A. 对词语、符号或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B. 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 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它加 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 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 例如,“猪八戒”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 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想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实现的 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 来,并按并一定的关系把它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例如, 从猴子的表象中,分解出猴头来,又从人的表象中分解出 人身来,然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孙悟空的基本 形象。
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二)想象的作用 1.补充作用:对人类的认识活动的补充
(残缺图、历史、星球知识)
2.预见作用
文艺作品《长征》《红岩》、《金光大道》、《人道中年》、 《十六岁的花季》《花季雨季》、旅游中导游的介绍景点的想象
3.代替作用
游戏中孩子的角色扮演、散文名家高宝田《巴黎指南》
4.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一)想象的内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 的过程。
(二)新想象形成的三个方面: – 语言、文字的描述
例如未到过长沙,未见过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色的 人,当他朗读或听到别人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时,会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
– 有待创新的新形象
第五章 表象与想象
第一节 表 象
四、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二)表象和想象的特征 (三)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2.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1)表象的定义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 现出来的形象。
1.表象的概念
(2)表象的作用
(三)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 新形象。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 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 象。
(四)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 出来的。
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修道士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 山,到山顶的一个寺庙。山路狭窄,只有一两步宽。 这个修道士爬山时,时快时慢,一路上多次停下来休 息。他在日落前不久到达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 开始沿原途返回山下,也是日出时起程,以变化的速 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当然,他下山的平均 速度要比上山时快。试证明修道士在往返途中将于一 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 不过,解决问题的想象与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 抽象思维不同,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后者依据思维规 律进行有步骤和连贯的思考,而想象可能是跃进一大 步。
• 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可促进人心理发展;
• 表象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表象的概念
(3)表象和知觉
A. 表象和知觉是不同的,知觉是对当时的客观事物 的反映,是由当前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表象是对 从前感知过,但现在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B. 表象没有知觉鲜明、清晰,表象中的形象具有模 糊、暗淡的一面。 C. 表象不能表现所反映事物的一切特征和属性,具 有局限性。 D. 表象较为不稳定,具有易变性。
例如前面所说的“猪八戒”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而形 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式。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二)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 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 “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 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新形象,也可能是现实中尚未有过、还有待于创造的事物的形 象。例如,作家、作曲家、发明家在实现创造之前,他们所要塑 造的新人物、所要谱写的新曲调、所要发明的新成品,就已经形 象地出现有他们的头脑中了。
– 未曾出现的形象
例如,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关于神、鬼、孙悟空、猪八戒、 安琪儿、美人鱼等等的形象。
(三)想象与其他心理现象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