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时辰的划分
子时:夜半——子夜,第一个时辰。

(23时—01时)
丑时:鸡鸣——荒鸡,第二个时辰。

(01时—03时)
寅时:平旦——黎明,早晨,日旦,就是夜与昼交替之际。

第三个时辰。

(03时—05时)
卯时:日出——日始,破晓,旭日,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第四个时辰。

(05时—07时)
辰时:食时——早食,古人指的是吃早饭的时间。

第五个时辰。

(07时—09时)
巳时:隅中——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

第六个时辰。

(09时—11时)
午时:日中——日正,中午,第七个时辰。

(11时—13时)
未时:日昳——日跌,日央,太阳偏西的时候,第八个时辰。

(13时—15时)
申时:喃时——日铺,夕食,第九个时辰。

(15时—17时)
酉时:日入——日落,傍晚,太阳下山之时。

第十个时辰。

(17时—19时)
戌时:黄昏——日夕,日暮,日晚,太阳已经下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
万物朦胧。

第十一个时辰。

(19时—21时)
亥时:人定——定昏,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息休息了。

第十二个
时辰。

(21时—23时)
简介:
子(zǐ)三声、丑(chǒu)三声、寅(yín)二声、卯(mǎo)三声、
辰(chén)二声、巳(sì)四声、午(wǔ)三声、未(wèi)四声、申(shēn)一声、酉(yǒu)三声、戌(xū)一声、亥(hài)四声。

编辑本段[解释]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周易中的时辰
在论断八字命理时,往往有时不太准确,多半是因时辰有误所致。

在我们生活中,全国都是统一使用北京标准时间。

我国南北区域时差不算太大,而东西区域相差较大,而论命时就要严格按照出生地时间为太极点论断。

时间差求法:北京时间,准确地说是指在东经120度所在地区的当地时间,由于北京大约在东经117度左右,故此北京时间12:12才是标准的北京当地时间的12点正。

而或东或西的不同地区就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内的东经度数推算。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度),需24小时,每4分钟1度(1度距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原则)。

其他地区,依此推算即可。

例如:当北京时间12:00时,黑龙江东半部(东经130度)就是12:40,{12:00+(130-120)×4分=12:40};西藏西半部和新疆中部(东经90度)就是10:00,{12:00-(120-90)×4分=10:00}。

东经120度北京时间12点与其他地区所在东经度数时间对照表:
──┬───┬───┬───┬───┬───┬───┬───
时辰钟
东经│ 75 │ 80 │ 85 │ 90 │ 95 │ 100 │ 105
──┼───┼───┼───┼───┼───┼───┼─── 时间│ 9:00 │ 9:20 │9:40 │10:00 │10:20 │10:40 │11:00 ──┼───┼───┼───┼───┼───┼───┼───
东经│ 110 │ 115 │ 120 │ 125 │ 130 │ 135 │ 140
──┼───┼───┼───┼───┼───┼───┼───
时间│ 11:20│11:40 │12:00 │12:20 │12:40 │13:00 │13:20
──┴───┴───┴───┴───┴───┴───┴───
再如古代“占星术”起命宫时,先看太阳在什么宫,再以生时加在太阳
所在宫里起顺数至卯位上。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星命学家推断一个人的命运时,都是以太阳作为命之所在,即日出于卯而没于酉。

由于不同经度的地区
见到太阳的时间是不同的,故而以出生时间论命时必须以当地时间为准。

编辑本段出生时辰与你息息相关
在四柱八字学里,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最大的是出生的月令,再来才是时辰,而因年柱离日柱较远,所以出生的年份在八字学里影响命盘之力道较月、时为薄弱,但因为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所以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自然而
然的会去看重生肖的效应,然而,出生之时辰关系着一个人的下半辈子。


换算成紫微斗数之宫位,则时柱是相应于子女宫、仆役宫也与事业宫有些牵连。

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得知出生之时辰,然而依以下之资料,不但
能帮助您得知自己先天上的一些特质,也能有助于对自己出生时辰的认定。

子时
个性刚强、性急,做事易见反复不定,招惹是非之机会大,父母、妻子
之助力大,是具有白手成家之能耐。

丑时
与父母之一缘分较薄,具有高贵感,事业发展上会有权势方面之倾向,
是具福禄命之人。

寅时
与父母、兄弟姊妹及夫妻关系较有隔阂,是离乡背井之命,早运不甚顺遂,中晚运则趋好转,亦能财顺。

卯时
父母、兄弟姊妹之助力有限,而不能得力,早运、中运运程欠吉,做事
进退少成,晚运趋吉,始见平稳,纵有祖业也难守成。

辰时
父母、兄弟姊妹有相当成就者,本人聪明机伶,早运即能显达,中运则
有破损灾耗之事,晚运则能再创佳绩,并能安享晚年。

巳时
是位聪明伶俐之人,早运即能大显身手,虽辛劳但有成,能够自立门户
以兴业,与手足之间情份较薄。

午时
不依祖业,能自立门户,为人和气,个性明朗,早运运程吉利舒坦,乐
善好施则能安享晚年。

未时
父母情缘不足,有情无缘或有缘无情,夫妻易失和,为劳碌命者,早运
即见财运,中运惊恐险厄,晚运财禄有余。

申时
为离乡背井之命,早运不顺多乖违,兄弟姊妹中有折损夭亡者,亦有缘
薄者,夫妻偕老,向善则近贵,晚运大好。

酉时
为有福人家,但六亲关系情缘多变,难为人之子女,难为兄弟,难为父母,也难为夫妻,诸多情愫纠葛,早运反复不定,中、晚运则佳。

戌时
为清秀俊美之人,聪慧伶俐,一生有福,但见运程有所起伏不定,初运、中运平安吉利,晚运能得力于祖产或长上之余荫!
亥时
为人心直口快,一生勤勉劳碌,也易招惹是非,早运祖业难守,晚运财
利吉祥,晚景亦佳美!
时辰在梦幻中的作用
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24小时共分为12个时辰,从晚上11
点开始,与12属相相对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五行来说:
寅卯木生巳午火,
巳午火生辰丑戌未土,
辰丑土生申酉金(辰丑中藏水,为湿土能生金;
戌未中藏火,为干土能脆金),注:脆金:使金融解。

申酉金生亥子水,
亥子水生寅卯木。

编辑本段时辰历史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
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
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
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
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
至19
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
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
一致。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即更点———古代把晚
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
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
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
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
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
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
正式的制度。

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
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
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
(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
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编辑本段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
四小时。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
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
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
点叫做“小时”。

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
“小时”却沿用至今。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
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
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
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
中午11时 43.2分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
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
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

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

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刻制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一刻约1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